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之遙:亞洲黑戶拚搏越界紀實

一線之遙:亞洲黑戶拚搏越界紀實
定價:350
NT $ 315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看見亞洲底層人民移動歷史的書。移動有先後,人民無大小,在每個故事主角的人生轉折裡,都是近代亞洲政治、家國歷史演變的痕跡,鋪陳出了近百年來戰爭殖民政治歷史與跨國移動的交錯。

  這是一本移動者的生命故事。記述了他們為何跨越國界來到台灣,企盼安家落戶,又如何陷入了國界關卡,失去了身分,為了穩住在台灣的家,親密關係中的交相糾纏與情義相挺讓人動容。

  這是一本移民政策工具書。引領我們進入重重的國界關卡,具體而微地端詳移民政策的差別待遇如何製造了黑戶,製造了多少悲戚與恐懼。挑戰人們對家國形構的認識與理所當然的國之疆界。

   這是一本集體創作。故事主角與作者協作,將黑戶們過往所迴避的焦慮與恐懼,將其結塊硬化的土壤耘開,讓埋藏其中的陰暗得以面見陽光,藉此得以反身,面對 壓迫歧視的結構,不斷蓄積現實中持續搏鬥的動力。更看見了有別於主流社工的工作者,透過肉身與筆觸,與黑戶共同經驗著明暗浮沉的生命歷程。 

名人推薦

  要能有權利的權利


   高頻率的全球移動,反而讓全世界各個國家發展出更精密的國境控管體制。但特殊的政治與歷史問題,人生的遭遇,常讓一些跨境者不知其然,或無力改變,眼睜 睜地一步步掉入國境與身分管理的縫隙,成為「無國籍」、「無法定身分」、「不合法居留」但也無法回歸來處的困境,他們成為「黑戶」,身分地位不明的陰陽 界。一旦成為「黑戶」,他們很難主張享有其他的基本權利。「一線之遙」記錄的就是黑戶者的無止境困境,聽他們說出為何「有權利的權利」,是如此重要,讓我 們得以思考,如何可以幫助他們改變。

──張茂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諮詢委員)

  民族國家的前面與後面

   回頭來看,第三世界國家都是在現代化的動力下,糊裡糊塗地進入了帝國主義發明的民族國家的體系,被歐洲特殊歷史中產生的遊戲規則所綁架。大家冷靜想想, 被殖民地區進入民族國家體系最長的不過是一個多世紀,在此之前人們的移動確實是相對自由的,護照、身分證的出現意味著歷史的倒退。今天路走不下去了,才會 有歐盟的出現,試圖矯正自己過去犯下的錯誤,但是無奈已經遺害世人,我們得不能繼續跟進。《一線之遙—亞洲黑戶拚搏越界紀實》不僅揭示了「現代」的強制與 荒謬性,也顯示出一旦鬆動民族國家的前面與後面其實海闊天空。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黑工」、「黑戶」、「罪犯」,我們經常輕易為他們貼上這樣的標籤,認為他們侵犯我們的國土、掠奪我們的資源。如果你凝視他們的眼睛、傾聽他們的故事, 你會發現他們擁有與我們相同的單純夢想,只是他們多了一些勇氣、少了一些運氣。在移動的旅程中,他們或因缺乏資訊與資源而迷路,或碰上不幸機緣、官僚作弄 而跌倒。國界與公民身份的高牆,讓他們陷入排除、歧視的黑暗角落,號稱人權立國的台灣社會豈能視之而不見?

──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

台 灣是個移民社會,但對於新移民卻特別不友善,尤其是喪失了合法文件的「非正規移民」,台灣習慣稱這些人為非法移民,對他們的獵捕總是不遺餘力,所以他們必 須在台灣社會黑暗的角落躲避獵捕、殘存苟活。「一線之遙—亞洲黑戶拚搏越界紀實」深入地記錄了這批跨境移民在台灣的日常生活、處境與苦難,以及他們旺盛的 生命力與韌性。本書的主角多是屬於婚姻移民或家庭團聚移民,在許多國家都會保護他們的移住權利,但在台灣卻是被視為越界的「黑戶」;本書的作者則都是從事 社會運動的組織工作者,對這些底層的黑戶處境特別能夠有同理的理解,才可以寫出黑戶的血淚故事,讓台灣人民得以藉此對台灣不合理的移民政策有所認識與反思。

──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兼移民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乍看之下,這些故事太複雜又太晦暗,看了傷心。其實不然。
 
  這些故事紀錄了底層人民跨越重重關卡的努力,凸顯出現有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不正義。他們同時也指出了方向,讓台灣有機會成為一個人人平等、人人都能追夢築夢的社會。
 
  如果不想在無厘頭的歡樂中沈溺、或者被無頭蒼蠅的拚經濟所綁架,看看這本珍貴的紀錄。也許可以在書頁之中,找到光。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白刷刷黑戶人權行動聯盟

  成立於2010年,由菲律賓歸僑關懷連線、台灣 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天主教嘉祿國際移民組織台灣分會、台灣多元跨界行動協會組成。長期關注國際家庭、婚姻移民、移工、藏人配偶等跨界移動者權利議題,反對 不公義的國境控管政策,透過陳情、制度修改、研討會、論壇、出版等、參政參選等行動,倡議黑戶人權。
 

目錄


水銀瀉地的運動軌跡 ── 改寫「國之疆界」的行動者/夏林清   
沒有人是非法的!/顧玉玲 
國家與華僑/邱依虹    
生存就是權利/阿潑

各方推薦

東亞歷史年表

國界機關圖

導讀:超越國之疆界/龔尤倩

故事
我想有個家/張育華、游斯帆 
二個行李箱/龔尤倩  
青蚵嫂的無花果樹/巫宛蓉  
愁眉與笑顏/李丹鳳  
影響一生的註記/龔尤倩
等了十年的一夜好眠/莊惠玲  
行走邊界的傣族女子/張育華、龍煒璿  
成家夢/林詩涵  
皮箱底的爸爸/龍煒璿  
跑跑藏藏的青春/莊惠玲  
三個名字/巫宛蓉  
從雪域來的人/龔尤倩、鄭小塔  

跨界涉身的社工運動者

關於白刷刷
 

內容連載

我想有個家
文/張育華、游斯帆
 
瓊花很健談,國、台語都流利,圓圓的笑臉像菜市場裡熟悉的媽媽,但即使這個馬來西亞媽媽有20年在台生活的具體事實與養兒育女的貢獻,國家還是鐵了心腸,不認,「黑戶」之苦因此如影隨形。為了家計,她冒險打工賺錢,忍受無身分的低薪,同時兼差四份工作,靠著體力勞動養家,民宅、車站,都曾是她流汗的現場。一度,一家四口的經濟主力竟是這個黑戶媽媽承擔。這麼高密度的勞動,沒有累垮,她還是抽空每天風塵僕僕騎車接送小孩往返,緊盯孩子的課業、常規、交友,殷切期盼孩子成材。她不躲藏、不遮掩,挺直腰桿,搏命生活。
 
肉骨茶
 
陳瓊花,1968年出生於馬來西亞麻六甲,父親是海南人,戰亂時隨著軍隊落腳馬來西亞,與海南島的老婆和兩個子女就此離異。在麻六甲娶了第二個妻子,生下兩子後,因為生活艱難又分開了,爾後再續絃、再分離。直到經過三次離異,才經人介紹認識瓊花的媽媽,兩人差距三十多歲,幾乎是跨越一個世代的溝渠再共成一家。
 
瓊花的母親是荷蘭人,生下四個女兒,瓊花排行老三,家裡頭做賣冰塊的生意,從工廠批來大冰塊,再用鋸子手動切割,咿咿唉唉地剖開成小塊,綁在腳踏車的後座到村子裡四處兜售。每天五點多爸爸就會叫孩子們起床幫忙,瓊花總是想賴床又不可以,「我都趁機,要爸爸帶我們去吃肉骨茶當早餐!」從此,早上吃得飽足成為瓊花的習慣,日日都以兩份早點啟動一天的勞碌。
 
「小時候我會躲在裝冰塊的箱子裡,爸爸一打開,我就哇一聲跳出來。」瓊花和爸爸特別親近,家裡總是爸爸下廚,她黏貼著看,小學四年級就學會做菜。記憶裡的媽媽總是年輕、愛玩、不負責任,年齡的差距終究讓婚姻長出了各種怨懟。「但其實,我和爸爸相處的時間不長,12歲那年,爸爸已經85歲,然後就病倒了。」此後父親只剩病榻上的模樣,媽媽和姊姊出去賣冰,於是她很小就被迫扛起家務,煮飯、接送小妹上下學,獨自照顧年邁臥床的父親一整年,直到去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15
  2.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