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讓先進的知識,充實華語文的教學
幸虧我們有董鵬程先生,華語文的教學和研究,才有可能在情勢最惡劣的日子裡苦撐過來。我每次看到書架上那一大冊又一大冊的華語文教學與研究的叢書,都會有一陣激動。數十年內,董先生靠一己薄弱的力量,號召周邊的友人一齊努力,動員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把當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以及教華語文的心得寫成論文,再四處去張羅出版的資金,將這些論文付印成冊,就是要把最先進的華語文教、研知識傳播給所有教華語文的老師,讓他們有所借鏡,以提升教學的效能與品質,數十年如一日,真是令人感佩!
如今,我的書架上,又要有一大冊要擺上去了,我有幸先看到初稿,很多知名學者的專著都收藏在內,而且從語言學的理論基礎到實際課堂上的應用,從教材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多媒體實驗,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而且學術的深度夠,論述的嚴謹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教學經驗的說明,比起幾年前的功力,又是增強了許多。我學到好多很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對華語文認識,也更深了一層。希望這本知識集成,會幫助所有對華語文教學和研究有興趣的人。還是一句話:「董先生,謝謝你。」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編者序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又有專書出版了。這一次規模更大,參與的人數更多,照顧的層面也更廣。
全球想要學華語文的人數從來沒少過,師資不足一直是個問題。因應需求,國內華語文教學或是應用華語文相關系所紛紛成立,華語文教學專業教科書需求因此產生。華文會董祕書長鵬程先生對華文推廣念茲在茲,看到培育華語師資教材方面的需求,以及臺灣此領域相關教授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可供參考,乃規劃本系列華語文教學和研究叢書,邀請國內相關學者共襄盛舉。
系列叢書規劃由基礎語言分析如漢語語言學、華語句法、詞彙到教學實務。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教材分級考量、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兒童華語教學、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等。此次參與撰寫學者們在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中皆是佼佼者。他們以過去研究為基礎,搭配實務上的觀察與反省,或是編寫或是著作,使本叢書得以完成。
兩年前,董祕書長和我先擬一個叢書初步架構,由其開始邀約學者。第一次開會,就每位學者專長與擬撰寫主題進行溝通。爾後,作者們提出一份寫作大綱,並以2009年第九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會議時間為出版時間。學者們皆體認這一份工作的重要性與時效性,無異議同意寫作時間表與撰寫格式。為避免其中有過多重疊,由我略加調整學者所提出大綱中疑似重疊處,由董先生進一步與作者溝通,徵得同意,大綱於是底定,學者們開始撰寫。為確保進度,華文會於期中再一次邀約作者們餐敘,並針對部份稿件內容再一次就可能重疊處協商。
一開始寫書時,我們即告知作者們,為使書更顯其專業,完稿後會送審。今年春天部分作者如期交稿,我們陸續邀請不同學者審查,審查後作者再修稿。這系列著作以及動員都是為更深刻耕耘華語文這塊園地。其中董祕書長的遠見及他多年全心全力的投入,感動學者願意執筆,成就今天這番事業。
忝為編輯,特別感謝下列審查委員以學術之名,為叢書把關。前九冊分別由鄭錦全院士、李英哲教授、鄭昭明教授、湯廷池教授、胡志偉教授、葉德明教授、姚榮松教授、黃美金教授、柯華葳教授審查。
叢書籌劃編輯過程中,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在董鵬程祕書長的領導下,所有工作人員全力以赴,一併致上謝意。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主編◎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作者序
華語教學是個兼容各領域知識的學科,在此,不同專業密切互動,激起了不同於單一知識領域的火花。本書的兩位作者即是在此多元融合的氛圍下有了學習、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我們的合作始於2008年的研究所課程:「華語文教材教法」、「電腦輔助華語教學」,課程目標是培養出能設計、執行實體課堂與虛擬網路教學的研究生,學習者需掌握的教學輔助工具,包括了傳統的教具和結合影音聲光的多媒體課件。如此的規劃為師、生帶來了新的挑戰,學習者不但要熟悉電腦軟體、教學策略、課程設計,還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情境調整講授者與媒體的角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原本被視為一般常識的操作技巧,仍須經過「做中學」的訓練,一步步地為學習者解析,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一年後,我們整理了僅有的教學經驗,並將協同教學模式擴大至大學部的「華語文教材教法」及「多媒體與華語教學」兩門必修課中。由於兩位教學者具備不同的專業背景,給學習者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觀察與建議。此外,我們亦將此合作模式,延伸至短期的師資培訓課程中。經過數次的實踐,累積了許多新手教師、多媒體初學者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所遇到的困難和心得。為讓以後的學習者少走冤枉路,因而鼓起勇氣出版此書。
本書的編排涵蓋了多媒體基本知識介紹、技術訓練以及實際範例的討論,目的是提供華語教師實用的知識,以運用於教學中。第一章先為「電腦輔助語言學習」下定義,接著討論多媒體在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中的需求,同時簡述電腦輔助語言教學的發展簡史,並探討電腦科技與華語教學間的關係。
有鑑於近年數位產品的蓬勃發展,於教學時,教師將面臨使用何種產品的抉擇,第二章便是針對臺灣地區的多媒體華語教學軟體,提供軟體的評估建議,並設計了華語文多媒體教材評估標準,使華語教師在選擇數位教材時有所依據。由於華語教師的教學場域多不相同,第三章提出的即是不同地區數位落差的問題,該章針對數位教學環境及其特質進行介紹,可協助教師在面對不同教學資源及條件時,思考可調整的方向。第四章、第五章除介紹常用的軟、硬體操作方式及使用步驟外,亦提供了數種多媒體教學設計範例,協助華語教師在結合多媒體的特色於教學主題時,能更快上手。第六章是從學習者的實作練習中整理出新手使用視覺輔助媒體時常犯的錯誤,以提醒教師操作時須注意的細節。第七章簡述未來多媒體華語教學的發展趨勢。
在本書撰寫工作接近尾聲之際,由於種種因素,無法繼續共事,多年的合作須暫時劃下句點。回首來時路,感謝中原大學給了我們一起開發課程、協同教學、自由發揮所長的工作場域;感謝華文會董鵬程先生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們有個空間記錄這些美好的教學經驗;還要感謝中原應華系的同學提供圖片及教案範例,使本書能更加豐富多彩。
多媒體雖能讓課堂增添許多驚嘆號,卻不應忽略語言教學的本質。誠如白建華教授的提醒:「電腦只是一種現代工具,它的智商是零。沒有優秀老師的參與,沒有教學前沿的試驗,任何學習軟體都只是紙上談兵。電腦所提供的教學互動是有限的,成功的外語學習離不開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盼能藉由上述提醒與讀者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