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晉慊
東吳大學中文所、精通易經、奇門、陰陽五行、堪輿風水、星座塔羅、自創文字姓名學。
操符籙、通神鬼、三清祖師門下弟子,決事如神。
前言
根據歷史記載,中國在夏朝以前便有曆法了,中華文化根基為農業,所以其高度天文化,文明化的曆法,主要是對應農業活動所創造的,因此古代朝代專職有觀測天文的部門。據傳堯制曆法以治天下,從而制訂了「堯典」(堯典成書時間約春秋前半期完成,所以稱名為堯典並非真的是唐堯時期的曆法,而是崇法先賢所加諸的名稱)。
古時多由欽天監來計算曆法並由皇帝頒訂,因此也稱皇曆,其內容能配合農民耕種節氣,廣為農民採用,所以又稱為農曆,民間俗稱為通書(通書因為書同音於輸,所以又稱為通「勝」,這個名稱在香港地區較為普遍)。
那麼,到底曆法是什麼?所謂曆法,就是根據「天文」的週期,所制訂的計時時間表,而天文的週期,又可以分為太陽與月亮的週期,根據太陽週期所訂立的曆法,可稱為陽曆,根據月亮週期的就是陰曆。
陽曆與陰曆最大的差別,在於陽曆是依據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為一年、自轉為一日來計算,這樣的規律,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天,一天二十四小時。
陰曆以「月亮」繞地球的圓缺為一月的基準來計算,從地球上看到的月亮,都是從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回到新月,週而復始。所以陰曆,是以月的圓缺為一個月,新月出現的那一天,就是初一,因為週期的關係也產生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的分別。
由於地球、月球、太陽這三個星球在自轉與公轉時會產生差數,照這樣的規律,陰曆會比陽曆一年約少了十一天,那麼三十二年就差了一年。在這樣的差距下,如果要統合陽曆與陰曆,就必須設置閏年、閏月來調整氣候、季節的過大差異。統合法是在累積三年的餘數後,設置一個閏年,閏年的用處是多一個閏月,也就是在閏年中共有十三個月;再過二年,又多設一個閏月,因此平均每十九年便安排七個閏月,如此便能和陽曆的週期相合。
在設置閏月時,首先必須要考量有「節」無「氣」的月份為閏月,並且不僅要看今年的狀況,還必須參考前一年的「冬至」日,若是農曆落後十八天以上,就必須在下一年的設置閏月了。一般而言,都在每年二月至十月置閏的月份,而十一月至一月間,則不置閏。
而中華文化的曆法,是以陰曆為基礎,去結合陽曆,不只能照顧到四時季節的變化,也能針對農民的栽種做線索的提供,成為農家四季生活的指導書。
接著是日期的部分,現代人計算曆法是以「數字」為基礎,加上星期的單位。古人計算日期是以「天干地支」作為單位,十天干加上十二地支去循環,產生出六十個計算單位。不論年、月、日、時,都用天干地支來推算記錄。
農曆最開始只是純粹的曆法,提供當時皇朝文化、政治、農教的基礎。但是發展到宋朝後,開始有「擇吉」的概念產生,嫁娶、建築、上官赴任都需要挑好日子進行,這樣根深蒂固的概念一直延續到今天,這本書發行,對於本土化的保存與傳揚多有貢獻,必能獲得大眾熱烈的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