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我十五歲時,和一群青少年造訪巴黎,每個人都拿著傻瓜相機對著艾菲爾鐵塔、羅浮宮和聖母院猛拍。對於當時自大叛逆的我來說,這些舉動不過是在拷貝所有遊客都拍過的照片。若只想獲得和別人一模一樣的經驗,還不如直接買明信片就好了。畢竟,明信片拍得要比我那些同伴好多了。
我和多數旅人一樣,想要從自己的角度來欣賞巴黎、親身體驗巴黎,而不是跟著旅行團走馬看花。我不想和多不勝數的遊客一樣,用同一本旅行書按圖索驥、聽打混的導遊說著千篇一律的罐頭介紹,或搶購一模一樣的紀念品。我想要效法路易斯和克拉克(美國探險家)、馬可波羅或阿姆斯壯─成為開疆闢土的先驅。
書裡這些傑出的藝術家開釋了我年輕時大惑不解的問題。無論是遊訪緬甸廟宇、托斯卡尼古蹟、還是附近好市多的停車場,他們都想透過自己的視野好好觀察這個世界。他們想要停下腳步、細細琢磨,洗滌雙瞳和心靈,摒除成見、納入驚奇。他們明瞭,長途跋涉來到異地,若想把它真正看透,只要帶一支筆和一本畫冊就足夠了。
本書輯錄的旅人們足跡遍布全世界,並來自世界各個角落。有愛上紐約的法國人、走訪中國的紐約人、駐足羅馬的舊金山人、挺進非洲的義大利人、震懾於大都市的小鎮居民、還有一日遊客與長途探險家。這當中,有些是職業漫畫家、設計師、插畫家和藝術工作者,但也有不少只是樂在其中、安於平淡、把畫畫視為愛好和伴侶的業餘人士。無論他們來自何方、去向何處,無論他們是如何賺到機票錢,他們的體驗和熱情都有極大的相似之處。
用畫冊記錄旅行,能讓我們發掘渡假和旅行的差別:我們成為探險家,從成千上萬個小細節當中發現新世界。相較於那些一屁股坐在泳池邊的酒吧裡、埋首於小而厚的懸疑小說、喝著鳳梨可樂達的觀光客,畫旅行日誌的旅人沉靜心靈、擦亮眼睛、紮實地儲存長長久久的記憶。
本書裡幾乎每個人都認同我的看法。旅行時畫圖更能加深他們對這兩件事的喜愛、重燃他們對塗鴉的熱情,並讓旅行成為他們積極計畫與長久企盼的事情。
透過繪畫,他們發現每個地點的差異和特色: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流動方式、屬於自己的招牌線條,人們穿著、停車、飲食和逛街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他們記錄想法、無意中聆聽別人對話,同時也隨手寫下他們自己的旅遊路線、旅館電話、推薦餐廳和班機號碼。
到最後,他們為了繪畫而旅行,而不是為了旅行而繪畫。他們學到,繪畫猶如精神抖擻的旅伴,它在破曉時喚你起床、對著睡眼惺忪的你揮舞地圖、堅持要你立刻起床從早餐開始畫起。
對某些人來說,畫圖是個獨自觀察的活動。我們的另一半多半很貼心,早已習慣自己去逛街或參觀博物館,放手讓我們蹲坐在小板凳上一個小時,好好畫完一座教堂或公車站。畫圖也是打破冷場的絕佳方式,幫助我們拉近與當地居民的距離,否則,他們一向對於大批的觀光客視而不見。在地人想知道,我們的清明視野是如何看待他們日常生活中太熟悉、太平淡的世界。
畫圖也是很棒的團體活動─許多所謂的「城市寫生」社團發現,和一群新朋友一起重新遊歷家鄉、用圖畫捕捉熟悉的社區,能賦予它新的生命。
我特地編輯本書,來歡迎你進入這個社團。
我請求本書繪者打開他們的私密日記,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故事、塗鴉祕訣,以及畫袋裡的內容。他們全都掏心掏肺、傾囊相授。
他們各自從不同的管道進入藝術世界。多半自有記憶以來,就開始拼命地畫。許多人在尷尬的青少年時期對藝術失去了興趣,直到年歲稍長、心智成熟後,才又重拾畫筆。一路上,許多人被過度關心的父母和冷嘲熱諷的師長蒙蔽了志向,走上傳統的職業生涯後,心中才又冒出創意新芽。創造的動力是不可能完全被澆熄的。藝術最初是一夜風流、後來變得執迷不悔,召喚他們到遙遠的國度翻雲覆雨。
本書盡是回憶、自述和留念,關於用餐、住宿和景點著墨不多,但卻對於背包裡該帶什麼牌子的紙筆提出許多建議。我訪問這些繪者時發現,他們談起藝術和旅行時,仿若談論人生─充滿了故事和愛情。這些畫冊顯示,我們去的也許是地圖上的同一座城市,但其實每個人造訪的地方極不相同。翻閱畫頁,可看出個人經驗在我們身上造成不同的影響,為我們開鑿不同的視窗。兩位畫家坐在一起,翻開畫冊寫生,也會展現出完全不同的經驗歷程。就算是同一個人,重返以前去過的地方,隨著時間變遷,也會畫出不一樣的作品。我們的畫冊記錄著這些改變和觀點─收藏著個人體驗的片段,讓我們可以隨時翻閱、不斷地深度剖析。
一本又一本畫完的畫冊安放在家中最神聖的角落,變成珍貴的紀念。即使繪者返家,想要畫完這些旅行畫冊的衝動還繼續發揮作用。突然間,她平日遊走的社區或人行道變成了國外風景,她打開雙眼,用全新的角度看待日常生活,成了探究自己家鄉的探險家。
我訪談的每一位繪者都用他或她自己的方式提出相同建議:加入我們。開始寫旅繪日記,畫下你在旅程中一切見聞。目的並非要創造出可以在美術館展覽的傑作,而是將你個人的經驗永久記錄下來,讓你可以一再翻閱,隨時重新體驗你在旅途中發掘的細節和感動。不用擔心畫作品質。不要因為看到本書許多美好的作品就卻步。畫你自己要畫的,創造你自己的回憶。堅持下去,你的毅力能協助你養成一輩子的習慣,深度體驗迎面而來的冒險。
我先告訴你我自己的體驗:
我天生就是個旅人。兩歲時渡船橫越海洋。我住過巴基斯坦拉合爾市。我四歲時說的是烏爾都語。八歲以前,陸續又待過斯瓦特、昆士蘭和匹茲堡,還在澳洲念過三所學校。我住過集體社區;騎過小公牛;睡過喀什米爾的船屋。十歲以前,我曾獨自搭乘國際航線、還在曼谷轉機。我的護照破損不堪。十三歲時,我坐上SS 拉斐爾號來到紐約市後,便掛起我的背包。我的少年流浪生涯告終,我決心要成為美國公民。
上大學後,為了徹底了解美國,我搭乘灰狗巴士,先來到夏洛特和亞特蘭大、橫越加爾維斯敦、再從納許維爾回來─一路上無聊得要死。從那時候起,如果我要去度假,一定選擇有美麗海灘、舒服的酒吧座椅,並且提供冰啤酒的地方。我不再想要欣賞異國事物,不再好奇這世界另一半的人民是如何生活。
我進入廣告業後,必須常常出差。為了拍攝廣告,我到過日本、雪梨、洛杉磯、聖地牙哥、舊金山、芝加哥、邁阿密⋯⋯而我往往歸心似箭,只想趕快從甘迺迪機場回到我在格林威治村的家。
三十幾歲後,我開始畫圖。我驚覺用畫冊記錄人生是多麼愉悅的一件事。我畫下我屋裡的一切、早餐吃什麼、消防栓、公園裡的長凳。我透過畫圖,發現了周遭幾千幾萬種事物的美好。我仿若初次見到它們。我在紐約住了二十年,這時候才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認識這個城市。
我發現到,當我把某樣東西畫下來,我可以鉅細靡遺地記住它。我記得光線是如何輕拂某棟建築、鳥群飛越天際發出的聲音、商店櫥窗裡的每一件商品、無意落入我耳中的一段對話,我周遭的生靈萬物變得更加豐富鮮明,只因為我做著一件簡單的事情:提筆畫圖。
用繪畫記錄日常生活一、兩年之後,我開始帶著畫冊出差。我畫飛機上的乘客、我到達的機場和城市。沒多久,我不僅記錄我遇到的事物、也主動尋找繪畫的對象。我會外出探險、闖入沒去過的地區、欣賞各個景點─全都是為了用筆把它們畫在我的小小畫冊裡。我變得比較優閒,不再匆忙趕上第一班飛機回家。我得好好了解我造訪的城市,而我發現畫圖能豐富體驗,讓它深深刻蝕在我記憶裡。
何其有幸,我有一位極有耐心的另一半,願意、甚至樂意陪我一起漫步在巴黎、倫敦、佛羅倫斯等地,尋找繪畫的對象。她與我並肩而坐,讓我好好畫著阿姆斯特丹的運河、聖塔莫尼卡的棕梠樹和柏林的成人秀。現在,我隨便翻開這些畫冊裡的任一頁,都可以立刻重新體驗這些歷險。
這些年來,我的野心越來越大。一開始我用的是簡單的原子筆和廉價畫冊,到最後,我想要依據每個城市的特色變換色彩和線條。
我第一次去佛羅倫斯時,決定用彩色毛筆來寫生。我仔細研究了托斯卡尼的圖片,然後到美術用品店買了所有橘色、紅色和深綠色系的彩色毛筆。我發現每個地方都有屬於它自己的色調和氣氛,促使我決定用某一方式來繪畫和上色。我畫杜拜時,買了非常濃烈的顏料─並非因為這個城市特別多姿多彩,而是因為酷熱的溫度讓我想要強烈地抒發自己。有一年復活節長週末我們待在巴黎,我只用青墨就把整個迷霧細雨的景象捕捉下來。
後來,我變成更為實際的旅遊藝術家。豔陽下久坐在人行道石頭上實在累人,於是我到露營用品店買了折疊椅和伸縮杯。我開始購買旅遊指南,我想在自己探險以前,先看看別人認為這些地方哪裡好玩。我精疲力盡,拂曉即起,在羅馬街頭來回邁步,直到月起影斜,幾乎看不清畫頁為止。我一面畫畫,一面深深汲取這些地方的精髓。
從我兒子抓得住筆開始,他就和我一起畫圖。這是增進父子情感、共享人間風景的絕佳方式。傑克和其他小孩不同,他永遠不會覺得教堂和博物館很無聊。他隨時都可以拿出紙筆,畫下眼前的奇觀。
我寫生時往往會遇到同樣聚精會神畫著畫冊的同好,我一直想知道他們是否也和我有一樣的體驗。本書證明答案是肯定的。
本書收錄畫天畫地的作品。看到同一個地方被不同的人做出類似和不同的詮釋,實在很有趣。有人愛畫建築和房屋,有人愛畫食物。有人愛畫罕見車款、奇形怪狀的消防栓、路牌、咖啡店、時裝⋯⋯旅遊為不同事物開啟不同視野,顯現你從未見過的東西,從全新的角度展露這世界。這就是繪畫的力量和旅遊的力量。兩者都能化熟悉為陌生、也能化陌生為熟悉。它們讓我們了解人人皆有的這份能力,也讓我們驚覺讓偏見蒙蔽雙眼的損失。
編輯本書讓我獲益良多。它賜予我靈感、帶給我挑戰。我希望它對你也有一樣的作用。我真心希望,你下次旅行時,除了照相機和旅遊指南之外,也能帶上一支筆和一本好畫冊。
丹尼.葛瑞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