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舜英購物日記

許舜英購物日記
定價:340
NT $ 194 ~ 522
  • 作者:許舜英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出版日期:2011-01-2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272427
  • ISBN13:9789866272424
  • 裝訂:精裝 / 328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帳單有可能是最令人心碎的小說。
頭等艙的traveling kit裡面,蘊含著國家商機和現代生活趨勢。
你餵給身體另一種美學想像,你的身體就會變成詩人或是藝術品。

  走過廿一世紀,從台北到上海,資深創意人許舜英總是站在前端,探尋廣告與傳播的其他可能。她的文字創作一如廣告作品,流露富於文化觀察的機智,更多了幾分個人感知的魅力。

  2008年問世的《我不是一本型錄》,許舜英以對談形式提出犀利的現代消費生活觀察;《購物日記》則收錄許舜英2007-2010年於中港台媒體發表的最新文字創作,對於時尚產業、跨界行銷、消費文化,許舜英有著不流俗的體驗與觀點,即使是日常小事,她的態度思維與感性敏銳,也能在筆下淋漓盡致地展現。

  直面華文世界廣告教主許舜英的文字,我們才真正地更接近(或更疏遠?)許舜英一些:戀物的、自覺的、時尚的、美學的;後現代的、階級的、女性主義的;美感的、流行的、當代的、解構主義的……。本書特別邀請書籍裝幀名家陸智昌操刀,在其一貫簡約雅致、恰如其份的設計中,讀者能夠不受干擾地進入文字的內在宇宙,如實感受許舜英筆下的聰明、纖細、與深度。

  〈2009春夏必備單品─薏仁蒟蒻綠豆湯〉,入選《九十八年散文選》(九歌,張曼娟編選)、《2009飲食文選》(二魚,焦桐編選)

  特別收錄:〈高膽固醇男人vs.穿裙男孩〉、〈侯麥日光與可居住性〉、〈失去年齡的年代〉(發表於《MING明日風尚》

  特別邀請獲亞洲出版業協會設計大獎,書籍裝幀名家陸智昌設計

裝幀說明

  本書特別設計為便於攜帶的32K隨身尺寸,裝幀方式採圓背精裝。封面裱紙選用光滑且帶有溫潤基調的雪芙紙,書名燙黑。限量版書盒,以同款雪芙紙裱製,做書名燙黑、線條燙白處理;兩冊單書與書盒完美融合,典雅小巧,內斂而不流俗。

作者簡介

許舜英

  前意識形態廣告公司創辦人,現任Chief Creative Officer, Ogilvy Fashion CHINA。

  許舜英以廣泛涉獵鑽研生活美學的體驗、探索與表達;除了廣告作品流露強烈風格與獨特創意,許舜英也持續在文學與時尚雜誌專欄發表創作,其書寫混合了激進的消費生活觀察、魅力化的學術理論,集結出版的文集《大量流出》與《我不是一本型錄》為書市注目之作,被譽為「一個時尚現象、時髦商品與知識符號」。

 

目錄

推薦序  犀利而不傷膚淺的消費美學講義∕羅智成
推薦序  你的速度必須極慢∕蔡淑玲

I. 購物日記
購物單的敘事能力
Marni final final sale
藍色血液 vs 黑色血液
男人是購物白痴
Retro, Retro, Retro
Victim
打字機店裡的甜甜圈
購物女王或購物女工
對於質感的過敏
玻尿酸面膜法式水晶指甲不思議姬

II 現代生活清單
我,是家庭主婦
2009春夏必備單品—薏仁蒟蒻綠豆湯
侯麥的夏天
侯麥日光與可居住性
恐怖生日禮物
挑食做為一種生活策略

III. 購物美學精神分析
穿白襯衫的女人
編織的女孩
高級訂製的都會主義
Repair Chic
拜金女Hello Kitty
Baby Chic
失去年齡的年代
沒有Fashion Icon的偶像文化
兩種購物人格

IV. 非時尚樣板
當衣服靈魂出竅時
適合給綠色和平的時尚觀點
古典嚴重缺貨中
銀行家被精品迷惑了嗎?
高膽固醇男人vs. 穿裙男孩
古著感
監獄囚衣改造的最新時尚
無政府狀態安那其購物美學

V. 閱讀新品種
如何單手解開胸罩及其他
總統的時尚態度
新品種資訊發表會
「無料」的「有機」
我討厭在飛機上閉目養神的人

 

內容連載

侯麥日光與可居住性

「我們誕生的家屋,銘刻進了我們身體,成為一組有機的習慣。」——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

我喜歡:白色但略有些油漆斑駁的木質地板。有view的浴室。乾爽的風吹動我的窗紗。最好我的針灸醫師住在我隔壁。窗戶半開即便空調正在運轉。挪威的光線。侯麥電影裡的日光。有人替我把做ratatouille的材料全部洗切好。

我害怕:杜拜。紅木傢俱。下石油雨。鄰居家門口堆著的鞋。餐廳免費供應的茶水。打破世界紀錄的摩天高樓。購物商場的美食街。配色詭異的大樓外牆LED燈。環保購物袋。新聞主播的造型。電視廣告配音。餐桌上的冰雕龍船裝著sashimi。

此時此刻,當電視沸騰著世界盃的噪音,「可居住性」這個概念就像上海梅雨季的低氣壓一般令人窒息。

或許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個句子非常前現代。

地球上的城市連空氣都快不夠分配了。

當中國城市正要崛起時,其他地方的城市人卻已經開始反思城市。為什麼要唾棄城市?因為他們夢想過一種從農場到餐桌的飲食品質生活,因為他們不想看見太多LV旗艦店,因為他們不想衣食住行都受控在地產財團的手上,因為他們不想活在全球化資本掌控的同質化規格的套裝生活方式中。

一座城市的可居住性高不高,最重要的是居住在那裡的人有著什麼樣的精神風貌。

最近越來越意識到一個自我危機,我永恆的感覺到無論在那一座城市我想與之對話的人很可能不到五個。說五個或許並不誇張,但是在這座城市裡的大部分人之於我,無論是客戶、同業、甚至是在百貨公司逛街時路過的陌生人,芸芸眾生中一定不會有一個人和我一樣正在讀德勒玆,也不會有一個人和我一樣喜歡油漆剝落的地板。這的確是一個自我危機,因為我也不覺得有人會把一座城市有多少人在讀德勒玆當成一個問題。

如果我所居住的城市,那裡的地產商給我的室內設計不會有油漆斑駁的地板,那裡的雜誌編輯不知道David Harvey是誰,那裡的餐廳只能夠給我一張從一百道菜裡勉強可以點兩道菜的菜單,那裡的超級市場販賣洋芋片就像是鵝肝醬,那裡的書店讓我買不到一本想看的書,我該怎麼辦? 我該如何在這座城市生活?

居住在這樣的城市脈絡裡,我似乎顯得非常不合時宜,唯一的求生策略就是創造一個安全系數範圍內的自處之道,除此之外,我只能繼續和某一種不存在於現實生活裡的東西打交道,繼續人格分裂下去,繼續閱讀Deleuze及其他能與之神交的東西,讓我得以進行一種不被城市鈍化的自我遊戲。

但是我們不可能全都變成宅男宅女,我們需要和居住的城市進行某種程度的交流,而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影響我們和這座城市的交流指數,這是城市的可居住性裡另一個關鍵。

創意不絕的出版社、世界名列前矛的美術館、不太商業的gallery、具有文藝氣息的私人企業、大片大片的綠地、注重飲食品質、不用害怕開窗戶,提供散步樂趣的人行道……這些自然而然形成的都會生活品質,不只是仰賴公共政策或文化資源,更需要一群優質的企劃人員,他們可能是政府部門的公務員,可能是美術館的curator,可能是出版社的編輯,可能是某一個具有vision的品牌專員,這些專業工作者就是一座城市的實力、配備、infrastructure,給予一個相對上比較有水準的生活品質。

城市的可居住性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要有夠established的neighborhood,只有住在這樣的neighborhood才具備品嘗精采生活滋味的條件。

最近讀到香港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對港式「士多」(store)的觀點很有趣:過去香港居住文化中的士多蘊含了一種非常有智慧的日常生活方式,在那個不全球化的年代,人們還沒有去supermarket大肆採購,只要走幾步路到家對面的士多,每日生活所需應有盡有,不用在家裡儲存太多東西,不用為了五根螺絲釘而買一大包回家,也不用把冰箱塞滿,因為士多就是街坊的倉儲。

冷冰冰的地鐵站、令人卻步的創意餐廳、乏善可陳的便利店、精品百貨公司……如果住家附近只有這些,可居住性對我而言趨近於零,還不如有非常地道的甜品店、獨具authentic的小店,傳統口味的清湯牛腩麵攤、從小去到大的五金雜貨店、經營三代的麵包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7
    $194
  2. 二手書
    62
    $210
  3. 新書
    79
    $269
  4. 新書
    79
    $269
  5. 新書
    85
    $289
  6. 新書
    88
    $299
  7. 新書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