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自二戰結束美國躍居世界領導地位,1944年的布雷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構建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體系,其後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國無論大小,平等進入國際市場
,至今70餘年;當中國GDP躍居世界第二位的今日,立即感受到美國重返亞洲的圍堵,一系列由美國主導進行中的全球服務協定、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對中國原物料之取得及生產成品的輸出市場皆構成威脅。中國則以21世紀的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繼續其大國之路,中國謂之僅涉及經濟、文化、旅遊等內容,不會有政治與安全方面的影響。事實上,無論是從西方國際關係與馬列主義的角度以觀,經濟與政治、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誠如,在國際現勢的舞台上,沒有永恆的朋友與敵人,唯不變得是永恆的利益。由中國倡議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至今(2015年3月底)已有跨歐亞兩洲37國表態加入,中國與美國在全球競合之態勢已然成形;再則亞太區域經濟發展變化快速的情勢,關係著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位於關鍵地理位置的臺灣,在大國的角力中,能否有更多國際空間,往往與兩岸關係的發展有很大連動。
三十餘年來,兩岸成就了直接三通,推動經貿交流並建立制度,開拓兩岸文化交流,擴大兩岸社會互動,尋求兩岸兩會的協商機制;在兩岸交流已不可逆轉的時刻,2014年3月18日由青年學生為主的反服貿運動,群眾掄起「公民不服從」的大旗,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產生了不可輕忽的影響;此運動衝擊臺灣經濟發展與兩岸合作進程與兩岸三黨政治互動。
兩岸關係問題的核心是什麼?一言以蔽之,“認同”!太陽花學運瀰漫著對大陸的敵對思維與恐懼感。民進黨在太陽花學運後,大陸政策轉型已付之東流,成為泡影;政治因素日益制約著兩岸交流的深化,社會之間的矛盾也更顯現兩岸之間「認同」的難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學運的正式回答,就是遏制台獨的堅定意志,不會動搖,以穩定可能被攪亂的兩岸關係。但同意以戰略性模糊的方式,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北京或已意識到,只有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領域的交流和接觸,才能增進雙方的理解、拉近心理距離,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基礎才會更牢固。此後大陸對台政策方針與走向,將更加側重於臺灣基層與兩岸青年交流,「寄希望於兩岸青少年」而非過去鎖定政治人物、大企業家、社會名流等做法。
近年來,大陸對台工作強調「向南移、向下沉」,更重視與南臺灣交流互動,南台灣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所謂南臺灣意指雲林縣以南、西部平原區的各縣市。包括了嘉義縣、嘉義市、台南縣、台南市、高雄縣、高雄市、屏東縣。或許經濟處境的弱勢結合自身的群體特徵,會使青年人與中南部地區產生獨特的自我認同,並助長「反中」的情緒。事實則是整個臺灣過去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對大陸存在著負面訊息,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大陸以及與臺灣間的交流互動,南臺灣地方政府與群眾則顯得遲緩。若兩岸關係的發展,兩岸各層級政府能秉持「以民為本」的原則,傾聽民意,「真誠」的溝通與作為,將可深化交流的力度,化解常久以來解不開的敵意;面對大陸邁向全球性強權的過程,兩岸炎黃子孫能客觀認識問題,尋求利己利他的有效對策,應是兩岸人民「智慧」的選擇。
本書分四篇三十章,首篇從國際關係的詭譎多變,觀台海兩岸的因應之道;第二篇回顧兩岸30餘年之交流成效與前瞻影響未來兩岸交流的變數;第三篇致力於兩岸交流中南臺灣的認知與現實;第四篇期望以智慧之鑰為兩岸的未來剖劃善果。
要了解兩岸關係發展,必須同時具被陳述事實的能耐和理論素養,本書匯集兩岸三地近三十位關心兩岸關係發展的學者,分別來自台灣地區的樹德科技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中山大學、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南台科技大學、義守大學、嘉南藥理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大學、大仁科技大學、高苑科技大學,和大陸地區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華僑大學、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全國臺灣研究會、上海臺灣研究所、澳門理工學院的教授群,長期的觀察兩岸政經的變化,對兩岸政經情勢的瞭然,多次的集體研討,針對兩岸關係的發展,透過學術交流,提出精闢的看法。繼由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吳建德、張蜀誠、王瑋琦等教授的用心編排整理,文化大學博士生陸文浩先生多次細心較稿,提供關心兩岸及台灣未來的讀者一個清晰的圖像,並檢視這些趨勢的轉變可能帶來的結果。本書取材豐富,引證資料具體詳實,論點中肯,客觀平衡的提供讀者宏觀思考與微觀分析,讀者們靜心感受,將對兩岸及台灣的未來會有新的感悟與發想。本書不僅有助於兩岸與國際關係、軍事、外交、戰略研究者之參考,更為大學部與研究所兩岸與國際關係課程用書。
主編群 謹誌
中華民國104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