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嘗聞命之理微,鮮有知其真而順受之者。余謂功名富貴,有命存焉。遂捐厥職,訪道學者,以為之宗。行抵華山下詢知
希夷公曾得道於茲矣。遂陟其巔,謁其祠。將返時見一道者,年約弱冠,態度老成,遂進禮之。承出書示予,予問之曰:乃希夷公紫微斗數集也。始觀排列星辰,猶不省其奧窔。既讀其論,論則有道理;玩其斷,斷則有神驗。即以賤降試之,果毫髮不爽。於是謂然嘆曰:造化至玄而闡明之,若對鑑焉,非心涵造化者能之乎?星辰至遠而指視之,非胸藏星斗者能之乎?天位乎於上,地位乎於下,而人則藐然於中也。先生則以天合之人,人合之天,集星辰之變化,而知人命之休咎是非,若非學貫天人而一者,又孰能之乎?猗歟休哉,先生真高人也,神人也,不然胡為乎?而有是高志又胡為乎?而是有神數也。予乃捧持之,遍示天下俾世之人,知有命而順受之,可也?若此乃祖作之,而子秘之,則繼述之道安在哉?請志予言,以并是書之首。承希夷公一十八代諱道號了然,年方二十有六時。
嘉靖庚戌春三月既望之吉賜進士及第吉水 羅洪先撰
校訂者序
斗數流派眾多,各有所長及獨到見解。雖百家爭鳴,熱鬧非凡,對於此門古老術數的傳承而言,未嘗不是件好事。但後學認為,正本必須先清源。導致諸多爭議之源頭,便是因為目前普遍流傳之紫微斗數古籍錯字倒裝處相當多,其賦文內容也相當饒舌拗口,以致吾等後學者於難以研讀。究其因,乃係原籍長久收藏,以致文字難以辨識,加上後續印行排版問題,故其間爭議相當多,加上各派宗師均有其獨特見解所致。惟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人能夠跳脫陳希夷道長所設定的原始斗數基本框架中。長久如是,諸多爭議懸而未解,則恐此術終將淹沒於歷史洪流之中。
有鑑於此,後學早在初習此術之時,便萌生校勘之念頭,惜因本身學藝未精,故此計畫束之高閣久矣。直至甲午年初某日,於自宅內霎時念起此擱置已久之計畫時,萬里晴空,天邊山際卻出現一道七彩虹光,久未消散。故後學再度拾起古籍,著手進行校勘作業。由於可參酌文件極少,往往必須以理校的手法進行。對於學養不足的後學而言,過程相當艱辛。唯每當遇到難解困惑之時,心中耳邊總有念頭生起,循此聲而行,困難處往往迎刃而解。故後學常與同道好友談及校勘過程之時,常感執筆者實另有他人,吾僅代為捉刀罷了。
此書校勘之版本係以明朝羅洪先狀元訪道華山時,自希夷道長第十八代後人處所取得之紫微斗數全書為主體,針對原籍語焉不詳處,參酌擷取部分清朝木刻版《合併十八飛星紫微斗數全集》內容,校勘修纂而成。此書古籍共有四卷,為保留原味,故本書格式與編排方式均與原古籍版本相同。另原籍卷四之命圖,其中某一星盤漏列出生日期,鑑於卷四之排列錯漏處頗多,若無法謄寫正確之星群組合,斷之恐有差誤,故以鄭森(成功)之命替代之。
晚進才疏學淺,思慮學養必有未臻周全之處,深切期盼命理界先進能不吝予以指正賜教,為傳承此術而努力。
註:原籍卷四之古今富貴貧賤夭壽命圖之命批,有關壽元之論述,僅供研究古先賢者之論斷技巧,切莫過度迷執於此,斷章取義,則造業不淺矣,學者當慎思之。
後學 了然山人
甲午年秋七月吉日於士林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