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鬼跡:唐朝的黑夜3

幽冥鬼跡:唐朝的黑夜3
定價:300
NT $ 216 ~ 270
  • 作者:魏風華
  • 出版社:聯合文學
  • 出版日期:2012-03-2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5229657
  • ISBN13:9789575229658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唐朝的夜幕之下,究竟包裹著什麼樣的歷史真相?
  千年的詭異傳說,為何令當今恐怖小說黯然失色?

  天涯網十大好書作者,中國的小泉八雲
  開創意歷史寫作之先河,力推怪談系列巔峰之作!

  本書是「唐朝的黑夜」三部曲中的顛峰之作,對晚唐的《玄怪錄》、《續玄怪錄》、《集異記》、《博異志》、《甘澤謠》、《杜陽雜編》、《三水小牘》等十餘種志怪筆記進行了全面解讀,挖掘出一段段被湮滅的深具史料價值的祕聞,如《辛公平上仙》以志怪的形式記載了唐順宗在後宮被殘酷謀殺的故事,《噴玉泉幽魂》以隱晦的筆法寫到大和九年甘露之變中被宦官所害的四位宰相,所述故事涉及唐朝祕史、逸事怪談,深富驚悚色彩,令今日的懸疑恐怖小說黯然失色。解讀時,魏風華把故事的歷史背景、相關傳說、獨家考證等進行了融合,進而展現出一幅隱祕而充滿魅力的晚唐歷史畫卷。

作者簡介

魏風華

  一九七五年生,編輯、詩人、作家,居天津,著有詩集《還要多久》、《fairy land in arvo》,出版有歷史暢銷書《絕版魏晉》、《唐朝的黑夜》三部曲、《通往南京之路》,曾獲天涯十大好書獎、《假日100天》創意寫作獎等獎項。

 

目錄

創意歷史(自序)

卷一
宴無好宴
送你一件面衣
明崇儼之死
光叔
刺唐別傳
古人倦夜長
海州事件
幽谷神墓
奇異竹箱
橘中世界
絕壁仙洞
一個人的烏托邦
百鬼夜行
驚瞳夜
洛陽鬼兵

卷二
噴玉泉幽魂
祕密乞丐
白澤圖
嶺南異聞錄
唐朝的森林
失蹤的新娘
萬劫不復
異形
宛若鬼花
鏡頭之外
無言的結局
溫庭筠的凶宅
黑夜白骨
地道暗影
簡單故事
輕素、輕紅與春條

卷三
板橋三娘子
迷宮
真正的高手
集月光
凝幻記
色之隱身術士
廬山道士
死去的女人
九張臉
所謂魅
正午的李黃
充滿蝙蝠的房間
驚雷日
蓮花與真真
鏡子裡有什麼

卷四
晚唐風景
李淳風的預言
蘭亭序
蓋世太保
徐敬業蹤跡
日本王子圍棋記
曲江故事
寶藏之謎
你去過武德縣嗎
像石火胡這樣的女子
古典機器人
落葉歸根
羅生門
神探蘇無名
少女的事業
報仇
唐朝的騙子
腦袋上的洞
蠱毒解
逸聞一束
融入黑夜

 

創意歷史(自序)

  翻遍唐朝志怪與傳奇,給我兩個最深刻的印象:一是故事本身的詭譎與驚奇,這無須再講;二是那麼多優秀的篇章,竟都出自「無名之輩」的手筆。對於他們,後人是如此陌生,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他們是歷史河流中的被湮滅者,絕大多數無法進入正史。但他們的作品卻熠熠生輝,值得我們長久地凝視。如果說在風雲時代裡,他們無法與皇帝、謀臣和戰將相比,那麼在他們所創造的詭幻世界裡,他們卻是獨立自足的赫赫君王。

  這些唐朝祕密的書寫者,在盛唐時悄悄出現了第一批,及至中唐蔚為大觀,而晚唐之後漸漸式微。說到唐朝年代的劃分,存在著不同觀點。我個人認為:高祖武德元年(六一八年)建唐,及其後八年,為初唐;從西元六二六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執政,到玄宗天寶十四載(七五五年)「安史之亂」爆發,為盛唐;從肅宗即位(七五六年),到文宗大和九年(八三五年)「甘露之變」爆發,為中唐;從文宗開成元年(八三六年)到西元九○七年朱溫篡位,為晚唐。其中,晚唐又可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從文宗開成元年(八三六年)到宣宗大中十三年(八五九年);後一階段從唐懿宗即位,直至唐朝滅亡。

  在盛唐時代,聲威遠播,萬邦來朝,長安是世界的中心。在帝國領域內,士人倦夜長,對著月亮寫詩,讚美偉大的帝國。此時人們似乎更喜歡以詩歌的形式來標顯盛大的時代,所以當時的志怪與傳奇比較鮮見,但也不是沒有,首屈一指的是牛肅所著的《紀聞》。這是現在能看到的唐朝第一部志怪筆記集,意義非凡。而且《紀聞》裡有一些較長的故事,初次顯露出短小志怪向長篇傳奇演變的跡象。但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並未發現其重要性。

  盛唐之後,唐朝進入中期。這期間,志怪與傳奇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即使是朝廷的宰相,也紛紛在晚上關起門來進行此類故事的寫作,於是就誕生了著名的《玄怪錄》,作者牛僧孺。這位寒門出身的宰相因與世族出身的另一位宰相李德裕對立,而製造了中晚唐歷史上綿延半個世紀之久的「牛李黨爭」。結果以李的失勢告終,同時也宣告了中國世族政治即貴族政治的最終滅亡。牛僧孺不僅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還是一位幻想小說家,他所著的《玄怪錄》的價值,魯迅有如此評價:「造傳奇之文,薈萃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火宣)赫莫如牛僧孺之《玄怪錄》。」因文筆優美,想象絢爛,牛僧孺的這部志怪筆記被認為是唐朝幻想小說的典型代表作。

  從中唐開始,連宰相都在進行志怪寫作,更不用說一般文人了。所以,《玄怪錄》之後,出現很多續書,影響最大的是《續玄怪錄》。其作者李復言身分神祕,有人認為他是白居易的好友李諒,似不太可靠;又說其為李諒的門客,也是猜測而已。但無論作者是誰,《續玄怪錄》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裡面有一篇《辛公平上仙》的故事,宋朝大型類書《太平廣記》差不多把唐朝志怪一網打盡,而唯獨將該篇排斥在外,令人疑惑,仔細考究,發現該篇以志怪的形式,記載了唐朝一位皇帝在後宮被殘酷殺害的祕聞。這則珍聞再次印證了志怪筆記的史料價值。薛漁思所著《河東記》則是《玄怪錄》的另一部續書。作者在自序中直接稱:「續牛僧孺之書。」薛漁思在史上也沒留下什麼痕跡,《河東記》中的故事卻值得注意,都比較曲折,介於志怪與傳奇之間。同時出現的還有薛用弱的《集異記》,這位做到刺史的地方官在閒暇之餘撰出該書,不求篇幅之長,而以文筆優美、內容驚人取勝,國學大師汪辟疆先生甚至認為該書是「唐人小說中之魁壘」。

  在中唐至晚唐的演進中,還出現了署名穀神子的《博異志》和李玫的《纂異記》,後一部筆記中的《噴玉泉幽魂》一篇,以隱晦的筆法,紀念唐文宗大和九年「甘露之變」中被宦官所殺的四位宰相,歷來為史學家所重視。晚唐時,最出色的傳奇集應該是唐懿宗咸通九年(八六八年)由虢州刺史袁郊所著的《甘澤謠》,在這部集子裡有兩個名篇:《紅線》和《聶隱娘》。同時代的《杜陽雜編》風格稍異,作者為唐僖宗時的蘇鶚,此君十次參加科舉考試未中,到僖宗光啟年間第十一次參加考試,終得進士。前推十年,《杜陽雜編》是蘇鶚在老家陝西武功杜陽川讀書之餘完成的。而皇甫枚的《三水小牘》和尉遲偓的《中朝故事》也是值得注意的集子。此外,我還想提到於逖的《聞奇錄》、李隱的《瀟湘錄》、溫庭筠的《乾(月巽)子》、陳劭的《通幽記》、皇甫氏的《原化記》、康軿(一作康駢)的《劇談錄》以及五代時期的王仁裕的《玉堂閒話》……我知道這些都是優秀的志怪和傳奇集,它們的存在同樣為那個時代的晚上增添了可以信賴的魅力。

  《唐朝的黑夜3》所面對的,正是以上志怪群書。

  我希望通過「黑夜三部曲」中的祕密歷史、異聞怪談和驚悚奇幻的故事,顛覆人們對唐朝的固有印象,把那盛大的王朝由明麗華美變得陰寂可怖。對我而言,解讀歷史文本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正史的另一面,尋找被時間遺失的細節。所以我願意把每一部唐朝志怪都看作是當時的一份報紙,或者說報紙的社會新聞版。我希望在遙遠古書與現代讀者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故而在解讀每一篇志怪故事的時候,於援引和考據時代背景之外,加入了個人化的新異發現與評說,使之成為一種歷史與志怪相依的互文式的「創意歷史寫作」。

  如果說古人倦夜長,故秉燭遊,那麼,在歡歌夜宴之外,一定還有孤獨無眠的人在昏暗的屋子裡書寫著屬於那個時代的祕密。千年之後,我願意在冥冥中完成與唐朝先人的跨越時空的對話,讓由唐朝志怪和唐朝祕史組成的《唐朝的黑夜3》成為諸君的枕邊書,看看唐朝明麗的表面下,究竟隱藏著怎樣驚奇的畫面;看看這些畫面,又為我們記錄下怎樣被湮滅千年的祕密……

 

內容連載

宴無好宴
中唐李復言所著《續玄怪錄》中的《辛公平上仙》一篇,當是整個唐朝最爲隱祕而恐怖的故事。大型類書《太平廣記》博收唐朝志怪與傳奇,而唯獨將此篇排斥在外,實有深意。下面就看看這個故事到底說了些什麽。

故事開始後,率先進入我們視野的是唐朝的兩位縣尉:洪州高安縣尉辛公平和吉州廬陵縣尉成士廉。他們是泗州下邳人,此行奔赴長安,接受朝廷新的任命。他們由東而西,一路行來,至於洛陽境內時遇雨,避於洛西榆林店。

這家客棧很簡陋,只有一張床看上去還比較乾淨,但已被一位身著綠衣的旅客所占。店主有些勢利,見辛、成二人有僕從跟隨,又是官員打扮,於是進屋喊醒綠衣客,叫他騰床位。綠衣客起身回望,眼神哀怨。這時,辛公平在屋外對店主表示,這樣做不合適,認定旅客的賢德與身分,不在於隨從盛大與否。最後,辛公平叫綠衣客繼續安歇。辛、成在旁邊的屋子安頓下來。夜深後,他們吃起夜宵,並邀請綠衣客就座。綠衣客欣然從命。問其姓名,綠衣客自稱王臻,言談深刻,富於思辨,爲辛、成所敬。酒過三巡,辛公平發出人在旅途的感歎:「都說天生萬物,唯人最靈,但世事無常,每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明天又如何!人又靈在哪呢?」

「也許我知道。人之命運,皆爲注定,比如你們前行,相繼會在礠澗王家、新安趙家食宿。」王臻說。隨後,他還描述了辛、成二人將要吃到的東西。「我步行,不能在白天相隨二君,唯有夜會。」他又補充了一句。

辛公平和成士廉相視,唯笑而已。因爲他們不相信王臻說的話。隨後大家安歇。天未亮時,辛、成二人發現王臻已不見蹤影。黎明時,辛、成二人也離開洛西榆林店,繼續前行。後來,他們果真在礠澗王家、新安趙家食宿,吃的東西也和王臻描述的一樣。辛、成二人大異。在新安之夜,王臻又出現了,辛、成二人拉著他的手,稱之爲神人。三人夜行,至閿鄉,王臻說:「你們當是明智之人,知道我是幹什麽的嗎?」

辛公平:「博才多學,當是隱遁的高士。」
王臻:「錯。實不相瞞,我是來自陰間的迎駕者。」
「陰間的迎駕者?」辛、成二人感到一絲戰慄。迎駕當然是迎接皇帝,而來自陰間的迎駕使,也就意味著他們是索皇帝之命而來的。「只有你一個人?」

王臻繼續說:「當然不止我一個人,與我同來的還有五百騎兵和一位大將軍,我只是將軍的部下。」
「他們在哪兒?」辛公平問。

王臻說:「這前後左右都是,只不過你看不到罷了。好啦,感謝二位先前的照顧,我來日在華陰縣請你們吃飯。」
天亮前,王臻又與辛、成二人告別。

卻說抵達華陰時,又已是黃昏,王臻帶了豐美的酒肉而來,宴請辛、成。華陰已過,長安在望,他們夜宿灞水館驛。
王臻說:「大將軍和我的使命是迎接皇帝『上仙』,這實在是人間詭譎之大事。辛縣尉想參觀一下這場景嗎?」
辛公平自然清楚,「上仙」是皇帝駕崩的委婉說法。也就是說,王臻向他發出邀請,叫他去參觀皇帝死亡的場面!故事發生到這裡,令人倒吸一口涼氣。

未等辛公平回答,成士廉開口道:「爲什麽丟下我?我難道不可以同去參觀嗎?」
「觀看這樣的場面,會給人帶來晦氣。比之於辛縣尉,您的命比較薄,所以還是不去爲好,這是爲君著想,並非厚此薄彼。到長安後,成縣尉可暫住開化坊西門王家。」王臻解釋道,隨後對辛公平說,「你可在灞橋之西的古槐下等我。」

成士廉沒辦法。卻說辛公平,此日奔向灞橋之西,將到約定地點,看到有一股旋風飛蕩而去。在槐樹下還未站定,又有一股陰風席捲而來,刮入林中,轉眼間,一隊人馬出現在他面前,馬背上坐著一個人,那人正是王臻。他帶辛公平拜見了大將軍。

大將軍當是聽到了王臻的述說,故對辛公平讚賞有加,並囑咐王臻:「你既然把他招來參觀『上仙』的儀式,就應盡主人之分,好好照顧他吧。」

就這樣,辛公平跟著這隊奇異的人馬進了長安。入通化門,至天門街,一位不知從哪里來的面目不清的官吏對大將軍說,人馬太衆,可分配一下。大將軍應允。於是,兵分五路,大將軍帶著親近衛隊,入駐一座寺廟。王臻與辛公平住於西廊下,前者照顧有加,還告訴辛公平陰間與陽間授官的特點,並承諾幫助辛、成二人順利升官。在廟裡住了幾天後,大將軍有些不耐煩:「時間將到,不能再等。但現在皇帝周圍有衆神保護,不能迎接他『上仙』,如何是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2
    $216
  2. 新書
    85
    $255
  3. 新書
    88
    $264
  4. 新書
    9
    $270
  5.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