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書法的文學與美學
卷首語
第一章 進入了解書法的第一步
不懂書法的三個原因
三個漸進的欣賞層次
書法不只是視覺藝術
並不是用毛筆寫字就叫書法
書法的功能從記事到抒情
書法跟文學的互相輝映
最好的書法都是文學作品
〈蘭亭序〉表達了文字之美
練《十七帖》不能不懂內容
學習書法的基本功課,是要把內容弄懂
第二章 書法字體的功能與美感
漢字字體的演化與特色
小篆的發明
三個決定漢字結構的數學因素
古典藝術的典型
小篆的書寫工具可能不是毛筆
隸書的定義
隸書最重要的藝術特徵
隸書開啟了後代的書法藝術
行草的發生
行草是速寫技術的生活應用
毛筆的使用更為自由和變化
唐朝草書的突破:張旭、懷素
草書的寫作和欣賞都很不容易
楷書的完成
唐楷最容易誤會
楷書過度強調「學書法的方法」
楷書的實際應用並不普遍
第三章 書法必懂的三大行書
書寫者的本性流露
寫字當下所表現的是個人本性
〈蘭亭序〉:美的極致見證
書法驗證了魏晉風流
〈蘭亭序〉太多奇妙的玄機
筆鋒落處,直見性命
〈祭侄文稿〉的國仇家恨
〈寒食帖〉的隨意寄興
〈寒食帖〉凝固了當年蘇東坡的生命境界
黃山谷於「無佛處稱尊」
第四章 臨摹是一種深度的閱讀
工具、材料、技術、風格
寫字的方法,古今是相同
練字要有基本概念,有些可練,有的不可練
蘇東坡用單勾枕腕斜管寫字
蘇東坡最好的書寫條件都用在寫信
蘇東坡親筆寫的〈赤壁賦〉
看書法要去看的是書法作品本身
蘇東坡怎麼會將〈赤壁賦〉寫得如此板呢?
蘇東坡寫〈赤壁賦〉的用意
因為尊重而多了謹慎
趙孟頫寫的〈赤壁賦〉瀟灑多了
極為精彩的〈東坡二賦〉
蘇東坡的筆跟文字完全結合在一起
蘇東坡特別讓人喜歡
趙孟頫開創文學名篇的大量書寫
從趙孟頫開始寫別人的文學作品
重新認識趙孟頫的重要
趙孟頫是全才型的藝術家
趙孟頫超唐入晉的成就
〈鵲華秋色圖〉用筆墨表達對故國山水的眷戀
趙孟頫的榮華富貴與隱忍寂寞
天生貴氣的趙孟頫
書體與情感
清朝書法的「返祖」風潮
書法字體與情感表達是相關的
隸書書寫的動作更貼近情感的波動
必須留意書寫風格與內容的搭配
書法字體的「表情特色」
書法的可貴,就在於創造性的無限可能
書法字體本身,的確有相當強的表情
〈裴將軍詩〉風格強烈
要真正了解一件作品,就是要把它寫到像
蘭亭筆法〈春夜宴桃李園序〉
書法與新詩
新詩寫作自由、書寫格式嚴謹
「新詩書法」不應只是用毛筆抄新詩
沒有技術、沒有藝術
技術純熟是書法藝術的先決條件
應該要把一種字體搞懂弄通
掌握用筆的技術,才有可能寫出好的作品
穿越時空的抒情
如果沒有書信,書法史會嚴重缺失
書信書法有探索不盡的消息
第五章 生命的線條
不了解書法,就和文化絕緣
學習書法的正確觀念
寫書法之困難,超乎常人想像
要學書法,就得先認識書
讀書法史是了解書法的正道
在初級的課程中,學習常識才是正確的
書法的太平盛世
寫好書法能做什麼?
書法是了解並深入中國文化最好的入門
文明的高度發展,必有社會的高度需求
隸書是承繼篆書發展的字形
楷書是唐朝在政治上進入理性主義的反映
無論楷書還是草書,追求的都是完備而嚴格的規律
草書是線條的解放
嚴格的規律才能成為標準
宋朝的書法家著重個性的發揮
元代書法、繪畫則更向心理深處發展
明朝書畫充滿甜美、溫潤的文人風格
明末書法用筆張揚、性情強烈
清朝的復古,也有極大創意
「揚州八怪」的個人風格勝過了法度
電腦時代的書法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