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如:無法遺忘歷史的女子
- 作者:張盈盈
- 原文作者:Ying-Ying Chang
- 譯者:王若瓊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2-10-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200557
- ISBN13:9789863200550
- 裝訂:平裝 / 39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2012年是南京大屠殺後七十五年紀念,
然而這場浩劫,直到十四年前才廣泛受到西方世界注意,
張純如是首次將這場歷史悲劇推向西方歷史紀錄的報導者,
這本書是她母親張盈盈對她的回憶,記念這位早逝的英才。
人生有許多美麗的事物,但最美的是女兒的微笑。
人生有許多光輝時刻,但最燦爛的是陪伴女兒成長。
人生有許多美好的獻禮,但最寶貴的是能夠愛一個像你這樣的女兒。
這是作者張盈盈寄給愛女張純如的三十歲生日卡。當時正值張純如寫作生涯的高點,她的調查採訪巨作《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占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數十週之久,媒體邀約不斷,她有更多的寫作記畫,打算繼續挖掘不為人知的華人歷史。
然而,2004年11月9日這天,一切都劃下句點,這也是張盈盈最沉痛的一天。她的女兒張純如在加州公路旁邊舉槍自盡,結束短短的36年花樣人生,身後留下了患輕微自閉症的幼子。過去七年裡,張盈盈寫下了23萬字的回憶錄,試圖分析女兒自殺的原因,以及喚醒人們對憂鬱病患者的關注。
作者張盈盈透過與女兒張純如的來往信件、演講稿和電郵,以及她平日交往甚密的朋友們口中,一點一滴回憶女兒的童年、求學、堅持記錄史實的辛苦調查過程、在美國文壇力爭上游、爭取出版的經過。張盈盈清晰刻劃出一位華裔年輕作家與歷史學者的熱情與自信,甘於貧困並堅持書寫的理想性格,字裡行間流露出身為母親的疼惜與不捨。
張盈盈表示,女兒死後初期,他們不斷自問「女兒為什麼自殺」,懊惱未能即時阻止這樁悲劇。當時的他們,並不了解什麼是憂鬱症,更不知道有關診斷和用藥之後可能帶來的副作用。這幾年來,張盈盈爬梳女兒生前的字字句句,拼湊出女兒的病情,也慢慢療癒她的喪女傷痛。
得獎記錄
2012年美國亞太圖書協會文學獎
2012年美國華人圖書館員協會最佳著作
作者簡介
張盈盈
張盈盈女士於1940年出生於戰時陪都重慶,1949年因中國赤化,與雙親遷居台灣,196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隨後前往美國留學,1967年取得哈佛大學生化博士學位,並與哈佛物理學家張紹進共組家庭。
張盈盈於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隨後進入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微生物學系展開長達三十年的教學與研究生涯,發表論文散見各大科學期刊,包括《科學》、《生物化學期刊》、《細菌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退休後與夫婿定居加州聖荷西。
已故知名作家張純如(著有《被遺忘的大屠殺》)是張盈盈的長女。愛女過世後,張盈盈與夫婿致力於二戰時期亞洲史的維護與保存,並共同成立「張純如紀念基金」以紀念愛女挖掘史蹟守護真相的精神。
過去幾年來,張盈盈與張紹進獲得多間北美與中國機構的邀請,針對中日戰時歷史發表演講。
譯者簡介
王若瓊
國立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
前言
關於張純如
本書讚頌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年輕女性。她不幸英年早逝,但這無損她一生輝煌的成就。英國詩人兼神職人員約翰.鄧恩(John Donne)在著名的沈思詩中寫道:「……任何人之死都使我減損……因為我是全人類的一員。」反之,每個人的生命,無論是男是女,都使我們增益,因為每段人生都是人類創意、慈悲、愛的無窮展現。即便是我們眼中邪惡之人,犯下再惡劣的罪行,也是人性無限可能的體現。即使那些罪行使我們聞之發抖,它們終究源自人性。
身為作家與年輕華裔人士,張純如第一部成名之作,也是她的一大志業,就是揭發日軍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三八年間在南京殘害中國平民,進行恐怖大屠殺。我曾經撰文報導其他大屠殺事件,像是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間,德軍侵入波蘭與俄國,兩地猶太人遭到「子彈大屠殺」(bullet holocaust);日本廣島與長崎遭原子彈攻擊,兩地居民亦死傷慘重。我很清楚,閱讀相關文件,訪問目擊者與生還者是極為痛苦的體驗,往往使參與者經歷第二手創傷。跟張純如一樣,我也曾經歷惡夢與輕度憂鬱,我認為這證明我已進入受害者經驗,但跟受害者比起來,我的位置顯然又遙遠安全許多。
我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探索這些可怕的事件。我不知道張純如的動機為何,但我猜,她最深層的動機是要以謹慎、深思的旁觀者身分,表達她對受害者的同情,對加害者的憤怒。南京大屠殺在西方世界幾乎被遺忘,日本政府則將事件淡化到極點,只差沒有直言否認,這些反應都使她義憤填膺。張純如具備獨特的文化背景,使她能以自己的觀點處理那段複雜的歷史,通曉中英文也是她獨具的優勢之一。
但是如果只關注張純如最知名的作品,就會遺漏她生命另一個豐富面向。她也曾是個孩子,是女兒、是年輕人、是妻子、也是母親。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扮演過不只一個角色,每個角色彼此補足,缺少任何一個,都不能算完整。無論個人宗教信仰為何,失去的親人總是活在我們的記憶裡。在這本回憶錄中,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與我們分享張純如不為公眾所知的一面。張盈盈告訴我們,寫這本書幫助她度過喪女之痛。對只從著作認識張純如的人而言,了解她的生活,使我們更理解她是個什麼樣的人,又為何能寫出那些鉅作。
我對張純如的認識,主要來自她的作品和與和她通信,我只見過她本人一面,但那真是個精采的下午!當時我還沒搬到加州,只是在新書宣傳途中經過舊金山。張純如已與我通信好一陣子,我想我們多半是因為黑暗的大屠殺而結緣,總之,我邀她到飯店共進午餐。我記得那是個安靜的週日,張純如一現身,便令我相當驚訝,我想,她一定走到哪裡都引人注目。我訝異(又高興)地發現她的外表不同凡俗,高挑亮眼,口才流利,而且觀察敏銳。
我們談了大約三小時,餐廳裡的人慢慢散去,桌子一一清空,多半連侍者也換班了。一般讀者可能以為我們談的是文藝話題,但我們跟大部分作家一樣,只是比較寫作心得,抱怨自己的出版社(作家幾乎總是過著苦哈哈,煩惱收入的日子)。張純如對著作遭到抨擊相當煩惱,我還記得自己當時心想,也許她是自尋煩惱,因為她口中所說的攻擊似乎不可能在二十世紀末的美國發生。透過這本回憶錄,我才知道,原來她不是杞人憂天,煩惱也並非毫無根據。直至今日,網路上仍可見攻擊張純如的言論。當她還在世時,這些攻擊全都針對她本人而來,在她眼裡必然相當可怕。
見過張純如本人之後,我又有幸見到她的父母,現在我終於知道,她的聰慧與勇氣遺傳自何處。在這本充滿勇氣的回憶錄中,你會認識一個獨一無二的年輕女性、她的家人,還有對生命的讚頌。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曾說,當親近之人,或是作家、藝術家等公眾人物去世,「我們感到無可挽回的失落,就像玫瑰絕種,香氣從地球上永遠消失。」回憶錄不能使張純如復生,卻至少能使我們再次感受她的存在。她的存在總是光芒四射,充滿堅持信念的勇氣,也充滿了生命力。
理察.羅德斯(Richard Rhodes)
美國記者、歷史學者,以《原子彈祕史》獲普立茲獎,
著有《致命的盛宴》、《他們為何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