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
漢傳佛教論叢序言
〔他序〕殷切的期望,英明的決策 楊曾文
〔自序〕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主題、問題意識與相關子題
一、研究主題及其哲學意義
二、問題之提出
三、相關子議題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對象範圍
一、研究動機
二、對象範圍
第三節 學界研究概況與本書的可能貢獻
一、學界研究概況
二、預期成果及其可能貢獻
第四節 研究進路與方法步驟
一、研究進路
二、研究方法
三、具體步驟
第五節 論述程序與章節架構
一、本書的撰述程序
二、本書的章節架構和內容提要
第二章 緣起實相的觀思
第一節 僧肇的諸法緣生說
一、緣起思維關注一切諸法成立的兩大側面
二、緣起思想的兩大義理涵蘊
三、緣起實相中的「事物」與「時間」
第二節 吉藏的諸法因緣觀
一、吉藏對於「因緣」法義的闡釋
二、凡聖眾生面對因緣法義的邪思與正觀
三、深入探察吉藏的正因緣觀
第三節 僧肇與吉藏的因果關係思維
一、對於緣起法說的因果關係解釋
二、僧肇的因果關係思維
三、吉藏的因果關係思維
四、僧肇與吉藏的緣起因果實相觀
第三章 性空實相的闡解
第一節 僧肇的不真空論
一、關於「真實存在」的兩種構想
二、「不真即空」的緣生法象
三、「名實無當」的非符應論型態真理觀
第二節 吉藏的無所得空觀
一、心識所緣對象的虛妄與真實
二、檢視「無常」觀念與「剎那生滅」思想的關係
三、兩種「空觀」類型
第三節 僧肇與吉藏的法空思想同異
一、僧肇的「空」思想特色
二、吉藏的「空」思想特色
三、僧肇與吉藏的「空觀」異同
【下冊】
第四章 假名實相之釐辨
第一節 僧肇的中道假名說
一、「真如」與「諸法」的內在聯繫
二、「法真如」與「物自身」之間的意義釐辨
三、「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的開闡
四、「不動真際建立諸法」的演義
第二節 吉藏的因緣假名論
一、分別「體」、「用」的實相論述
二、從「用」入「體」的觀法路向
三、從「體」出「用」之法門設置
四、「四句分別」的建立與超越
五、緣生諸法的「二相」和「不二相」
第三節 僧肇與吉藏的假名實相觀
一、對於「假名觀」型態的反思
二、「言說」與「真實」之關係的論議
第五章 般若實相之考察
第一節 僧肇的般若無知論
一、般若本性之釐定:對比「俗識」以顯示「聖智」特質
二、「真諦之無」與「般若之無」的義理析辨
三、依方便慧說法度眾
第二節 吉藏的二智體用說
一、「般若」與「方便」二智的根本
二、「二智」分別及其緣由
三、「無知」與「無不知」的二智同異
第三節 僧肇與吉藏的般若思想異同
一、般若智慧特質之考察:「無知而無不知」
二、「方便智」從「般若智」中區別開來的價值作用
第六章 涅槃實相之探究
第一節 僧肇的涅槃無名論
一、導向解脫生死煩惱的涅槃之道
二、涅槃體性之探究
第二節 吉藏的解脫涅槃觀
一、涅槃的名義與種類
二、解脫涅槃與生死煩惱的關聯
三、涅槃的體性--中道正法
第三節 僧肇與吉藏的涅槃思想同異
一、關於涅槃體性、相狀與作用問題的見解
二、關於涅槃修證問題的看法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成果彙整暨總述
一、分論各章要義
二、總結全文
第二節 研究工作檢討與展望
一、研究工作檢討
二、研究工作展望
參考書目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