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生命的地平線:放大格局,突破生命的侷限性

飛越生命的地平線:放大格局,突破生命的侷限性
定價:250
NT $ 198 ~ 432
  • 作者:史榮新
  • 出版社:開放心靈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02-0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008878
  • ISBN13:9789866008870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6k / 19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都說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由此可知心量的大小,決定了一個人的世界的大小。常常,我們因為心胸與眼界的狹隘,讓自己的生命與世界,也變得狹隘。對待生命中所有的人事物,若沒有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看待所有發生的快樂與悲傷、挫折與失敗、逆境與順境,就沒有辦法用心去品嘗所有不幸的背後,真正要我們領受的生命義涵與禮物。

  這本書即是一本鼓勵讀者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放大自己的心量與格局,讓生命變得更豐厚、更壯大的智慧之書。若你能學會飛越自己生命的地平線,從一定的高度來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哪怕是一個呼吸、一朵花、一滴雨、一陣風,都有著生命的啟示,都是宇宙在回應我們、在豐盛我們的生命禮物,那麼,你自然能敞開你的心,來感受整個世界的美好。

  所謂「芥子納須彌」,一旦自己的生命高度提高了,生命的寬度也跟著加大了,自然就容得下任何幸與不幸的發生、任何逆境的襲擊與試煉,也因此能讓生命從狹隘之地,駛向生活的寬闊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史榮新


  一個認為人生不管是活到多大歲數,都必須時時學習新知、更新腦袋的人。他認為世界廣闊、知識浩瀚,即使窮盡一生,也只能學得皮毛。所以,認真活在當下、清醒活在當下,是他的人生宗旨。平日極愛親近自然,跟自然對話,夜裡看著滿天星斗,任由想像遨遊天際;白日裡躺在沙灘,望著無垠蔚藍海岸與晴空日麗,是他最大的生活享受;將生活所感化為文字,紀錄所思所想,是他最大的興趣。

  編著有《喜捨》、《感謝,我的人生不完美》、《飛越生命的地平線》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改變生命的寬度
生活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偏見是無知的孩子
不是路不夠寬,而是我們的眼界太狹窄了
生活像面鏡子,映照出自己
別讓自己的腦袋硬梆梆的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東西
簡單的思維才厲害

第二章  低下頭就能看見美麗
低下頭就能看見美麗
人一自大,他的天地就小了
優越感太強,朋友跑光光
尊重自己,從尊重別人開始
他人重要,你才重要
運氣好時,最多高興五分鐘
為對手叫好,越叫越好

第三章  你有沒有快樂的能力
每天快樂一小時
生活本來如此,唯有用心
別把快樂的鑰匙交到別人手上
別讓你的心變成酸葡萄
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
一個丑角進城,賽過一打醫生
煩惱無根除掉容易
愛上恐懼,那就再沒有恐懼
很多時候哭比笑好
 

前言

  從嬰兒呱呱墜地起,就開始好奇地張望、聆聽這個新奇的世界,我們人類求知的欲望、原始的動力就起源於嬰兒時期的好奇。

  現在,我們已經是成人了,思維也變得成熟理性,可是,對這個不再陌生的世界,我們又了解多少呢?

  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一燕不能成春,一個好天亦不能成春。」同樣的,俄國作家克雷洛夫在《浪子和燕子》一書中也說:「一燕不能成春。」而大文豪賽萬提斯在他的名作《唐吉柯德》中也說過:「單有一隻飛燕,還算不了春天。」以上這些,都在提醒大家,不能因為看見一隻燕子,就認定冬去春來。引伸而言,我們也不能僅憑單一的證據,就去證明所有的事情。

  事實上,任何單一的觀點,都是狹隘和不完整的。一位哲人說:「我們不是看到事實,而是對我們看到的東西加以解釋,並稱之為事實。」我們根本無法正確認識世界、無法正確認識我們周圍的任何人和任何事。一方面,我們無法隨時接觸到事物的真相不是每一個瞎子都有機會去摸一頭大象;一方面,我們的智力非常有限,根本無法認清事情的全部真相。

  想想我們的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艱難,其實就是我們習慣從自身的因,對一些事物加以揣摩、觀察,或者說,在已有的答案上慣性思維,而沒有從事物的原果加以認真的思考。我們由此形成的扭曲答案,往往導致了我們溝通時的困惑。在管理中,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那種難以黏合的裂隙,也是上述這些倒因為果的行為形成的障礙。

  而這一切可以延伸到我們生活中的點滴,學著從事物的原果出發,而不要以個人的「因」進行辨別,認知的障礙就因此可以減少一些。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宋朝蘇軾的《題西林寺壁》,可惜的是,我們只是讀了,卻沒有真正弄懂它的精髓。這首家喻戶曉、人人耳熟能詳的參禪詩,其實也說明了,事情往往不是如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那樣表象,很多不同的見解與看法,會因為你當時的心境而有所改變,唯有用心多觀察,才能知道事情的真實面貌。

  《題西林寺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我們的情緒會影響對真相的認識。對同一件事,心情不同,看法便截然不同。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對事物的所有認識,都有偏見;我們的所有行為都離「正確」相去甚遠。所以,我們要學會對他人的意見寬容一點,同時,不要讓自己陷入對與錯的迷思中。不要堅持自己所看到、所聽到的、所想到的,才是對的,而對別人不同的意見,就裝做聽不見,或是不屑一顧,認為別人都是不對的。

  凡此種種,都是因為我執,都是因為沒有敞開心來,都是因為心太自私、太陝隘、太過以自我為中心,以致忘了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更別提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的浩翰宇宙了,在整個宇宙中,我們個人的生命是那麼的渺小,你怎麼能活在自我建築的象牙塔中,而不探出頭來看看這個世界的風光呢?

  常常,我們因為心胸與眼界的狹隘,讓自己的生命與世界,也變得狹隘。對待生命中所有的人事物,沒有站在生命的一定高度,來看待所有發生的快樂與悲傷、挫折與失敗、逆境與順境,沒有用心去品嘗所有不幸的背後,真正要我們領

  受的生命義涵與禮物。滿心滿眼只看到眼前的不順、不如意與困境,以為自己的境遇,是全天下最不幸的,忘了要靜下心來,好好地與苦難相處、好好地思考事件所要傳達給我們的真相、真理與生命過程中所要我們學習的。

  若你懂得飛越自己生命的地平線,從一定的生命高度來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哪怕是一個呼吸、一朵花、一滴雨、一陣風、一陣花香,都有著生命的啟示,都是宇宙在回應我們、在豐盛我們的生命禮物,那麼,你自然能敞開你的心,來感受整個世界的美好,自然我們的生命寬度,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加寬了。生命的高度一旦變高、變寬,就越來越不怕逆境的襲擊,勇氣與膽識的増加,也讓我們變成一個生命的勇士,從此少了恐懼、多了承擔,也激起了生命中的熱情,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無限地開創生命的寬度。
 

內容連載

生活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習慣以自己感官所見、所聽,甚至所聞到、摸到的為準,亦即我們絕大多數人在無意中,都以自己的主觀感受或想法來判斷事情,認為:「事情就是那樣,錯不了的。」卻很少靜心思量:「真的是這樣嗎?」

有個老師問學生:「如果你發現一間屋子裡有蜘蛛網,你會怎麼想呢?」

甲生:「這間房子太破舊了。」

乙生:「這家人一定很不愛乾淨。」

丙生:「這家女主人很懶惰。」

丁生:「這間屋子裡有一隻蜘蛛。」

很顯然,只有丁生的答案較客觀,不帶成見地陳述事實。那為什麼其他人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見解」呢?這都是受個人主觀意識所影響。

人是經驗的產物,我們對事物的看法,經常是被我們自己過去的經驗所限制或扭曲,所以,許多被我們「認定」的事實,往往只是個人的偏見罷了,主觀愈強的人,偏見愈深,於是,人與人之間就產生了誤會。

有這麼一則故事:

有個非天主教徒和一個天主教徒走在路上,兩人剛好看到一位神父走進一家妓院。

那位非天主教徒露出一副不屑的表情,心想:「這下,終於讓我逮到了天主教偽善的狐狸尾巴。」

但那位天主教徒看到了這個情景,臉上卻不禁流露出莊嚴肅穆的神情。他驕傲地認為:當他們的一位教友臨終時,即使是妓院,神父也會義無反顧地前去祈禱。

真正的「真相」與被認為的「事實」,是不是相去甚遠呢?我們常帶著「有色」眼鏡看別人,同樣的,不同的人,也常常以不同的眼光來評判周圍的事物。

兩個天使到人間做客,先到了一個富人家。

富人將他們安排到又髒又亂的地下室,也沒有給他們任何可以蓋的被子或東西。小天使本來就很不滿意,他竟然看到大天使在幫這個富人家補牆上的一個洞。

小天使生氣地問大天使:「他們對我們這樣,你為什麼還要幫他們補洞?他們那麼有錢,還用得著你幫忙嗎?」

大天使笑笑說:「事情不是你看到的那樣,這個富人很小氣,不肯把他的錢拿出來救濟窮人,我看到他家裡有個洞,但是,洞裡面有金子,所以我要幫他把洞給補上。他不配得那些金子。如果他看到了,金子歸他,窮人還是在受苦。」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198
  2. 新書
    85
    $213
  3. 新書
    9
    $225
  4. 新書
    9
    $225
  5. 新書
    $250
  6. 新書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