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兩岸之「國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從「兩岸公民社會的發展比較」及「如何認識中國收入分配現實」兩個總體架構開始,之後圍繞著此二總體架構,本書以三個不同的主題,展開更為細緻的探討:「市場與社會發展」、「社區營造與災後重建」、「第三部門與環境治理」,展開案例分析。藉由實際案例研究和比較,本書期待能引領讀者更深度的瞭解,在不同制度之下兩岸社會發展的異同。
作者介紹
主編簡介
王振寰 講座教授
學歷: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博士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頂尖大學計畫辦公室執行長
研究專長: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經濟社會學、東亞研究
王瑞琦 研究員
學歷: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系碩士、英文系碩士
現職:國立政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專長:中國大陸農村、兩岸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國際化
劉致賢 助理研究員
學歷: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政治學博士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暨東亞所助理教授
研究專長:比較政治、政治經濟學、中國政治
作者簡介
王振寰
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頂尖大學計畫辦公室執行長
蔡昉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郝大海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博士(2008)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吳德美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黃志豪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
孫曉冬
日本國名古屋大學法學博士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宋磊
日本國名古屋大學經濟學博士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張銜
四川大學經濟學博士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湯京平
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學院哲學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亞太碩士學程主任,《台灣政治學刊》總編輯
張元嘉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羅紅光
日本大阪大學人間科學部博士(199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人類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導
郭聖莉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法學博士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仝志輝
中共中央黨校政治學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邵珮君
日本神戶大學工學博士
私立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趙延東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學博士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石長慧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
趙甦成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國社會暨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華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研究生
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劉俊卿
廣西民族大學碩士
宋國誠
美國哈佛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杜文苓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環境規劃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王學東
中國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國際政治學博士
廣州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王振寰 講座教授
學歷: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博士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頂尖大學計畫辦公室執行長
研究專長: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經濟社會學、東亞研究
王瑞琦 研究員
學歷: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系碩士、英文系碩士
現職:國立政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專長:中國大陸農村、兩岸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國際化
劉致賢 助理研究員
學歷: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政治學博士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暨東亞所助理教授
研究專長:比較政治、政治經濟學、中國政治
作者簡介
王振寰
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頂尖大學計畫辦公室執行長
蔡昉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郝大海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宗弘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博士(2008)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吳德美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黃志豪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
孫曉冬
日本國名古屋大學法學博士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宋磊
日本國名古屋大學經濟學博士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張銜
四川大學經濟學博士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湯京平
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學院哲學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亞太碩士學程主任,《台灣政治學刊》總編輯
張元嘉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羅紅光
日本大阪大學人間科學部博士(199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人類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導
郭聖莉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法學博士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仝志輝
中共中央黨校政治學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邵珮君
日本神戶大學工學博士
私立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趙延東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學博士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石長慧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
趙甦成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國社會暨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華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研究生
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劉俊卿
廣西民族大學碩士
宋國誠
美國哈佛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杜文苓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環境規劃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王學東
中國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國際政治學博士
廣州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目錄
序 社會發展──兩岸的共同挑戰
第一篇 總論
兩岸公民社會發展比較/王振寰
如何認識中國收入分配實現──一個求同存異的分析框架/蔡 昉
第二篇 市場與社會發展
祛魅化與市場轉型──1949年後中國大陸理性化過程的歷時性分析/郝大海
失落的年代:臺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林宗弘
中國大陸勞動權演化的政策變遷分析/吳德美、黃志豪
模組化的發生機制與外來勞動者──社會關係的兩種形態/孫曉冬、宋 磊、張 銜
第三篇 社區營造與災後重建
社區發展、公民社會與生態政治──以恆春半島灰面鷲的參與式保育為例/湯京平、張元嘉
界定「公共財富」的社區力量──中國陝北黑龍潭人的空間倫理所見/羅紅光
國家的社區權力結構:基於案例的比較分析/郭聖莉
集體土地所有制的解體與重建:徵地背景下灣子村集體非農用地使用困境的分析/仝志輝
災後遷住重建社區之課題探討──以莫拉克風災永久屋社區為例/邵珮君
災後重建中的社會信任結構及其變遷──以汶川地震災區為例/趙延東、石長慧
第四篇 第三部門與環境治理
非政府組織在愛滋病跨域治理中的角色與發展:以中國雲南省為例/趙甦成
選擇性回應:網絡條件下的政策參與──基於留言版型網絡問政的個案研究/張 華、劉俊卿
「三重鎖定」──中國低碳經濟的制度困境/宋國誠
高科技發展下的環境治理困境:臺灣經驗的省思/杜文苓
中國氣候變化政策的轉變:外因與內因的合力/王學東
第一篇 總論
兩岸公民社會發展比較/王振寰
如何認識中國收入分配實現──一個求同存異的分析框架/蔡 昉
第二篇 市場與社會發展
祛魅化與市場轉型──1949年後中國大陸理性化過程的歷時性分析/郝大海
失落的年代:臺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林宗弘
中國大陸勞動權演化的政策變遷分析/吳德美、黃志豪
模組化的發生機制與外來勞動者──社會關係的兩種形態/孫曉冬、宋 磊、張 銜
第三篇 社區營造與災後重建
社區發展、公民社會與生態政治──以恆春半島灰面鷲的參與式保育為例/湯京平、張元嘉
界定「公共財富」的社區力量──中國陝北黑龍潭人的空間倫理所見/羅紅光
國家的社區權力結構:基於案例的比較分析/郭聖莉
集體土地所有制的解體與重建:徵地背景下灣子村集體非農用地使用困境的分析/仝志輝
災後遷住重建社區之課題探討──以莫拉克風災永久屋社區為例/邵珮君
災後重建中的社會信任結構及其變遷──以汶川地震災區為例/趙延東、石長慧
第四篇 第三部門與環境治理
非政府組織在愛滋病跨域治理中的角色與發展:以中國雲南省為例/趙甦成
選擇性回應:網絡條件下的政策參與──基於留言版型網絡問政的個案研究/張 華、劉俊卿
「三重鎖定」──中國低碳經濟的制度困境/宋國誠
高科技發展下的環境治理困境:臺灣經驗的省思/杜文苓
中國氣候變化政策的轉變:外因與內因的合力/王學東
序
序
社會發展──兩岸的共同挑戰
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曾被視為文明進步的象徵,代表人們可以脫離土地和看天吃飯的狀態,而走向以機器力為主的生產,以及邁向都市文明。19世紀以來,曾經是全球最富裕的中國飽受西方侵略,淪為被眾多西方國家凌虐、搶奪的對象,孫中山先生稱這現象為比殖民地還不如的「次殖民地」。因此,從滿清末年以來,追趕西方工業文明,已經成為中國官方和知識分子共同的意識型態。雖然國共內戰造就了兩岸超過半世紀的隔離,然兩岸的知識分子和政府,對於追求「西化」和「工業化」不遺餘力。在中國大陸,從「超英趕美」、「四個現代化」,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一呈現了官方對於以經濟建設為主軸的施政方針。而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更是在美國的保護傘之下,積極採取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追求經濟高速成長。兩岸的政府共同承繼了清末民初以來的潛在心理意識:以經濟和工業發展為基礎,來追趕西方,雖然二者的政治體制相當不同。
但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目的為何?從馬克思以來,眾多思想家已經對過於強調經濟發展,忽略社會正義提出嚴厲的批判,而這也帶出了西方社會一連串對於資本主義的反動,而逐漸建立了現代民主和福利國家制度。這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經濟發展的目的,並非為了空洞的民族自尊,而是為了社會整體的富裕、公平和自由。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果實,必須帶動社會整體福祉的進步。用《禮運大同篇》的描繪,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政治體制的差異,造就了臺灣的資本主義發展,比較早走向富裕、自由和民主政治體制;而相對的,中國大陸經歷了社會主義經濟實驗的失敗,從1978 年之後,才開始走向市場經濟,並創造了現今的「中國經濟奇蹟」,但其政治體制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由中國共產黨以黨領政的方式行使威權統治。這種差異下,臺灣逐漸發展出公民社會、社區運動和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而中國大陸則在經濟高速發展下,逐漸產生中產階級,並由於各種原因,特別是土地和環境問題,而產生規模愈來愈大的社會抗爭事件。中國大陸的公民社會開始在萌芽,並看到開始追求政治民主的趨勢。
然而不論是臺灣或中國大陸,都看到政府對經濟發展高度重視,卻對於社會發展則經常口惠不實。兩岸在當今全球新自由主義橫行的階段,並未將經濟發展的果實普遍化到全民,反而愈來愈受到既得利益的綁架。在臺灣,政府對富人減稅,希望能以此增加、吸引投資;另一方面,政府不敢對富人股票投資的利得課稅,對中產階級則是「萬萬稅」。這些施政結果連帶使中產階級逐漸消失,貧富不均惡化。而中國大陸之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市場改革作法,更是產生嚴重的所得不均,在沿海大都會光鮮亮麗的大樓背後,有大群大群貧無立錐之地的農民工,生活在都市邊緣地區。中國大陸已是全球最貧富不均的國家,接近最嚴重程度之巴西的水準。
一個《禮運大同篇》描繪的大同世界通常不會自然而然產生,因為既有的政治社會結構,產生了附著於其上的既得利益者,因此要改變這個結構,需透過人為和政治社會動員的努力,才有可能逐步建立。因此,社會發展除了政府的角色外,社會團體的參與,有意識的改造社會推動變遷,也相當重要。在兩岸的政府都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對社會發展缺乏重視之時,我們看到了新興的社會團體積極介入和推動各項有利於社會福祉的工作,包括社區建設、環境改造,甚至對災後重建的投入等;臺灣在這方面先行一步,可成為大陸社會團體學習的對象。但大陸的幅員廣大,差異性極大,加上政府對於社會團體的政治控制,因此不同社會團體對於如何推動社會發展,有極為不同的作法,臺灣的經驗也只能成為參考而不能完全複製。
兩岸同為華人社會,有共同的文化和語言,但因為政治的隔離而發展出不同的歷史經驗。這些年來兩岸之間的交流愈來愈多,幅度也愈來愈大,對於社會發展經驗的交流有其必要。在此考量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中國社會暨經濟研究所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於2012年9月22日至23 日舉辦了「兩岸社會創新與發展學術」研討會,提供兩岸從事社會發展的學者一個交流的平台,而本書也就是這個會議的成果。
本書各篇章所涵蓋的研究圍繞著「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變化的主軸進行闡述,而這也正是近幾年來中國研究學圈的辯論焦點之一。中國研究學圈對於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變化長期以來建立在對「去官本位主義、去政治化」到社會參與等「政治自由化」的最終關懷上,而臺灣公民社會的發展經常是研究的參照對象之一。研討會的專題演講稿《兩岸公民社會發展比較》則針對該一研究主軸提供了完整的論述。除了兩岸社會長時期的發展比較之外,當前中國大陸因國家推動經濟改革所衍生出來的社會內部不均也提供了觀察「國家與社會」互動的不同視角;研討會上的另一篇專題演講稿《如何認識中國收入分配現實》則細緻化地闡述中國大陸社會內部收入不均等的問題。綜觀兩篇文稿,一篇著重宏觀的社會發展,一篇著重微觀的社會分層解析,加總起來即構成了本書的總體分析架構。
從對「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的學術關懷出發,本書分為三個次主題,分別是:「市場與社會發展」、「社區營造與災後重建」以及「第三部門與環境治理」。每一個次主題內皆包含著臺灣與中國大陸的案例研究,藉此對比出兩岸社會發展的異同,同時呼應了中國研究學圈內關於「碎裂式威權主義」(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研究架構的最新發展。自1990年代「碎裂式威權主義」逐漸成為分析中國大陸政策過程的主要途徑之後,該一理論架構獲得持續地更新與補充。中國研究學者們發現中國大陸政府的治理能力除了受制於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議價之外,隨著經濟改革的推展,社會行動者與社會價值同時也展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且被納入了政策協商的過程。「市場與社會發展」次主題中的四篇文章清晰地呈現前述趨勢的相關經驗證據,並且提供了精闢的論證分析。
「碎裂式威權主義」雖然提高了政府各部門間達成政策一致性的困難度,但卻未降低政府對於社會要求的回應。探究其因,在政策制定逐漸多元化的過程中,社會行動者以及公共政策倡議者所展現的社會力量發揮著不小的作用。從第二個次主題「社區營造與災後重建」中的六篇文章分析中,吾人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無論是採民主政體的臺灣或是屬威權政體的中國大陸皆依賴社會資源從事各種長、短期的社會建設。第三個次主題「第三部門與環境治理」中的五篇文章則聚焦在公民社會做為新興的社會力量如何填補又制衡政府的政策制定與執行。
本書的出版首先要感謝十七篇文章的作者惠賜鴻文,他們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吾人一睹兩岸社會發展比較上理論與實務經驗的精采對話。同時,與會學者專家的投入、四位協助審查的臺灣學者、中華基金的經費支助,以及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林穎柔同學與林育民同學的編輯協助,都是本書得以出版的重要助力,在此一併致謝。
社會發展──兩岸的共同挑戰
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曾被視為文明進步的象徵,代表人們可以脫離土地和看天吃飯的狀態,而走向以機器力為主的生產,以及邁向都市文明。19世紀以來,曾經是全球最富裕的中國飽受西方侵略,淪為被眾多西方國家凌虐、搶奪的對象,孫中山先生稱這現象為比殖民地還不如的「次殖民地」。因此,從滿清末年以來,追趕西方工業文明,已經成為中國官方和知識分子共同的意識型態。雖然國共內戰造就了兩岸超過半世紀的隔離,然兩岸的知識分子和政府,對於追求「西化」和「工業化」不遺餘力。在中國大陸,從「超英趕美」、「四個現代化」,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一呈現了官方對於以經濟建設為主軸的施政方針。而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更是在美國的保護傘之下,積極採取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追求經濟高速成長。兩岸的政府共同承繼了清末民初以來的潛在心理意識:以經濟和工業發展為基礎,來追趕西方,雖然二者的政治體制相當不同。
但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目的為何?從馬克思以來,眾多思想家已經對過於強調經濟發展,忽略社會正義提出嚴厲的批判,而這也帶出了西方社會一連串對於資本主義的反動,而逐漸建立了現代民主和福利國家制度。這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經濟發展的目的,並非為了空洞的民族自尊,而是為了社會整體的富裕、公平和自由。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果實,必須帶動社會整體福祉的進步。用《禮運大同篇》的描繪,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政治體制的差異,造就了臺灣的資本主義發展,比較早走向富裕、自由和民主政治體制;而相對的,中國大陸經歷了社會主義經濟實驗的失敗,從1978 年之後,才開始走向市場經濟,並創造了現今的「中國經濟奇蹟」,但其政治體制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由中國共產黨以黨領政的方式行使威權統治。這種差異下,臺灣逐漸發展出公民社會、社區運動和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而中國大陸則在經濟高速發展下,逐漸產生中產階級,並由於各種原因,特別是土地和環境問題,而產生規模愈來愈大的社會抗爭事件。中國大陸的公民社會開始在萌芽,並看到開始追求政治民主的趨勢。
然而不論是臺灣或中國大陸,都看到政府對經濟發展高度重視,卻對於社會發展則經常口惠不實。兩岸在當今全球新自由主義橫行的階段,並未將經濟發展的果實普遍化到全民,反而愈來愈受到既得利益的綁架。在臺灣,政府對富人減稅,希望能以此增加、吸引投資;另一方面,政府不敢對富人股票投資的利得課稅,對中產階級則是「萬萬稅」。這些施政結果連帶使中產階級逐漸消失,貧富不均惡化。而中國大陸之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市場改革作法,更是產生嚴重的所得不均,在沿海大都會光鮮亮麗的大樓背後,有大群大群貧無立錐之地的農民工,生活在都市邊緣地區。中國大陸已是全球最貧富不均的國家,接近最嚴重程度之巴西的水準。
一個《禮運大同篇》描繪的大同世界通常不會自然而然產生,因為既有的政治社會結構,產生了附著於其上的既得利益者,因此要改變這個結構,需透過人為和政治社會動員的努力,才有可能逐步建立。因此,社會發展除了政府的角色外,社會團體的參與,有意識的改造社會推動變遷,也相當重要。在兩岸的政府都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對社會發展缺乏重視之時,我們看到了新興的社會團體積極介入和推動各項有利於社會福祉的工作,包括社區建設、環境改造,甚至對災後重建的投入等;臺灣在這方面先行一步,可成為大陸社會團體學習的對象。但大陸的幅員廣大,差異性極大,加上政府對於社會團體的政治控制,因此不同社會團體對於如何推動社會發展,有極為不同的作法,臺灣的經驗也只能成為參考而不能完全複製。
兩岸同為華人社會,有共同的文化和語言,但因為政治的隔離而發展出不同的歷史經驗。這些年來兩岸之間的交流愈來愈多,幅度也愈來愈大,對於社會發展經驗的交流有其必要。在此考量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中國社會暨經濟研究所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於2012年9月22日至23 日舉辦了「兩岸社會創新與發展學術」研討會,提供兩岸從事社會發展的學者一個交流的平台,而本書也就是這個會議的成果。
本書各篇章所涵蓋的研究圍繞著「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變化的主軸進行闡述,而這也正是近幾年來中國研究學圈的辯論焦點之一。中國研究學圈對於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變化長期以來建立在對「去官本位主義、去政治化」到社會參與等「政治自由化」的最終關懷上,而臺灣公民社會的發展經常是研究的參照對象之一。研討會的專題演講稿《兩岸公民社會發展比較》則針對該一研究主軸提供了完整的論述。除了兩岸社會長時期的發展比較之外,當前中國大陸因國家推動經濟改革所衍生出來的社會內部不均也提供了觀察「國家與社會」互動的不同視角;研討會上的另一篇專題演講稿《如何認識中國收入分配現實》則細緻化地闡述中國大陸社會內部收入不均等的問題。綜觀兩篇文稿,一篇著重宏觀的社會發展,一篇著重微觀的社會分層解析,加總起來即構成了本書的總體分析架構。
從對「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的學術關懷出發,本書分為三個次主題,分別是:「市場與社會發展」、「社區營造與災後重建」以及「第三部門與環境治理」。每一個次主題內皆包含著臺灣與中國大陸的案例研究,藉此對比出兩岸社會發展的異同,同時呼應了中國研究學圈內關於「碎裂式威權主義」(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研究架構的最新發展。自1990年代「碎裂式威權主義」逐漸成為分析中國大陸政策過程的主要途徑之後,該一理論架構獲得持續地更新與補充。中國研究學者們發現中國大陸政府的治理能力除了受制於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議價之外,隨著經濟改革的推展,社會行動者與社會價值同時也展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且被納入了政策協商的過程。「市場與社會發展」次主題中的四篇文章清晰地呈現前述趨勢的相關經驗證據,並且提供了精闢的論證分析。
「碎裂式威權主義」雖然提高了政府各部門間達成政策一致性的困難度,但卻未降低政府對於社會要求的回應。探究其因,在政策制定逐漸多元化的過程中,社會行動者以及公共政策倡議者所展現的社會力量發揮著不小的作用。從第二個次主題「社區營造與災後重建」中的六篇文章分析中,吾人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無論是採民主政體的臺灣或是屬威權政體的中國大陸皆依賴社會資源從事各種長、短期的社會建設。第三個次主題「第三部門與環境治理」中的五篇文章則聚焦在公民社會做為新興的社會力量如何填補又制衡政府的政策制定與執行。
本書的出版首先要感謝十七篇文章的作者惠賜鴻文,他們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吾人一睹兩岸社會發展比較上理論與實務經驗的精采對話。同時,與會學者專家的投入、四位協助審查的臺灣學者、中華基金的經費支助,以及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林穎柔同學與林育民同學的編輯協助,都是本書得以出版的重要助力,在此一併致謝。
內容連載
兩岸公民社會發展比較
一、導言
從1949 年之後,國民黨統治下的臺灣與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大陸,由於內戰分裂而敵我分明;並在冷戰架構下,分別受到美國和蘇聯的支持和援助,分屬不同政治體制,而發展出差異極大的社會經濟狀況。臺灣在美援的軍事和經濟支持下,穩住軍心,開始進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並在1960 年代的出口導向工業化之後,與世界(主要是美國)市場緊密連結;而中國大陸則在蘇聯的支持下,學習蘇聯體制進行一連串的「趕超政策」,以嚴重的政治干預和人為的壓低市場機制和生產要素,發展重工業來「超英趕美」,使得各種市場訊息扭曲形成短缺經濟(林毅夫等,2000:175)。在這二種經濟體制的發展下,前者造就了「東亞四小龍」之一,而後者則在文化大革命(1966-76)之後成為全球最為貧窮的國家之一。
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體制差異,不只在經濟發展上,更在政治體制和社會發展上。在美國的要求、以及考量「自由中國」以對比於「共產中國」的極權統治下,國民黨對社會的統治一方面採取的是「國家統合主義」(state corporatism),也就是國民黨政府允許民間團體成立,但卻以主導、監控、並指派領導人的方式,來控制社會團體;另方面,則透過了地方性的選舉,培育兩個相互競爭的地方派系並以利益做為交換,使之成為地方支持的勢力,圍堵選舉中反對勢力獲得勝利的機會。由於國民黨政府來臺之後,對政治和經濟具有全面壟斷的地位,因此使得它得以利用這些資源酬庸對其忠誠的部屬,或賦予本地精英壟斷某些經濟利益來交換其政治上的忠誠(王振寰,1996;朱雲漢,1989;陳明通,1995)。這樣的威權體制雖然嚴格控制社會,但也因為臺灣經濟快速發展以及與全球連結,創造出中產階級勢力和眾多的民間社團;加上長年的選舉,少數反對勢力不斷衝撞威權統治,公民社會乃逐漸往自主方向發展,並與反對勢力結盟,而為民主化奠立社會基礎。
一、導言
從1949 年之後,國民黨統治下的臺灣與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大陸,由於內戰分裂而敵我分明;並在冷戰架構下,分別受到美國和蘇聯的支持和援助,分屬不同政治體制,而發展出差異極大的社會經濟狀況。臺灣在美援的軍事和經濟支持下,穩住軍心,開始進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並在1960 年代的出口導向工業化之後,與世界(主要是美國)市場緊密連結;而中國大陸則在蘇聯的支持下,學習蘇聯體制進行一連串的「趕超政策」,以嚴重的政治干預和人為的壓低市場機制和生產要素,發展重工業來「超英趕美」,使得各種市場訊息扭曲形成短缺經濟(林毅夫等,2000:175)。在這二種經濟體制的發展下,前者造就了「東亞四小龍」之一,而後者則在文化大革命(1966-76)之後成為全球最為貧窮的國家之一。
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體制差異,不只在經濟發展上,更在政治體制和社會發展上。在美國的要求、以及考量「自由中國」以對比於「共產中國」的極權統治下,國民黨對社會的統治一方面採取的是「國家統合主義」(state corporatism),也就是國民黨政府允許民間團體成立,但卻以主導、監控、並指派領導人的方式,來控制社會團體;另方面,則透過了地方性的選舉,培育兩個相互競爭的地方派系並以利益做為交換,使之成為地方支持的勢力,圍堵選舉中反對勢力獲得勝利的機會。由於國民黨政府來臺之後,對政治和經濟具有全面壟斷的地位,因此使得它得以利用這些資源酬庸對其忠誠的部屬,或賦予本地精英壟斷某些經濟利益來交換其政治上的忠誠(王振寰,1996;朱雲漢,1989;陳明通,1995)。這樣的威權體制雖然嚴格控制社會,但也因為臺灣經濟快速發展以及與全球連結,創造出中產階級勢力和眾多的民間社團;加上長年的選舉,少數反對勢力不斷衝撞威權統治,公民社會乃逐漸往自主方向發展,並與反對勢力結盟,而為民主化奠立社會基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24折$140
-
新書56折$324
-
新書85折$493
-
新書85折$493
-
新書9折$522
-
新書9折$522
-
新書9折$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