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定價:250
NT $ 60 ~ 238
  • 作者:奧野宣之
  • 譯者:張秋明
  • 出版社:大田
  • 出版日期:2011-10-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792287
  • ISBN13:9789861792286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系列累計銷售突破50萬本!!!

  光記錄就可以改變習慣!
  光記錄就可以讓你減肥成功?
  光記錄就可以讓你變成真正有回憶的人?
  原來只要簡單記錄自己的日常!
  你就可以更瞭解自己與珍惜你獨一的人生!
  想一想三年前的你,做了什麼工作?抱著什麼樣的心情過生活?
  想一想三天前的晚餐,你吃了什麼東西?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
  就算你翻開記事本,寫了行程還有聯絡對象,也回不到過去的「空氣」!
  就算你讀日記,最多只會看到流水帳紀錄!
  □天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累積,但現在你卻忘得一乾二淨了……

  本書作者奧野宣之貫徹執行「人生一冊」的筆記術,
  單單只是做筆記就可以甩掉體重,愛上運動;
  30歲不到已經擠身50萬冊的暢銷作家之列,
  他深信「記錄持續,行動也能持續」,從普通生活來認識自己最重要!

  很多東西你可以丟,但寶貴的經驗不能丟;
  很多夢想你計劃實現,但常常半途而廢;
  從現在開始只要一本便宜的筆記本,三大簡單步驟:寫→貼→讀!
  做筆記就能改變自己,為什麼你還在猶豫?!

作者簡介

奧野宣之

  一九八一年生於大阪府。同志社大學文學院畢業,服務於出版社/報社後,以公開個人自創之資訊整裡術正式踏上寫作之路/本書是39元筆記本整裡術系列第三部/從大學期間即開始製作生活記錄,除了工作還包含家庭生活、嗜好、旅行、閱讀等,提倡記錄各種場面所累積的經驗作為「享受人生的方法」,鼓勵人們利用筆記本記錄個人的行動與見聞。一系列介紹記事本、筆記本的活用與創意、資訊收集與運用、知性生產技術等深入淺出的作品,受到年輕上班族群的熱烈支持。

譯者簡介

張秋明

  專業翻譯家。筆記整理狂熱者。手作的筆記本不下20幾本,利用身邊的各種素材,將旅行與生活的體驗,徹底實行屬於自己的Lifelog。譯作大田出版:絲山秋子最棒的散文《絲的怪談》、村上龍寓言小說《盾》、奧野宣之筆記系列第三冊《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目錄

序章 透過lifelog將體驗化為「資產」
所謂的lifelog就是「人生怎麼活」的完整記錄
要想留存「空氣」,最好採用傳統的類比方式
做出過去不再消失的自己
養成「重讀」的習慣可讓筆記的效果事半功倍
不須心急,總之以自己的腳步前進

第1章 只是記錄行動的意外效果
「濃縮成一本筆記」的三大原則
比記事簿整理術更簡單,任何人都能上手
比寫日記更容易留存過往日子的氣氛
看似沒什麼的記錄成為「自己的分身」
隨著筆記本的變厚、變多,也培養出自信
可以戒除「想要戒除的行動」
可以持續「想要長此以往的行動」
透過書寫肯定「認真行動的自己」

第2章 讓筆記本成為自己的分身
可發揮效果的三大步驟「書寫」、「剪貼」、「重讀」
【步驟1】書寫──以「行動記錄」開始簡單的自我管理
【步驟2】剪貼──做出比「資料收集」更多內容的筆記
一張紙片道盡一切
透過手工作業連結「個人化」
【步驟3】重讀──經由「重讀」逐漸改變自我
隨意翻閱獲得的「意外發現」
重新運用體驗,創造現在的自己
自我思考,並能用自己的語言陳述
一切都是為了「輕鬆書寫裡留下生動記錄」
主軸必須放在筆記本上
不斷嘗試,選擇能成為「自己分身」的那一本

第3章 如何留在筆記本上
有助於持之以恆的「記錄工夫」
面對筆記「調適(recreation)」自我
透過書寫將體驗拉近自己,加以「個人化」
為了重讀而寫入的WHY、HOW資訊
不用在意「行動段落」而是「臨時想到」就寫
時間資訊以「為止log」、「現在log」、「起log」表示
以「交錯式」對照行動&思考
因果關係使用「→」的省略符號
區分使用「間隔線」以增加資訊量
以「一日╳固定頁數的方式」進行
除了直寫、橫寫外,筆也要區分使用
剪貼可增添十倍的樂趣
使用拍立得輕鬆記錄育兒日記
以「版面編排列印」留存一天的流程
臨門一腳的「當地記念章」
封面也盡量剪貼創造「特色」
書腰、補書票
包裝紙、吊牌、說明書
酒的標籤
舊郵票、明信片、書信等

第4章 留存什麼在筆記本上
首先直接記錄「普通的生活」
睡眠和飲食──從基本事項認識自己
自己的行動和狀況──發現生活超乎意外的豐富
心中所想的事──建立自己的思想
旅行、娛樂、活動──lifelog的真隨所在
記錄報導自己的採訪小組
社會新聞
所見、所聞、所食──一切都反映出「自己」
以搭配筆記本的「填入式索引表格」進行定點觀測
持之以恆的大原則「一表格一主題」
□╳表──雖然簡單卻最具效果
曲線圖──用視覺捕捉些許的增減效果
我的一天──有lifelog的日常生活
「好的過去」=擁有「個人歷史」的安心感

第5章 如何持續、重讀、活用呢?
避免留於只是書寫而沒有重讀的方法
體驗不能「用過即丟」,要一再活用
定期自我反擊
「個人專屬的筆記」,再怎麼醜也無所謂
一開始就先淡化「個人的要素」
看清「個人主題」
探索心理狀態提高幹勁
無法重讀的最大理由在於「不容易找到」
重讀的精髓在於「標記&時間點」
標記──將重讀變成一種「作業」
時間點──將重讀納入生活軌道
使用中筆記的「倒讀」與「正讀」
有系統地定期重讀
在製作索引的過程中重讀
重讀X年前的今日記錄

附錄 23種lifelog的輔助工具
行動記錄的補助工具
重讀時的補助工具

【結語】陪我們走過「無法重新再來一次的旅行」

 

結語

陪我們走過「無法重新再來一次的旅行」

  什麼是lifelog呢?即便已經寫完書的今天,我仍然在尋求答案之中。

  我想它既是幫助自己往期許方向更進一步的線索之一,也是對日常飲食、閒聊交談、隨意翻閱的書籍、每天的工作等人生的一切所展現的一種關愛。說不定也是每個人心中想要「留下自己活過的足跡」的心情吧。

  書寫筆記時,偶而會有今天這一天、現在此一瞬間將不會重來的無常感受,心頭也不禁酸了起來。

  事實上前不久我還覺得自己像是學生一樣,如今已是一個小孩的爸爸了。小孩從爬在地上到開始走路、牙牙學語,每天都在成長之中。一個月前還在地板上爬來爬去的嬰兒,如今早已不見蹤影了。

  相信我們人都是朝著同一方向,在做一趟無法重新再來一次的旅行吧。

  如果是旅行的話,移動中與其睡覺,應當寧可觀賞車窗外的風景。

  如果是旅行的話,應該會努力試著跟偶然相遇的人們建立更友好的關係吧。

  而且,如果是旅行的話,即便是撿到的石頭都將成為寶物。

  所謂的lifelog,或許就是幫助我們品味一去不復返的「日常」之旅,並運用在未來生活的好夥伴吧。

 

內容連載

所謂的lifelog就是「人生怎麼活」的完整記錄
本書的主題是「lifelog」。

因為可能有很多人是頭一次聽到這個詞,在此先做名詞解釋。
「生活記錄lifelog」顧名思義就是:
「人生或生活(life)的記錄(log)」 。

一如航海的人所寫的「航海日誌」,lifelog就是將發生在自己周邊、聽到看到的事情,盡可能翔實而完整地記錄下來。
這個名詞是因為微軟研究所的哥登‧貝爾(Gordon Bell)在他的著作《生活記錄的建議》中揭櫫,在日本也開始在IT界和關心數位工具的人士之間流行了起來。

比方說:像這樣的「lifelog」。
‧每天用數位相機拍下餐桌上的菜色。
‧將自己走訪過的地方、路線留存在網路服務的電子地圖上。
‧將所有讀過的書、觀賞過的DVD列表並寫下心得感想。

貝爾利用智慧型手機、小筆電、GPS、掃描器等將所有看過、讀過的東西、見過的人、完成的文件、充滿回憶的紀念品等都做成數位資料保存在大容量的HDD裡。

或許也是因為那樣,lifelog通常被認為須搭配智慧型手機、高性能掃描器等數位工具才能進行。
可是本書所謂的「lifelog」,則是以「人生記錄」的原意為主。

並不打算像貝爾一樣完全都數位化,對於每天帶著普通紙張的筆記本,將自己人生填入其中的「lifelog」,以下將說明其做法與好處。
不管是否擁有i-Phone、GPS數位相機等數位工具,或者對於網路熟悉與否,這是任何人都能簡單書寫lifelog的方法。

最近有類似概念「Ubiquitous CAPTCHA」一詞的出現,意思是將人生所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記錄下來,跟我所說的「lifelog」一樣。
但畢竟Ubiquitous CAPTCHA一詞還不是很普及,我平常也不太用,所以本書都用「lifelog」進行解說。

要想留存「空氣」,最好採用傳統的類比方式
數位抬頭的全盛時期,何以要回歸類比呢?

i-Phone、i-Pad火紅大賣,連書籍也逐漸電子化鬧得沸沸揚揚的此時,說什麼「傳統類比較好」,恐怕有人會覺得「這傢伙怎麼食古不化呢」。
不過話說前頭,我先聲明自己並非否定數位化。

我個人外出時幾乎都帶著筆記型電腦,也有自己的部落格和推特網站,是個充分運用雲端服務的數位科技愛好者。雖然有攜帶電池、收訊不良等問題存在,仍認為數位工具帶來方便是不爭的事實。

這樣的我卻依然要斬釘截鐵地說:「lifelog最好是用紙製筆記本」。

理由只有一個。
「因為能留存『空氣』」。

空氣,換種說法的話,因為紙張比數位工具更容易留存「氣氛」、「臨場感」和「感覺」。說得更直接點,因為無法用文字和圖片展現的「空氣」資訊正是lifelog的重點所在。

例如慌亂之際振筆疾書記下的電話號碼、被雨滴暈染開來的地圖、用來寫信的紙張和搭配墨水產生的味道……
這些東西若要做成數位化,會很花工夫和間。換作是筆記本的話,可以直接手寫,也可以將紙的資料或其他便條紙用膠水黏貼其上。

或許數位和類比的運用,也該考慮到「適材適所」的原則。
如果單純只是資訊的輸入、保存、攜帶、搜尋和瀏覽的話,數位工具自然比較好用。現在幾乎所有的人身上都不會帶著紙製電話本和辭典了。

可是對於「現場的空氣和氣氛」、「親身體驗的真實感受」則是用筆記本比較容易留存下來。
儘管數位科技日新月異,要想留存「空氣」,短期間內我還是認為用筆書寫在紙上、黏貼資料的傳統類比方式要好得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4
    $60
  2. 二手書
    34
    $85
  3. 二手書
    36
    $90
  4. 二手書
    74
    $185
  5. 二手書
    74
    $185
  6. 新書
    79
    $198
  7. 新書
    79
    $198
  8. 新書
    79
    $198
  9. 新書
    79
    $198
  10. 新書
    79
    $198
  11. 新書
    88
    $220
  12. 新書
    9
    $225
  13. 新書
    95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