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

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
定價:360
NT $ 270 ~ 324
  • 作者:思想編輯委員會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3-05-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41885
  • ISBN13:9789570841886
  • 裝訂:平裝 / 33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思想23》的專輯是「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

  本期收錄了〈中國大陸自由主義者為何不支持女權主義?〉、〈女性主義vs.多元文化論?--反思兩者間的「緊張關係」〉、〈基進女性主義的強暴論〉、〈認識女性主義〉、〈女權運動與自由主義思潮的對話〉等文章。

  訪談的專欄,則訪問了朱天心女士,談信念的必須承受之重,也訪問了周瑞金教授談權錢之間的改革。

  其他還有〈委內瑞拉查維茲的激進民主傳奇〉、〈日本右翼思想的四個源流〉等精選文章。

 

目錄

活在當下中國的魯迅
試論當代儒家之宗教觀及其歷史使命
殖民地統治與大量虐殺: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新視野

■思想訪談
信念的必須承受之重:朱天心女士訪談錄
權錢之間:周瑞金談改革

■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
中國大陸自由主義者為何不支持女權主義?
女性主義vs.多元文化論?--反思兩者間的「緊張關係」
基進女性主義的強暴論
認識女性主義
女權運動與自由主義思潮的對話

■思想評論
日本右翼源流:尊王攘夷、天皇主權、排西蔑中、愛鄉主義
查維茲的激進民主傳奇
倖存者的批判與重構:讀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

■思想人生
王元化 反思歷史
致讀者

 

致讀者

  思想不喜歡絕緣的無菌室:它是一種說理與反思的活動,因此不可能在同質的環境之中進行;它渴望跟異議者對話,互相解惑、攻錯、取長補短。一個思想傳統如果閉關自守,堅持純正本色,很快便會枯竭;但如果它積極迎向其他思潮,不怕比較彼此的價值觀點與理知資源,它便有機會成長發展、與時俱進。

  自由主義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久而彌堅的思想傳統,仰仗的正是對於來自其他思潮的挑戰保持開放與吸納。女性主義作為一種生機盎然的新生理論兼實踐模式,幾十年來衝撞滲透到各個思想傳統中,企圖改變各種理論的男性中心視野。在西方,自由主義與女性主義的關係既親近又緊張:親近來自追求平等的共同歷史動力,緊張則來自對平等的迥異理解。但無論如何,它們之間的爭辯與學習,是促進雙方繼續進步的重要動因。

  可是在中文世界,這兩種思想取向之間很少對話。對台灣或者香港來說,兩套理論的爭論已經在西方發生,在地的對話便顯得多餘。而在中國大陸,兩種思潮都還處於艱困求生存的狀態,顯然缺乏對話的客觀條件。何況如本期李思磐女士的文章所示,某些中國自由主義者受到階段論或者傳統思路的影響,主觀上也缺乏正視女權主義的動機。

  《思想》早就有意探討自由主義與女性主義的關係,但直到如今方組成專輯。當然,無論自由主義還是女性主義,所涵蓋的範圍之遼闊,涉及的議題之雜多,既非幾篇文章所能窮盡,也都有必要繼續跟包括左派在內的其他思想取向互相學習。本刊會繼續朝這個方向努力。

  儒家與基督教的關係,是一個很老的話題,不過爭論多年,並沒有找到什麼深刻的結論。然而,近些年來的整個思想氛圍大有改變。多元文化主義成為主流,科學知識的典範地位已遭顛覆,基督教對於其他文明與世界觀的態度也變得更為正面積極,在在有助於重新檢討儒家與基督教的關係。本期李雅明先生的文章,雖然爭議性強,卻也正適合引發各方的批評與反省。

  在當前世界上,遠方的拉丁美洲是左派的地盤,近處的東亞則日益右傾,尤以日本的發展引人擔憂。拉美左派的支柱查維茲甫去世,身後的遺產如何評價,廖美女士的及時文章有全面的探討。日本的右派正在抬頭,並且可能改變戰後的日本國家性質。邵軒磊先生清楚整理出了日本右派源遠流長的系譜,對讀者會大有幫助。

  前期(第22期)《思想》的「走過八十年代」專輯,係由中研院社會學所蕭阿勤先生與編委汪宏倫先生二位合作規劃促成。由於編者疏忽,在該期沒有向蕭先生致謝,謹在此說明並致歉。

  此外,本刊編委王超華女士因為長居歐美,多次請辭編委職務;幾經挽留未成,我們不敢再勉強。超華女士對本刊的貢獻很大,我們在此向她致謝,並且盼望她繼續幫這份刊物籌劃、寫稿。

  從2012年5月開始,經李琳女士的倡議與實際操作,《思想》在新浪微博開通帳號,定期貼出本刊發表過的文章,很受各方讀者歡迎。目前該帳號的關注者已經達六千餘位,並穩定增加中。感謝李琳的熱心,也希望本刊能在網路上接觸到更多的讀者。

 

內容連載

活在當下中國的魯迅(在某大學的一次演講)/錢理群

最近我編選了一本《活在當下中國的魯迅入門讀本》;今天就以此作為我的演講的題目。

熟悉我的朋友,很容易就注意到,我無論談什麼問題,都要從魯迅出發;因此,有人說:「錢理群走在魯迅陰影下」。這或許是我的一個弱點或局限吧。但這樣做,是有我的三個考慮的。

首先,這是應對我的一個矛盾的一種言說策略:我的專業是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特別是研究魯迅;但又對國際、國內的重大政治、思想、文化、社會問題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就是來和諸位討論這些問題的。這樣的對非專業的問題的發言,是有很大的危險性的:魯迅早就警告過,專家要對他不熟悉的問題發言,很容易發謬論,是不足為信的。因此,我每次作這樣的發言,都要預先聲明:我不是以專家的身分,而是作為關心這些公共問題的普通公民來發表個人意見,姑妄言之,大家也就姑妄聽之。──今天,我也照例要先作這樣的交代,希望大家對我下面要說的話,當作是朋友間的聊天,隨意聽聽罷了。但另一方面,為了對聽眾負責,我也不能隨便亂說,總要有點依據。於是,就儘量利用專業方面的知識來支撐我的言說,這就是我不斷引述魯迅的論說的原因。

但這又會遭到一種質疑和責難:你這樣引述魯迅的話,是不是「過度闡釋」,違背了學術研究的科學性呢?坦白說,多年來,我的魯迅研究與言說,一直受到這樣的批評,我總是說,自己在學術界是一個有爭議的學者,指的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對這樣的批評、爭議,我的態度有二:一是吸取其合理部分,時刻警戒自己:不可遠離魯迅思想實際和實質,把他的言說當做一種自我言說的包裝,那是對魯迅的利用和褻瀆,是我自己對魯迅的感情也不允許的。但同時,我始終固執地堅持一點:創造性的學術研究對研究對象的思想,既要有闡釋,而且要有所發揮,有時候闡釋本身就是一種發揮。因此,我可以毫不掩飾地公開宣佈:我對自己的魯迅研究的要求是:「講魯迅,接著魯迅往下講」,如果有可能,還要「接著魯迅往下做」。這絕不是狂妄自大,而是一種學術責任和使命。事實上,學術研究就是一個對研究對象的創造不斷添加、引申、發揮,再創造的過程,絕不能否認研究者的主觀能動作用;最後的成果,當然是以原創者的原著為基礎,但已經包含研究者的創造。就以「儒學」為例,它以孔丘的《論語》為基礎,但已經積澱了一代又一代的儒者在注經過程中的創造、發揮,它就成了一個集體創造的產物。我想,「魯學」也是如此。瞿秋白的《魯迅雜感選集》序言裡的發揮就很多,有的經不住考驗,被否定了;但有的就作為「魯學」的重要成果被積澱下來。——我在這裡也不妨作一個聲明:我今天的演講,是從魯迅的觀點出發的,但也有被當今中國和世界現實所激發的我的理解和發揮。這些理解與發揮,當然不一定準確、適當,是可以而且歡迎批評、討論的,但它也絕不是沒有意義的。

魯迅的觀點在今天所以有發揮的可能與餘地,是和魯迅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有關的。這就談到了今天演講的主題:魯迅活在當下的中國。我多次說過,魯迅的作品,特別是他的雜文,是有兩個層面的:一方面是對現實的直接回應,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他總是把現實的批判深入到歷史、文化的深處,人性、國民性的深處,因而具有普遍性和超前性。我經常說魯迅的思想絕不是「過去式」的,而是「正在進行式」的;有人曾嘗試把魯迅對1930年代文壇的批判文章重新發表,加上一個標題:「魯迅論當代中國文壇」,大家都覺得非常合適,彷彿魯迅就在對當下發言。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都會去重新閱讀魯迅的有關論述,而且總能從他那裡得到啟發。我說魯迅的思想,不僅具有原創性,而且是源泉性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社會大危機、大動盪、大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思想空前活躍、也空前混亂的時代。每一個關心時事、喜歡思考的人,都充滿了焦慮、困惑和迷茫。如何認識當下中國社會,怎樣把握中國的未來發展,即「中國往何處去」,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麼辦?」這都成了迴避不了的問題。我們當然不能限於空談,也不能一味發牢騷,在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對歷史與現實具有解釋力和批判力的思想理論資源。魯迅的思想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要求下,顯示出它的特殊意義和價值。這些年我一直帶著這些現實問題,去重讀魯迅著作,突然發現魯迅的許多精彩論述,讓我眼睛一亮,茅塞頓開,引發了許多思考。下面就具體地談談我的學習心得,和諸位分享。大概有七個問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5
    $270
  2. 新書
    79
    $284
  3. 新書
    85
    $306
  4. 新書
    88
    $317
  5. 新書
    9
    $324
  6.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