本書特色
這部《語音學之旅》把作者四十多年來研究語言、教學語言的心得,經過逐步補充、逐步調整,也逐步更新內容,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語音學框架,希望把這些心得,和所有對語言現象有興趣的初學者分享。
語言是人們身邊最親近、最熟習的社會現象,語言無所不在,須臾不離,我們都沐浴在語言的海洋當中。語言的最表層就是語音,語音學的功能正是探索這些聲音,企圖揭開這些聲音的奧秘,研究這些聲音的組成,觀察怎麼運用我們的發音器官?思考怎麼為語音分類?不同地區,語音會產生哪些變化?這個地方和那個地方,彼此之間,同一個漢字的發音有什麼不同?這些種種,都是頗具趣味,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本書中,我們一方面介紹了漢語各種方言的發音狀況,一方面也介紹了漢語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語音演化,讓讀者們可以在縱的方面、橫的方面都有機會更深入的瞭解自己的語言。
本書部分篇幅介紹了古代語音學的概念、專用術語,讀者有了這樣的基礎,不但在學習聲韻學、瞭解漢語的歷史上方便得多,同時也對古代文學的瞭解和賞析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竺家寧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曾任韓國檀國大學客座教授(1982~1983)、巴黎EHESS 1996~1997訪問學者,維也納大學漢學系客座教授(2011),中正大學中文系主任暨中文所所長(2000~2003)、美國IACL理事(2005~2007)。韓國「國語教育學會」聘為「海外學術委員」、中國聲韻學會理事長(2008~2012)。著有《四聲等子音系蠡測》等專書二十多部。所著《古今韻會舉要的語音系統》一書,日本駒澤大學譯為日文本發行。近著專書有《詞彙之旅》2009、《聲韻之旅》2015。2004年獲選入「中國語言學會」評選之《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
竺家寧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曾任韓國檀國大學客座教授(1982~1983)、巴黎EHESS 1996~1997訪問學者,維也納大學漢學系客座教授(2011),中正大學中文系主任暨中文所所長(2000~2003)、美國IACL理事(2005~2007)。韓國「國語教育學會」聘為「海外學術委員」、中國聲韻學會理事長(2008~2012)。著有《四聲等子音系蠡測》等專書二十多部。所著《古今韻會舉要的語音系統》一書,日本駒澤大學譯為日文本發行。近著專書有《詞彙之旅》2009、《聲韻之旅》2015。2004年獲選入「中國語言學會」評選之《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
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為什麼要學習語音學 001
第二章 語音的生理性質 007
第一節 發音的原理/008
第二節 發音器官的構造/011
第三章 語音的物理性質 017
第一節 音高/018
第二節 音強/022
第三節 音長/028
第四節 音色/031
第四章 國際音標的來源與設計 037
第一節 把抽象的聲音化為有形的符號/038
第二節 國際音標的設計原則/050
第五章 abc注中文—拼音的各種符號系統 061
第一節 漢語拼音/062
第二節 注音符號/066
第三節 威妥瑪式拼音/076
第四節 其他的拼音方式/083
第六章 元音系統—阿依屋的奧秘 089
第一節 元音和輔音的區分原則/090
第二節 元音形成的三個條件/092
第三節 元音三角到基本八元音/094
第四節 舌尖元音/104
第五節 半元音/113
第七章 輔音系統—播坡摸的發音性質 117
第一節 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118
第二節 塞音/121
第三節 擦音/124
第四節 塞擦音/127
第五節 鼻音/130
第六節 其他的輔音/133
第七節 輔音系統和名稱/136
第八章 聲調現象 149
第一節 什麼是聲調語言/150
第二節 聲調與音高的關係/153
第三節 漢語聲調的類型/156
第九章 漢字的發音單位—音節的組成 161
第一節 從語音的性質分類/162
第二節 從語音的功能分類/166
第三節 漢字音節結構的八種類型/169
第四節 複元音和複輔音/175
第十章 音位論 181
第一節 音位學的建立/182
第二節 音位的區分原則/187
第三節 辨音成分與區別性特徵/191
第十一章 國語的語音系統 205
第一節 聲母系統/206
第二節 韻母系統/212
第三節 聲調系統/217
第四節 聲韻母的組合規律/220
第十二章 方言的語音系統 227
第一節 閩方言的語音系統/228
第二節 客家話的語音系統/239
第三節 粵方言的語音系統/243
第四節 吳方言的語音系統/247
第五節 湘方言的語音系統/252
第六節 贛方言的語音系統/258
第七節 北方官話的語音系統/262
第十三章 語音的演變規律 273
第一節 發生音變的各種觀點/274
第二節 語音的失落與弱化/283
第三節 同化作用/292
第四節 異化作用/296
第五節 顎化作用/300
第六節 濁音清化/305
第七節 類化作用/309
第八節 唇化作用/312
第九節 擦音化現象/315
第十節 鼻化元音的形成/320
第十一節 音素易位/324
第十二節 音素的添增/328
第十四章 古代的語音學 331
第一節 五音的劃分/332
第二節 四聲的發現/336
第三節 開合洪細/341
第四節 陰陽入的分類/343
第五節 分轉與分攝/346
第六節 清濁的區分/349
第七節 四等的分類/354
第八節 反切注音法/358
第十五章 漢字的語音發展 361
第一節 先秦古音的特色/362
第二節 中古漢語的音韻發展/367
第三節 近代音的發展與流變/373
第十六章 語音學和詩歌韻律 383
第一節 語音、詩律、與音樂的關係/384
第二節 唐詩的節奏與韻律/388
第三節 《詩經》的節奏與韻律/392
參考書目 401
第一章 為什麼要學習語音學 001
第二章 語音的生理性質 007
第一節 發音的原理/008
第二節 發音器官的構造/011
第三章 語音的物理性質 017
第一節 音高/018
第二節 音強/022
第三節 音長/028
第四節 音色/031
第四章 國際音標的來源與設計 037
第一節 把抽象的聲音化為有形的符號/038
第二節 國際音標的設計原則/050
第五章 abc注中文—拼音的各種符號系統 061
第一節 漢語拼音/062
第二節 注音符號/066
第三節 威妥瑪式拼音/076
第四節 其他的拼音方式/083
第六章 元音系統—阿依屋的奧秘 089
第一節 元音和輔音的區分原則/090
第二節 元音形成的三個條件/092
第三節 元音三角到基本八元音/094
第四節 舌尖元音/104
第五節 半元音/113
第七章 輔音系統—播坡摸的發音性質 117
第一節 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118
第二節 塞音/121
第三節 擦音/124
第四節 塞擦音/127
第五節 鼻音/130
第六節 其他的輔音/133
第七節 輔音系統和名稱/136
第八章 聲調現象 149
第一節 什麼是聲調語言/150
第二節 聲調與音高的關係/153
第三節 漢語聲調的類型/156
第九章 漢字的發音單位—音節的組成 161
第一節 從語音的性質分類/162
第二節 從語音的功能分類/166
第三節 漢字音節結構的八種類型/169
第四節 複元音和複輔音/175
第十章 音位論 181
第一節 音位學的建立/182
第二節 音位的區分原則/187
第三節 辨音成分與區別性特徵/191
第十一章 國語的語音系統 205
第一節 聲母系統/206
第二節 韻母系統/212
第三節 聲調系統/217
第四節 聲韻母的組合規律/220
第十二章 方言的語音系統 227
第一節 閩方言的語音系統/228
第二節 客家話的語音系統/239
第三節 粵方言的語音系統/243
第四節 吳方言的語音系統/247
第五節 湘方言的語音系統/252
第六節 贛方言的語音系統/258
第七節 北方官話的語音系統/262
第十三章 語音的演變規律 273
第一節 發生音變的各種觀點/274
第二節 語音的失落與弱化/283
第三節 同化作用/292
第四節 異化作用/296
第五節 顎化作用/300
第六節 濁音清化/305
第七節 類化作用/309
第八節 唇化作用/312
第九節 擦音化現象/315
第十節 鼻化元音的形成/320
第十一節 音素易位/324
第十二節 音素的添增/328
第十四章 古代的語音學 331
第一節 五音的劃分/332
第二節 四聲的發現/336
第三節 開合洪細/341
第四節 陰陽入的分類/343
第五節 分轉與分攝/346
第六節 清濁的區分/349
第七節 四等的分類/354
第八節 反切注音法/358
第十五章 漢字的語音發展 361
第一節 先秦古音的特色/362
第二節 中古漢語的音韻發展/367
第三節 近代音的發展與流變/373
第十六章 語音學和詩歌韻律 383
第一節 語音、詩律、與音樂的關係/384
第二節 唐詩的節奏與韻律/388
第三節 《詩經》的節奏與韻律/392
參考書目 401
序
自序
我第一次主講語音學要回溯到四十多年前,當時在淡江大學開設了語音學課程,同學們上課都要到語音教室,裡頭有完整的設備,每人一套,包含了螢幕、耳機、話筒,學校提供了很好的設備,同學們在這樣的環境下,能親眼看到聲音的波形,親耳聽到各種聲音的發音效果,對教學工作的幫助很大,同學們也對這門課產生了高度的興趣。後來,我又在中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講語音,跟語音學的因緣,四十多年來不曾間斷。在教材方面,最早使用的是鍾露昇先生的《國語語音學》,鍾先生是我的語音學啟蒙老師,民國五十四年,我跟鍾先生學習語音學,開始對語音現象產生莫大的興趣,後來,我開課講語音學也就採用了鍾先生的這部著作作為主要教材。由於這部書的焦點是放在國語音系上,後來覺得,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更擴大一些,談談人類語音的本質,也談談世界上其他語言的語音現象,還有漢語方言當中,多采多姿的語音共性和殊性,於是在四十多年的語音學教學生涯當中,逐步補充、逐步調整,也逐步更新內容,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語音學框架,這個框架醞釀於胸中多年,去年正好新學林出版公司毛總經理來訪,提議由新學林出版這部語音學著作,討論之後定名為《語音學之旅》,用「○○之旅」之名,主要用意在於把一個學術性的內容盡可能的通俗化、社會化,使它不是閉鎖在象牙塔裡的知識,而是一個大家都能夠讀得懂,每個人都願意親近的知識。這是我長久以來治學研究、撰寫專書的主要目標。這部《語音學之旅》納入了我的整個學術生涯規畫之中,把個人四十多年來研究語言、教學語言的心得,和所有對語言現象有興趣的初學者分享。總目標就是「十旅」的逐步撰寫,這「十旅」涵蓋了語言學範圍內的十個科目,各自獨立,又能形成一整套的系統,目標正是深入淺出,讓每一位有興趣的初學者都能夠讀得懂。
語言是人們身邊最親近、最熟習的社會現象,沒有人不說話,也沒有一時一刻不說話,即使自己不說,也避不開聽到別人說,事實上語言是無所不在,須臾不離,我們都沐浴在一個語言的海洋當中。語言的最表層就是語音,所以人們經常會把語言中的一連串聲音和語言本身畫上等號,想到語言,就想到講話,講話就是一連串的聲音。語音學的功能正是探索這些聲音,企圖揭開這些聲音的奧秘,研究這些聲音的組成,觀察怎麼運用我們的發音器官?思考怎麼為語音分類?不同地區,語音會產生哪些變化?這個地方和那個地方,彼此之間,同一個漢字的發音有什麼不同?這些種種,都是頗具趣味,值得深思的問題。由於語音發自於口,轉瞬即逝,不會留下痕跡,摸不到、抓不著,十分抽象,於是人們發明了音標來記錄聲音,從此以後我們就能看得到聲音,把聽覺符號轉換成了視覺符號,這樣我們就能夠抓住聲音、研究聲音了。在所有的音標系統當中,最精確、使用最普遍的,就是國際音標(IPA),這是國際上通用的標音符號,不管哪一種語言、什麼樣的發音,都有一個相應的符號來代表。學習國際音標、了解國際音標,是本書重要的目標之一。
本書的另外一個目標,是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漢語語音學。語音學的著作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由英語語音學轉化過來的,談得較多的是英語,或者印歐語言的語音現象,我們希望把語音學建立在自己的語言上,盡可能做到不是外語的影子,而能夠看到自己的身軀。因此在本書中,我們一方面介紹了漢語各種方言的發音狀況,一方面也介紹了漢語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語音演化,讓讀者們可以在縱的方面、橫的方面都有機會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語言。
本書還有一個目標,就是把語音學和聲韻學聯繫起來,聲韻學是研究古音的一門學科,中國從東漢以後佛教傳入,語音學就快速的發展,語音分析的知識產生了一套有效的注音方法,那就是「反切」,也形成了古代的拼音圖表,那就是「等韻圖」。古代的語音知識,還對中國文學產生了巨大的衝擊與影響,從此有了四聲八病、聲律論、永明體、平仄律、近體詩。從六朝到隋唐,文學都一直在語音學和聲韻學的影響下發展,受到語音學和聲韻學觀念的支配,所以本書部分篇幅介紹了古代語音學的概念、專用術語,讀者有了這樣的基礎,不但在學習聲韻學、了解漢語的歷史上方便得多,同時也對古代文學的了解和賞析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徑。
本書的誕生,要感謝新學林出版公司和毛總經理的大力支持,我們希望這部書的誕生,能為有志於漢語知識的讀者們提供一些幫助。書中必然還有一些疏漏不足之處,也希望同道先進不吝賜教、給予指正。
我第一次主講語音學要回溯到四十多年前,當時在淡江大學開設了語音學課程,同學們上課都要到語音教室,裡頭有完整的設備,每人一套,包含了螢幕、耳機、話筒,學校提供了很好的設備,同學們在這樣的環境下,能親眼看到聲音的波形,親耳聽到各種聲音的發音效果,對教學工作的幫助很大,同學們也對這門課產生了高度的興趣。後來,我又在中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講語音,跟語音學的因緣,四十多年來不曾間斷。在教材方面,最早使用的是鍾露昇先生的《國語語音學》,鍾先生是我的語音學啟蒙老師,民國五十四年,我跟鍾先生學習語音學,開始對語音現象產生莫大的興趣,後來,我開課講語音學也就採用了鍾先生的這部著作作為主要教材。由於這部書的焦點是放在國語音系上,後來覺得,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更擴大一些,談談人類語音的本質,也談談世界上其他語言的語音現象,還有漢語方言當中,多采多姿的語音共性和殊性,於是在四十多年的語音學教學生涯當中,逐步補充、逐步調整,也逐步更新內容,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語音學框架,這個框架醞釀於胸中多年,去年正好新學林出版公司毛總經理來訪,提議由新學林出版這部語音學著作,討論之後定名為《語音學之旅》,用「○○之旅」之名,主要用意在於把一個學術性的內容盡可能的通俗化、社會化,使它不是閉鎖在象牙塔裡的知識,而是一個大家都能夠讀得懂,每個人都願意親近的知識。這是我長久以來治學研究、撰寫專書的主要目標。這部《語音學之旅》納入了我的整個學術生涯規畫之中,把個人四十多年來研究語言、教學語言的心得,和所有對語言現象有興趣的初學者分享。總目標就是「十旅」的逐步撰寫,這「十旅」涵蓋了語言學範圍內的十個科目,各自獨立,又能形成一整套的系統,目標正是深入淺出,讓每一位有興趣的初學者都能夠讀得懂。
語言是人們身邊最親近、最熟習的社會現象,沒有人不說話,也沒有一時一刻不說話,即使自己不說,也避不開聽到別人說,事實上語言是無所不在,須臾不離,我們都沐浴在一個語言的海洋當中。語言的最表層就是語音,所以人們經常會把語言中的一連串聲音和語言本身畫上等號,想到語言,就想到講話,講話就是一連串的聲音。語音學的功能正是探索這些聲音,企圖揭開這些聲音的奧秘,研究這些聲音的組成,觀察怎麼運用我們的發音器官?思考怎麼為語音分類?不同地區,語音會產生哪些變化?這個地方和那個地方,彼此之間,同一個漢字的發音有什麼不同?這些種種,都是頗具趣味,值得深思的問題。由於語音發自於口,轉瞬即逝,不會留下痕跡,摸不到、抓不著,十分抽象,於是人們發明了音標來記錄聲音,從此以後我們就能看得到聲音,把聽覺符號轉換成了視覺符號,這樣我們就能夠抓住聲音、研究聲音了。在所有的音標系統當中,最精確、使用最普遍的,就是國際音標(IPA),這是國際上通用的標音符號,不管哪一種語言、什麼樣的發音,都有一個相應的符號來代表。學習國際音標、了解國際音標,是本書重要的目標之一。
本書的另外一個目標,是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漢語語音學。語音學的著作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由英語語音學轉化過來的,談得較多的是英語,或者印歐語言的語音現象,我們希望把語音學建立在自己的語言上,盡可能做到不是外語的影子,而能夠看到自己的身軀。因此在本書中,我們一方面介紹了漢語各種方言的發音狀況,一方面也介紹了漢語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語音演化,讓讀者們可以在縱的方面、橫的方面都有機會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語言。
本書還有一個目標,就是把語音學和聲韻學聯繫起來,聲韻學是研究古音的一門學科,中國從東漢以後佛教傳入,語音學就快速的發展,語音分析的知識產生了一套有效的注音方法,那就是「反切」,也形成了古代的拼音圖表,那就是「等韻圖」。古代的語音知識,還對中國文學產生了巨大的衝擊與影響,從此有了四聲八病、聲律論、永明體、平仄律、近體詩。從六朝到隋唐,文學都一直在語音學和聲韻學的影響下發展,受到語音學和聲韻學觀念的支配,所以本書部分篇幅介紹了古代語音學的概念、專用術語,讀者有了這樣的基礎,不但在學習聲韻學、了解漢語的歷史上方便得多,同時也對古代文學的了解和賞析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徑。
本書的誕生,要感謝新學林出版公司和毛總經理的大力支持,我們希望這部書的誕生,能為有志於漢語知識的讀者們提供一些幫助。書中必然還有一些疏漏不足之處,也希望同道先進不吝賜教、給予指正。
竺家寧
序於臺北內湖居所
2015年12月
序於臺北內湖居所
2015年12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11折$57
-
新書54折$270
-
新書79折$395
-
新書79折$395
-
新書9折$450
-
新書95折$475
-
新書95折$475
-
新書95折$475
-
新書95折$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