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從臺灣文學史說起
幾年前,我曾試著編纂一冊臺灣海洋文學選,卻因事忙擔擱,一擱擱了數年,如今,書肆中已有數種臺灣海洋文學選,可見臺灣學界近年在海洋文學研究,熱衷之一斑。
臺灣文學史上,自來不乏有關海洋題材、以海洋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從達悟族的飛魚傳說,到明清兩朝漂洋過海的宦遊作品,乃至日治時期、戰後國府時期,由於臺灣海島的自然條件,這類作品可說於史不絕。例如(清)余延良〈鹿耳春潮〉:
泱漭天然設奇險,激輪□軸拍厜義。
當關風捲桃花浪,聞說王師直入時。
(日治)楊華〈黑潮集.3〉
時想引黑潮之洪濤,環流全球!
把人們利己的心洗滌得乾淨。
唉!洪濤何日漫流?
唉!世人何日回頭?
這些有關海洋、以海洋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單就作品藝術言,都可稱得上是一時之選的佳作(所以才能傳唱迄今);但從海洋文學的角度言,欠缺的是一股流貫其間的海洋精神、海洋意識─其實這也正是臺灣目前的社會現況:我們不乏客觀的海洋環境,也有許多戲水逐浪的海水浴場,但我們心中缺乏一股海洋精神、海洋意識。
我們離海很近,但我們心中的海卻離我們很遠……
所幸近些年來,學界已有這方面的自省,包括我在內,也試著著手海洋文學的研究、辦理相關研討會、講座與嘗試海洋文學選集的編纂(即如第一段所述)。但是投入的研究者愈眾,更加顯示海洋文學創作的冷清,於是學界裡就有人自嘲:研究海洋文學的人比創作海洋文學的人還多;臺灣的海洋文學扣除廖鴻基和夏曼.藍波安等於零。這雖是玩笑話,卻讓我憂心臺灣海洋文學會不會在這股熱潮後,冷卻,隱沒?
很高興,政源在今年以海洋文學的研究完成博士論文後,旋即以海洋文學的創作入選屏東縣作家作品集,他把我的憂慮聽進去了,也把我的建議實踐了。
在他這本由數篇以海洋為主軸寫成的作品中,我特別喜歡〈杜甫卡拉OK〉,裡邊把幾個不同的元素全黏合在一起:現代、古代、漁人、文人、詩與散文……還有,我也讀到了政源在文中隱隱透露出古代仕人讀聖賢書後,企圖淑世、回饋世人的理想,文章裡政源看到淑美爸爸化身杜甫,事實上,我也看到創作中的政源化身杜甫。因為喜歡〈杜甫卡拉OK〉,連帶地,我也喜歡上〈天賜的討海夢〉(從前後文,這應該是同一個場景吧?)與〈海口漁港〉。我想,下回南下墾丁,我一定會繞進那個藏身在六福莊飯店後的海口漁港,也會去找找淑美爸爸─如果〈杜甫卡拉OK〉不是篇虛構小說的話。
當然,作品絕非完美無瑕,因此,我希望政源不會以此為滿,除了更精進自己的創作功力外,也能寫出更多的海洋文學作品,若此,有朝一日,政源的學弟或許會來找我指導研究政源的海洋文學。同時,這也提醒我自己,在海洋文學選集已如雨後春筍出現的今日,或許我應該轉向,著手我構思已久的臺灣海洋文學史─以此,與政源及所有關心臺灣海洋文學、關心臺灣文學的道合之士共勉!
江寶釵(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臺文所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