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建築(2版)

自然的建築(2版)
定價:250
NT $ 140 ~ 225
  • 作者:隈研吾
  • 原文作者:Kengo Kuma
  • 譯者:林錚顗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4-05-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75897
  • ISBN13:9789571175898
  • 裝訂:平裝 / 23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內容簡介

  隈研吾的代表著作《負建築》,是從思考性的角度來探討一些知名建築師的作品,以及他對建築的省思,但並未談到他自己的作品。但這本《自然的建築》,就談到了他自己設計的知名建物的源起,是他對於水、石、竹、木、土、和紙等素材的思考,所完成的一座座代表性作品,並提出他對所謂「自然的建築」的特殊觀點。

  自然的建築是連結【場所、素材和地球環境的幸福關係】的建築。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提出他的特殊觀點,透過具體實例探討水、石、竹、木、土、和紙等素材,建造他心目中的幸福建築。

  「混凝土」這種素材與「二十世紀」這個時代,因性情相投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一種技術,覆蓋整個世界,把世界變成一體,這就是二十世紀的主題:國際主義與全球化,以此建立國家、都市與文化。在建築的領域內,有可能達到全球化的,恐怕只有混凝土。
  
  那麼何謂自然素材呢?有人認為,混凝土也是自然素材。照邏輯來說,它的主要材料是砂、小石頭、鋼筋、水泥,而水泥則以石灰石為主要原料,所以,組合這些自然素材所造出來的混凝土,當然也是自然素材。是否屬於自然素材,並非問題的所在。事實上,自然與人工的界線頗為模糊。

  所謂自然的建築,不是指用自然素材製作出來的建築,當然也不是在混凝土表面貼上自然素材的建築。所謂自然,是指「關係性」。自然的建築,意謂著將「場所」與「幸福」的關係結合在一起的建築。場所與建築的幸福婚姻,便會生出自然的建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隈研吾


  日本建築大師,慣用竹子、木材、泥磚、石板、和紙等自然建材,建築風格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

  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79年畢業自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1985-1986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建築.都市計畫學系客座研究員。1990年在東京青山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2001-2008年任教於慶應大學科技科學系。2009年開始擔任東京大學教授。

  知名作品有「龜老山展望台」(1995)、「水/玻璃」(1995,AIA獎)、「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95)、「森舞台/宮城縣登米町傳統藝能傳承館」(1997,日本建築學會賞)、「石之美術館」(2001,國際石材建築大獎)、「馬頭町廣重美術館」(2001,Murano Prize)。近期作品有「長城下的公社/竹屋」(2002,北京),「長崎縣立美術館」(2005,長崎)、「三多利美術館」(2007,東京)。目前於中國及歐洲仍有許多建案進行中。近十年更一手囊括JCD、日本AIJ獎、美國AIA、全球創新建築獎、芬蘭Spirit of Nature Wood Architecture、法國Energy Performance + Architecture Award等國際大獎。著作有:《十宅論》、《再見.後現代》、《建築的慾望之死》、《負建築》等。

譯者簡介

林錚顗


  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西華報》和《華聲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譯有《住宅巡禮》、《住宅讀本》、《意中的建築》、《鏡像下的日本人》、《西洋居住史》、《華麗的雙輪主義》、《罪惡的代價》等。
 

目錄

謝英俊推薦序:關係性/OS(操作做模式Operation System)——「自然建築」的書寫
謝宗哲推薦序:形式的消去/物質(素材)的發掘與交往──建築家隈研吾的自然建築之路

序章 何謂二十世紀

1. 流動的水:朝向水平,然後朝向粒子
2. 石頭美術館:切斷的修復
3. 直藏廣場:和大地相互融合的建築
4. 廣重美術館:萊特與印象派的重疊的空間
5. 竹:萬里長城的冒險
6. 安養寺:土牆的民主化
7. 龜老山展望台:大自然與人工的界線
8. 和紙:薄壁的極致

終章 自然的建築是永續的嗎?
後記
 

內容連載

序章 何謂二十世紀

「所謂二十世紀,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如果有人問起這個問題,諸位將怎樣回答呢?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混凝土的時代。」

混凝土這種素材與二十世紀這個時代,因性情相投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單是緊密地結合而已,混凝土這種素材,還建立了二十世紀的都市,創建了國家,創造了文化。同時,今天我們正生活在它的產物之上。二十世紀的主題是,國際主義與全球化。以一種技術,覆蓋整個世界,把世界變成一體,這便是這個時代的主題。雖然物流、通訊、廣播在所有的領域中,都已達成全球化,可是,在建築、都市的領域內,有可能達到全球化的,恐怕只有混凝土這種素材了。

首先,混凝土無須選擇場所。將薄薄的木板組立起來,做成型範,像此種程度的技術,世界各地都有,而且組成混凝土材料的砂、石頭、水泥、鋼筋,在世界各地都很容易取得。在型範裡,安放好鋼筋,然後把砂、石頭、水泥灌進去,就是這樣而已。固然鋼骨建築也是二十世紀的產物,但比起混凝土建築,它是一種難易度相差甚遠的高度技術。

在過去的歷史上,不曾存在過任何比混凝土更普遍的(全球的)建築技術。因此,一九五○年代,柯比意在印度大平原的昌迪迦爾這個地方,建造新都市的時候,他自由自在地操縱混凝土,完成了彷彿飄浮在空中的巨大雕刻一樣的、自由的造形〔圖1〕;一九七○年代,路易士‧康在達卡建造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國會會議廳〔圖2〕時,也選擇了混凝土,而建造出類似古代遺跡樣式的建築物。談到我們日本的丹下健三,他的大部分作品,例如,以香川縣縣政府辦公廳〔圖3〕為首的、讓人們聯想起日本傳統木結構建築的,也是用混凝土建造而成的。雖然他們都是尊敬區域文化、尊重當地風土的偉大建築家,可是,他們並不選擇石造、鋼骨造、木造,當然也不採用當地自古傳承下來的施工方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6
    $140
  2. 新書
    7
    $175
  3. 新書
    79
    $198
  4. 新書
    79
    $198
  5. 新書
    85
    $213
  6. 新書
    88
    $220
  7. 新書
    9
    $225
  8. 新書
    9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