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專為介紹華語文教學領域下的現代漢語語言知識,從一般性的語言學基礎以及華語教學的角度,針對語言概說、語言類型、漢語語音、詞彙、語法、篇章……等主要本體內容做出系統而簡明的敘述。
本書適合剛接觸語言學與初入華語文教學領域的讀者,為配合在大學課堂裡使用的時數以及對象,決定漢語語言學範圍的取捨與深入淺出的說明。本書作者為具第一線專業教學經驗之華語文教師,也具有豐富的教材與課程教學等專案研發資歷,並經十年語言學概論課堂教學的試用,修撰完成此書。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舒兆民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
國立聯合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主要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研發師暨華語文教師
教育部及僑委會等單位之華語文教學、漢語語言學、數位教學等相關培育課程之講授教師
美國明德大學暑期中文學校華語文教師
臺灣華語文教學學會ATCSL秘書長、副秘書長
林金錫
學歷: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育學院博士
現職:
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主要經歷: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育系講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文技術師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講師
目錄
第一章 語言及語言學01
第一節 什麼是語言02
第二節 語言的特徵05
第三節 什麼是語言學08
第四節 漢語語言學與華語文教學14
第二章 漢語的類型特徵23
第一節 名詞辨析24
第二節 語言家族(Language Family)25
第三節 漢語語系與語族30
第四節 漢語的幾個迷思34
第五節 現代漢語的特徵36
第六節 台灣國語的特點44
第三章 漢語語音53
第一節 語音學54
一、子音(輔音,Consonant)54
二、母音(元音,Vowel)57
第二節 漢語的語音分布60
第三節 漢語的音節結構61
一、聲母62
二、韻母63
三、聲調65
第四節 漢語的主要拼音系統67
一、漢語拼音67
二、注音符號70
三、威妥瑪式拼音71
四、其他72
第四章 漢語音韻7 5
第一節 語音形式76
一、 音韻學76
二、 音素76
三、 最小對比組77
四、 音素及同位音77
五、 同化作用77
第二節 幾個名詞介紹78
第三節 再談漢語聲韻及語調80
一、聲母(Initial)80
二、韻母(Final)81
三、漢語的語調83
第四節 漢語變調84
一、上聲變調84
二、去聲變調85
三、「一」、「不」的變調85
第五節 輕聲與兒化86
一、輕聲86
二、兒化87
第六節 語音演變與文白異讀88
一、語音演變88
二、文白異讀88
第五章 漢語構詞與詞彙93
第一節 名詞介紹95
第二節 幾種詞彙的構詞方式96
一、新造詞(Coinages)96
二、複合詞(Compounds)97
三、首字詞(Acronyms)97
四、縮寫(Abbreviations)97
五、從專有名詞而來(Words from Names)98
六、融合(Blends)98
七、借用(Borrowings)98
八、反向構詞法(Back-formation)98
九、轉變詞性法(Conversion)98
十、衍生法(Derivations)99
第三節 單音節與多音節詞素100
一、單音節詞素100
二、單純詞與合成詞103
三、多音節詞素104
第四節 漢語詞彙的結構106
一、詞的複合式結構106
二、附加式的結構108
三、重疊式的結構109
第五節 同音詞110
第六節 詞彙意義112
一、單義詞與多義詞112
二、同義與反義114
三、詞彙歧義115
第七節 外來詞115
一、音譯115
二、音譯詞加上漢語語素116
三、半音譯半取詞意116
四、音譯與意譯同時共用116
五、借用116
第八節 成語、慣用語、俗語及行話 117
一、成語、慣用語117
二、俗語、行話119
第九節 離合詞120
第十節 新興詞彙121
一、新造詞122
二、舊詞加新義122
三、專用的術語一般化122
四、方言詞122
五、來自大陸用語122
六、外來詞語的引入123
七、縮略的構詞123
第六章 漢語句法129
第一節 詞類語類及句子分析131
一、語言的基本結構132
二、語法分析的基本單位132
第二節 詞的分類:詞類133
一、實詞133
二、虛詞138
第三節 語類140
一、主語140
二、謂語141
三、賓語141
四、定語142
五、狀語143
六、補語144
第四節 基本句式146
一、主謂句146
二、非主謂句148
第五節 句子分析149
一、句子成分分析(Sentence Parts Analysis)149
二、層次分析(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150
三、樹狀圖(Phrase-structure Trees)151
四、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153
第六節 特殊句型155
一、「把」字句(Ba-Construction)155
二、「被」字句(Bei-Construction)156
三、「是」字句157
四、「有」字句158
五、連動句(Serial Verb Construction)159
六、兼語句(Pivotal Construction)160
七、存現句161
八、分裂句與準分裂句163
九、比較句(Comparison)164
十、動詞重複(Verb Copying)165
十一、雙主語(Double-Subject)165
第七節 句子的語氣類型166
一、陳述句166
二、祈使句166
三、感嘆句166
四、疑問句和反問句167
第八節 複句169
一、並列複句(聯合)169
二、承接複句(聯合)169
三、遞進複句(聯合) 169
四、選擇複句(聯合)170
五、因果複句(偏正)170
六、條件複句(偏正)170
七、假設複句(偏正)170
八、轉折複句(偏正)170
第九節 語法理論知識與觀念171
一、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172
二、傳統語法與結構主義語法173
三、三個平面理論174
四、配價語法177
五、認知語法178
六、語法化理論180
第十節 病句的糾正180
第七章 漢語篇章結構及語用現象187
第一節 篇章188
第二節 篇章結構及篇章語法189
一、篇章結構189
二、篇章語法191
第三節 連貫與銜接194
第四節 信息結構198
第五節 話題與述題結構200
第六節 漢語語用201
第七節 語言行為及其策略203
第八節 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205
一、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205
二、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208
第九節 會話含意209
第十節 前提211
第八章 漢字與教學215
第一節 漢字的演變216
第二節 六書217
第三節 漢字結構221
第四節 漢字教學228
附 錄 2011~2013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試題241
序
序
自2003年起筆者在大學裡擔任語言學概論及漢語語言學概論的任課教師,也講授與語言學方面相關的課程,每每在華語文教學系所裡講授此類課程時,總感到教科書選用的困難。
有的圖書精緻而過簡,不適合入門之用,有的內容詳盡而過雜,不太能集中在華語文教學領域,有的太偏向普遍語言學而極少漢語的例子,有的漢語語言學書籍的例子又帶有地方性的用語,再考慮到教學時數與對象時,資料與內容難易程度上的取捨,常常左右為難。因此,在幾年的教學裡陸陸續續整理相關的教學資料,經歷十年的調整與修改後,撰寫成此符合大學學生初學且集中在漢語作為外語教學所需的內容。
本書採用由林金錫與本人共同編著的《漢語語言學講義》一書的架構,小幅度架構的修改,但內容上經過近十年的教學使用後,加入了較多的語言學基礎知識,以及不同於講義的行文方式,期能清楚而又簡要的介紹給學生,特別是剛接觸華語文教學領域或初次學習漢語語言學的學子。教科書的撰寫是為能引領學生,也不是只考慮到教師的需要與想法,概論的書籍常影響到學生對這領域的興趣與自我肯定,為此,筆者一再反覆思考內容的適當性,經近十年的教學後,決定以原有講義的基礎,加入語言學的基礎,以修編擴大原「講義」一書的內容。
華語文教學在臺灣的發展已有數十年的歷史,這些年來受到相當的重視,中國在此領域上亦是著力甚深。這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而漢語語文為本領域的本體知識基礎,也是教學與研究的主體,更是教材與教學發展的根本,本固枝榮,對於漢語語言的了解自是語文教育學科的基本要求。本書內的練習題有取自教育部歷年舉辦華語文教師認證考試的試題,也有自行編寫的題目,供作為讀者練習檢測之用,認證考試的試題與解答能在教育部網站上取得,也有其他相關的圖書介紹解析,本書未取用所有的試題,有興趣的讀者可逕自參考相關的資源。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新學林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毛基正總經理的鼓勵和林政鑫主編的協助與校訂,編寫過程中忍受筆者一再反覆與拖延,為求完整而又得掌握精要,欲符合華語文教學內涵,又要適應初入門者的需求。有時也因自己怠惰而延宕多時,這些在在要感謝公司專業又用心的同仁們對筆者的寬容。語言學的知識極其龐大,自非一本小書能涵蓋,縱使界定在華語文教學領域裡,亦是相當地廣泛,漢語語言的研究在近五十年有許多新的發展,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考延伸閱讀與近期論文,本書內容選取的原則在於介紹教學為基礎的語文知識,其次為適合初學語言學的人士,以及配合學校授課的時數與學生入門之用。本書期能符合教學所需,撰寫中雖一再修訂,然疏漏之處在所難免,且為筆者教學之需要,勢必有其管見之處,祈請各界先進不吝指正。
舒兆民 謹識2013.10.
-
二手書5折$159
-
二手書5折$160
-
二手書69折$220
-
二手書73折$234
-
新書95折$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