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洛瑞之書:魔法王者
- 作者:萊夫.葛羅斯曼
- 原文作者:Lev Grossman
- 譯者:王寶翔
- 出版社:就是創意
- 出版日期:2012-06-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169680
- ISBN13:9789862169681
- 裝訂:平裝 / 43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原本要去參加大學入學甄試的昆汀,莫名其妙發現甄試老師躺在血泊中,旁邊擺著指名給他的文件。
昆汀是個數學天才,卻覺得自己生錯了世界,真實生活讓他失望透頂。唯一能為他抵擋現實的,是一套他從小著迷的奇幻小說--《費洛瑞之書》。
當他意外被魔法學校接受,他的夢想成真了!在這所隱形校園中,他學習精深的咒語和技藝,能召喚能量改變自然現象、能控制粒子排列起死回生。他有一個知己女友和一群同伴,一切完美得很不真實。
然後,一顆神奇的鈕扣出現了。
這顆鈕釦是通往費洛瑞的機關,證實了童話王國真實存在。他們急急踏入新世界冒險。
只是昆汀萬萬沒想到,這一連串經歷只是一場陰謀。一場由費洛瑞設計的陰謀……。
本書故事節奏快如閃電,黑暗、聰穎、暗潮洶湧,被評為近年最佳都會奇幻小說!《紐約時報》書評推薦:「它不光是《哈利波特》的成人版,而是延展到更不一樣的面向,將魔法融入現實生活中。你苦惱的不是如何擁有強大法力,而是擁有後卻找不到半點意義。故事扣人心弦,大大顛覆奇幻傳統。」
作者簡介
萊夫.葛羅斯曼Lev Grossman
作家和《時報雜誌》書評,曾就讀哈佛和耶魯大學,替《紐約時報》、《沙龍雜誌》、《商業週刊》、《紐約休閒雜誌》和《村聲週報》撰文。他作品,有一九九七年的《曲速》(Warp)及二○○四年贏得好評的《法典》(Codex)。他現在定居於紐約布魯克林。
譯者簡介
王寶翔
台北人,政大資管所畢,科奇幻讀者與專職譯者,「卡蘭坦斯蓋普恩基地」站長。(如果我有隻挪威脊背龍,我會把牠騎去天際省或帕恩行星。)譯有《方舟浩劫》、《替身天使》、《曼谷的發條女孩》、《閃憶殺手》、《垂暮戰爭》、《費洛瑞之書:魔法王者》等。
個人部落格:blog.yam.com/Krantas
推薦文
追尋快樂的旅程
「長大成人的問題,」昆汀說。「在於等你一長大,你眼中還沒長大的人就不有趣了。」
難道世上沒有讓人快樂的咒語嗎?一定有人發明過吧,他怎麼都沒找到過?為什麼學校沒教?
和許多人一樣,《魔戒》和《哈利波特》系列是我接觸奇幻小說的起點:《魔戒》自然歸功於彼得.傑克森的電影。至於後者,我則是十二年前在一家金石堂書店偶然碰見的,當時在店裡讀了兩章,十分著迷,卻因為身上沒帶錢,只好把書放下。沒想到沒多久新聞報出來,《神祕的魔法石》瞬間橫掃一空,我過了好幾個月才弄到書,讀完那個活下來的男孩的故事。
《哈利波特》是很棒的系列,個人認為前三、四集也有很大的閱讀趣味。誰不想跑去當巫師,成為大人小孩眼中的英雄,於魔法世界過關斬將,讓葛來芬多學院奪冠呢?但哈利終究會長大,也得面對自己沉重黑暗的救世宿命,所以就成了暴怒、衝動、荷爾蒙高漲的青春期少男,在書裡大吼大叫。不過,等哈利擊敗了「那個人」,完成了背負的使命以後,他又要做什麼呢?
青少年小說由於市場取向,很少會討論到角色在十七、八歲以後的故事。《納尼亞傳奇》的皮芬家小孩一旦長到大概十四、五歲,就不能回去納尼亞了,書裡對於他們後來如何在真實世界成長也略而不談。(他們最後還是回去了,回到納尼亞版的天國,唯獨蘇珊沒有--因為她發現了性。有興趣者可參考尼爾.蓋曼的〈蘇珊的問題〉。)彼得潘則更幸運,只要待在夢幻島就不會長大,還可以靠著快樂的念頭飛翔。雖然他仍在電影《虎克船長》裡長大了,也遺忘了過去的一切。
在中古世紀,一個人可能十二或十四歲就算成年,許多傳統正統奇幻的主角也經常在十四歲左右(甚至是孤兒),讓他們在架空世界邊成長邊追尋天命、對抗邪惡,塑立起人格價值。可是真實世界已經不同了,少年男女經過青春期的衝擊後,還要再過好幾年才會真正踏進社會--過了高中,大學儘管被稱為小社會,卻也是最後的避風港,是學生的整個世界,還不了解外面的現實。年輕人的成長之路還沒真正結束。
《費洛瑞之書》就是一本這樣的書:它不僅僅是《納尼亞傳奇》和《哈利波特》的大人改寫版。它同時也是個關於長大和尋找快樂的故事。
主人翁昆汀.考瓦特不是孤兒,頭上沒有閃電疤痕,卻是個不快樂的布魯克林高中生,本身也個沉醉於童年幻想的奇幻小說迷。進入布雷克畢爾魔法學院一事,對昆汀堪稱美夢成真,是他自認為一直在等待的東西,他也在學校發掘出天賦,尋得渴求的認同跟愛情。但離開學校後該做什麼?昆汀並不曉得,學校也沒教他怎麼適應社會。雪上加霜的是,魔法師不必擔憂生計,永遠擁有強大的力量,想做什麼都可以。想躺著也行。
於是昆汀在畢業後就迷失了,不知何去何從,只能不斷沉溺在墮落中。接著他得知了第二個好消息:費洛瑞魔法王國也是真的!昆汀絕望地將希望寄託在兒時的奇幻世界,希望那邊有事情能讓一切變好,帶走所有壞事,讓他從此永遠快樂不愁。
昆汀的問題在於,他一直沒有真正長大,仍無法忘懷大學生活和童年的狂熱幻想,也還不懂自己為何不快樂。不過,我們又該長大到什種程度呢?我們應該徹底跟幼年切斷關係嗎?本書裡確實也是有人這麼做了。當然,我們不見得就非得走上同樣的幻滅之旅,我們還是能在充足的理解下回憶過去,保留一點赤子之心。這不正是人們閱讀奇幻小說,逃避現實和獲得樂趣的原因嗎?只是成長過程總有其嚴苛的地方,讓我們更能領會現實的真面貌罷了。
葛羅斯曼試圖捕捉我們少年時代渴求的奇幻夢,以及成長歲月的焦慮吶喊。至少對我自己而言,故事喚起了許多熟悉的感受和記憶,那段年少輕狂的徬徨。能有機會翻譯這本書,實在是比找到費洛瑞(或納尼亞)更美妙的好運氣。
王寶翔
二○一二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