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全世界的父母學教養:探索多元育兒方式,給孩子更寬廣的愛
- 作者:梅齡.霍普古德
- 原文作者:Mei-Ling Hopgood
- 譯者:許妍飛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2-10-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200506
- ISBN13:9789863200505
- 裝訂:平裝 / 29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這是一場親子教養的世界大冒險,也是一段發掘自己的旅程。
每種文化的育兒智慧,在讓人訝異、發笑,眼界大開的同時,
作者想告訴父母的是,沒有所謂的「正確教養方式」。
抱持開放的心胸,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方法,每個人都能成為稱職的父母。
學習各國教養法,不用疲於奔命,
一次就學會10種文化的寶貴育兒經
*讓孩子從小吃得健康,法國媽媽這樣做
孩子親身參與準備餐點的過程,嚐到親手照料的新鮮蔬果,
這個過程能改變孩子對綠色蔬菜的體驗。
不僅讓他們更願意嘗試,而且是打從心底願意吃蔬菜,
不是因為媽媽說對身體好才勉強入口。
*讓寶寶儘早脫離尿布,中國媽媽這樣做
寶寶可能包布尿布到六個月大,
然後大人就會讓孩子到院子裡,或把他們抱到馬桶或其他容器上。
照顧者會在孩子上廁所時吹口哨,很快地,
孩子一聽到口哨聲就自動尿尿或便便。
*增進親子情感交流,肯亞媽媽這樣做
把孩子背在身上可以讓我們培養感情,
在路上看到有趣的事時,我會和他分享,
雖然他不一定聽得懂,但我們確實能溝通。
每次聽見他回應的聲音,我就很高興,因為我知道他和我一樣開心。
台灣女兒梅齡.霍普古德,八個月大就被美國家庭收養,二十三歲時回台灣尋根,第一次對東西文化差異有了深刻體會。從小接受美式教養觀念的她,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生下女兒後,再次經歷了教養文化大震撼。
她驚訝地發現,阿根廷的父母竟允許孩子三更半夜還不睡。這種迥異於西方國家的教養思維,引發她的好奇。她迫不及待想知道,世界各國的父母是如何因應養兒育女的各種挑戰,例如就寢時間、如廁訓練、飲食、玩耍等。
她愈探索愈覺得有意思:中國人讓寶寶從六個月大就不包尿布,開始練習上廁所;法國爸媽從小讓孩子吃新鮮食物,訓練孩子的味覺;日本老師讓孩子自己解決衝突,不會立刻介入;肯亞人用色彩鮮豔的背巾把寶寶背在身上,捨棄西方父母愛用的嬰兒推車……
這是一場親子教養的世界大冒險,也是一段發掘自己的旅程。每種文化的育兒智慧,在讓人訝異、發笑,眼界大開的同時,作者想告訴父母的是,沒有所謂的「正確教養方式」。只要抱持開放的心胸,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方法,每個人都能成為稱職的父母。
作者簡介
梅齡.霍普古德 Mei-Ling Hopgood
畢業於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系。擔任西北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也是獲獎無數的記者兼作家。著有《被抱走的女兒》(寶瓶文化出版),描述她從美國返回台灣與原生家庭相認的真實故事,獲得廣大迴響及好評。目前和先生及兩個女兒定居芝加哥一帶。歡迎至ww.mei-linghopgood.com與她聯繫。
譯者簡介
許妍飛
清大外語系學士,台師大翻譯所碩士,「清大全球熱舞」活動發起人。目前旅居美國北卡教堂山,專事書籍翻譯,譯作包括《用對能量,你就不會累》等十餘本。
譯作賜教:husbooks.blogspot.com
推薦序 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還有標準的育兒模式嗎? 黃瑽寧
推薦序 汲取不同民族的教養智慧 洪蘭
前言 教養大探索
我持續探索。發現愈多,求知慾愈旺盛。即使對於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我們仍各有獨特見解,但我們都想當稱職的父母。
阿根廷:孩子晚睡有何妨?
阿根廷的睡眠習慣讓人耳目一新。讓孩子得到你足夠的重視、融入你的生活,比嚴格要求他幾點入睡來得重要且有意義。
法國:從小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法國人認為,小孩該跟大人一樣享受用餐的樂趣。大人吃什麼,孩子就吃什麼,不需要特地準備兒童餐。這麼單純的想法真是令我豔羨。
肯亞:不靠嬰兒推車,照樣趴趴走
繆尼尼說:「用那東西(嬰兒推車)的話,我就得一直低頭閃避坑洞,這樣很浪費時間。像這樣用蕾索背孩子,我就能迅速行動,不必分神注意其他事。」
中國:讓孩子早早戒尿布
很多華人家長在孩子一歲半之前就或多或少訓練他們自己上廁所,有些嬰兒剛會走或學會坐時就不用再包尿布,媽媽會發出「噓」聲來控制寶寶的膀胱。
阿卡矮人族:爸爸真偉大
一群男人圍著營火,抱著新生兒閒扯,啜飲棕櫚酒。在媽媽出去覓食時,如果爸爸讓寶寶吸他的奶頭來加以安撫,絕對不足為奇。
黎巴嫩裔美國人:用心維繫家人感情
艾門是黎巴嫩裔美國人,一生深受黎巴嫩和回教的文化與信仰所影響,其中影響最深遠、打從他出生時就不斷被灌輸的觀念是:他的生活是圍繞著家庭打轉。
西藏:珍惜孕育生命的福分
能孕育生命,以及生而為人,都是很重要的福分,表示累積了足夠因緣來獲得這個機會。如果在懷孕前就篤信這種信念,就會有種靈性的連結和義務。
日本:讓孩子自己解決爭端
孩子需要學習和討人厭的傢伙相處(畢竟在日常生活和社會裡,處處可見這種人),所以這樣的經驗其實對孩子有益。
玻里尼西亞:鼓勵孩子自己玩
等孩子會走路後,媽媽就把他交給其他孩子照顧。學齡前的小朋友學會安撫幼兒,幼兒學會自立自強,因為大人教他們,只有這樣才能跟大孩子一起玩。
馬雅族:訓練孩子做家事
瑪麗亞很小就輟學,目不識丁,她的長子胡安學業成績優異,立志為人師表,讓她引以為傲。然而,她和先生仍堅持讓孩子分擔家務,從兒子小小年紀就安排做家事。
亞洲:孩子為何能在學校名列前茅?
與其他族群相較,亞裔學生從小就對自己要求較高。其他族裔的學生明白在學校用功讀書的回報,亞洲人則比較擔心成績不好的後果。
結語 爸媽放輕鬆
雖然在怎麼對待孩子上,是有些一體適用的標準,但還是有各式各樣的方法,讓我們能成為稱職的父母。陪伴孩子成長時,這樣的觀念應該能給我們力量和鼓舞。
謝辭
推薦序一
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還有標準的育兒模式嗎?
少子化的台灣在這幾年,忽然對育兒與教養的相關議題產生前所未有的興趣。這方面的書籍、廣播、電視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試圖解答養兒育女上的問題,以及滿足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
然而我永遠記得知名心理學家哈里斯(Judith Harris)曾經說過那句玩笑般的名言:「如果有人要教您怎麼教養孩子,請務必轉身就跑。」
教養孩子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我想大部分的家長也許同意。但是當少子化的世代來臨時,我們可能已經沒有第二次教養、甚至第三次教養的機會。如果不幸選擇了錯誤的教養模式(如果這世界上有錯誤教養模式的話),父母親對自己的責難與後悔,也許要很久才能撫平。
有一位越南藉的媽媽來我的門診,她剛生完小孩,還沒滿月。我看她的耳朵塞著兩團衛生紙,問她:「怎麼回事?」越南媽媽說:「這是當地坐月子的習俗,不讓風從耳朵吹入。」這勾起了我的興趣,問她:「還有沒有其他禁忌?」她告訴我,在越南坐月子的時候,不能吃雞。
「不能吃雞?」我驚呼,台灣的媽媽坐月子,雞應該是必備的補品吧!原來不同的文化,對於各式各樣的禁忌與規矩,有這麼大的差異,甚至相互牴觸。
本書就是在跟讀者分享世界各地的育兒傳統,彼此之間的差異,以及相互矛盾的有趣現象。
這個世代,任何職業都在討論全球化,所以教養似乎也應該有全球化的思維。在台灣我們可能只熟悉亞洲模式,或者美國模式,但別忘記這世界上還有成千上萬種族群,每個族群都有一些特定的文化,讓他們的育兒經與我們的大相逕庭。
並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作者梅齡.霍普古德(Mei-ling Hopgood)本身就是一位華裔美國人,在書中也將她在台灣,以及日本等地的經驗,提出來與道地的美國人分享。亞洲人在學業上的表現總是比較亮眼,這項事實基本上就代表亞洲的教養觀念有其可取之處,作者也進一步探討這個現象背後可能的原因。
除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之外,就算是同一族群,隨著工業化、都市化、雙薪家庭化的影響,過去與現在兩代之間的教養模式,也漸漸產生微妙,甚至劇烈的改變。新世代的家長忙不迭地拋棄舊觀念,卻沒有意識到目前的育兒方式,也可能只是商業置入的結果,或者是順應社會變化所做出的折衷妥協。
比如說本書提到的戒尿布問題,在開襠褲當道的年代,實在無所謂「何時訓練戒除尿布」這項神聖的使命。當專家振振有詞地告訴家長,太早戒尿布會造成心理壓力等等理論時,有沒有想過上一代的兒童,也是早早就訓練自己如廁,似乎沒有造成什麼致命的傷害。問題是當年的孩子可以在路邊草地就地解決,現在的都市小孩辦得到嗎?家裡或周遭有這樣的空間嗎?這麼說,孩子的心理壓力是來自大人世界太多的限制與規範,卻不是上廁所這個單純的生理行為。
「爸媽放輕鬆」是本書的結論。輕鬆瀏覽完這本書,不需抄筆記,也不用按表操課;既然世界上有這麼多種育兒方式,很多新手父母的焦慮,實在是顯得多餘了。不如輕鬆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光,畢竟這才是上帝藉由小孩所帶來,給家庭最美的祝福!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黃瑽寧
推薦序二
汲取不同民族的教養智慧
本書是我所知道頭一本比較全世界各民族帶小孩方法的書。作者是台灣孩子,被美國夫婦收養,在美國密西根州長大,是個自由撰稿人(freelance writer)。她先生是新聞記者,在阿根廷工作,因此他們曾經在阿根廷住過好幾年。她會寫這本書主要是發現阿根廷人帶孩子的方式跟美國很不一樣,半夜十二點孩子還沒睡(當然跟他們晚餐吃的很晚,到半夜還未吃完有關係)。作者好奇,不同的教養方式,成就了不同的孩子,究竟哪一種方式比較好呢?所以她讀了很多書,親自去拜訪了育兒理論專家,比較了中南美洲、非洲、亞洲、歐洲和中東人對教養孩子的觀念,寫了這本書。
書中提到非洲阿卡矮人族的男人帶小孩,因為他們帶小孩,這些爸爸腦中的激乳素荷爾蒙(Oxytocin)比較多,個性也比別族男生溫和。作者的觀察是對的,激乳素的重要性現在逐漸被發現,有個實驗把激乳素荷爾蒙噴進受試者的鼻子中,結果發現受試者變得比較溫和、不衝動。最近發現激乳素對孩子長大後,遇挫折的反彈力有幫助,更會增加他的人際關係,看來自己帶孩子,不假手他人,對大人和小孩都有好處。
我很贊成作者的看法,父親絕對有能力帶孩子,抱孩子完全無損男性尊嚴。中國過去說「君子抱孫不抱子」,是錯了,父親抱孩子、幫忙家務,不但可以增進親子關係(激乳素荷爾蒙跟親子聯結﹝bonding﹞有相關),更可增加夫妻感情。很多女性不願生孩子是因為蠟燭兩頭燒,在職場不能少做,回到家也不能少做,最後累垮的是自己。很多媽媽愛大聲罵孩子,其實不是結了婚,性情就變了,而是壓力太大,無法輕聲細語了。曹雪芹說:「女人未結婚前是個珍珠,結婚後變成魚眼睛。」其實哪有人願意變成魚眼睛?那是被生活所壓,不得已也!
書中最有趣的是孩子包尿片要包到幾歲?關於這個問題,我有親身經驗:我孩子一歲時,我回台灣教書,由我母親幫忙帶他。那時台灣紙尿片全靠進口,所以回國時的四個箱子全裝的是紙尿片。但是就像作者所說的,用的非常快,一天至少十片,所以我十二月回美國開會時,又買了一大堆帶回來,想不到一下飛機,我母親就告訴我,孩子已經不需要包尿布了。我半信半疑,怎麼才離開五天就有奇蹟出現呢?果然,薑是老的辣,從那時起,孩子不再包任何一塊尿布,也從來沒有意外。我問母親如何做到的,因為在美國,一歲三個月的孩子不太可能自己去上廁所。母親很得意地說,你們姊妹六人都是不到一歲就不包尿布,因為當年沒有洗衣機、烘乾機,冬天尿布不會乾,要用烘的,很麻煩,所以正本清源,母親從源頭把關,我們就早早脫離尿布,自由行動了。看來中國人那一套還是有用,不必全盤西化。
書中另外一點我很贊同的是,父母不必陪著孩子玩,但是需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看得見父母,有安全感。作者反對重質不重量(Quality time)這句話,我也認為這句話是自欺欺人,孩子要你時,你得在旁邊安慰他、保護他;事過境遷再來談什麼重質不重量,是無濟於事的。我們小時候的父母忙於生計,從來不可能有時間陪我們玩,但是當時的母親都是把孩子背在背上做事或下田,讓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所以我們不但正常長大,而且比現在的孩子更感恩、更能回饋家庭。作者提到,阿卡族的父親喜歡抽菸、喝酒聊天,但是他們總是把孩子帶在身邊,沒有離開過他們的視線。古老的民族都是大家庭制度,是有道理的,父母或長輩永遠告訴你,血濃於水,你要照顧好你的兄弟姐妹,如果你有飯吃,他至少要有稀飯吃。
家族的凝聚力是年輕人出外打拚時,心中篤定的磐石,這本書充滿了各民族的智慧,值得一讀。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前言
教養大探索
旅行不只是看風景,而是不停改變我們對生活的想法,深刻而悠遠。 ──畢爾德(Miriam Beard),《浪漫日本的現實主義》(Realism in Romantic Japan) 我坐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某處的露台,品嚐肉桂蛋糕,和一群朋友討論當地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
我們之中有一位華裔美國人,一位波利維亞裔美國人,一位非裔美國人,一位葡萄牙女性和二位阿根廷人,其中三位是「媽媽」:一位已經懷孕,兩位以後也打算生小孩。我們的先生和另一半偶爾加入聊天陣容,後來話題轉為討論在與自身文化迥然不同的地方撫養小孩,結果出現以下對話。
「真是匪夷所思,」我說,「這兒的爸媽對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很不一樣,如果在美國,我恐怕會抓狂。」 另一位美國媽媽接腔,「對啊!每次在遊戲場遇到家長塞餅乾給我的孩子吃,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有時會拒絕,但我正在練習對這件事和其他許許多多的事輕鬆看待。」 「吃這麼多糖不是會讓孩子精神亢奮嗎?」有人問。
「不盡然,」坐在桌角的阿根廷人面露憂色地說,「我兒子不管有沒有吃餅乾,都比大家早睡。」「那就寢時間呢?你看看,阿根廷的小孩根本沒在睡覺。」另一位太太說道。
「對啊,他們怎麼會半夜在餐廳裡跑來跑去?」 「但人家孩子還是長得好好的呀。」我突然插嘴,對自己曾讓孩子超過十一點才睡,而且還不止一次,感到心虛。 在海外養育孩子真叫人大開眼界。有太多截然不同的狀況,從阿根廷人如何禮遇孕婦(在火車和公車上都有人讓座,排隊時都被禮讓排到前面)到對食物的態度(小朋友吃新鮮的食物泥,而不是罐裝嬰兒食品),都讓我大為吃驚又深受啟發。
這些經驗讓我回想起以前還沒當媽媽時的種種觀察。我在巴西沼澤地區的小鎮酒吧看見小朋友津津有味地吃著怪食物,在泰國鄉下某戶人家的帳棚屋裡也看過這種景象。我肅然起敬地看著當爸媽的人把嬰兒背在背上、靠在屁股上或胸前去爬山、載卸卡車貨品,甚至騎摩托車。
住在台灣的親手足建議我在懷孕時摺一千隻紙鶴祈福,並堅持我在產後只能喝熱飲,確保身體好好復元,我聽了覺得很新鮮。我的韓裔妯娌理直氣壯地和孩子同睡,直到孩子會走路為止,而且她給孩子準備海苔飯團當點心、早餐喝熱湯。我的親姊妹在瑞士長大,她說,有些孩子從小就在學校學了三、四種語言。
這些看似反常的文化現象曾讓我訝異、發笑或驚恐不已,但現在當了媽,我才明白很多時候他們會這樣做,原因不但很有意思,而且理由充分。我想,如果問對問題,我就能從來自不同文化的人身上學到無數育兒經。 於是我搭飛機、坐火車、開車、在網路上搜尋,到處尋訪願意分享經驗的聰明父母。我搜尋了在其他文化受教育的學者,埋首於他們大量的研究,接著鍥而不捨地找到一些專家,諸如小兒科醫師、心理學家和兒童發展專家,請他們指點迷津。
我非常了解美國中產階級的父母,知道他們的優點和罩門:他們相當重視家庭,有琳瑯滿目的新鮮玩意兒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我很慶幸有貝拉班(BellaBand)托腹帶、BabyLegs新生兒襪套和瑪格羅蘭(Maclaren)嬰兒推車的幫忙,而WebMD健康網站和市面上許許多多時髦創新的嬰兒產品,令我受益良多。但我想走出舒適區,進入我不那麼熟悉的社群,看看自己錯失了什麼。 讀了這些章節,你可能會以為我是凡事謹慎的母親。但自從老大出生後,我向來是憑直覺帶孩子。
那些教養書籍、雜誌和部落格讀起來雖然趣味橫生,偶爾派得上用場,但有些建議卻讓我覺得不適切,彷彿走錯一步就注定為家人帶來災難(我不需要讓自己更憂慮,真的)。我太專注於孩子的發展和每天的挑戰,連六個月前經歷過的事都會忘記。媽媽的腦容量有限,一旦開始忙著處理孩子上幼稚園、生病和鬧脾氣的事情後,就漸漸遺忘當初哺餵母乳和孩子長第一顆牙的試煉。 藉由觀摩在不同環境中(通常比我以為的更艱困惡劣)的父母如何克服類似挑戰,我開始思索自己的教養方式。
思摩(Meredith Small)是康乃爾大學的人類學教授,也是《從寶寶看自己:生活現象和文化如何影響我們的教養方式》(Our Babies, Ourselves: How Biology and Culture Shape the Way We Parent)的作者,她在書中提及:西方國家遵循的教養方式純粹建構在文化之上,跟對嬰兒「自不自然」幾乎無關。我們設計文化規則時,其實是要塑造特定類型的公民。舉例來說,住在博茨瓦納(Botswana,非洲東部的國家)的科伊桑族婦女無時無刻都把嬰兒背在身上,她們餵嬰兒喝奶的方式在西方社會看來並不可取,認為是「任孩子予取予求」。
科依桑族的小孩也絕不獨睡。相對來看,美國的嬰兒往往被長時間安置在塑膠椅上或嬰兒推車裡,按時進食;且認為寶寶就算沒有自己的房間,也該有自己的床。大致而言,這兩種方式反映出人在所處的社會中,會以社會期待來規範嬰兒的進食、睡眠模式和生活方式。科依桑族的孩子生活在緊密結合的小聚落,所以社會融合益發重要。美國人則偏好社會自立,所以寶寶受到的教育和鼓勵也傾向學習獨立。由此可見,文化背景深深影響我們的教養模式,卻少有人探究。
當我發現華人小孩在小小年紀就練習戒尿布,聽見法國人如何說服孩子不挑食,看見黎巴嫩裔美國人如何培養孩子的向心力,讓他們對家庭有強烈的責任感,並與家人建立深厚情感,我不由得想用更寬廣的脈絡來思考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讓我開始檢討自己教育孩子時的諸多方法和整套價值體系。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李維(Robert LeVine)與合著者在《多元社會的父母行為》(Parental Behavior in Diverse Societies)解釋:「我們藉由探討父母行為在其他文化的脈絡,得以發掘教養困境的普遍現象和個別差異,並用更寬廣的視野來思索當下難題。」
我得到的結論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我持續探索。發現愈多,求知慾愈旺盛。我的所見所聞有時似乎匪夷所思,卻又似曾相識。即使對於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我們仍各有獨特見解,但我們都想當稱職的父母。我成為肩負使命的媽媽,致力在世界各地搜尋,當然也從中探索自己,期望找到個中祕密,讓我成為稱職的母親。本書就是我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