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狗場的女人

賽狗場的女人
定價:320
NT $ 209 ~ 570
  • 作者:理查.福特
  • 原文作者:Richard Ford
  • 譯者:湯偉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14-03-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896672
  • ISBN13:9789865896676
  • 裝訂:平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我們之間的愛到底算什麼?
真要追究的話,不過是被同一個浪頭打上沙灘的兩個人。


  「我很尊敬理查.福特,甚至希望能成為他,因為他正是我所缺乏的一切。」

─瑞蒙.卡佛


  你如果醉心於卡佛的小說,就更不能錯過理查.福特!
  「美國當代最好的小說家」、「福克納筆會獎、普立茲小說獎雙料得主」!

  瑞蒙.卡佛談理查.福特:「他正是我所缺乏的一切!」

  我喝了一口威士忌,把瓶子還給我爸,讓酒含在嘴裡,直到不再灼燒才一點一點地嚥下去。

  「你在擔心什麼,傑基?」我爸說,「擔心女孩的事嗎?還是以後的性生活?」他瞟了我一眼。

  「我沒在擔心那些。」我說。

  「那你擔心什麼?」我爸說,「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我擔心你會比我早死。」儘管我不想這麼說,「或者媽。我在擔心這個。」

  「如果不這樣那就是奇蹟了。」我爸說,「人生很短暫,傑基。別再為那些事擔心了。如果是我,我會擔心我們可能比你晚死。」他對我笑了笑,不是剛才那種緊張和充滿憂心的笑,而是一種開心的微笑。我不記得他在這之後是否還曾經這樣對我笑過。

  《賽狗場的女人》收錄理查.福特最為人熟知的十篇短篇小說,在他筆下,隨處可見小人物的隨波逐流、瞬間交會的偶然機緣,失根的狀態……人性的考驗無所不在;人們與大自然對抗,也與自身存在的卑微相對抗。理查福特的作品常被拿來與約翰.厄普戴克、威廉.福克納、海明威與華克.波西等名家來相比,本書不僅是他驚豔文壇之作,也是奠定他成為美國文學代表人物的重要作品。

  「生活僅靠一根細線維繫著,讓它美好的東西並不太多。」──理查.福特

  「早在福特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我的一片心》時,卡佛便直言這是『幾年來我所讀過的最好的書!』後來又說過『我非常肯定,這個國家現今仍在寫作的作家中,理查是最棒的。』最後乾脆在一篇題為〈友誼〉的文章裡,一整個傾倒地說:『我很尊敬他。我甚至希望我能是他,因為他顯然是我缺乏的一切!』」──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書物總監)

本書特色

  ★ 瑞蒙.卡佛最激賞的作家!

  ★《賽狗場的女人》收錄了理查.福特最為人所熟知的短篇小說,也因為這部小說集,奠定了他「美國最好的小說家」的地位。

  ★    理查.福特是第一位以同一部作品榮獲「福克納筆會獎」&「普立茲小說獎」兩項文學大獎的作家。

  ★    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書物總監)專文推薦

  ★    宇文正,高翊峰,楊 索,駱以軍,郝譽翔◎激賞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理查.福特(Richard Ford,1944-)


  理察.福特是美國當代著名小說家。他的長篇小說《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曾經獲得普利茲獎。

  福特出生於密西西比州的傑克遜,父親是一位銷售員。福特八歲時,父親罹患嚴重的心臟病,從此他經常去阿肯色州的小石城的祖父家居住。1960年,福特的父親心臟病復發去世。

  福特畢業於密西根州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他起初學習酒店管理,後轉唸英語文學。畢業後在密西根州弗林特教初級中學。福特有輕度閱讀障礙,但對文學有強烈興趣。1970年,他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獲得碩士學位。1976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說《A Piece of My Heart》,《賽狗場的女人》(Rock Springs)是他最為人熟知的短篇小說集,奠定了他「美國當代最好的小說家」地位。曾二度獲得福克納筆會獎、普立茲小說獎,以及費米娜獎等文學大獎。

譯者簡介:

湯  偉


  資深譯者。筆名小二,電機工程師。一九八二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一九八八年赴美留學,獲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電機工程系博士學位。
 

目錄

1.    石泉城   
2.    大瀑布
3.    甜心
4.    少年
5.    賽狗場的女人
6.    國度   
7.    寒冬   
8.    樂觀的人
9.    煙火
10.    共產黨
 

推薦序

瞬息的燭火


  曾在某本關於書籍的書裡,看到這樣的說法:無須太尊崇經典。人類歷史上所埋沒足以成為經典的書籍數量,肯定比現存的多上許多。——你所看到的,未必是最好的。最好的還在明天,或昨天就被毀掉了。切莫以眼見為真!

  閱讀外國小說的最大樂趣之一,大概也類如這麼回事吧。尤其對於那些無法直接閱讀原文,或僅熟悉一、二國語文的普通讀者而言,沒有翻譯等於不存在;翻譯出版後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書,時不時總會突然冒了出來,讓你驚嘆相見恨晚!

  理查.福特(Richard Ford)是個好例子。

  這位早在1995年便以《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成為第一位同時榮獲「福克納筆會」與「普立茲」兩項文學大獎,從而聲名大噪,作品也早已翻譯恐超過二十國文字,深獲世界各地讀者喜愛,因而經常成為網路八卦新聞主角的美國作家,如非筆路與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相近,恐怕很難被譯介到臺灣來。再往前推,臺灣的「卡佛熱」,誰都不能否認與村上春樹的風靡不衰有關。如此環環相扣,一位「拔蘿蔔」出另一位,這固然是一種閱讀的群體樂趣,卻也不禁讓人想起一句臺灣諺語:「也要神,也要人」——再有才華的作家,如其機緣不湊巧,恐怕永遠也只能是一個區域性作家。諾貝爾文學獎之可信而不可信,也正在此。

  人有縱天之志,無運不能自通;馬有千里之行,無人不能自往。理查.福特之於臺灣,大抵如是。如今,幾經輾轉,千里馬、縱天人終於來到眼前了。他,到底有多好?好在哪裡呢?

  因《伊甸園之門:1960年代的美國文化》(Gates of Eden: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Sixties)一書而為世所推崇的美國文化學者莫里斯.迪克(Morris Dickstein),1991年曾寫過一篇論文,歸納總結當時美國的一股短篇小說熱潮。他論定這股潮流始於瑞蒙.卡佛,更對1980年代相繼過世的約翰.契佛(John Cheever)、瑪拉末(Bernard Malamud)、唐纳德.巴塞爾(Donald Barthelme)、卡佛等致敬,認為他們的小說雖然風格多樣,各擅其長,卻有一個共同點,便是「追求尋常」,也就是著力書寫尋常百姓,庶民人家的世界。其中自以卡佛的成就最大,得能繼承這一衣缽的,不過數人耳,理查.福特實乃其中佼佼者。

  這一論斷,似乎也可從卡佛這邊獲得證明。早在1976年福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我的一片心》(A Piece of My Heart),便直言是「幾年來我所讀過的最好的書!」後來又說過「我非常肯定,這個國家現今仍在寫作的作家中,理查是最棒的。」最後乾脆在一篇題為〈友誼〉的文章裡,一整個傾倒地說:「我很尊敬他。我甚至希望我能是他,因為他顯然是我缺乏的一切!」

  「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中國傳統的武器評論。小說創作約略若是。前後不過一萬字的短篇,尺幅千里,要把故事講得有頭有尾,起承轉結一樣不漏,靠的是一股氣,又名「張力」,一旦氣洩,那就沒什麼好講的了,故謂之「險」;相反地,長篇小說浩浩蕩蕩,如黃河之水天上來,要求的是曲折多姿,高潮迭起,靠的是調息,或說敘事鋪陳,那是「功力」,得慢慢鍛鍊,絕非一蹴可成,是之謂「強」。

  短篇小說維持張力的方式,概分二途,像奧亨利(O. Henry)那樣,以機智(wit)取勝,敘事過程中,逐步埋下伏筆,設下圈套(trick),結尾時流波一轉,繩索一拉,讓人恍然大悟,拍案驚奇,其閱讀快感常如「本格派」推理小說的「解謎」。另一種則是契訶夫的散筆寫法,若無其事,閒閒說去,乍看瑣碎一如流水賬,一股懸疑卻自然而然凝聚,最後亦無太大逆轉,戛然而止,該停就停。然而仔細一思索,危機四伏,含不盡之意俱在言外。其閱讀快感則像「社會派」推理小說,重在「動機」,案子破了,事情往往還沒了結。

  瑞蒙.卡佛的小說創作,毫無疑問走的是契訶夫的路子,社會派的,他筆下所描繪的,類皆浮世男女的愛憎悲喜,進退失據,彷如困在蛛網裡的蒼蠅般卑微不足道的生命。偶有的歡喜,仔細一看,也是黑色的,滿滿都是荒謬,或更巨大的荒涼。這樣的深沉的事物,卡佛卻能以海明威式的簡約文字,類如白描般的對話,一步步往前推進,兩者的反差遂形塑出某種無以名之的張力:一切是那麼日常、平常,可背後那個無常卻彷彿隨時會從字裡行間躍出,一口把人給吞噬淨光。

  這些特質,理查.福特也幾乎都有了。兩人最大的不同是——還是莫里斯.迪克的話——卡佛的簡約主義是一種「經過現代主義的懷疑與絕望情緒所鍛造出來的現實主義」,卡佛和福特的區別則在於:卡佛徹底絕望,而福特在絕望的縫隙裡,埋藏著不易察覺的懷疑和微弱渺小的希望。而這,或許就是讀多了卡佛,常讓人感受到一種對於世界、對於人生的無力感,遂不想(或不敢)一讀再讀了。反之,每讀一次福特,你總能多看到一點東西,也許是一株綠芽,也許是一線光亮,遠方的那道地平線,但總之,即使對生活滿懷希望的你,最後被「一個又一個的倒楣衰運」所絆倒,甚至擊碎,你卻能哀而不傷,總相信有一個明天還在前方等著自己。

  滅了罷、滅了罷,瞬息的燭火!

  人生不過行走的影子,舞臺上比手畫腳的那個可憐演員,
  登場片刻悄然而逝;無非愚人的話語,滿是喧譁與憤怒,
  實則毫無意義。

  莎士比亞《馬克白》第五幕的名句。閱讀卡佛、閱讀福特,不免想起這一段話。兩人筆下,人生荒涼早成定局,所不同的,或僅是「真的毫無意義」與「未必毫無意義」的差別而已吧。

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書物總監)
 

內容連載

〈賽狗場的女人〉

我老婆剛和本地賽狗場的一個馴養工跑去了西部,我打算搭火車去佛羅里達,並藉此改變一下自己的運氣。此刻我正閒在家中,等著把東西收拾好就走人。火車票已經在我的皮夾裡放著了。

這是感恩節的前一天,這週的每一天門口都停有獵人的車子:皮卡和幾輛舊雪佛蘭(幾乎全是外州的車牌),偶爾會有兩個男人站在車門前喝咖啡聊天。我沒去搭理他們。蓋恩斯.伯勒(那個我正考慮賴掉他房租的房東)曾說過不要和這些人敵對,隨他們打什麼,但如果他們在離住房很近的地方開槍,就打電話給警察,讓他們來處理。但我還沒發現有人在住房附近開槍,儘管我聽見林子裡有槍聲,看見其中一輛雪佛蘭的車頂上放著一頭鹿,快速駛離了這裡,我還是覺得不會有什麼大麻煩。

我想在下雪和電費帳單到來之前離開這裡。我老婆臨走前將我們的車子賣掉了,把要辦的事辦完還沒那麼簡單,我過去一直沒時間操心這些事情。

早晨十點剛過就傳來了一陣敲門聲。門外結了冰的草地上站著兩個肥胖的女人,還帶著一頭死鹿。

「蓋恩斯.伯勒在嗎?」其中一個胖女人問道。這兩人都是獵人的穿著,一個穿著紅格子呢的伐木工夾克,另一個穿著綠色的迷彩服,都帶著橘紅色的小座墊,是那種獵人掛在皮帶上,一坐上去就會發熱的座墊。兩個人都背著獵槍。

「他不在,」我說,「回英國去了。和政府有點麻煩事,具體的我說不上來。」

兩個女人都在盯著我看,像是要把我看清楚一點。她們的臉上都塗著綠黑相間的油彩,看起來像是在琢磨著什麼。我還穿著浴袍。

「我們想送一塊鹿排給蓋恩斯.伯勒,」穿紅色伐木工夾克、最先開口說話的那個女人說道。她回頭看著那頭死鹿,鹿的舌頭拖在嘴的外面,眼睛看起來和玩具鹿的一樣。「他讓我們在這裡打獵,我們想用這種方式來謝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5
    $209
  2. 二手書
    73
    $234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79
    $253
  5. 新書
    85
    $272
  6. 新書
    88
    $282
  7. 新書
    9
    $288
  8. 新書
    9
    $288
  9. 新書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