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出現代藝術名作大祕密:在奧塞美術館,遇見梵谷、莫內、雷諾瓦、羅丹……

問出現代藝術名作大祕密:在奧塞美術館,遇見梵谷、莫內、雷諾瓦、羅丹……
定價:350
NT $ 157 ~ 308
 

內容簡介

面對藝術時,像個孩子一樣大聲發問吧!
不要怕問問題,因為你以為的傻問題,往往是了解作品的好問題!

 
節目主持人暨作家謝哲青推薦

  ◎到底什麼是「現代藝術」?
  它的繪畫、雕塑、家具、攝影、建築、版畫、素描所展現和描繪的世界,
  明明跟我們的「現代」生活一點都不像,看起來就像一、兩百年前的人物或風景!
  「現代藝術」……到底哪一點「現代」?為什麼說它「現代」?

  ◎奧塞美術館,是「現代藝術」的聖地,以印象派名作收藏之豐而著稱──
  這個曾經被評論家以「剛塗上顏色的壁紙可能都比較好看……」來譏嘲嫌棄的風格,為何今天搖身一變為動輒以數億美金拍賣成交的名作?那些堪稱「19世紀魯蛇藝術家」的窮畫家,又是憑藉什麼本事讓我們今天心甘情願排隊等待入館「朝聖」其作品?

  ◎一天也逛不完的奧塞美術館,該怎麼逛,才不會走馬看花,只留下到此一遊的紀念照?
  該如何欣賞好不容易親眼目睹的名作,才能真正進入藝術的世界,不再當個傻笑的過客?

  在法國藝術史學家的導覽下,這座現代藝術的寶庫將任你自由探索,除了欣賞豐富的現代藝術館藏,還可看見在巴黎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工業與科學進步對藝術創作產生的影響。

  米勒、庫爾貝、馬內、雷諾瓦、莫內、梵谷、塞尚、竇加、盧梭、高更、馬諦斯、羅丹……

  這些你我耳熟能詳的大師,就在由火車站改建而成、彷彿感覺得到風在流動、陽光在飛舞的奧塞美術館裡,等待與你相遇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世界與巴黎。

  Why Musée d'Orsay?為什麼是「奧塞美術館」?

  ●巴黎必遊的「藝術聖地」
  位於巴黎塞納河畔,是許多巴黎遊客必訪的行程,更是現代藝術愛好者嚮往的「聖地」之一。

  ●火車站變身美術館
  由火車站改建,與傳統博物館的空間感大不相同,彷彿感覺得到風在流動、陽光在飛舞……建築本身就是傑出的藝術品!

  ●法國藝術史專家帶你穿越時空,「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巴黎
  法國藝術史學家擔任嚮導,用最生活化、淺白的問題,帶出相關藝術知識,令讀者得以自在優遊於現代藝術名作之間。

  「大師名作問與答」範例:
  賞析作品:《煎餅磨坊的舞會》/雷諾瓦
  ●坐在前景左側的小女孩,為什麼頭髮是綠色和藍色的?!
  看起來是很怪,不過,雷諾瓦用這樣不尋常的色彩,是為了表現陽光落在頭髮上、舞池地上、跳舞的人衣服上時的光影效果。根據印象派畫家的理論,影子不完全是黑色或灰色,而是帶著其他淡淡的色彩。

  賞析作品:《自畫像》/梵谷
  ●梵谷為什麼把自己的臉畫成綠色的?
  藝術家想表達的不是現實,偶爾會曲解並誇大某些色彩,是為了能夠進一步詮釋某種情緒或感受。梵谷在畫這幅畫時生病了,住在聖雷米精神療養院(Saint-Rémy-de-Provence)。這幅作品和他在同一時期完成的另一幅自畫像一樣,充分呈現他突出的顴骨、凹陷的削瘦臉頰。這些綠色的陰影,凸顯了模特兒的蒼白,也傳達了他健康狀況不佳的訊息。

  賞析作品:《頹廢的羅馬人》/庫蒂爾
  ●為什麼所有人都躺在同一張床上?
  這些人參加一場宴會,而這張床是用來吃飯的,不是用來睡覺,因為羅馬人都是躺著吃飯,而不是坐著。不過,這張畫不是太真實,因為一般來說,客人不會一起使用同一張石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銅製或是木製的沙發。

  賞析作品:《魯昂大教堂。聖羅曼塔大門早晨的樣子》/莫內
  ●完全看不懂~這幅畫到底想表現什麼?
  這是魯昂大教堂西邊的門面。通常應該站在遠處欣賞這幅畫,因為靠近時,影像看起來很模糊,原因是莫內在畫上用各種形態的色彩與筆觸,並且堆砌顏料,表現的並不是精確的細節。整幅畫有一種粗塗灰泥的效果,而且畫面上很多地方的顏料都很厚。

本書特色

  1.不需具備任何藝術史基礎
  2.隨心所欲,問題隨選,隨看隨懂
  3.一本書掌握現代藝術的精髓
  4.「火車站變身世界級美術館」祕密大公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伊莎貝爾.波妮登.庫宏(Isabelle Bonithon Courant)


  法國藝術史學者,任法國國家美術館講師二十年以上,著有《法國人帶你逛羅浮宮》、《問出現代藝術名作大祕密:在奧塞美術館,遇見梵谷、莫內、雷諾瓦、羅丹……》等。

譯者簡介

周明佳


  巴黎第五大學社會學碩士,南澳大學文化與藝術管理碩士。喜愛閱讀、旅遊與不同的文化活動。譯有:《艾蜜莉的日本求生記》、《血與聖杯之謎:公審達文西密碼》、《時尚頑童》及《美的救贖》等書;此外也曾與其他譯者合作《法國人帶你遊羅浮宮》、《攻其不備》、《一生必遊的500秘境之旅》等書。目前為自由譯者與文字工作者。
 

目錄

5 序言
6 什麼是現代性?
8 爭論的開始
9 現代藝術是什麼?
10 真實世界的模型
11 繪出變動的世界
12 現代藝術的展示
14 現代藝術家與觀賞者
16 異國情調
18 工業與科學進步對創作的助益
20 工業生產
21 銅雕與複製品:蓬勃的商機
23 鐵:現代材質
25 畫家:科學與技術進步的信徒
27 攝影:因科學進步而存在的藝術
30 巴黎市的現代化
34 從車站到美術館
36 車站的歷史
38 變身美術館
40 美術館的收藏品
44 如何使用美術館
46 做好準備,走進奧塞
50 大師名作這樣看!
52  如何賞析
54 1 《泉》/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58 2 《約瑟夫.得波德納男爵》/杜米埃(Honoré Daumier)
62 3 《拾穗》/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66 4 《頹廢的羅馬人》/庫蒂爾(Thomas Couture)
70 5 《畫家的工作室》/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76 6 《窮漁夫》/普維.德.夏凡納(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
78 7 《奧菲歐》/牟侯(Gustave Moreau)
82 8 《草地上的午餐》/馬內(Edouard Manet)
86 9 《跳舞》/卡波(Jean-Baptiste Carpeaux)
90 10 《搖籃》/莫莉索(Berthe Morisot)
94 11 《刨地板的工人》/卡玉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
98 12 《一號灰黑排列,藝術家母親的肖像》/惠斯勒(James MacNeill Whistler)
102 13 《煎餅磨坊的舞會》/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
106 14 《魯昂大教堂。聖羅曼塔大門早晨的樣子》/莫內(Claud Monet)
110 15 《自畫像》/梵谷(Vincent Van Gogh)
114 16 《蘋果與橘子》/塞尚(Paul Cézanne)
118 17 《浴盆》/竇加(Hilaire Germain Edgar Degas)
122 18 《菩薩》/魯東(Odilon Redon)
126 19 《舞蛇人》/盧梭(Henri Rousseau)
130 20 《美女》/高更(Paul Gauguin)
134 21 《馬戲團》/秀拉(Georges Seurat)
138 22 《珍亞芙在跳舞》/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42 23 《豪華、寧靜和享樂》/馬諦斯(Henri Matisse)
146 24 《該隱》/皮耶斯特(Fernand-Anne Piestre)
150 25 《有海帶與貝殼的手》/賈列(Emile Gallé)
154 26 《寫字臺》/亨利.范.德費爾德(Henry Van de Velde)
158 27 《行走的男子》/羅丹(Auguste Rodin)
162 28 《公園》/烏依亞爾(Édouard Vuillard)
166 29 《白熊》/彭朋(François Pompon)
 
170 專有名詞索引
173 奧塞美術館相關實用資訊
175 其他參考資訊
176 圖片來源
 

前言
  
  人們經常將奧塞美術館視為印象主義的同義詞,儘管如此,這裡並非只收藏印象派作品,而且收藏之豐也遠超過我們想像。事實上,奧塞美術館的使命,正是盡可能展現十九世紀下半葉的藝術創作全貌,因而不但收藏了繪畫、雕塑、藝術品、攝影、建築、版畫、素描等領域的作品,更致力重新展現館藏藝術品的特質。
  
  因此,如今人們很難想像,馬內(Manet)或莫內的作品在當年竟飽受批評;人們湧進專門陳列梵谷作品的展廳時,也很難相信他過世時竟然籍籍無名。還有,如今應當也沒有人會對吉馬赫(Guimard)設計的地鐵站入口感到驚訝了。我們對這些作品相當熟悉,因而無法想像,對十九世紀的人來說,這些作品如此令人震撼、創新且具革命性──簡單來說,也就是如此「現代」。
  
  「現代」這個詞廣泛應用於各種不同的情況,我們因而忘了當初它是怎麼出現的。本書試圖涵蓋「現代」這個概念,並透過對美術館的許多收藏品的解說[尤其是印象派畫家(莫內、竇加等)的作品],進一步分析「現代」對十九世紀藝術創作的影響。
  
  為了完整說明當時的藝術創作,本書透過二十九件代表性作品來呈現美術館的多元化,讓讀者能仔細觀察當中的演變、技術等各種特色。除了這二十九件賞析作品外,書中若提到其他館藏,則會以奧塞美術館的縮寫「MO」來加以標示。
  
  此外,書中對美術館建築的歷史、館藏的組成與陳列,也提供了許多資訊,書後還附有各種實用資訊,協助各位盡情徜徉於這個老少皆宜、內容豐富的美術館。

  現代藝術是什麼?

  ●與過去決裂
  在十七世紀,現代創作者的藝術表現愈來愈個人化,甚至脫離了所有人都了解且接受的古老語言與準則。這些藝術家選擇表現當代生活的主題,造成了一些恐慌,但他們並未因此滿足,甚至還改變了表現方式;他們的技術、取景以及構圖,對當時的人來說相當陌生。突然間,大眾覺得不僅看不懂畫作(主題),也不瞭解藝術家的表現技巧,因為原本用來瞭解作品及評論作品價值的一切都不存在了。這些藝術家在自己的作品與大眾的期待之間挖了一道溝,觀賞者因而傷透了腦筋。也因為這個緣故,大眾覺得自己成了受害者,彷彿因而邊緣化了。

  ●古典派的藝術家較容易理解,讓人安心!
  熱羅姆(Gérôme)、 鮑格雷奧(Bouguereau)、卡班內(Cabanel)等藝術家使用雕琢技巧來處理歷史或文學主題,並在展覽手冊當中加以說明,所以較受歡迎,因為這是大眾較熟悉且能掌握的。
  如今也有同樣情況。一部缺乏創意的電影偶爾會吸引不少觀眾,但觀賞時必須用腦的「作者電影」(film d'auteru) ,卻只有少數觀眾。這是因為大眾期待看到自己看得懂的東西,不喜歡意外或困惑。

  ●許多有名的藝術家都曾遭受羞辱!
  很難想像,現今最有名、作品價格最高的藝術家(如莫內、梵谷、塞尚與羅丹……等),都曾經生活困頓,因為當時人們無法認同他們的作品。這些藝術家大約經過五十多年,才終於讓大眾接受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他們的作品也變成了所有人的共同記憶。
 
  ●他們是死後才變得有名!
  不一定!雖然畢沙羅(Pissarro)、希斯里(Sisley)與高更等這些藝術家在他們生前沒有獲得人們賞識,但莫內、雷諾瓦或羅丹等人在渡過剛出道的困境之後,不僅功成名就,且也因而致富。至於像梵谷,由於藝術生涯只有十年,三十七歲就過世,因此生前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世人了解他的作品。

  ●十九世紀之前,是否也有很多藝術家並不受大眾接受?
  是的,像卡拉瓦喬(Caravage)這樣的藝術家,呈現出人們不熟悉的畫面,並且在宗教或神話作品中畫進了平民百姓,自然受到許多人的否定。儘管如此,在十九世紀之前還沒有出現巨大的變革,因為那些藝術家雖然講求創新,繪畫主題或構圖卻仍遵守某些既有的規範,所以觀賞者還是能夠瞭解他們的作品,他們也因而得以獲得贊助,繼續創作。

  ●十九世紀沒有喜好新意的收藏家?
  當然有,也因為他們的支持,現代藝術家才得以存活。同時,藝術的改革也和社會變革關係密切:在此之前,藝術向來由具文化修養的精英掌握,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藝術觀賞者變得多元,美術館與展覽也開放給各個社會階層,包括從不關心藝術的人。不過,能夠接觸藝術是一回事,要瞭解它們則是另一回事,而且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5
    $157
  2. 二手書
    53
    $185
  3. 新書
    66
    $231
  4. 二手書
    73
    $255
  5. 新書
    79
    $277
  6. 新書
    79
    $277
  7. 新書
    79
    $277
  8. 新書
    85
    $298
  9. 新書
    85
    $298
  10. 新書
    88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