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充滿許多輝煌的成果與傲人的成就,本書以輕鬆雋永的文筆記載這些值得驕傲的紀錄、值得著墨的人物,使讀者得以一窺農業界內不為人知且充滿趣味的人事物
目錄
米超人變身 010
● 吃法大不同 012
● 米食才是王道 013
吃飯兼聞芋頭香 014
柿柿如意 016
油要怎麼切? 018
烏魚臺客 020
酵母吃了阿母笑 022
鄉村米其林 024
一白遮三醜 026
黑金白金,還不如毛豆的綠金 028
季節不限定 030
蔬菜也有懶人包 032
甜在心芒果 034
美人腿也有時差 036
梅,這回事 038
雞排真的有英雄 040
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042
秋季大補丸 044
炫過All Pass 的好滋味 046
在地質感Go Shopping 048
農業也有GAP 050
諧趣超有梗
我家床下有條蛇 054
正妹鬥陣駛鐵牛 056
打手機種田 058
猛豬過江 060
我有一隻小毛驢 062
兔兔可抵兩月薪 064
飄洋過海去務農 066
千里迢迢認乾媽 068
麵粉袋穿上身 070
大家來聽拉吉歐 072
兩個孩子恰恰好 074
你是吃歐羅肥長大的嗎? 076
青春永駐洋辣妹 078
不說話的野臺戲 080
媽媽下田我上學 082
知識超有梗
一天能吃六碗飯 086
穿西裝的搬運工 088
臺灣鯛首部曲 090
桃莉他妹…… 092
借米蓋大水庫 094
大家都來吃甘藷 096
巴菲特的績優股 098
總統出訪靠甘蔗 100
手機通牧場 102
黑暗中的小精靈 104
養殖魚界的香奈兒 106
晉身CEO 108
不開槍的軍團 110
兵,可以這樣當 112
狗仔在雲端 114
香蕉養博士 116
飯開始會Q 118
旅遊超有梗
初戀的微醺 122
芬多精大放送 124
婚紗秘境 126
花花世界花鈔票 128
航海王的fu 130
從此不用恨天高 132
儲水必殺技 134
生命值Double 136
牛仔很閒 138
看天田不必再看天 140
Black is good 142
比你阿公還要老 144
校外的生物課 146
超有梗攻略 148
序
序
創新是臺灣農業發展的動能
創新不僅是當代的特質,更是二次大戰後全球經濟成長的動能。以資訊產業為例,40 年前個人電腦剛問世時,只能進行簡單的數學運算,如今個人化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資訊產品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的觀點同樣適用於臺灣農業,在農業發展的歷程中,我們看到許多令人驚豔、讚嘆的成果,這些結合了民間、學界與政府的創新能量,正是成就農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動能。
為了讓創意無限的年輕朋友能夠認識臺灣農業的創新與改變,本會特別編撰《 農業超有梗》 這本書,這也是農委會第一本以年輕族群為閱讀對象的出版品。全書分為四篇,收錄了64 則農業小故事,以活潑的風格,呈現臺灣農業一百年以來的軌跡、趣聞、軼事;為了開啟年輕世代的閱讀旨趣,編輯團隊更特別對每篇短文的標題下了一番功夫,在風趣詼諧之餘,也精準地抓住故事的神韻。
儘管「創意」的概念是近年才開始受到廣泛重視,但創意一直都存在於臺灣農業。1 967 年為籌措經費建造曾文水庫,由糧食局發行「糧食實物債券」,農政人員的創意就被記錄在〈借米來蓋大水庫〉一文內;而〈正妹鬥陣駛鐵牛〉則講述過去農政單位推廣農業機械化的創新行銷手法,當時藉由女性農友親自駕駛耕耘機,來突顯其便利性,加速推廣農業機械。透過故事描述,農業的特色與精神深刻地印記在臺灣土地上,也將帶領讀者認識農業研究人員、農民與政府單位的創意。在〈美人腿也有時差〉中,研究人員運用工研院研發的LED 照明設備,改變茭白筍產期,大幅降低茭白筍的生產成本,這就是跨領域資源整合的創新力。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許多農民將農場轉型為農村酒莊或休閒農場,朝向服務業方向發展,展現臺灣農民的創新學習能力。政府於2009 年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鼓勵農地出租給年輕專業農民成為大佃農,並提供多項輔導措施,這是經營結構與人力結構的調整,也是將數十年來土地所有權概念調整為經營權概念的制度性創新與轉變,我們在〈晉身CEO〉中看到年輕大佃農的未來。
《 農業超有梗》一書捕捉臺灣農業傲人的成就,如蝴蝶蘭王國、石斑魚王國、毛豆王國及水果王國的事蹟;有些則述說著農業歷史或趣聞,在當時的年代開拓了農業新局,也由於這些典範與價值的存在,讓臺灣農業擁有可觀、豐富的紀錄。在此要特別感謝豐年社與劉志偉博士所組成的專業團隊為本書所做的努力與付出。
希望本書能夠為青年朋友帶來全新的農業印象,塑造全新的農業思維。更重要的是,期待這本書讓大家認識到農業不只是農業,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可見到農業的蹤跡,農業從未與生活脫節,農業充滿著創意與高科技;農業更不只是份工作(job),是值得青年朋友投入夢想與願景的生涯(career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武雄 謹識
內容連載
茭白筍的形狀又白又直,就像是細長的美腿,所以有「美人腿」的綽號。
茭白筍切開時,裡面會有些小黑點。某些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茭白筍發霉了。其實這些黑點是「菰黑穗菌」,它有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茭白感染菰黑穗菌後,莖部才會肥大,長成組織潔白而柔軟的筍,吃起來才好吃。
臺灣的茭白筍主要生長在南投埔里、魚池與新北市的三芝。茭白筍有豐富的水分、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換句話說,茭白筍不但可促進腸胃蠕動,而豐富的維他命與礦物質,更能促進新陳代謝。難怪有人會說,茭白筍是蔬果中的極品!
既然是極品,產量也就不高,茭白筍基本上一年只能採收一次。但臺灣農業厲害之處,就是能讓各種好食材能經常與我們相會。在南投埔里栽種茭白筍已有二、三十年歷史的農業試驗所研究人員黃晉興先生,經過長年的觀察後,發現茭白筍農所痛恨的「路燈」,居然是影響茭白筍生長的關鍵。夜間照明拉長照射日光的時間,讓產期更集中,一年可採收四次。
美人腿也有時差,藉由後天的時差調整,反而讓美人腿倍加美麗,產量更多。如今茭白筍已成功外銷日本,更為臺灣的農產外銷創下另一項佳績。
臺灣鯛首部曲
吳郭魚大概是臺灣家庭料理當中最廣受歡迎的食材之一,不論紅燒、清蒸或是煮湯,細嫩的魚肉總令人垂涎三尺,光想到那鮮美的滋昧,只怕肚子都餓了。
但有趣的是,這麼「家常」吳郭魚,其實是外來嬌客。二次大戰期間,來自南臺灣的郭啟彰受徵召入伍,成為南洋戰場上的日本兵,在新加坡戰俘營裡,他認識了同樣對養殖漁業有狂熱的吳振輝。戰後兩位回臺時,就順便將日人的「帝水魚」魚苗帶回臺灣養,因為繁殖快速、抗病性強,迅速成為戰後民眾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而為了紀念兩位引進者,這種魚就以兩人姓氏為名,稱之「吳郭魚」。
吳郭魚有多好養?根據嘉義東石養殖漁民的說法,在一甲地魚塭放入魚苗後,一年後輕輕鬆鬆就收成七千臺斤,眼見吳郭魚的投資報酬率這麼高,同樣屬於慈鯛科的魚種也不斷被引進國內,和最先來到臺灣的「莫三比克種」吳郭魚雜交,經過混種的新品吳郭魚體型更大又耐寒,而且長的更快,肉又好吃,為漁民帶來不少利益。在此同時,國內養殖漁業也發展出「單性養殖法」,魚苗在成長過程中不交配,以此有效控制魚塭中飼養魚的數量,讓每條魚成長速度趨於一致。優良品種再加上精良的養殖技術,早在20年前吳郭魚就順利打開市場,出口到歐美、日本。而國內的水產試驗人員更不斷的透過雜交育種方式,讓臺灣的吳郭魚肉質更鮮美,抗病能力更強,並命名為「臺灣鯛」。
根據統計,近年來臺灣吳郭魚的平均年產量約在7 -8萬公噸,產值高達新臺幣27億元以上,2010年冷凍吳郭魚出口值為新臺幣23 .53億元。外來的吳郭魚,經過臺灣人數十年的努力,變身為高雅的「臺灣鯛」。從此以後,皮薄肉嫩的臺灣鯛,一樣在各位餐桌上等著老饕動筷,多吃魚,保證頭好壯壯又聰明喔。
-
新書9折$225
-
新書9折$225
-
新書9折$225
-
新書95折$238
-
新書95折$238
-
新書95折$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