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從一個光鮮亮麗的電視新聞主播,到一位為追求自我真相不辭艱辛跋山涉水的心靈修行者,張德芬融會貫通了理論與實際,以深入淺出的說故事技巧,透過一個栩栩如生的寓言,傳達她起心動念後,如今為人「傳道、授業、解惑」的強大意念。
似曾相識的故事,只要你靜心觀察,就在我們生活周遭日復一日機械化的演出。人生旅途看起來繁雜紛沓,置身其中才知那是獨來獨往的終身體驗--沿途的浮光掠影,何嘗不是為了成就我們或豐饒或貧瘠的內在?
本書中有一句話說得好,也呼應了我長久以來的沉澱信念--「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生命試煉來無影去無蹤,無法臆測也難以捉摸。無論身處因力爭上游而汲汲營營的快跑階段,或逢人生變故減速慢行的徬徨時刻,或是看盡千山萬水絢麗歸於平淡的躊躇關頭,面臨其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唯有抱持觀照內心、並惜福感恩的心態,一切的真相才會自動還原水落石出。
這是一本好讀、好用也好學的「現代修心書」。口齒伶俐、聰穎慧黠的「張前主播」,無情歲月並未褪除她才貌雙全的一絲一毫,讀其文如見其人(我可以從北京就近作證--她依然貌美如花不減當年),一路修行的用心良苦,就在一股腦無私奉獻的字裡行間,與眾生交流。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潛心向上不斷突破的張德芬,再度以堅若磐石的信念,對外在世界釋放了無窮的行善張力!
莊淑芬
(本文作者為奧美行銷傳播集團中國區副董事長)
新版序
絢爛歸於平淡——從主播、暢銷作家到分享者
方智出版社主編小良來信,要求我為《遇見未知的自己》十萬本精裝紀念版重寫一篇序文。坐在電腦前,回首來時路,一晃眼這本書已經出版四年了。回顧這四年來發生的點點滴滴,不禁感慨我人生旅程的豐富精采,更是對生命充滿了感恩。
《遇見未知的自己》二○○七年在臺灣出版,獲得不錯的好評,但是當時在大陸,卻幾乎沒有出版社表示有興趣。然而後來的轉變卻令人跌破眼鏡,這本書從二○○八年一月出版到現在,還是大陸各大書店的暢銷書,銷售量逼近一百萬冊,更不用說到處猖獗的盜版書和網上隨時可以下載的電子版了。
回顧我這四年多來的心態,一開始我是很單純的發心想和大家分享我學習靈性成長的心得,這是毋庸置疑的。而書出版之後,我關切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得到大家的認同,很在意書的銷量和別人的評價。記得當時大陸出版社不肯做任何行銷活動,我就自己掏錢宴請十幾個媒體記者吃飯,還到處送書給朋友,希望我的書能廣為流傳。也常常上網看排行榜和讀者的回饋,並且盡心盡力的在博客幾乎有問必答的回答網友的提問。同時我也接連的出了幾本書:《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今天我心想事成》《活出全新的自己》,並且翻譯了一些國外導師的著作:《一個新世界》《修練當下的力量》等。那一陣子忙得不亦樂乎,可以說是多產期。
這樣的汲汲營營到了一個最高點之後,突然我開始放下了。隨著書的暢銷大賣,我在大陸的知名度暴漲,被譽為「華語世界首席心靈暢銷作家」。而每次出門都會碰到很多粉絲,他們對我的恭維和仰慕之情(有些讀者看到我就會流淚),令我感到愧疚。心靈深處我覺得自己不配得這樣的愛戴,我開始經歷到很多的羞愧和罪咎感。而生命中發生的一件事,嚴重地挑戰了我的傳統價值觀,也讓我身心都沉到谷底。
在谷底的兩年中,我拒絕了大部分的媒體採訪,也很不願意公開露面,更不想和朋友們來往,幾乎把自己關閉起來。當然,在夾縫中,我還是做了一些「有為」的事:簡單的翻譯了一些書,介紹一些老師到大陸授課,並且成立了一個身心靈的入門網站「內在空間」(www.innerspace.com.cn),同時,也一直沒有間斷的上一些靈修課,看一些書。
這整個過程,就像我在《破碎重生》這本書(方智出版)推薦序裡面寫的:
我最喜歡其中(《破碎重生》書中)的一句話:「當緊縮在花苞裡終究比綻放更痛苦,時機就成熟了。」我們都希望生命是平穩順遂的,然而,就正是在人生的風浪顛簸中,我們才能重新定義自己,並且選擇要緊縮在花苞中,用安全模式運作我們的人生;還是願意破繭而出,享受綻放之後的美麗。
當從谷底慢慢爬出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更有力量,更能夠放下,看事做人都更有深度。但是,我低調的不願意去描述宣告自己現在的狀態,因為怕小我又重新回來掌控,讓我再度墜入谷底。不過,我對名利的淡泊,是已經到一定的程度了。有個小故事可以概述我的心態:
二○一一年春天,參加一個大陸的靈性課程,理所當然碰到許多粉絲。上課第二天,一個男士對我說,「德芬老師,昨天跟妳短短交流幾句,就給我很大的啟發。」 我很好奇,因為對他沒有什麼印象。我問,「我跟你交流什麼啦?」 他說,「我稱讚妳書寫得好,妳隨口回答:『沒什麼,東抄抄、西抄抄而已!』,我自己也在寫書,但是連你這麼成功的作家對自己的作品都是這麼的不執著,我應該要向你好好學習!」
其實還不僅如此,有的時候回頭看《遇見未知的自己》,我都會懷疑當時是不是通靈寫下來的,真的好像不是我寫的。有位好友在背後批評這本書是「讀書筆記」,話傳到我耳裡,我也欣然接受。碰到粉絲沒命的對我稱讚、感激不停的時候,我對他們給予的黃金投射(把自己隱藏的優點投射在另一個對象上)心裡表示感激,看著他們,我沒有愧疚,也不覺得不配得,只覺得他們在說的好像是另一個人,跟我無關。
現在的我,只想讓自己身體健康,愉快幸福,如是而已。而我要的「愉快幸福」,不是建立在與其他人的關係或是基礎上的,而是要自己一個人能夠自得其樂,過得開心。在看了《靈性煉金術》(方智出版)這本書之後,我對「拯救他人」的情結也幾乎完全放下了。如果我覺得有人需要我拯救,我就是在製造受害者,我就是剝奪了別人的力量和權益。當然,我還是可以做一些對他人有利益的事(像靈性公益網站),但是我不執著於過程和結果,因為我的身後,沒有當「拯救者」的驅力了。
從頂著「台視主播、名校畢業」的光環在紅塵中打轉,到汲汲營營成為暢銷心靈作家,被人視為「靈性導師」(在光環上又加上寶座啦,哈),現在的我,只想成為一名平凡的靈性生命的實踐者和分享者,如是而已。從絢爛歸於平淡,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然而,我還是非常感謝老天給我智慧寫出了《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讓它成為進入靈性殿堂的入門經典之作,幫助了很多人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人生,進而開始了靈性成長的旅途。但是這其中受益最多的還是我,不僅名利雙收,而且豐富了我的生命,也讓我知道,當有一天離開人世的時候,我留下了一些有意義的痕跡。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初版序
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有個男子一天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條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僅有的路燈下找東西。她非常慌張、著急地在找,讓這個男子不禁停下腳步,想助她一臂之力。
「請問你在找什麼?」男子問。
「我的車鑰匙,沒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慮地說。
「你大概在哪個位置,怎麼掉的?」
女子指向另一個暗處,說:「在那兒掏錢包出來的時候掉的。」
男子詫異道:「那你怎麼不在那裡找?」
女子理直氣壯地回答:「那裡沒有燈呀,怎麼找得到?」
或許你覺得上面這女子愚昧得可笑,但我們在尋找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的快樂時,常常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女子一般,找錯了方向。因為我們尋找的地方,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想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的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尋求解答和快樂,結果卻都是徒勞無功。原因就是:我們找錯了地方!
這就是我想寫這個故事的最大動機:以一位都會白領階級的女性為主角,經由我們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種種事件,逐漸把眼光從外在的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在世界,進而發現我們大多數的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緒的奴隸!所以,難怪我們無法獲得我們想要的人生!
「為什麼我不快樂?」「為什麼我不能擁有我想要的生活?」書中帶著你一步步從理性科學的角度看到大多數人困惑的成因,且從身心靈三個方面去探討、研究主宰著我們人生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地在操控我們的身心。當然,書中也提供了如何解除這些模式的實際有效方法,幫助我們從思想、情緒和身體的桎梏中解脫出來。
隨著書中女主角生活上的起伏和衝擊,很多人生的課題和智慧也隨之展開。書中一些重要的配角人物(其中有些名人,希望大家不要對號入座呀!)本身的經歷和成長,為我們見證了這些人生智慧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女主角最後能夠在智者的指點之下,改善內在的狀態,進而改變了外在的世界,就像春蠶破繭而出,迎風飛揚。當我寫到這裡的時候,自己都忍不住落淚。我多麼希望看到更多的人能夠活出他們想要的人生,找回真實的自己呀!
因此,我真誠地希望閱讀本書的人,都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實用、靈性的生活指南。我建議讀者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要急著一口氣讀完,最好能夠讀完幾章之後,好好地咀嚼、反思一下,再繼續下面的章節。
若是能夠和好朋友或家人一起看、一起分享心得,效果會更好。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把它當成一般小說來看,那可能會錯失一些可以幫助你改變人生的機會。因為書中這些人生哲理是需要去體會、去實踐的,而頭腦的瞭解並不能造成任何的改變。
相信很多讀者朋友看了書以後,會聯結到自己實際生活上的某些問題,如果本書帶給你一點點心靈的觸動,進而讓你有些體悟和洞見,甚至解除了生活上的紛爭或是情緒上的煩惱,希望不要吝惜與我們分享。
張德芬 二○○七年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