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分離
- 作者:丹.法蘭克
- 原文作者:Dan Franck
- 譯者:黃琪雯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11-11-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249689
- ISBN13:9789866249686
- 裝訂: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殘忍的不是外遇,是妳說妳最愛的人永遠是我!
★榮獲法國賀納多文學大獎!
★同名電影已搬上大銀幕,由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影帝丹尼爾.奧圖聯袂主演!
寫下這個故事,是我這個被背叛的男人,對妳所做的最終請求!
「我愛上別人了!」當妻子這樣告訴我的時候,她看來既迷惘又甜蜜,卻一點罪惡感也沒有。她說她仍然愛著我,並不打算離開我和孩子,而我知道,愛情和婚姻中最誠實的告白,卻是她堅決不肯說出口的那些……
這是丹.法蘭克一舉奪得法國「賀納多文學大獎」的成名之作。小說男主角是個知名劇作家,一輩子編寫著他人的戲,對於感情的詭譎多變似乎都了然於心。然而,當妻子告知外遇時,他才發現自己正面臨著最難編演下去的一齣戲!
為了保有這段婚姻,他盤算、佈局,從一開始的苦苦忍讓到後來的尊嚴盡失,我們也隨著他在這其中尋求挽回愛情的任何可能,直至最後才終於驚覺:這不僅僅是他的故事,也是我們的:那些在我們生命中曾經駐留,或未來可能發生的事。
本書特色
★榮獲法國四大文學獎之一的「賀納多文學獎」得獎作品!
★曾於1994年拍攝成同名電影,由坎城影后伊莎貝雨蓓,法國凱薩獎影帝丹尼爾奧圖主演!
作者簡介
丹.法蘭克(Dan Franck)
195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畢業於索邦大學社會學系,至今已出版15部小說。1980年,以《Les Calendes grecques》獲得「第一部小說文學獎」,1991年,則以《難分離》獲得「賀納多文學獎」,為他奠定了文壇地位,並於1994年拍攝成電影。他同時是電視、電影編劇,曾以《尚.穆蘭》獲得2002年FIPA最佳電視影集劇本獎。
譯者簡介
黃琪雯
兼職譯者,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法文筆譯組畢業。譯有《二個英國女孩與歐陸》、《亞瑟與禁忌之城》、《杏仁》、《爸爸,我們去哪裡?》等書,以及法語電視影片數部。
推薦序
愛分離
李維菁
你總是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開始不被愛的。
他剛開始發現他不被愛,是他的妻子在觀看戲劇的時候抽回她被他握著把玩的手。接著,他的妻子在家中也閃躲著他。當然他們還是上床。逐漸地,一點一點地,所有的線索證據都明確具體了,他不被愛了,他的妻子愛上了別的男人。
這八萬字的小說寫的是四個半月,他從發現自己不被愛,直到他們分開的時程。那份被嚴重剝奪感受、來回曲折以及嘗試讓自己被愛的反覆徒勞。
這是法國作家丹.法蘭克(Dan Franck)一九九一年獲得法國「賀納多文學大獎」的小說《難分離》,細細訴訴鉅細靡遺地描寫自己不被愛的細節與痛苦。錯愕,試圖挽回,暴怒,嫉妒,自棄,妥協,委曲求全,示好,爭奪主權,哀悽求愛,瀟灑放縱,無能暴烈,每一個稍微柔軟的微笑你都覺得還有機會,每一個冷淡的眼神你都像被擊中要害的憤怒難堪,今天覺得可以放手了,明天又苦苦哀求。
愛過與不被愛的人讀來都知道結果必然只有一個,不被愛就是不被愛了,不愛你就是不愛你了。
丹.法蘭克這部激烈自棄細膩深沉的小說,為他奠定了文學地位,一九九四年拍攝成同名電影,由丹尼爾.奧圖與伊莎貝.雨蓓主演,小說與電影都是各國讀者印象深刻的作品。
之所以會引起如此跨國的歡迎與共鳴,其實還在於每個人都在丈夫與妻子身上看到了自己,震懾於自己的無力與殘忍--原來我不被愛的時候這樣無力,原來我不愛的時候這樣殘忍。
而不管愛與不愛,不管被愛或不被愛,都無從辯論,難以追求邏輯,無從預料也無法接受。
寫小說可以用兩種態度,一種是一部小說寫時代、寫世代、寫巨河、寫蕩氣迴腸、寫戲劇性的始末,寫奇觀,也有一種小說恰恰相反,整部小說寫一天的鉅細靡遺,寫一天分分秒秒的平庸,寫每個人都普遍經歷的平凡無奇,卻以顯微鏡的能力見到潛在其中巨大的心理力量與轉折。一個是由大寫小,一個則是由小寫大。
丹.法蘭克採取的手法是後者。每一個夫妻細節,每一個小小的日常生活的徵兆,乃至於一個表情,一句言語,還有自己急速的情緒轉變,對愛情時而高貴時而惡意的變化,每一點點心理折磨都成為書中的情節。這種寫法考驗著作者的寫作能力,必須在節奏感與情緒處理上抓緊且抓穩,讓每一件看起來平凡的日常相處互動,底下潛藏著分離的暴力感受,顯現文學上「時間時鐘」與「心理時鐘」的差異與戲劇感。丹.法蘭克展現了高度的書寫技巧與情感力量,綿密毫不間斷的鋪陳仍見結構層次的功力。也因此,這本書讀來驚心刺心,卻也痛快激情。
這本書中從頭到尾見到的都是受挫的丈夫的第一人稱視角,但我們也從男主角的眼睛窺見一些微妙的世代群塊的描繪。丹.法蘭克出生於一九五二年,書中主角也談到了他這個世代的知識份子普遍經歷,年輕時代參與法國學運,對於社會既有規範權威曾經抱持叛逆思考,懷抱理想性,另一方面則因此早就世故地理解到婚姻並非不可侵犯,他們本身也維持著一定程度的性開放。這批人的社會位階逐漸從學生轉為中年與中產階級,他們也生養孩子,建立家庭,並逐漸地讓雅痞式的品味包裹他們的生活、夫妻關係與人際關係,安逸之中裝飾著憤世嫉俗的穩固。這樣的男主角在妻子愛上別人後,出自被拒被棄的慌亂,生活軌道開始崩解,回頭面對自己不願重蹈父母離異的覆轍的好強,向外發展性關係作為平衡,以及嘗試以孩子作為籌碼的必然戲碼,還有那份隨之而來的虛無。
最終明白,真正傷人的不是婚姻離異,不是重蹈父母覆轍,不是失去孩子的監護權與財產,真正傷人的,是不被愛產生的不安全感、寂寞以及終極的無價值感。
殘酷、溫柔、暴烈、情緒化,我們都一樣,難分離也愛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