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落筆於千年以前的《源氏物語》,恐怕直到現在都還是一種流行文化,不斷地被改編成漫畫、電影、電視劇,供人們輕鬆地浸淫於故事中,是一部讓人敬佩不已的作品。就像過去千年來的讀者一樣,但願今後世人也能持續閱讀、改編、延伸創作出新的作品。
但另一方面,這些衍生作品卻也叫人感到索然無味。諸多角色——尤其是主角光源氏的形象千篇一律,彷彿切金太郎糖似地,創作出來的盡是些愛情故事。不論光源氏或是《源氏物語》明明都有著諸多面向,可以創作出有趣的故事,卻總是脫離不了陳腔濫調,更別提那些想製造話題而擅自加入原著所沒有的大量床戲的作品了。
我想大概是由於讀過《源氏物語》的人太少了。這也難怪,日本人雖然大都受過六年古文教育,卻不具備能夠實際應用的古文能力。這並非是教育制度的錯,而是源於千年前的社會、制度及人們的感受都有別於現代,就算能夠閱讀,我們也無法理解箇中含意。
因此,本書的目標是要架起「現代人與平安人之間的感性橋梁」。光源氏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舉動?對當時的人來說,這些言行又具有什麼樣的含意?倘若不清楚這些,就無法真正理解《源氏物語》。光源氏的野心與騰達、神話般結合的戀人、所掌握並且喪失的榮光、後代艱辛的生活……為了讓讀者們能感受並理解這些經過,在此運用了漫畫、文字及特別專欄來編撰本書,此外書中還穿插作者紫式部的相關資料。請配合作者的生平,來體會千年前懷才不遇的單親媽媽靠著一隻筆桿子所創作出來的架空歷史。
在閱讀之前,我有兩件事情得先向各位讀者致歉。首先,是有關本書所採用的人名稱謂。在《源氏物語》中登場的角色大都「不詳本名」,基於不敢直呼高貴之人名諱的惶恐心態,遂採用「如光一般美麗的源氏=光源氏」、「居住於藤壺的大人=藤壺」等暗示做為稱謂。其不僅會隨著情節發展有所改變,歷來讀者們所賦予的綽號也十分有名,如此一來將使得文章難以閱讀,因此本書統一採用最著名的稱謂。這樣雖然會因為搬家或升官的因素,讓名稱有時候會不符合實際情況,但這都是為了文章的流暢度著想,希望各位讀者能夠諒解。
其次是部、章、本篇、外傳等文章的分類。《源氏物語》自始自終都是採用「老邁女性回想起過去見聞,訴說著故事」的體裁書寫。因此,經常會發生在熟讀完全部故事之後,突然在《須磨》這卷看不懂故事內容而回頭重讀第一卷的「須磨回頭」現象。本書為方便讀者理解故事結構,就根據內容將原著分為三部,隨後再細分出各個章節,並把與主要劇情無關的篇幅獨立成為「外傳」。像夕顏、末摘花這些著名的女性,其實和主要劇情一點關係也沒有。很意外吧?
某位外國研究學者曾說過:「對於日本人而言,《源氏物語》並不是小說,而是民間故事。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曾閱讀過,只是隱隱約約地知道裡頭的內容。」這是段叫人不敢恭維的評論。正因為這是日文書寫的本土文學,我們才能最為享受《源氏物語》的樂趣。各位讀者請務必要以本書為契機閱讀原著,好好品味書中的流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