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 作者:田中雪萊
- 原文作者:Shelley Tanaka
- 譯者:張家綺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2-12-29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20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八年過去了!但看過電影的人都說忘不了。發生在社會無聲角落的生命故事,最真實卻也最哀傷。
《 橫山家之味》、《奇蹟》導演是枝裕和代表作
2004坎城影展最男主角獎、獲日本三大電影獎肯定──報知電影賞、電影旬報賞、藍絲帶電影賞之最佳電影──《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改編小說
秋季的東京,十二歲大阿明,隨著母親搬到新公寓生活。兩人拖著兩個沉甸甸的行李箱來到新居和房東打招呼,而行李箱裡裝的不是衣服,而是弟弟小茂和妹妹小雪。為了不讓房東和鄰居發現她是個帶著四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她讓阿明照顧三個弟妹,不准孩子們太過吵鬧或是踏出家門一步。
一天早晨,阿明在家中發現一個信封,裡面裝著一疊日幣和一張紙條。媽媽突然說要離家一陣子,不知何時才會回來。
阿明勇敢一肩扛起照顧弟妹的重擔。他負責外出採買食物、煮三餐給弟妹吃。大妹京子則負責在家洗衣服。四個孩子沒有大人看護,成天關在家中看電視、畫畫、玩遊戲。他們多麼希望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
四個孩子就這樣從秋天熬到冬天,眼看春天就要來了。關在公寓的四個小孩,沒有錢繳水電費,家裡早被斷水斷電、垃圾堆滿了房間,馬桶傳來陣陣惡臭。蓬頭垢面的四個小孩,無處可去。遊蕩在熱鬧熙攘的大東京,完全沒有人注意到他們。
等不到媽媽回來的四個孩子,好久沒有好好吃一頓像樣的晚餐。連最頑皮的小茂和小雪,也沒有力氣玩遊戲了。阿明不敢讓人知道,深怕兒福團體拆散他們一家四口,但他已經無計可施。
媽媽曾和孩子們說,在很遠的地方有一座名叫羽田的機場。爸爸曾經在那裡工作,小雪看著天空飛過的飛機,是要飛往羽田嗎?好想去看看!可她卻再也等不到那天了。外出回家的阿明,眼睜睜看著弟弟妹妹……
只有大人能活下去的世界裡,孩子們如何來得及長大?
寧可一同奮力向明天跑去,也不願哭聲被聽見而遭分離。
作者簡介
田中雪萊Shelley Tanaka
加拿大著名得獎作家、譯者和編輯。她有超過二十本童書和青少年著作,並有德、法、日、泰、丹麥、西班牙、葡萄牙等多國外語譯本。
她的書榮獲許多文學獎肯定,包括2009年文學大獎 「the Orbis Pictus Award」。她也將許多德文或法文繪本和青少年原著翻譯成英文,她所翻譯的法文歷史小說《Good for Nothing》(由法國作家Michel Noel所著)榮獲青少年歷史小說獎「the Geoffrey Bilson Award」。
Shelley Tanaka在佛蒙特藝術學院(Vermont College of Fine Arts)教授童書和青少年文學創作,現居安大略省京斯敦市
相關著作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譯者簡介
張家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以及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旅居英國多年,現任專職譯者,喜愛文學與旅遊。
推薦序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八年過去了。
還記得當年坎城影展傳來《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得獎瞬間,柳樂優彌(Yuya Yagira)擊敗眾多硬底子演員奪下影帝寶座(當年他才14歲,擠下《2046》的梁朝偉等人),登上坎城影展有史以來最年輕男演員。心想這號人物是何方神聖,竟然能以黑馬之姿受到評審團肯定,害我們大伙人在台北時間凌晨忙得亂七八糟,為了找圖配圖,結果連外電也搞錯名字,使得我們誤用了劇中另一個小弟的照片。
這是我後來對《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第一個印象。就是,我們配錯圖了。
等到好不容易看見電影時,便格外注意片中這位小男孩柳樂優彌的表演。
看完電影後,更明確地感受到,為何坎城影展評審團會把男演員大獎給他了。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以一件社會新聞事件為靈感取材,導演是枝裕和透過樂觀天真的角度,切入這個萬般哀傷的主題。全片刻意保持在極度清亮的光線中,給足這些孩童們希望。
即使是他們正經歷這段如此殘酷的現實世界考驗。
來到田中雪萊(Shelley Tanaka)撰寫的文字,這是依附著電影節奏寫出來的電影小說。故事道出來的口吻,彷彿帶領著我溫習了一次當年看完影片的感動。
書裡更增加了描述柳樂優彌這個角色所背負的家庭責任和無奈,與他正萌芽的莽撞青少年產生極大的衝突。瘦小的靈魂被環境壓迫地得提早長大,你可以想像,那是一件多麼感傷的事。
只能關在家,連陽台門都不該打開的世界裡,孩子們會如何活下去呢?
他們就像是無法迎接光合作用的植物們,缺乏了父母親的關愛,更失去與外在社會的互動可能性。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不光是點出這個被母親刻意遺棄的孩子們的殘酷物語,也道出了當代日本社會對於居住環境的潛規則有多麼嚴格。
換成是我們都很難想像,為何小孩子們會被關在行李箱裡運到家中,無法理解他們對於左鄰右舍的異樣眼光多麼介意。那些遺棄他們的父親背後又是什麼樣的不甘願,母親為何能夠如此不近人情地拋下他們遠走他鄉。
其實看到好幾段我都險些落淚,因為用如此平淡的語氣述說著孩子們不懂的憂懼,對我來說,那反而才是最讓人淚崩的寫實風格。
如果你當年沒看過電影,那可以先從書本裡觀察這段寫實文字,更深刻地解釋這些孩子們的寂寞心靈,再反照電影,尋找影像與文字的疊合片刻,你會發現,不管是書或是電影,他們都埋入了一個屬於樂觀的救贖種子。而你也需要這樣的一顆小小種子,種在你的心田裡,盛開出生命的恣意之詩。
文◎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