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填補歷史的空白
彭鏡禧(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名譽教授)
二十世紀六○年代,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有人創了herstory (her story)一詞,以與history (his story) 抗衡。雖然英文history(歷史)這個字源於希臘文,與his其實毫無關聯,但過去歷史所呈現的幾乎都是從男性觀點出發,卻是事實;聖經的寫作也不例外。這種現象有其「歷史」因素,自不待言。
這種現象正在逐漸改變中。讀者手上這本書就是朝向這種改變的努力──不是重寫歷史,而是填補空白。
無論舊約或新約,聖經中出現了許多婦女。她們當中有些人的作為改變了人類的命運,例如亞當的妻子夏娃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大家耳熟能詳。也有些人雖然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卻留下動人的故事,例如患血漏的女子和撒馬利亞女人。我們閱讀聖經,看到神蹟奇事發生在她們身上,可能會感受到神奇妙的作為,進而讚嘆神的慈愛與大能。然而,聖經裡對這些當事人本身的描繪,卻往往只用簡單幾筆交代;至於她們真實的感覺如何,寫作者留下了許多空白。
區曼玲女士這本書正好可以填補那些空白。曼玲本身是虔誠的基督徒,嫻熟經文與教義自然不在話下;她畢業於臺大外文系,後又留學德國攻讀戲劇學與英美文學,獲得碩士學位,故能從寬廣的人文視野觀察人物、深入剖析她們的心理,並以文學手法呈現。只看「『肋』在其中」的書名,就可以知道她在聖經與文學兩方面的造詣。
虔誠的信仰和巨大的愛心是曼玲這本書肥沃的土壤;聖經中的女人故事猶如種籽栽種其中,經過豐沛想像力的澆灌,成就了一片美麗繁茂的花園。曼玲善體神意,也善解人意;她以常帶感情的筆觸,流利地書寫女性纖細豐盛的思緒,既富創意,也有深度。收集在這本書的各篇,帶領我們進入聖經中許多重要女角的內心世界,分享她們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愁苦疑懼──亙古以來的人性軟弱,並從中體悟到神的偉大設計與憐憫慈善。
這是一本值得細細玩味品嘗的書──無論你是不是基督徒。
2012年10月25日
如此遙遠,又如此貼近──「肋」在其中觀後感
于禮本(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女人心,海底針。這是人間世代以來得到的結論。這或許其來有自,因為神用亞當的肋骨造了夏娃。因為最靠近心,所以敏感纖細;因為要保護心,所以堅韌持毅。柔軟身軀裡有著鐵骨意志,強悍外表下有著豐富情感律動。
本書透過親和的語言,讓那些聖經中看似遙遠陌生的女子們如此貼近今日生活。她們與神的互動,成為本書的串聯紅線,將年齡不同,背景各異的人物結集一堂。無論是健康或病殘,未婚、已婚、離異或守寡,貴為皇后或社會邊緣人,在今天的生活中,我們依然可見她們的影子;甚至,我們在這些女子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古今相較,即便外在物質環境大有變遷,但人心內在的情感波動與反應並無不同。渴望不變,追尋不止。個中故事如萬花筒中若干稜面,映照出神的豐富奇妙。透過她們的心聲,我們與其共鳴,玩味省思。
但別人的故事終究難在自己的生活中完整上演與落幕。畢竟個別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如遠道而來的示巴女王對所羅門王所說,「我在本國裡所聽見論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實在是真的。我先不信那些話,及至我來親眼見了、纔知道人所告訴我的、還不到一半。你的智慧和你的福分、越過我所聽見的風聲。」
(列王記上 10.7)在闔上最後一頁之後,帶著鼓勵或提醒,我們終須邁出自己的腳步,寫下自己與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