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帝制史上曾經出現過數以千計的君主帝王,但是如清朝康熙皇帝這樣的傑出國家領導人物,似乎是十分罕見的。 康熙以庶出的身分繼承了皇位,在古代中國是極其幸運的。他更幸運的是在祖母孝莊后的嚴格教導下長成,養成了他好讀書、勤政務的良好習慣。
加上後來接受西洋科技,使他變成了一位學貫中西的學人,而且他又能學以致用,並編書、印書,以致他在中國政治史上與學術史上都有了特殊的地位。 康熙繼承大位時,由四大輔臣掌政,輔臣中有專斷弄權的,幼主幾乎是名不副實的國君。經過幾年的鬥爭,康熙終於打倒了權臣,穩固了皇權。然而滿洲八旗領袖的旗權仍高,不時干預朝政。康熙乃大行漢人制度,再度確立內閣與翰林院,增加六部權能,使皇權戰勝旗權,大減滿洲王公與權臣的勢力,皇帝有了獨尊的地位。
康熙為了加強統治權力,除自己勤奮的御門聽政之外,他又設立南書房,培養一批為皇帝收集情報與研議國家大政的人才。另外又推行密奏制度,讓各省與中央的官員,通過打小報告的管道,為皇帝提供各方消息,以致皇帝對京中外省的官員苟且侵漁、蠹吏恐嚇索詐、人民生活痛苦及擾亂地區國家等等事件,都能大多了解,及時解決,這對國家長治大安必然是有利的。
康熙繼承皇位時,國家仍在戰亂頻仍當中,他從中國古史中吸取經驗,制定了妥善的方案,先後順利的完成了平定三藩、內附臺灣、擊退俄帝侵略、打勝蒙藏邊胞。不僅做到了「守成即兼創業」的再興事業,同時也奠定了國家統一的基礎,實現了民族融合成功的希望,為多元民族國家創造了發展經濟與文化的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