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底帕斯症候群

伊底帕斯症候群
定價:500
NT $ 110 ~ 350
  • 作者:笠井潔
  • 譯者:蕭雲菁
  • 出版社:新雨
  • 出版日期:2011-06-1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270896
  • ISBN13:9789862270899
  • 裝訂:平裝 / 72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你以為,你已經看透「真相」了嗎?
第三屆本格推理大賞得獎作
伊底帕斯症候群
Oedipus Syndrome

  當你的眼光注視著深淵之際,深淵也已看透了你——

  巴黎的病毒學研究中心——巴斯德研究所,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縱火了,
  而且縱火的人還是犯下無數重大刑案,被稱為「惡之化身」的國際恐怖份子,
  尼克萊.伊利契.莫查諾夫?為了躲避伊利契的邪惡陰影,也為了完成友人的託付,
  我,娜迪亞.摩葛,帶著我的拍檔矢吹驅,千里迢迢來到了地中海上的某個小島,
  然而這時我還不知道,在眼前等待著我的,將是怎樣的殘酷現實……

  來吧,各位,戲劇即將開演,
  你能走出這以愛與背叛為名,深不見底的迷宮嗎?

  米歇爾.傅柯的哲思,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才情
  哲學推理的頂峰 笠井潔
  即將掀起前所未見的思考風暴!

作者簡介

笠井潔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文學評論家。

  早年精研新左派及現象學等思想,一九七九年以《再見,天使》一書獲得第六屆角川小說賞出道,同時也創造出他筆下最為人所知的哲學家偵探——矢吹驅。

  二○○三年,他以矢吹驅系列的第五作《伊底帕斯症候群》獲得第三屆本格推理大賞。

  笠井潔除了身為推理小說家,亦是新本格派推理的旗手,許多新生代的知名作家如櫻庭一樹、米澤穗信、我孫子武丸、奈須蘑菇等,皆曾蒙其裁成。

  不只如此,他也是日本相當知名的思想家與評論家,和另一位思想家東浩紀(三島由紀夫賞得主)被並列為「現代日本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

監修簡介

林斯諺

  台灣嘉義人,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著名推理小說家、評論家,以文筆優美、邏輯嚴明著稱,著有《冰鏡莊殺人事件》等作品。

譯者簡介

蕭雲菁

  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喜歡閱讀與旅遊,足跡踏遍日本全國。

  現從事兼職翻譯、口譯,並擔任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日語講師。譯有《愛的領域》、《無辜的世界》、《我,不是替代品》、《黑色記事本》等書(以上皆由新雨出版)。

 

目錄

序章   死之災難
第一章 忒修斯的背叛
第二章 戴達羅斯的墜死
第三章 米諾托的神像
第四章 伊阿宋的遇難
第五章 伊底帕斯的疫病
第六章 雅辛托斯的流血
第七章 阿波羅的神諭
第八章 波賽芬妮的森林
第九章 亞歷山大的漂流
第十章 亞莉阿德妮的復仇
終章   生之災難
解說   傅柯式的暴風雨山莊
 

解說

傅柯式的暴風雨山莊

  一、關於《伊底帕斯症候群》

  笠井潔是一名小說∕評論皆擅長的二刀流作家,在日本文壇佔有重要地位。在台灣處於日本推理譯介尚未成熟的年代,其大名早已在推理迷間口耳相傳。本作《伊底帕斯症候群》(以下簡稱《伊》)是他的得獎作,拿下2003年第三回本格推理小說大賞小說部門的首獎,與乙一的《GOTH斷掌事件》並列;他同時又以《偵探小說序說》拿下評論部門的首獎,成績輝煌。

  《伊》是一本相當厚重的作品,中文譯稿字數多達五十萬字。故事以非洲為場景作為開端,敘述病毒學家弗蘭索瓦前往薩伊調查奇異的風土病,後來自己也染病,只好回到巴黎休養。他委託女主角娜迪亞.摩葛(本作的第一人稱敘事者)將關於該病的研究報告資料轉交給人在希臘的馬多克博士。娜迪亞於是與男友矢吹驅(本書的名偵探,也是笠井潔筆下最著名的系列偵探)一同動身前往希臘的斯發肯。在因緣際會之下,他們來到了斯發肯外海的孤島──米諾托島,以島上的華麗建築物──戴達羅斯館為背景,群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揭開了一連串的殺人慘劇。

  聚會的第一晚,暴風雨來襲,訪客之一的道格拉斯從三樓墜下,屍體被中庭的巨大牛神像之牛角刺穿。島上電話線斷線,唯一的船隻又撞毀,米諾托島形成封閉空間。之後,兇案接二連三,撲朔迷離,案外有案,兇手之中又有兇手。娜迪亞與矢吹驅是否能聯手找出隱藏在事件背後的真相?

  本格推理的常見要素,如暴風雨山莊、密室殺人、死前留言、屍體裝飾、一人飾多角、多重轉折、意外兇手……等等,在本書中都可以找到,也都是本書的核心要素。故事的設定再加上這些要素,《伊》正是一本不折不扣的本格推理,因為各樣因素而對本書的類型有所質疑的讀者大可放心,如果你讀推理小說的訴求是公平的智力對決,那本作絕對可以滿足你。這並不是一本掛羊頭賣狗肉、披著本格推理外衣,實則別有意圖的小說,而是標準的、符合本格定義的作品(甚至可以說是太標準、太本格了)。只不過,本作在內容上承載了大部分本格作品所無法承載的重量,那究竟是什麼呢?

  二、關於矢吹驅與哲學

  笠井潔筆下的偵探矢吹驅是一名學習哲學的青年,如果我們將「哲學家」這個詞做廣義解的話,或許可以將矢吹驅看成是一名哲學家,因為他的確常常侃侃而談自己的哲學理論。笠井潔曾旅居巴黎,對於歐陸哲學(continental philosophy)有所研究,這或許也是他為何將偵探設為一名哲學愛好者的緣故。也因為這樣,矢吹驅系列的作品充斥著濃濃的哲學論調,人物對談充滿艱深晦澀的哲學思考,作者以論文式的寫作方式,大量植入哲學理論或與作品內容有關的專業知識(例如在本作中,有許多神話、醫學、歷史的背景知識)。這種「論文式小說」固然考驗著讀者的接受度,但也讓作品承載了以往本格作品所看不到的知識廣度以及思想深度,可以說是矢吹驅系列的顯著特色。笠井潔透過矢吹驅系列,讓推理小說與哲學有了接點,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矢吹驅專研現象學(phenomenology),並將現象學的要義應用於推理偵查,使用「本質直觀」的方式洞悉真相,再加以分析。現象學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思潮之一,由德國哲學家胡塞爾(Edmund Husserl)所創立,發展到後來影響力不只限於哲學領域,對於許多學科都有顯著而深刻的啟蒙作用。

  以哲學的發展而言,二十世紀發生了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經由弗列格(Gottlob Frege)、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羅素(Bertrand Russell)等人奠定了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的基礎,支配了英語世界的哲學,從此與歐陸哲學涇渭分明(縱然有學者否認這種區分)。分析哲學重視語言分析,奉邏輯為思考方法的圭臬,但邏輯在許多歐陸哲學的思潮中,並不具有優先地位。

  在大部分的推理小說作品中,偵探破案所依循的大多是邏輯,以邏輯方法為推理最高原則的代表人物正是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但在《伊》一書中,矢吹驅卻使用現象學作為推理方法的最高依據,邏輯退居次要,甚至不被認為是有效的思考方法。偵探質疑邏輯的力量,這種情況在推理小說中是十分罕見的,也因此讓「本質直觀」這種推理方式更獨樹一幟。隱藏在這幅圖像背後更重要的意義,正是歐陸哲學與分析哲學的思考方式之對比。這也是矢吹驅系列小說一個重要特徵:若非對哲學有一定認識者,很難完全品味故事之樂趣與意義。這對讀者來說,不見得是個閱讀門檻,反而可視為另一種「解碼」過程,細細地去解讀、思考字裡行間的哲學論述──這正是另一種推理樂趣。

  三、關於傅柯

  笠井潔不僅將哲學論述置入故事中,也讓知名哲學家出現在故事裡。在《伊》中出現了一名角色──米歇爾.達吉爾,眼尖的人可以發現這位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

  傅柯於1926年出生於法國,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就讀期間,他修習了哲學的課程,這段期間他遭逢憂鬱症的侵襲,接受心理治療,因此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後來除了哲學的學位外,他還獲得了心理學學位。他之後在許多大學任教,包括法國與美國的大學。在美期間他於舊金山的同性戀社群中染上了愛滋病,1984年逝世於巴黎。傅柯哲學對人文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著名的有他對於監獄的權力結構之解析,這部分被大量引用於《伊》一書中。

  在本作中,米歇爾.達吉爾這個角色完全就是傅柯的翻版,可視為作者對傅柯的致敬。藉由矢吹驅與達吉爾之口,書中詳盡地闡述了傅柯哲學的要義。傅柯哲學對於「權力」有著獨特的見解,而傅柯的權力哲學之思維瀰漫於全書,使得這部作品讀起來就像一部傅柯版的本格推理。關於其理論的細節,作者在書中有著鉅細靡遺的解釋,筆者在此不贅述,只是要特別點出,作者將這套理論延伸到推理小說中對於「密室」與「暴風雨山莊」的闡釋,可說是笠井潔作為一名推理評論家所具備的獨特創見,深刻而有洞見,值得讀者留意與品味。

  四、總結

  本作不只置入傅柯這個角色,援引了傅柯哲學,也以傅柯的私生活為出發點建構故事情節。「伊底帕斯症候群」在故事中是一種散播於男同志間的疾病,其實就是愛滋病,在傅柯那個年代,人們對愛滋病還不了解,因此故事中詳實描述了對於愛滋病的初步醫學研究,還有該病所帶來的恐慌,並從中拓染出人性糾葛。這樣的情節設置,也許也是對傅柯之死的一種感懷吧!

  透過傅柯為主軸,以希臘神話包裝,作者建立了一個充滿飽滿哲學思維與文學隱喻的本格推理故事,帶來一種全新的閱讀感受。讓我們一同跟隨著矢吹驅,進入傅柯式的暴風雨山莊吧!

林斯諺
(作者為知名推理小說家)

 

內容連載

序章 死之災難

茂密的熱帶叢林深處裡,沉甸甸地累積著濃濃的濕熱霧氣。廣大的綠色樹群,片刻不停地散發出植物細胞的陰鬱氣息;它們和濕熱的霧氣混雜在一起,讓整片空氣變得宛如濃湯一般,濃稠地黏附在皮膚上,揮也揮不去。

故鄉馬丁尼克(譯註:法國的海外屬地,位於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也是一個亞熱帶島嶼,所以比起生長在法國本土的人們,他還是比較有辦法忍耐這種酷暑的。正因如此,當他最初懷抱著志願遠赴薩伊時,對於這裡的酷熱氣候,並不怎麼感到掛心;然而,馬丁尼克島的酷暑和中非這裡比起來,在本質上似乎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為此,每當他在薩伊(譯註:非洲中部的主要國家,以礦物資源豐富著名,一九九七年改稱剛果民主共和國。)叢林深處裡滿身大汗地迂迴前進時,總會不時懷念起吹拂過加勒比海上的舒爽熱風。

車體早已生鏽,形同報廢車輛的老舊卡車,急速奔馳在泥地上,還不斷濺起地上的泥水。這條貫穿叢林而過的道路,是一道殘破不堪的泥濘小徑,路面上大大小小的坑洞裡,還蓄積著黑色的泥水。老卡車宛如在颶風裡乘風破浪的小小漁舟般,不住地劇烈搖晃著。這時,一邊哼著歌、一邊握著方向盤的巴剛果族男人,突然像是想起什麼似的,向坐在副駕上的弗蘭索瓦問道:

「長官,您怎麼會想去阿布巴基呢?那個村落可是很貧瘠,什麼也沒有喔!」

男人以不流暢的法語拼湊著句子。薩伊當年剛從比利時獨立出來時,原本是將斯瓦希里語、林加拉語、奇剛果語、齊魯巴語等四種語言列為官方語言,但一方面因為太過繁雜,再加上除了這四種官方語言外,在國內還存在著許多其他方言,所以最後決定改將從比利時殖民時期起就廣為使用的法語,定為官方語言。

駕駛載貨卡車的中年男性黑人,他的法語基本上說得還算流利。就弗蘭索瓦看起來,在這種深入叢林腹地之處駕馭車輛的人,其技術的高超程度,應該絲毫不遜於文明國度裡的噴射機駕駛,而男人當初或許就是為了學習這種特殊技能,所以才有機會接觸並學到法語的吧!弗蘭索瓦一邊用拳頭擦拭額頭上的汗水,一邊緩緩地回答道:

「我聽說,那個村落一帶正在流行新型傳染病,我想去確認一下那是什麼樣的疾病——這可是我的工作呢。」

「該不會是跟伊波拉出血熱同類的吧?」

「阿布巴基那邊的醫師只說正在流行一種傳染病,其他細節都沒有說得很清楚,所以目前還無從判斷。」

「我記得阿布巴基那裡的醫師,是一位白人女醫師吧?」

對於男人的這個提問,弗蘭索瓦並沒有回應,只是默默點了點頭。在這昔日被稱為「黑暗大陸」的非洲赤道地帶裡,自古以來就不斷上演著人類與無數病原體激烈對戰的戲碼,而這種情形直到今日,似乎仍沒有多大的改變。就連一心想追尋尼羅河源頭的探險家李文斯頓以及史坦利,最終也都不是死於飢餓或原住民的襲擊,而是倒在了非洲特有的風土疾病之下。

酷熱的暑氣加上濃烈的濕氣,這種環境條件讓中非的叢林地帶,就像是實驗室裡的培養皿般,不斷製造出新型的病毒來。被認為原初是由非洲進化而來的人類,之所以會一路北上,將自己的足跡逐漸擴散到亞洲與歐洲,或許就是因為受到故鄉叢林裡蔓延開來的病原體威脅,不得不逃命而做出的選擇吧!畢竟乾燥的冷空氣,並不適合非洲產的病毒繁衍生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2
    $110
  2. 二手書
    24
    $120
  3. 新書
    7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