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就是台南的樣子◎賴清德(台南市長)
文化源自於人類的生活,而生活又反映文化。台南,這座曾有三百年身為台灣首府的城市,走進它,就像走入台灣歷史,不僅在街道巷弄間,古蹟、傳統建築等文化資產俯拾即是,在人與人的接觸與生活中,更能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蘊。
甫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李安,曾在一場題為〈這一路走來的我--從台南的土地談起〉的演講上說:「我對世界的眼光,是在台南養成的。我的紀律、道德標準,基本上是台南給我的。」台南的古雅氣質塑造了李安導演的個性。而每一位生活在這座被稱譽為台灣文化首都的人們,更是創造這座城市價值的重要角色。
自詡為文化志工的王美霞老師,在台南任教二十餘年,曾任台南女中國文教師及學務主任、《南市青年》主編等職務,在教育現場,她是第一線的尖兵,凡親炙受教的學生,有口皆碑,而她更了解,人文素養無論對個人的生活與生命,或是城市的競爭力與魅力,都深具重要意義。近年來,她開設文學與藝術的「南方講堂」,與一群文化界的朋友,積極推動各項藝文活動,讓城市的氛圍熱絡,從傳統的古色,走出年輕欣然的氣象。
近兩年多來,王老師走訪大台南地區許多深具特色的藝文景點,與負責的主人們深度對談,透過她沉穩深邃、清新婉轉的筆力,台南人勇於作夢、熱愛生活的氣象,盎然洋溢。王老師充滿愛的理解,帶著美的筆觸,寫盡台南人的生活款款,也寫出了在台南這座美好的城市,日復一日演出著「移居」與「宜居」的故事。
文化若可稱得上一種事業,也該是千秋事業,必須很多人長期一起努力,才得以略顯成效;文字的累積,不若數理科技快速,必須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的辛勤深耕,始得有收穫。欣見王老師兩年多來的文字作品即將出版,這也代表著一群鍾情於文藝工作的好朋友,在台南這塊土地上,不計報酬、長期努力的結果。推薦您可以打開這本好書,泡一壺好茶、帶著微笑,讀著台南古色依舊在,望向好未來的燦爛光彩。
推薦序二
在茶路上◎葉東泰(「奉茶」主人)
在茶路上,走了多年,一日有個琴人告訴我,有人將他小兒對中文的學習熱忱拉起來了。我是知道的,琴聲須要是如詩的詞,同為人父的我,欣然的水正熱著呢!
幾回茶敘,這女子,細緻小巧可不安靜,話如花鼓,一陣前樂,才露和昫的化雨春風,再經過幾次的茶會才知道她對教育的熱忱像古道上的馬蹄,漫漫長路,響個不停。
這次,女子將熱情投到台南各個有趣的角落人物,書店老闆,民宿主人,無菜單的餐廳夫婦,多個外地文青的台南夢,紅豆湯的漂流煮夫等等…。這些人正在構造一個新台南而動作不斷,說是春荀,似乎又成竹,甚至蔚成林。比較女子以往從古典文學獲悉的文化總成,是那麼不同,又似乎同樣的青猛。顯然就教育家的敏銳感觸,這有如大過紅樓夢般鮮活的府城夢,更超乎懷抱理想大夢的台灣人。
人生階段,各有巧妙,國文老師退休的女子,顯然才正開始編寫另外一部青春生命的教材。
職位可以退休,崗位可不然矣!
推薦序三
府城女子王美霞◎施懿琳(成大閩南中心主任、台文系教授)
初識王美霞,在台北師大。印象中,我們似乎只曾在走廊匆匆照過面。我這個寡交友的丙班學姊,並未進一步與這位甲班的學妹交談,只記得美霞有一對略帶憂鬱的大眼睛。
再次見到王美霞,一直要到一九九九年。我從嘉義僻靜的一所大學轉到成大任教。南來不久,美霞託她台南女中的學生與我聯絡上了。沒想到當年偶然照面,竟種下日後彼此更深的緣分,在南方。
大眼睛依舊美麗,不過,眼底的愁翳已然散去。美霞聰慧俐落,樂觀有活力,行動迅捷如風,對各種知識資訊,掌握得周密而準確。腦子慢半拍的我,常跟不上她的節奏。她興趣多元,活動力強,尤其熟悉台南的人事物,總是熱心地要帶我去認識她的好友,參與她辦的活動。感謝美霞,願意耐下性子等待我這個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書呆子跟上隊伍。因著她的帶引,讓我終於有機會,與她一起走逛老街,品嚐府城飲食風味……當然,這只是她豐富生活裡的片影。
台南女中退休後,美霞更全心全力地投入「南方講堂」的講學,而且與府城更多在地的人物密切連結。奉茶的葉老闆、吉他學院的劉老師,與美霞所組的「鐵三角」,在許多藝文活動場合出現。他們以無比的熱忱,輕鬆平易而貼近大眾的方式,唱著在地的歌,說著府城的故事,串連起台南人深厚的歷史記憶與美好的生活想望。每次活動,都讓觀者讚嘆,聞者傾倒。
不只動態的引介,美霞更透過她細膩而清麗的文字,把曾經熠燿生輝的活動化為精彩生動的文字。某些悠閒的午後,她會帶著相機,一一走訪台南的商家,與店家老板「談天說皇帝」;她深入府城巷弄,透過鏡頭與文字,讓隱蔽在一角,少為人知的宅居、庭園、奇人、異事……一一納入織錦般的美麗章篇裡。
而今,這些深鏤著府城印記的文章經過篩選後,即將出版了。作為「府城文化達人」的學姊,很榮幸有機會為這本書寫個小序。一方面紀念南來十餘年與美霞的一段因緣,也藉此向這位具有無限活力與能量,為地方付出許多關懷與愛的府城女子王美霞致敬。
自序
就像花的樣子◎王美霞
我喜歡現在的樣子,住在台南,每天像花一樣,努力生活、呼吸、認真過每一天。
葉石濤先生說過:「這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夢、愛與結婚,都是花樣美麗的事。台南的春天,黃花風鈴木燦爛枝頭,很用力地野了一季之後,鳳凰花就豔紅紅地搶占灘頭;秋天,隨著水鳥遷徙來此,水光淪漣,白茫茫的菅芒花粉妝了大地,而勤奮的人們在冬季水仙花的祝福裡,送走現時的酸痛,期盼明春尚嫷的花蕊。在這裡,他們作著阿勃勒似的黃金夢,也像楝花,靜靜地開,靜靜地美麗。台南人,是落地的種子,一枝草一點露,就要努力長成美美的樣子,所以,在台南,要用花的容顏來記載節令。
我在這裡,擔任中學國文老師二十餘載,歲歲年年送走許多孩子駝著夢想的行囊,負笈他鄉。離鄉的孩子,緣於深深淺淺的鄉愁回來了,他們會以一種驕傲的心情告訴外地的伙伴,台南是文化古都,而每一次,我問道:「你帶他們去哪裡逛呀?」孩子衝口而出:「花園夜市……喔,還有,吃棺材板」、「然後呢?」接下來總是一片困窘的靜默。我分明知道,台南的美,不只這些,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分享呢?在教育窒息的體制下,孩子把一生中最美麗的十二歲到十八歲,浪擲在「學校、補習班、家」這等邊三角形的區塊裡,那美麗的古牆,那每間老店裡,馥蘊人情味的故事,與百年老店堅持的精神,都被匆忙的腳步忽略了。
二十多年前我從台北調職到此,台南,豔陽高照,鎮日熟絡的互動,那是充滿人情的,異鄉的我以「大抵心安即是家」的心態,逡巡品味這個歷史的城市,許多沒課的下午,我在一間間店家讀書、改作業或者寫作,那充滿光影的窗口,簡單的座位,以及時時有著花朵綻放的小空間,讓我熟悉了台南慢活的呼吸。漸漸地,我和店家主人熟了,他們的故事,我們的故事,讓一個個空間變得有意義。我一直覺得「是人,讓風景美麗了」,這些店家主人的生命理念,讓每家店都有了生命的景深,遍地開花,也讓城市美麗了。
我並不願意當我年老時,我們的孩子沒有故鄉的記憶,我更擔心沒有過往的人情味與夢想,會使得未來世代趨於寡情淡漠。所以,從二○一○年起,我開始在全台南市國、高中生都會訂閱的《南市青年》撰稿,每個月一篇文章,介紹台南人文風華,我想把台南每個景點、每間老店,那些可愛的故事,那些值得敬重的堅持,一一說給孩子們聽。連載三年來,漸漸有一群孩子,或者是爸爸、媽媽,會拿這本雜誌,去尋那些老店,點一杯茶、咖啡,或者買一□紅豆湯。我相信,如果在孩子年輕時告訴他們這故鄉的夢與美麗,時間久遠了,他們也不會忘記,到老了,拿來下酒,會有一盅滿溢的香濃。
撰稿至今將近三年,台南的大環境漸次酵化改易,這段期間島內移民增多了,文創的賣點花俏了,書寫台南的旅遊書,琳瑯書架,選在此時出書,一來肇因於一群好友與長輩的催促,二來是有感於每間店家,都是一個有理念的人經營的藝術品。人,永遠是台南最美的存在,是他們,讓一切豐足美好。我寫店家,親自與這些好朋友一一談心,他們的故事與愛,讓這些店具有意義,他們是生活在這個城市裡,最美的花朵。因此,我願意用和他們一起生活的樣子,來記錄他們,這也是我這本書最誠摯的初衷。
文稿集結成書,是為完成一份典藏的心願,感謝在訪寫過程中,以鏡頭與我相隨的姿文老師,她的畫面凝定了人與空間的永恆;也感謝「南方講堂」的好朋友,在你們的千呼萬喚中,我方能勉勵而為,讓此書呈現;更感謝我的那群好姊妹們用真情相挺;至於為我寫序、是我生命中亦師亦親的朋友們,我以感恩的心,領謝盛情;振筆的歲月,孜孜矻矻的日子,家人是我最溫暖的臂膀,感謝有你們,這本書,是寫給大家的禮物。
有一位愛台南的朋友曾寫道:「我會永遠記得你美麗的樣子,也請你永遠記得,自己的樣子。」我覺得那是每個愛台南的人,真心想說的一句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無論多少年更迭,我但願,在這裡作夢、生活的我們,都喜歡台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