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早醒來,你發現自己宛如隱形人,沒有了身分。左鄰右舍不認得你,信用卡被取消,甚至有警察在探詢是否有外星人出沒社區?這是多麼恐怖的電影情節。但如果相反呢?有個新的身分加諸你身上,被服侍如暹羅國王子,鐘鼓、饌玉,西瓜、葡萄,多麼享受。這時候,你會安然接受這個身分嗎?
不可思議的角色錯位
英國作家珍妮瓦倫堤繼《紫蘿蘭之謎》、《底片的真相》、《喬治安娜街33號》三本書之後,又有這本《雙面人生》翻譯出版了。她寫的每本書幾乎都有偵探、懸疑的特質,處理青少年如何面對家庭問題,解決情緒困惱,開發個人能源,有很好的啟示。
《雙面人生》的主角是誰?不太容易說清楚。他十六歲,逝世的爺爺喊他查布,暫時住在倫敦東區的中途之家,因為跟人打架,又被送入禁閉室。五歲以前,狗咬破了他的臉;十歲那年,爺爺被送進醫院,兩人從此分離。歷經蹉跎,四年後他跑回來找爺爺,房舍易主,辛苦找到被安頓在養老院的爺爺,卻告訴他並沒有血緣關係。是棄兒!他瘋狂、憤怒,痛不欲生。他臉上第二個傷疤,是被不良少年帶著戒指的拳頭毆打致成。而兩耳打了五個耳洞,還斷了一顆前牙,看起來十分狼狽。
有一天,社福人員在失蹤人口通報中,發現了他的「真實」身分,是兩年前11月5日煙火節威爾斯黑鎮失蹤的凱西羅奈。要接受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嗎?有早餐,自己的房間,一群同學,有什麼不好呢?認了這個名字,連社福人員都客氣起來。問題是,開車來倫敦接他的姊姊艾荻,家中等待的媽媽海倫,大金融家哥哥法蘭克,他們都認識真實的凱西呀!他和艾荻到鎮上喝咖啡,還有三十七人來認他呢!城裡的報館派人來採訪,刊出他「重返家園」的消息。要是真正的凱西看見了報導,要怎麼辦呢?
角色錯位,一下子是貧寒孤兒,一下子又享有眾星拱月的高貴,要如何適應呢?會不會造成人格分裂?粗暴的個性是如何養成?到了新的家庭,又怎麼突然收斂?是心虛嗎?顯而易見,外在成長環境的干擾,物質的缺乏與渴求,都會扭曲人性!
抽絲剝繭的偵探手法
扮演凱西,讓他快瘋了。趁著薄霧之晨,逃離此地,卻遇見印第安血統的弗洛德,指出他是「凱西」,而且已經死去。是怎麼回事呢?是凱西惡作劇,讓自己躲起來,還是鬼魂復生?兩年前的煙火節,凱西交給了弗洛德什麼東西,交代要轉送警察局?那個袋子裡裝了什麼東西?警察局收了袋子以後,為什麼沒有追查失蹤事件,也沒有採信弗洛德的證詞?
當「家人」知道「凱西」碰見了弗洛德,非常恐慌,極力阻止他們碰面,彷彿世界就要崩解。一個「死去的男孩」,怎麼會跟一個「詆毀他人名譽的騙子」走在一起呢?陰錯陽差,他們兩個社會邊緣人決定合作,抽絲剝繭,追討原委,發現了法蘭克好幾樁不為人知的罪行!
而被法蘭克餵食過量鎮定劑的媽媽海倫,也有清醒的片刻。她向「凱西」道出丈夫死於意外,法蘭克、艾荻,還有肚子裡的雙胞胎,都被社福人員安頓。一場火災卻奪走了雙胞胎之中的丹米爾,所以凱西必須擔負丹米爾的那一部分。海倫怎麼知道眼前這個「凱西」不是「凱西」呢?難道「凱西」就是「丹米爾」,「丹米爾」就是「凱西」?丹米爾又怎麼會跑去爺爺的大宅房,化身查布,跟著爺爺生活呢?還請讀者從書中的情節去「偵探」了。
身分認同與和解共生
珍妮瓦倫堤作品,有許多迷人的地方。故事開端藏匿了好幾條線索,誘引讀者欲探究竟。層層剝開以後,卻又是環環相扣,血脈相連,足以讓讀者驚訝讚嘆!她對於現代社會存在的問題並不逃避,常把筆端伸向貧窮、分裂的家庭,來討論家庭成員的互動;她也指出社會福利制度並不盡人情,負責人員疲乏困頓,常常失去應有的職能。但她都以寬容和諒解的語氣,來接納書中人物,並且鼓勵和解、向善。
就如本書,僭越別人的身分地位,可能存於每個人心中;但在最後決斷時,是非之心、良知之能應該湧現,回返自我、發現真我,重新回到社會共生的場域,才是做人應盡的本分!
你是誰?/許建崑(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譯者序
我愛這位女作家。我愛她的靜觀,彷彿她筆鋒上方有一雙鷹眼,超然而擁抱一切,如是觀的清醒與慈悲。我愛她文字裡的敏感纖細,我愛她故事裡直視痛苦的勇氣,我愛她的訊息:愛,是在別人身上看見自己;選擇和解,願意寬恕,相信淚光中永恆的笑意。
當其他少年正忙著建立一個足以自傲的自我形象時,我們的主角──查布,失去了所有過去。他成了一個空無的零,一個饑渴的孤魂,情不自禁的讓自己轉世在另一個身分的軀殼裡。正因為他知道自己無時無刻都在演戲,珍妮在描述他的感知時,特別有一股觀照的清明,彷彿置身夢裡卻知道自己在作夢,彷彿知道我們感知的世界事實上就只是一個虛擬的全像投影。查布在少年收容所裡面對霸凌時有一種超然的定靜:「他們傷不了我,因為我不是真的在那兒。」
耐人尋味的是,查布原以為自己是無名小卒,一無所有。他以為自己的救贖在於一個身分:某人的兒子、弟弟、同學或朋友,在於溫飽、平凡、正常。而在他陷入惡夢流沙之後,他領略到救贖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愛與勇氣,慈悲與寬恕,與身分無關。
令我感動的是,查布的朋友弗洛德讓他在關鍵時刻自行決定:選擇利己行徑或勇敢舉起火炬趨走黑暗。這是查布感受到的真愛。弗洛德和爺爺一樣,給予了他全然的信任和自由。他們相信並看到了查布靈魂裡的美善。他們看到的是真正的查布。
珍妮的故事裡總有一股命運的悲愴,但她總是讓我們看到:悲愴是烏雲,寬恕是陽光。在最後一章的和解裡,我們又領略了一次珍妮對真愛的詮釋。昔日的查布,今日的丹米爾,在心裡對爺爺說:我和你沒有不同,我們都不自覺的拿了不屬於我們的東西,只因我們都渴望著愛。而令人鼓舞的是,查布-丹米爾穿越了渴望的黑暗隧道,一路回溯至心靈源頭,而發現他的真正身分即是愛,而你我並無不同。
愛,是在別人身上看見自己/李紫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