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福爾摩沙的傳統與現代
伍爾夫‧麥耶
我永遠忘不了我搭乘波音七四七飛機,歷經東京到臺灣的長時間飛行,在桃園降落的情景。「CKS」字樣的藍色霓虹燈在雨中閃爍,飛機一降落就映入我的眼簾。這三個字母是「蔣介石」的英文縮寫,機場原本名為中正國際機場,後來改名叫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我研究中國與日本多年,經常造訪這兩個國家,這次應臺北歌德學院(Goethe-Institut)之邀來臺,對這趟臺灣之行也很興奮。在我看來,臺灣兼具中國與日本的特色。結果我沒有失望,起初我愛上了臺灣人與臺灣美食,後來是福爾摩沙的城市讓我驚艷,她們不但有美麗的外表,也蘊藏著活力。
那是二○○三年的事了。後來我幾乎年年回到臺灣,對臺灣的了解也增長許多,發掘了比較不為人知的建築瑰寶。要懂得門道,才能發掘臺灣的好建築,這本書就是要引讀者入門。就連《費頓世界建築圖集》(Phaidon Atlas of World Architecture)這種權威書籍,也只介紹一個臺灣建築,可見肯尼斯‧弗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領軍的編輯團隊認為那是臺灣唯一值得介紹的建築。也就是說在世界各國當中,臺灣的當代建築最不為人所知,至少英語系國家都不太認識。所以我更想探索這個年輕國度的建築,臺灣建築到現在僅有七十年左右的歷史,所以很年輕。
臺灣在一九四五年之前受日本統治,當時只有日本國民才有權提交與臺灣有關的建築計畫,才有權設計臺灣的建築。日本統治者在臺灣留下一大群政府機關建築,沿用至今,就連日本當地的建築也望塵莫及,是全球最大的日式西方建築群。說來諷刺,竟然是一個東方強國將西方建築引進臺灣,不過,井手薰、長野宇平治、近藤十郎、森山松之助等人的建築作品不僅見證了殖民帝國的雄心壯志,也呈現了日本的建築與都市設計目標。這本書就從日本將西式建築引進臺灣開始說起。
臺灣現在的建築是何等樣貌?臺灣建築如同臺灣本身,希望在西方經濟制度以及東方文化思想之間找到平衡。臺灣需要朋友,所以臺灣人格外包容又好客。臺灣建築尋求的是現代理性與傳統形象之間的第三條路。臺灣的建築界至今只培養出一位聞名全球的建築師——李祖原建築師。他的理念是打造「獨立建築」,以非常直白的手法處理中國與佛教符號,轉化成當代建築,也讓全球建築界注意到臺灣。他最著名的作品,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臺北101大樓,就打響了臺灣在全球建築界的知名度,現已成為不僅是臺北市,也是全臺灣的建築指標。
但是李祖原的名聲,還有他特立獨行的後現代建築設計觀,有時與臺灣建築界許多不同的建築觀點格格不入,因此,他的建築設計多多少少也對臺灣帶來負面影響。李祖原的好友姚仁喜也是頗受矚目的知名建築師,不過姚仁喜的「西式」設計概念低調多了。他的建築作品非常精緻,又比大多數臺灣建築更重視細節。
儘管如此,李祖原仍是臺灣最有名,也最有爭議的建築師。他追求新的建築符號與裝飾,確實值得敬佩,只是有時成果差強人意。重振「現代建築的中國精神」仍是個值得追求的目標,至於創造「非西方民族美學」就純粹是他個人的想像。他的建築師事務所已有兩百多個建築作品,散見臺灣各縣市,是臺灣當代建築界當之無愧的巨擘。他的設計概念在中國的肥沃土壤更是遍地開花。
臺灣的建築發展或許受到中國與日本影響,也許覺得受到漠視,不過這也是絕佳的契機,可以將中式風格精益求精,也將真正的日式美學加以詮釋,帶給華人世界的數十億人,這並非易事,卻值得努力。
說來諷刺,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其實為臺灣建築帶來了難得的更新機會。震災過後的重建工作,迫使建築師思考建築設計的真正重點,也造就了一整個世代的建築人才,至今仍在臺灣建築界貢獻所長。
臺灣雖然面臨鄰國亞洲三小龍的競爭,卻不需要閃躲。香港或許更令人驚嘆,東京或許更引人入勝,新加坡或許更整潔清新,但是與上海、北京這兩位顯赫無比的兄弟相比,臺北市顯然比較適合居住,文化也較為豐富。舉例來說,想要品嚐中國各地的珍饈美味,或是欣賞中國宮廷的頂級藝品,在臺灣的機會應該比在中國更多。
臺灣的面積雖然不算大,還是有很多中型與大型城市,彼此之間展開一場重要性、地位、觀光人數、投資與人氣的競爭,這對建築來說是好事,因為縣市首長、政治人物、投資人往往都知道,建設能創造很大的競爭優勢。尤其是位居臺灣第二大、第三大城市的高雄市與臺中市,近年來接連舉辦建築設計競圖,也邀請建築大師操刀大型知名建案,從伊東豊雄的世運主場館,到同樣出自伊東豊雄之手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皆屬此例。整體而言,臺灣建築仍然深受頂尖日籍建築師的影響。
縣市之間的競爭催生了繽紛的建築成果,但是不管在臺灣還是在其他國家,就算在最小的社區,哪怕是鄉下地方,往往也能找到優質或頂尖的建築。臺灣的縣市各有獨特的文化,又享有高度自治,因此給了建築師嶄露頭角的舞臺。現在的臺灣人也有充足的自信,懂得欣賞日據時代遺留的建築,並加以整修保存。
日據時代的臺灣人若想到日本研習建築學,只能選擇位於東京的早稻田大學。很少臺灣人得以入學,因此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臺灣本地建築人才嚴重短缺。臺灣很多建築師就像王大閎建築師一樣,是在一九五○年代從中國移居臺灣,很快就開始在臺灣這片「建築基地」揮灑長才。王大閎在臺北市的住宅是公認的臺灣第一間真正的現代建築。他設計的國立國父紀念館是史上第一樁中式建築與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的「聯姻」。很多在中國出生,在西方受教育的建築師就如王大閎,是將現代建築引進臺灣的功臣,同時也在建築設計中努力將他們的文化傳統,與現代主義的原則融合在一起。
東海大學是臺灣第一批開設建築學程的大學。隨著一九五○年代經濟起飛,臺灣的日據時代建築逐漸被現代建築取代,一時之間現代建築需求殷切。至於如何以建築闡述理念,國民黨自有一套想法。臺北市的代表建築國立故宮博物院(一九六五年)、圓山大飯店(一九七三年)、中正紀念堂(一九八○年)先後落成,展現國民黨追求的中式「民族風格」。王大閎是設計「中式風格」現代建築的第一人。他設計的國立國父紀念館(一九七二年)是傳統與現代設計的聯姻。外交部建築也是他的手筆,象徵年輕的中華民國必須在(經濟)的世界爭取一席之地。
一九五○年代早期的建築師資源有限,必須發揮巧思解決問題,例如當時空調並不普及,建築師在設計上多半講求自然通風,以對抗臺灣的濕熱氣候,他們的建築作品也因而受惠。
說起臺灣的現代建築,以及後來的後現代建築的發展,非日本籍的外籍建築師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貝聿銘的地位自然不在話下,然而安東尼‧史東納(Antony Stoner)、賈斯特斯‧達辛登(Justus Dahinden)以及哥特佛伊德‧波姆(Gottfried
Bohm)也頗具分量。臺灣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短短幾年落成的幾個重要建築,就是出自他們的手筆。他們多半是受在臺傳教的基督教團體委託,就連丹下健三這幾位並不信仰基督教的建築師,也接受在臺傳教的教會團體委託。
宗邁建築師事務所的陳邁建築師是臺灣戰後第一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兩百多個建築作品包括大型醫院與火車站。他以務實的建築設計,以及大量任用年輕建築師及自由設計師,在臺灣建築界地位崇高。陳邁也身兼臺灣一家知名建築雜誌社的社長,以及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的委員,因此在臺灣建築界始終舉足輕重。漢寶德建築師則是走向截然不同的學術生涯。據說這位「臺灣現代建築之父」是將現代建築引進臺灣的功臣,至少是將現代建築的學術概念引進臺灣。
他身為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對臺灣建築界的影響也不容小覷。他所主持的東海大學建築系是頂尖教授與菁英學生的匯聚之地,也是培育建築人才的搖籃,成就了卓越的學術地位。他讓臺灣的建築教育擺脫工程的束縛。他所主持的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從一九六○年代末至今數度獲得建築委任,也積極參與古蹟保存工程。他也身兼建築作家與博物館館長,在臺灣建築界的地位更形穩固。
建築界如同其他領域,欣賞善用資源、坦率、謙遜及簡約的特質。在一九七○與一九八○年代,臺灣建築師的觀點在地理上傾向西方,文化上則偏向東方(中國)。接下來的幾十年間,全球興起一股與天競高的摩天大樓熱潮,臺灣也沒有缺席。臺電大樓是臺北市第一座高度超越「一百公尺」神奇關卡的大樓,然而不久之後就被新光大樓超越,讓出寶座。最終由臺北101大樓躍居臺北市最高樓,未來很多年還會繼續稱霸臺北。臺北101是臺北市最顯眼的地標,在市區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看見,也是臺北市的象徵,完工後立刻成為臺北市與臺灣的指標。
雖然臺北市目前仍然沒有代表性的「空中輪廓線」,不過鋒芒外露的後現代裝飾風格似乎顯得落伍至極,尤其是隨著臺灣最負盛名的姚仁喜建築師閃電般崛起,臺灣建築第二波現代化已然超越第一波。臺灣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高科技產品在全球熱賣,電子產品更是熱門出口項目,經濟榮景也推升了第二波建築現代化。不久之後,一整個世代的臺灣建築師開始親自設計半導體工廠,臺灣郊區亞熱帶綠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大型商業園區,也是他們的傑作。目前主持全臺最大建築師事務所的潘冀建築師,也曾為臺灣的新興高科技產業設計建築新衣,當然他並不是唯一一位為高科技產業服務的建築師。
臺灣的第二項重大建設工程是西部高速鐵路,幾座新車站因而誕生(新竹與高雄市的高鐵車站也展現了建築團隊的一點抱負)。更重要的是這些新車站擴大了都市化的範圍。新車站周邊區域不但成為多元運輸的中心,也催生了頗具挑戰性的建設計畫,例如高雄市的捷運工程就創造了幾個很有意思的建築,由此可見臺灣的重大基礎建設計畫,也可以是孕育現代建築的理想搖籃。
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重創臺灣,中部山區災情尤其慘重。這場地震猛然改寫了臺灣近年的建築歷史。所幸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努力重建基礎設施,首先開始重建許多因震災而毀壞的學校,拯救國家百年大計的根基。對臺灣人民生活影響深遠的各宗教團體也展開良性競爭。對有抱負的建築師來說,學校建案的規模容易管理,對社會又意義匪淺,是很有收穫的工作。臺灣也有幾位建築師是因參與校園重建而打響知名度,成為建築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臺灣的建築師就如同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可以透過建築作品,也可以透過課堂教學發揮影響力。「臺灣第二代」的傑出建築師,如陳邁、漢寶德甚至李祖原等人,至今仍在學術機構服務,培養下一代的建築人才。王大閎、陳其寬與張肇康這群臺灣「第一代」的建築大師都曾在中國求學,後來臺灣的建築教育急起直追,縮短與中國的差距。以臺灣人的傳統,學生如果經濟狀況與語言能力許可,往往會前往美國或歐洲留學,至少充電一段時間,打開眼界,日後回國貢獻所學,也豐富了家鄉的建築。
我要特別感謝在我寫書過程中鼎力相助的人士:Gene King、慈濟基金會、中華民國新聞局、Holger Siebert、我的妻子Mao、Tanja Reith、 Wen-chuan Chang以及中華航空公司。
PM 04:19 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