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再起:黃河歷史預言小說

甲午再起:黃河歷史預言小說
定價:480
NT $ 202 ~ 379
  • 作者:黃河
  • 出版社: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4-10-1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106935
  • ISBN13:9789869106931
  • 裝訂:平裝 / 456頁 / 16.5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究竟這場讓兩國分道揚鑣的戰役是否屬於歷史的必然?在兩個甲子之後兩國再度劍拔弩張,是否將會重踏120年前的宿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河


  左營海軍官校1980年班,美國波士頓大學碩士,兩度赴美海軍基地接受專業訓練;歷任艦艇基層軍官,海軍總部武獲室專案參謀、兵器處水兵科科長,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艘二代艦──成功艦首任副艦長,獵雷艦永嘉艦艦長,以及成功級張騫艦首任艦長。

  黃河具備現代化海軍軍官之背景,學經歷多采多姿,1994年意外寫了第一本小說《一九九七知本風暴》,從此愛上小說創作,因而於2000年退伍成為專職作家。2006年成立「黃河渡」網站,以每週乙篇散文之創作速度談論自己的人生經驗,期望讀者吸收他的人生經驗,使能在工作中少花一點力氣,行為上少犯幾個錯誤,思想上改掉一些偏激的想法,進而讓讀者自己的人生更愉快。
 

目錄

自  序
楔  子:易紫神數
第 一 部:甲午海戰
第 一 章:豐島海戰
第 二 章:血戰大東溝
第 三 章:不死冤魂
第 二 部:物換星移
讖:二的故事
第二部之一:日本
第 四 章:圓與劍
第 五 章:櫻花與旭日
第二部之二:中國
第 六 章:巨浪中的孤舟
第 七 章:孫猴子再世
第 八 章:快樂從軍路
第二部之三:台灣
第 九 章:苦命邊緣人
第 三 部:前世今生
讖:續二的故事
第 十 章:蝴蝶夫人與天葬師
第十一章:隔世重逢
第十二章:前世之謎
第 四 部:風起雲湧
第十三章:金盾計畫
第十四章:神奇的演習
第十五章:保證相互毀滅
第 五 部:甲午再起
      讖:冤冤相報
第十六章:密謀
第十七章:逼上梁山
第十八章:戰雲密布
第十九章:血戰釣魚島
第二十章:奈何天
尾   聲:末日
 



  甲午戰爭是日本崛起的序戰,也是給中國人帶來百年苦難的一戰。

  甲午戰爭之前,千百年來日本只是偏處一隅的蕞爾小國。日本人在中國人眼中的地位,可以從對日本的簡稱「倭」字看個大概。「倭」似「矮」,意喻日本是矮人國。直到甲午戰敗,徹底打垮了中國人的自信,也徹底提升了日本人的自信。從此矮人國變成高人國,日本晉升為亞洲一流強權,中國人反而降格成為日本人眼中的「清國奴」。

  什麼是清國奴?你們是滿清的奴隸,沒有資格稱為華夏文化的繼承者。

  講到甲午戰爭,那真是讓中國人痛徹心扉的一頁滄傷史!看完這段歷史,我難免好奇這場戰敗到底該由誰負最大的責任──成長於中國傳統思想教育下的我們,少有人不清楚這問題的答案。翻開學生時代所讀的歷史課本 ,書中對甲午海戰的描述不多,少量的字句卻充滿鄙夷的言詞──「濟遠號的管帶(艦長)方伯謙,不敢還擊,下令掉轉船頭,向旅順方向逃走……」、「廣甲號早就一聽到砲聲,便逃離戰場,觸礁,擱淺……」、「濟遠一開火便掛上白旗逃亡,中途撞著了業已擱淺的揚威號,將揚威號撞沉……」、「企圖逃亡而中雷的有廣甲號……」、「……不再與日本海軍交鋒,坐視日本海軍橫行於黃海、渤海,終於在次年正月被日本陸軍由陸上的後路偷襲,走上投降獻船的末路。」

  上述簡短的文字,道盡了中國人對北洋水師的惡劣印象。身為中國人,特別是同為海軍的一員,我難免想問:為什麼北洋水師的老前輩是如此的無能、如此的貪生怕死、如此的窩囊?

  1994年適逢甲午戰爭百年,兩岸掀起一陣省思熱潮,相關紀念文獻紛紛出籠。學長陳永康(海軍官校63年班,現任海軍總司令,海軍上將)喜研戰史,某日憤憤不平告知:歷史誣蔑了參與甲午海戰的老前輩!

  若是別人講,我聽過就算了,但陳學長是我從學生時代就景仰的英雄人物。他說的話我不敢不信,頓時好奇起來。學長翻開史料,指出數項海戰勝敗的關鍵,證明百年前北洋水師採用的戰法是正確的,老前輩們視死如歸的勇氣也令人欽佩。接下來一個多月,我查閱更多史料,深深感覺這段簡短的戰史十分混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完全相反的論調,也都各有所本。不要說身處現代的我們只能從前人手稿看個大概,即便同處甲午海戰的年代,洋人和中國人說的不同、朝廷和北洋水師說的不同、參戰各艦官兵說的不同,甚至同艦官兵也有意見相左的時候。

  短短的戰史,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多、如此錯綜複雜的「各說各話」?思索再三,可能是敗給小日本乃國家奇恥大辱,對朝廷而言,底下必須有人負責。這個負責不是坐監、降職、罰俸,而是殺人頭以謝天下、要人命以彰顯大清法紀!

  誰該為甲午戰敗負責?基於保命,大家只好各說各話──紛紛放大別人的錯,也都沒忘記誇大自己的好。

  當然,再怎麼吹噓誇大也要有江湖道義。對於那些成仁取義的官兵,大家都留了三分口德,也都盡可能講他們的好。可是,對於那些未能戰死海疆,特別是指揮作戰的「一艦之長」,那就對不起了,必須承擔狗熊的角色。

  想通了這個道理,我不再理會各種「情緒性」批評,試著把時空拉回,設身處地思考北洋水師當時所處的環境。幾個月以後,我不得不說幾句發自內心的話:戰爭是綜合國力的總體戰,包含了外交、情報、媒體宣傳、軍備整備、後勤補給、兵役系統、動員機制、戰場醫療、戰場軍紀、戰地民政、陸戰、海戰、官兵士氣……等。甲午開戰之前,清朝上上下下幾乎無一可取之處,唯一還搬得上檯面的只有北洋水師。後來整個作戰過程中,也只有北洋水師表現出大無畏的作戰精神!

  既然歷史誤判了老前輩,我們就應該還老前輩一個公道。

  我人微言輕,無法登高一呼,只好寫本小說。

  《甲午再起》就是在這種心境下著手。它參考史實,結合現況,加入想像。粗略地區分,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一、甲午海戰:即小說的第一部〈甲午海戰〉。內容描述的兵力調度、戰法、時勢、戰況,無不依據史料。只有小說人物的「心態」,出自我的想像。至於插入的情節,是為了配合後續故事發展。

  讀完小說的第一部,百年前海軍老前輩是英雄或狗熊,讀者自應有一個公斷。

  二、歷史人物復活:包含小說的第二部〈物換星移〉,以及第三部〈前世今生〉。描述四位古人投胎轉世,以及他們意外洞悉前世的過程。

  三、中日決戰:即小說的第四部〈風起雲湧〉,以及第五部〈甲午再起〉。述說日漸崛起的東亞兩雄──中國、日本,終究躲不過瑜亮相爭的歷史宿命,在釣魚島爆發大戰。

  歷史,是人類用血淚寫下的故事,聰明的人類應該懂得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歷史,是現在與過去糾葛不清的產物。別妄想「過去的讓它過去」,那不可能「過去」。

  《甲午再起》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一個民族,不單能面對失敗的歷史,還能在失敗中省思、站起、撐下去,那個民族,不單沒有絕望,反而充滿了希望。
 

內容連載

第一章:豐島海戰



管帶方伯謙面色安祥地端立在濟遠艦望台,迎著海風,衣袖在風中微擺──此情此景,讓觀者有一股恬靜安祥的平和感。

然而,外表泰然自若的方伯謙,內心是激盪難平。他出神地凝視著遠方海面,腦海憶起朝廷近日所為,心中的痛,如萬箭穿心。

日本久窺中國這塊肥肉,趁朝鮮東學黨作亂,出兵與前往平亂的清軍對峙。

項莊舞劍,日人企圖挑起中日戰端的禍心至明。

短短一個月不到,移師朝鮮的日本陸軍增兵至數萬,大軍在漢城周圍置砲埋雷,後續彈藥不停地由水、陸兩路雲集而來。

反觀清軍,從動亂開始至今,只有直隸提督葉志超率李鴻章的鄉親──太原鎮總兵聶士成所統領的淮軍二千駐於牙山。

面對朝鮮東學黨事件,方伯謙多次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力陳處置原則有五:

一、速籌添戰艦。
二、日本戰艦速度快、火力強,北洋水師不可與之決戰。
三、朝鮮危機應盡速由陸路增兵,萬不可循海路;因循海路以運兵船增兵,日本戰艦必偷襲運兵船。日艦速、火力強,我艦緩、火力弱,危不可言。
四、日本兵餉多取自商民,而日本物品銷售中國者十居其七;故與日衝突,必先絕其通商、斷其經源,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五、朝鮮動亂,實際獲利最大者為俄國。若朝鮮因動亂最後淪為俄國所有,則俄之戰艦可由朝鮮三港道出入,此為世界列強所慮;故宜聯合列強維護朝鮮安定,則日本不敢公然逞志。

這五條建議,無論在政略、戰略、戰術,都有獨道見解。

可惜,李鴻章只聽進了一項──聯合列強。

遠在千里之外的朝廷罔顧現場指揮官一道接一道的增兵建議,還嚴令不可先發第一槍、開第一砲。朝廷將一切希望寄託在以夷制夷的國際調停。可是,透過俄、英、美、法、德等國對日的「忠告、聲明、詢問」,得到的卻是日方委婉的拒絕。

中國人,百年前就應了解讓自己的命運抓在別人手裡的滋味。

中國人,也早應體會,國際間只有利益、武力兩種語言。

等到朝廷春秋夢碎,滿清已錯失先機;日本步步占先,中國面面受制。兩國駐防朝鮮的軍隊如滿弦之弓,戰爭一觸即發。

這時,清軍已陷入寡不敵眾的絕境。

公元一八九四年七月十六日,朝廷亡羊補牢,決定緊急增兵一萬三千人。陸路馳援曠日費時,故採風險甚高的海路增兵。

大批兵、械的運補工作交給北洋水師。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2
    $202
  2. 新書
    79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