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空間,心設計:從理念經營、風格設計、修繕到佈置的老屋新活力
- 作者:張素雯,李昭融,李佳芳,Adward Tsai Te Hua
- 出版社:原點
- 出版日期:2011-08-1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408434
- ISBN13:9789866408434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Case Study] 老房子新感動的空間美學再利用20+
[Stay Alive] 活化老宅怎麼做,讓老的東西活過來的7大法則
[Re-Design] 從經營模式、風格設計到修繕佈置的空間「回收」新美學
[Must Know] 建築師、設計師、經營者、推動者的老宅翻新理念+設計KNOW-HOW
[Technique] 特別收錄老屋翻新WORK BOOK,所有的MUST KNOW跟DON’T DO
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空間新感動
「古屋真像一位老朋友,你可以拍拍他的肩膀。」──席德進
日式老屋︱獨棟瓦房︱現代透天厝︱聚落式住宅︱住商混合市場型態︱閩式洋樓︱三合院建築︱現代大廈改建
看老東西如何活過來?
老房子的空間回收新美學20+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所副教授]
杜昭賢 [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推動者]
吳東龍 [設計.生活觀察家]
游智維 [風尚旅行總經理.老房子事務所創辦人]
劉國滄 [打開聯合工作室主持人]
鍾永男 [鍾永男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感動推薦
老宅可以當一個很好的朋友,你好好地對待它,它也會回饋你很多東西。
一切重新來過,總是如此美好。老房子空間和結構中所蘊涵的情感生命,如果不是經過時間和歲月的洗禮淬煉,是不會閃耀著與眾不同的光芒。《老空間.心設計》收錄分佈台灣北中南三地的老宅空間──位在寶藏巖聚落的「尖蚪探索食堂」、充滿京都風味的木造小屋「二條通1號.綠島小夜曲」、老市場住宅翻新民宿「謝宅西市場」、視覺系老屋夜店「藍晒圖」,到百年老屋修復民宿「天空的院子」……等20間經典翻新案例,深入去看每個小小空間的RE經營理念、RE風格設計、RE空間利用,到RE修繕佈置……種種讓人為之驚艷的RE-DESIGN想法。
老宅就是家,在這個空間裡,你能將過去與現在連結。
是誰慧眼相中這些老空間?
他們如何在不破壞原本樣貌的巧思下,重新賦予老空間新的生命?
這本書你可以看到:
老空間經營者現身說法──
台北「好,丘」、台中「Z書房」、台南「謝宅」……各地老空間經營人分享最獨到的經營模式、風格設定和空間規劃上的大大小小事,讓你看見老房子的新活力。
老宅翻新理念推動者暢談──
古都基金會副執行長顏世樺、台南謝宅游智維……老宅翻新的意見領袖,告訴你老屋RECYCLE的理想、理念和許許多多老事物的美好。
專業建築人傳授老宅翻新工法──
打開聯合工作室劉國滄、鍾永男建築師事務所鍾永男……長年耕耘老空間的建築師,帶你認識老屋翻新設計KNOW-HOW,讓老東西活過來的必修法則。
精心規劃的老屋翻新WORKBOOK──
從結構補強、水電設施、挖漏、壁癌……到風格營造各種工法,教你老宅翻新Step by Step怎麼做!
作者簡介 Writer
張素雯(Suwen Chang)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義大利羅馬修復學院主修油畫與木質彩繪修復。曾任油畫修復師,《藝術家》、《La Vie》雜誌編輯,《藝術收藏+設計》雜誌主編。目前從事自由撰稿,每天在貓空山上與三隻貓一隻狗一起打滾。
李昭融 (Nymph Lee)
八○後文字工作者,因為喜歡科幻小說和T. S. Eliot〈The Waste Land〉而研讀英美文學。時尚、電影、藝術、音樂皆是心頭好。
李佳芳(FunnyLi)
政治大學廣告系畢,曾任Leo Burnett Copywriter、La Vie雜誌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協力出版作品有《台灣100大設計力》、《台灣設計風格旅店》、《設計師不傳的私房秘技》、《住進光與影的家》等。
Photographer
Adward Tsai Te Hua (WE R THE CATCHER)
1988年生,In a relationship with Pei-Yu Wang,復興商工廣告系畢,現就讀文化大學。About me : nothing special。Facebook Page : We R The Catcher。
PART I [Cases Study] 老屋翻新20+──看風格、看設計、看經營、看修繕、看佈置
A. 日式老屋
[Taipei︱86年︱京都味木造老屋]
01 TheIsland︱二條通.綠島小夜曲
在當代語境中啜飲老建築的芬芳年華
[Taipei︱57年︱日式老宿舍]
02 Drop Coffee House︱滴咖啡
木製玻璃屋裡的迷人香氣
[Taichung︱70年︱日本將軍官邸]
03 Bloody Sonsy Moss
體現在細節變化中,老風景的不同情調
[Tainan︱100年︱日系皮革專賣店]
04 Sputnik Lab︱衛屋
在老時光中追尋創意靈感
B. 獨棟瓦房
[Tainan︱40年︱老宅改建展覽空間]
05 Muzi︱木子.大地的孩子
阿嬤家的記憶中尋找純粹的生活滋味
[Tainan︱100年︱視覺系老屋夜店]
06 Blue Print︱藍晒圖
隨著時空變換的建築記憶藍圖
C. 現代透天厝
[Taipei︱40年︱永康街老宅咖啡]
07 Caff? Libero︱咖啡小自由
舊建材中重組純粹的生活記憶
[Tainan4︱5年︱創意雜貨空間]
08 Maison Blanche︱白色小屋
以感受力與夢與老宅做連結
[Tainan︱45年︱老屋二手書店]
09 Tsaochi Bookstore+Fiction Cafe︱草祭二手書店+小說咖啡聚場
從一本書展開的一片人文風景
[Tainan︱77年︱印刷廠改建夜店]
10 Wire︱破屋
斑駁鏽蝕包圍著的溫暖真性情
D. 聚落式住宅
[Taipei︱40年︱寶藏巖聚落空間]
11 Tadpole Point︱尖蚪探索食堂
在世外桃源感受家一般的溫馨氣氛
[Taipei︱60年︱四四南村眷村改建]
12 好,丘︱Goodcho’s
凝聚新與舊的台灣原創力
E. 住商混合市場型態
[Taichung︱42年︱忠信市場藝文空間]
13 Zspace︱Z書房
藝術的感染力蔓延在廢棄市場中
[Tainan︱50年︱市場老宅改建民宿]
14 The Old House Inn︱謝宅西市場
復刻記憶裡的懷念時光
F. 閩式洋樓
[Tainan︱55年︱老式煉瓦街屋]
15 Suck Lounge 92
微醺中啜飲歷史深藏的美好滋味
[Tainan︱80年︱閩洋式美髮沙龍]
16 Bing Cherry Hair Salon
女孩們與老洋房的一場美感邂逅
[Tainan︱60年︱老宅書店、展覽、電影院]
17 Happiness Flying Fish︱飛魚記憶美術館
卸除偽裝的美麗與自在
[Tainan︱90年︱老屋藝文咖啡館]
18 Narrow Door Caf?︱窄門咖啡館
咖啡香氣中愜意神遊小天堂
G. 三合院建築
[Nantou︱105年︱百年老屋民宿]
19 El Patio del Cielo天空的院子
以年輕的理想注入老院落新生命
H. 現代大廈改建
Tainan︱30年︱老字號旅店翻新
20 JJ-W Culture Design Hotel佳佳西市場文化旅店
從客房延續至旅程的文化深度體驗
PART II [活化老宅] 7 Tips ── 讓老的東西活過來
Tip 1──學界合作︱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 顏世樺
活化可以是都市更新與再發展的另類選擇
Tip 2 ── 成立單位︱風尚旅行社+老房子事務所 × 游智維
老房子裡的小旅行
Tip 3──藝術活水︱加力畫廊 × 杜昭賢
一場無怪手的城市再造運動
Tip 4──小鎮文創︱小鎮文創有限公司 × 何培鈞
繞著生活開發小鎮亮點
Tip 5──風格設計︱打開聯合設計工作室 × 劉國滄
建築到城市跨世代活用
Tip 6──保留原味︱鍾永男建築師事務所 × 鍾永男
修舊如舊是掌握氣氛的關鍵
Tip 7── 跨界經營︱華山文創園區 × 宋苾璇
華山吸引力來自Good Program Design
Part III [老屋翻新WOKRBOOK] ── MUST KNOW & DON’T DO TIPS
[工法篇] 老宅翻新Step by Step怎麼做?
A. 檢視:發掘有潛力的老房子!
B. 顯露真貌:袒裎相見,找到房子的優缺點!
C. 結構補強:設計之前,先固本!
D. 水電設備:與現代生活共存的關鍵!
E. 局部修補:牆面、地板、天花的疑難雜解!
F. 抓漏:滴滴答答,老屋永遠的痛!
G. 風格營造:千萬別過度改造,讓老屋變成「新房子」!
前言
老靈魂逝去,但我們為它造新的。
城市樓陣的夾縫中,老房子挺著頑固的骨頭,是令人尊敬而可愛的存在。
大興土木的都市更新年代,藍圖上一塊塊待「重塑」的區域,剷平一批又一批過時的建築;不知什麼時候(也幸好),它們被計劃所遺落,等待拆除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就這麼留了下來,風霜的表面寫滿城市的「曾經」,我認為,它們是尚未被歸屬的文化財。
也感謝古早年代未積極徹底的工業化,這些老建築保有品味甚好的手工感,素人工匠的創意處處可見,難得的透天式建築走進一瞧,往往還有洞天:內庭、天井、閣樓、窄梯……等,煞是有意思。或許是喜歡老房子的歲月感,或許是街坊的人情豐富夠味,近年有不少老房子的擁護者實際進入並使用這些被遺忘許久的場所,他們所引發的效應卻不只是一個空間的活用,而是為止水般的街廓,投入小小的活源,並漣漪式地擴散著。
在這次的採訪中,我們徹底明白「喚醒老靈魂」從來是老房子再利用的美麗迷思,隱藏在老空間活化背後的意義,不在於復舊,而是讓老空間能跟著現代生活走,同時也是另一種推動老城區向前邁進的方式。打破「現代化」之於「築起玻璃帷幕大樓」的慣性等號,找到現代化存在於老建築的任何可能後,我們就能在拆除與棄置的選擇題中創造出新的解答。而同時,這些再利用的案例不禁讓我們反省現行的古蹟保護制度──兀自獨存的龐大雕塑群,顯少與當代脈動──我們是否太過低估並剝奪了老建築的活力?
建築是生活的殼,而人是它的靈魂;若你找到命定的那幢老宅,別忘了給它一點你生命的光,它就會不悖辜負,活出第二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