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

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
定價:320
NT $ 150 ~ 342
  • 作者:岡田尊司
  • 譯者:張婷婷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4-09-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60627
  • ISBN13:9789571360621
  • 裝訂:平裝 / 27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本讓人生走向美好與自由的啟程之書。
母親,究竟是什麼?
暢銷14萬冊,在日本引起最廣泛討論與爭議的話題:
年輕人的危險心靈,可能來自於世上唯一不變的母親?
 
  寂寞、焦慮、憂鬱、飲食障礙、酗酒、藥物上癮、自殘、繭居、虐待、離婚、完美主義……

  真正的原因都很有可能來自於你與母親的關係。

  檢視一下,你是否有「母親這種病」:

  1.你是否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
  不被父母所愛,不被認同的受傷心情,不知不覺間在心理轉變為自我否定的烙印,持續威嚇著著當事人。

  2.你是否一直扮演「乖寶寶」?
  看對方臉色,行事得會想討好對方。有時為了配合對方的狀況,甚至損害自己的利益或生活,也要用盡心力。

  3.你是否總是遇人不淑?
  沒有看清楚對方,為了排解空虛只求短暫的滿足。不懂得怎麼撒嬌,無法對可以撒嬌的人撒嬌,一不小心就會求助於最危險的人。

  4.你是否總愛追求完美?
  如果自己的義務和理想不能完美實現,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於是為了獲得認同而不顧一切的努力。

  5.你是否總是缺乏安全感?
  一點小事就容易覺得受傷、容易感覺到強烈不安。只要有一點感覺被拒絕、否定,就覺得自己是一個沒價值的人。

  6.覺得自己容易受傷、並老是過度反應?
  覺得被傷害、被迫犧牲的總是自己的這種想法太過強烈,以至於不由得就會過度反應。容易被憤怒的情緒占據。

  現代忙碌的生活方式,經濟富裕卻沒有得到幸福。

  本書明確說明了現代人為什麼會有憂鬱、上癮症、自殘、繭居、虐待、離婚、完美主義….等諸多問題存在,且越來越嚴重,其實都與母親的態度或相處模式有關。書中並有諸多案例故事,也包括解析名人:約翰.藍儂、宮崎駿、珍芳達、叔本華等,想找到生存的意義,都需要先從瞭解「母親」開始。

推薦人

  精神科醫師 王浩威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楊聰財
  臺安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 許正典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書籍作家  蘇絢慧
  身心靈老師∕魅麗雜誌發行人 賴佩霞

  誠摯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岡田尊司(OKADA TAKASHI)


  一九六零年生於香川縣,是精神科醫師、作家。醫學博士。自東京大學哲學系退學後,轉念醫學系,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科修完課程。現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山形大學客座教授。站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發展障礙的治療最前線,以臨床醫師的身分面對年輕人的心靈問題。主要著作有《邊緣性人格障礙》(PHP新書)、《悲傷的孩子們》(集英社新書)、《腦內汙染》(文藝春秋)、《亞斯伯格症候群》《不要說是發展障礙》(幻冬社新書)《依附障礙  帶著孩提時帶傷痛的人》(光文社新書)等暢銷書。此外也以作家小笠原慧的身分活躍。作品有曾獲橫溝賞的《DZ》、《掌中的蝴蝶》、《你是否聽見風的聲音》(角川文庫)、《生還任務》(文春文庫)等。

譯者簡介

張婷婷


  愛看日劇、熱愛翻譯。2007年開始接觸書籍翻譯,譯有《我和條子的700天戰爭1&2》、《賺錢公司成功祕密都靠這本會計財報教科書》、《給小桃的信》、《笑臉贏人》、《看懂現金流讓你提早財富自由》等,現為專職譯者。

  Email:[email protected]

 

目錄

前言  給為母親這個十字架所苦的人
母親究竟是什麼?
從一個邂逅開始
蔓延開來的「母親病」
對親子關係無止境的影響

第一章  為「母親病」所苦的人們
牽扯的型態有很多種
容易有自我否定的想法
扮演「乖寶寶」
存在於孝順兒子心中的支配
一直傷害自己的理由
對愛的飢渴會自設陷阱
追求完美
想得到肯定而持續努力的孩子們
每次見面心情就盪到谷底
永遠沒有安全感
容易受傷產生負面反應
會有想死的衝動其根源在於
也會成為普遍的愛或創造的能力
約翰藍儂也有

第二章  活得痛苦的根本原因
與母親的關係不單純是心理問題
母性的奉獻賜予的寶物
為什麼到一歲半為止很重要
當依附的形成受損
剛硬的母親與柔軟的母親
催產素不足就無法活下去
母親是安全的基地
為了培育穩定的依附關係應該做的事
依附模式會因為關心的方式有所不同
容易受傷的類型和感覺遲鈍的類型
名為依附形式的「年輪」
被困住的類型與未解決的類型
母親病就是一種依附病

第三章  殘留的傷痕
不穩定的依附關係會產生各種問題
對擁有孩子的恐懼與抗拒
催產素的匱乏與性格
母親病引起的連鎖症狀
依附關係不穩定的孩子多數會有ADHD
缺乏母性產生的病
「我不要你」
被拋棄的幼年時期傷痕
無論什麼事情都想依附他人
酗酒成癮的畫家尤特理羅(Maurice Utrillo)
飲食障礙、慢性憂鬱、焦慮症
也會成為「情緒波動」的源頭
在那些有氣無力的年輕繭居族背後

第四章  被不穩定的母親耍得團團轉
當母親也屬於不穩定的依附型態
宛如暴風雨的母親
「母親讓我覺得丟臉」
珍芳達的案例
把自己的問題帶到孩子身上的母親
像奴隸般順從父親的依附型母親
「像朋友般的母親」的陷阱
岡本太郎與其母鹿乃子

第五章  只愛自己的母親與她的玩偶們
現代又復活的白雪公主悲劇
討厭養育孩子
把母親嫁出去的少女
不會反省自己
一直都要當主角的母親
「與要求不符」的孩子
只疼愛她喜歡的玩偶
「我是媽媽的玩偶」
無法對孩子說不的母親

第六章  太認真的母親的陷阱
有潔癖又責任感強的母親
赫曼.赫賽與母親
將自己的規則或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
無法接受頑皮孩子的母親
為什麼會沉迷於毒品
努力的母親易發生的悲劇
越是會忍耐的孩子之後就越複雜

第七章  克服母親病
從沒有自覺的地方開始
覺得奇怪就是踏出了第一步
把否定的體驗都吐露出來
其實很渴望母親
會引發問題也是因為想要恢復
脫離社會也有其意義
重新倚賴的重要性
徹底的衝撞
宮崎駿的案例
與母親保持適當的距離
暫且斷念
為了克服想死的心情
沒有出席母親葬禮的赫曼赫賽
不要被「理想的自己」束縛
修復受傷的依附關係
尋求安全基地
若沒有人給予就試著給予
改掉產生負面反應的習慣
找出優點
學習妥善處理問題的技術
不要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淆
面對自我的功課
接受事實
孩子會想原諒父母

結語
 

作者序
  
母親,究竟是什麼?

  
  每個人都不是自己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
  
  會有現在的你,是因為有孕育你、扶養你的人。
  
  那個人就是母親。
  
  生下你的母親,只有唯一一位。那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
  
  大抵來說,養育你的人也是同一位,因此,更是特別的存在。
  
  每個人都想被這個特別的人所愛,想被她寵愛。
  
  就算嘴上說「那一點都不重要」的人,在小時候應該也是一直如此渴望著。
  
  雖然一直很渴望,卻得不到回應,所以會懊惱、悲傷、氣憤,終至放棄。現在或許只是用「不渴望」來保護自己。
  
  可是其實仍希望被愛。仍希望母親能多看看自己、更珍惜自己。也因為這樣的想法揮之不去,即使到現在才會只要一聽到、一想到母親,就會起戒心。
  
  雖然嘴裡說那無關緊要,但卻始終無法完全捨棄那份執著。
  
  不過,這是一定的。因為孩子本來就是帶著追求母愛的本性誕生的。
  
  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為母親所愛。
  
  如果無法得到,那麼終其一生都會一直渴望、執著於母愛。這是很悲哀的宿命。
  
  母親與孩子的愛,在本質上是不對等的。
  
  在嬰兒時期,每個人都只能仰賴父母生存。
  
  然而父母自己也有許多狀況,他們的愛與關懷並不一定只會對孩子付出。
  
  即使對孩子而言,母親是絕對唯一的存在,但對母親來說卻不一定是如此。
  
  有的母親會一直把孩子當小孩般對待與照顧,依照自我意志支配孩子。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母親就如同神祇般,孩子無法違逆母親那如神般的存在。
  
  因為想為母親所愛,孩子會想要回應母親的期待。
  
  但是如果一直保持這樣的關係,將會妨礙孩子確立自身與獨立的過程。
  
  必須要對孩子漸漸地放手,如果有所猶豫,因而錯失了良機,將使得孩子失去自立的機會。
  
  這樣的事情在母子之間很容易發生。
  
  從一個邂逅開始
  
  和他的相遇,是在我念大學的時候。
  
  就稱他為M吧。M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敏銳、感性而溫柔。只要看到M,就有一份安心感,跟他在一起非常快樂。當時我是文學院的學生,經常和他聊文學或電影、聊人生的意義,一聊就忘了時間,直到深更半夜。
  
  然而,隨著和他越來越親近,很快地我發現M另外的一面。一旦他陷入低潮,就會判若兩人似地開始自我封閉,說一些很負面的話。例如要我不要跟他這樣的人來往,或是說他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等等。事實上,M曾數度自殺未遂,徘徊在生死的關頭,我也看過他那沾滿著鮮血的遺書。
  
  M的生活方式本身,可以說在某方面是具有毀滅性的。當經過長久的努力之後,好不容易一切進展順利了,卻親手將它全部毀掉。在他的生命當中重複出現這樣的狀況。雖然他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才華與魅力,卻沒有好好地發揮出來。我雖然能夠體會M心裡的悲傷,卻一直無法理解為何要一直傷害自己到這種程度。另一個我所不能理解的是,M把自己的母親說得極壞。
  
  有一次我遇到他的母親。M的母親在學校擔任老師,和丈夫離婚後自己一手把小孩扶養長大。是個講道理、認真、具美貌有氣質的女性。感覺上跟我從M那裡聽來的「只是個普通的人」截然不同,。
  
  可是,在她說話笑瞇瞇的臉上,有時會在一瞬間突然變得沒有表情。那就是當我們談到M的時候,她會突然用冷淡的口吻說:「像你這樣的人,怎麼會跟那樣的孩子來往呢?我真搞不懂。」然後開始不停地述說M的不是。
  
  剛開始我以為她只是謙虛,便舉了M的優點想替他說話。但M的母親卻帶著威嚇的表情,開始用更激烈的言詞來否定M。在我啞口無言的同時,才發現她否定的口吻和M自我否定的時候像極了。我開始有些明白,M的痛苦根源是來自於母親。
  
  之後,我轉到醫學院、專攻精神醫學。之後我遇見了許多懷抱著各種痛苦的人,但是我發現,在那些痛苦背後,或多或少都隱隱約約隱藏著母親的身影。這個想法,在經過二十幾年之後,越發強烈。
  
  蔓延開來的「母親病」
  
  現在的親子關係,特別是為與母親的關係而感到苦惱的人越來越多了。
  
  原本應該是最堅固的情感牽絆,現在卻變得脆弱而且不穩定。
  
  顯現在外的,就是虐待的增加。兒童諮商的案例,在這二十年當中增加了四十倍。然而,這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在冰山的底層,還有那些發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的虐待,或是精神上的虐待及心理上的支配。可以看得出,與母親之間不穩定關係擴大的孩子當中,有三分之一會表現出對母親有不穩定的依附關係,即使長大成人後這個比例也幾乎不會改變。
  
  邊緣性人格障礙或進食障礙、憂鬱症或焦慮症,為各種上癮症所苦的人激增;然而在這些症狀的根底,經常與母親的依附關係不穩定有關。案例的問題越是根深柢固就越和母親有關。相對地,即使是治療起來非常困難的案例,也有不少在改善母親的關係後,本身狀態產生戲劇性的改善。
  
  不只是那些與母親有摩擦或是反抗,一看就知道關係不穩定的人,即便是表面上看起來關係良好的母子,其實是孩子方面遷就母親、受母親支配,以其他的形式顯示那份勉強的案例也不少。
  
  不論是有自覺,或是刻意逃避,母親這種病都會在不知不覺當中侵蝕他們的人生。
  
  由於這個緣故而為那不知所以的痛苦、空虛感、自我否定感感到煩惱的人並不在少數。
  
  許多人不知道究竟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而在當中掙扎著。
  
  為了避免失敗受傷,所有的事情都不去認真面對,也不跟他人建立坦誠的關係,只是消極地過著自我的人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在無形當中自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總是看別人臉色、不說出自己真心話、遷就別人,以及老是扮演吃虧角色的人,也一樣不懂為什麼自己只能這樣活著。
  
  與母親關係不融洽,覺得沒有什麼意思的人,也會覺得這不過只是跟母親的關係而已,只要將自己與母親切割開來,就一點問題也沒有了;甚至,覺得這個問題根本很無聊,這麼想的人也不少。
  
  不少人覺得,跟父母的關係是不需要拿出來討論的問題。
  
  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麼想,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讓自己更加失落、受到更多的傷害。
  
  對於有自覺與父母之間的齟齬或不和諧感覺的人,也許還可以說是願意面對問題的人。
  
  同樣地有許多人,雖然覺得自己與母親的關係良好,但實際上是其中一方強迫自己忍讓順從,或是對父母過度言聽計從,或者是親子立場對調。
  
  在旁人看來宛如朋友般的親子關係,或是看起來很孝順的孩子,但實際情況其實是孩子在配合不穩定的父母,被父母所綑綁而犧牲孩子自己的人生。
  
  對親子關係無止境的影響
  
  母親這種病,不單只是親子關係的問題。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和母親的關係不穩固的問題,而且絕不會僅止於與母親之間的關係,而是左右你所有人生的問題。
  
  因為與母親之間的情感羈絆,不單純只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身體的。母親這種羈絆的病,是情感上的病,而且不僅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身體的病。
  
  你和母親的關係,是從你出生,不,應該說是從你出生之前、還是一個受精卵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你還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就和你以臍帶相連,證據就是留在你肚子上的肚臍。
  
  從你出生瞬間開始,被擁抱、哺乳、照顧養育。那已經超乎了心理上的關係,而更深一層的關聯。沒有了這些,你不會生存下來。即使不完全是如此,但你能像現在這樣,是因為有照顧你的人。
  
  對於還在成長發育的你的大腦或身體來說,最初跟母親相處密度最高的時期,可以說就是造就你這個人的最特別時期。
  
  最能夠反映出你在幼年時期有沒有獲得滿足、有沒有安心感的,就是你和母親現在的關係。
  
  如果幼年時期得到母親充分的照料,在母愛的關注中長大,就容易和母親形成穩定的關係。
  
  然而,若不幸的,母親的心思被其他的事情所占據,因為各種狀況無法親手照料年幼的你,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就容易變得不穩定。
  
  由於這個特別的時間,不只是身體,也是形塑大腦與心靈無可替代的時期。因此它的影響,不只及於你的人際關係或精神壓力的敏感度、對孩子和異性愛的方式、精神上的健康,甚至對你的身體健康、壽命,還有老化的程度都會有影響。
  
  就連神經纖維的傳導或受體的數量這種大腦分子層級的構造,都會因為那段時間你有沒有和母親一起度過,有沒有獲得良好的照料而有所影響。
  
  一直都和母親一起,受到她的安撫、照顧下長大的小孩,因為自己一直都有人愛,受到保護而能獲得安全感。
  
  這不只是心理上,也會和生理的體質結合。和母親的情感穩定的人,對精神壓力的承受度較高,也不容易憂鬱。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
  
  剛出生的那段,即使只是和母親短暫的分開,大腦的構造也會產生差異。更何況長期不在身邊,或者是母親有什麼狀況無法擁抱或照顧新生兒的話,其影響之大更是無法估計。
  
  這樣的孩子一生將會都被懼怕不安、不容易與人熟稔、對精神壓力敏感、缺乏自信等原因糾纏,活得很辛苦。
  
  並且,在幼年時期沒有好好受到母親照顧的人,將在自己成為父母之後,也容易有照顧不好孩子的情形。
  
  母親這種病,和人的根本存在相關,它的影響大到在不知不覺當中會帶給人生重大的改變。
  
  也正因此,這樣的人會一直執著於父母的愛。
  
  那是因為人會本能地感到不足,覺得必須修復,所以不得不追求。
  
  即使知道每一次的渴望都會造成傷害,然而還是不得不這麼做。
  
  即使在毫無由來的痛苦中翻滾,也要掙扎著想辦法克服,那都是因為源自於父母的執著。
  
  對父母的執著,會表現在想要治好母親這種病的潛在願望。
  
  那既是一種痛苦,也是一個轉機。
  
  只要你去追求,就有機會克服。
  
  本書是面對母親這種病,理解那種人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並從中提供恢復的線索。
  
  祈望你能跟著本書一起,藉由回顧你的人生,或是注視現在生活當中,能將盤據你身上的那種母親病,純化為結晶,讓它變成你心中無可替代的寶物。
  
  
 

內容連載

 牽扯的型態有很多種
 
有母親病的人,都對雙親懷抱著執著心。無論是因為幼年時期獲得的愛不足夠,所以才一直渴望;或是因為幾乎要被過於沉重的愛壓垮,都會繼續拖著這個十字架。
 
孩提時代不為雙親疼愛,內心沒有得到滿足的人,就越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愛,越想得到認同,因而一直對父母懷抱執著心。越是被父母過度疼愛,卻缺乏最重要的部分,就越是長不大,也越無法脫離母親的懷抱。
 
牽扯的型態有千百種。如果是因為覺得想被愛、想被認同,導致以過度的行為來表現,有時候結果反而會變成折磨父母的一種反彈。也有人因為被父母親當作洋娃娃般的疼愛,從小在父母的支配下長大,自己一個人就什麼都不會,只得仰賴雙親,但同時憤怒與不滿卻一直悶在心裡。
 
得不到父母認同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廢人,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為自我否定所困。為了懲罰自己,有些人會耽溺於自殘的行為中。當中也有人想要給一直否定自己的雙親好看或是想要報復。這些報復行為,有的是直接攻擊父母讓他們受痛,也有很多人是用毀掉自己讓父母心痛,間接讓父母嚐到痛苦的滋味。
 
也有否定不認同自己的雙親,將他們從自己的人生切割出去,才勉強保住自己的人。只是,即使和母親保持距離,盡量不見面,也並不表示就能保有內心的平靜。
 
雖然不是直接受到脅迫,但是不被母親認可、不被愛的想法,會一直盤據在心中的某一隅,對任何事情都積極不起來,或是很容易被負面思考所困。那一直盤據在心中的母親,永遠對你的所作所為,不停低聲耳語:「所以我說你不行嘛」。
 
也有人明明已經離開父母,卻一直渴望一個能代替父母的人,持續耽溺於補償性的行為。然而,為了得到能代替父母的人努力做出令人感動落淚的事,更多時候得到的卻不是回報,而是更大的失望或背叛。即使如此,孩子仍無法放棄,仍會繼續追求那個幻影。
 
渴望母親的心情就是如此深厚,這是人的本質。
 
容易有自我否定的想法
 
不同的人會描繪出不同的人生軌跡,但是有母親病的人會有幾個共同的徵兆。
 
例如,其中之一就是容易有自我否定的想法。不被父母所愛,不被認同的受傷心情,在不覺間在心理轉變成自我否定的烙印,持續威嚇著當事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7
    $150
  2. 二手書
    5
    $159
  3. 二手書
    53
    $170
  4. 二手書
    55
    $177
  5. 二手書
    59
    $190
  6. 二手書
    59
    $190
  7. 二手書
    66
    $210
  8. 二手書
    66
    $210
  9. 二手書
    66
    $210
  10. 二手書
    66
    $210
  11. 二手書
    69
    $220
  12. 二手書
    73
    $234
  13. 二手書
    73
    $234
  14. 新書
    75
    $240
  15. 新書
    75
    $240
  16. 新書
    79
    $253
  17. 新書
    79
    $253
  18. 新書
    79
    $253
  19. 新書
    79
    $253
  20. 新書
    85
    $272
  21. 新書
    88
    $282
  22. 新書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