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科技進步帶動 LED 應用更為多元,從傳統的顯示訊號燈發展、至隨處可見的一般室內照明,路燈照明,商業工業應用照明等。以節能減碳為前提下,尋找高效率光源一直都是各國努力之目標。直到 LED 光源的出現,大量地取代過去發光效率較低的傳統光源,並確實運用在各式各樣的產業。LED 發光效率提升,製造成本與 LED 燈具價格下滑,使得 LED 應用於照明對消費者而言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一項選擇。
本書著重於 LED 的製作和產業發展環境介紹,儘量避免提及艱深理論,並由LED產業概況、光電半導體元件、LED 照明產品設計與應用與產品發展趨勢作通盤解析,使讀者能從中掌握產業動向。各單元文末皆附 LED 工程師鑑定考題,讓讀者從中順利掌握命題趨勢。
本書特色
對於 LED 的產業發展而言,LED 的未來取決於下列幾點:
1. LED 發光效率提升
LED 元件技術發展速度快,短短幾年已成為最受期待的下一世代光源。高發光效率為 LED 元件擴張應用市場的重要切入點,LED元件發光效率持續快速提升中。當 LED 元件技術增進,產品更迭速度將更為快速,技術落後即被市場淘汰。
元件成本下滑,將帶動 LED 照明燈具終端價格降低,在 LED 照明走向終端通路且面臨市場上價格競爭激烈挑戰下,LED 照明燈具市場滲透率可望持續提升。
2. LED 技術研發方向由高效率化轉為低成本化
LED 元件發光效率提升,帶動每千流明價格下滑。參考美國 DOE於 2011 年 5 月公佈之固態照明發展年度計劃,如圖 12 所示,DOE 擬定 2015 年冷白光 LED 元件發光效率提升至 224 lm/w,價格下滑至每千流明 2 美元,暖白光則為發光效率提升至 202 lm/w,價格下滑至每千流明 2.2 美元。未來 LED
照明產品除了發光效率持續的提升,將更著重在低成本化的技術研發。
3. 模組化晶片的開發
為了配合高光通量的要求,2000 年推出第一代的 LED 功率晶片面積為 40 mil×40 mil,由於面積大的緣故,其光通量雖然高,但是發光效率卻不佳。2003 年,有業者開發出串聯式 LED 功率晶片,其優點為發光效率佳,而且由於 LED 是串聯的,所以其驅動電壓為所有 LED 驅動電壓的總合,其缺點為製程較複雜。另一方面,為了讓 LED 功率晶
片可以在 AC 的供電環境下使用,也有幾個研發團隊提出 AC LED 功率晶片的構想和作法。
4. 高演色性 LED
無論是照明用的 LED 燈還是 LCD 顯示器用的 LED 背光模組,都需要良好演色性的光源以呈現豐富的色彩。LED 光源的 CRI 值要大於90%才比較理想。RGB LED 光源的 CRI 雖然可以達到 90%,但是並不適用於照明用的 LED 燈。因此,未來必須開發高 CRI 值之照明 LED燈,在此其中,螢光粉和 UV LED(紫外光 LED)就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5. 高等 LED 製程技術的成熟和普及
此處所指之高等 LED 製程技術包含:
(1) 覆晶(flip-chip)技術
(2) 雷射剝離(laser liftoff)技術
(3) 電鍍(electroplating)技術
這 3 種技術為目前製作 LED 功率晶片常用的製程技術,具有高光通量和高導熱係數,操作穩定性高。隨著製程技術的成熟,利用該技術製作之 LED 功率晶片會愈來愈普及。本書將針對上述特點一一進行討論,以期讓讀者對未來產業發展更有通盤性了解。
作者簡介
陳隆建
學歷: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
經歷:
台北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 助理教授
台北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 副教授
現職:
台北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所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