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感謝我求學生涯中的授業老師們,是他們的導引,使我走進教育社會學這個令人著迷的學術領域。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秋天,年逾古稀的杜元載教授(曾任師大校長)走進教室,在老先生遒逸的開講中,我初次接觸到社會學。這位耄耋的美國西北大學社會學博士,拿出一冊泛黃的Sociology原文書,交代全班同學分工翻譯。我雖然如期完成作業,但對於譯述內容似懂非懂,也無法一窺社會學全貌。不過,懵懂之間似乎已經徘徊在社會學的大門前。
教育社會學引起我的注意,主要是因為閱讀了林清江和陳奎□兩位老師的著作。這一個有別於行政、哲史和心理學的學術領域,突然間為我打開一扇窺探教育的窗櫺。在一向重視哲學和歷史觀點的教育學系裡,社會學像是一個嶄新的視野,新奇而有活力。它不僅擴大了我的想像力,把教育現象連結到校外的社會勢力;它也讓人有一種眼光,穿透教育正常的表象,驚覺底層隱藏著的各種問題;它更把教育放在一個拉長的歷史縱深裡,讓人瀏覽林林總總而有趣的變遷動因。
令我對社會學產生最深刻印象的,應該是陳伯璋老師。這位在戒嚴時期就已經潛心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年輕學者,丟下幾頁書單給我,裡頭幾乎全是社會學的基礎理論。這些專著的名稱雖然曾經「風聞有你」,但當時我卻沒有「親眼看見」的興奮,因為這不是課外讀物,我必須全力鑽研。在閱讀過程中雖不至於懸梁刺骨,但和那些深澀的文字搏鬥,確實是一種心靈熬練。然而憤啟悱發的結果,是讓我對教育問題的理解、分析和批判,產生更深刻的體驗和認知,也更確定我邁入教育社會學的方向。
這些年來,我在大學擔任教育社會學的授課,間或也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發表。但是總感覺此一學術領域的發展,東西方的學術界有一些差距。歐美地區不僅著書立說者眾,並且不斷開發新興議題。可是回顧教育社會學在臺灣數十年來的發展,雖然有許多年輕學者陸續投入研究行列,也有不少新銳的論文發表。但大師們陸續退休之後,學術發展似乎有一道傳承的斷層。尤其教育社會學的學術性格十分倚重時間向度,在近三十年來令人眼花撩亂的全球變遷裡,教育社會學產生許多新論述、新理論、新議題和新成果,這些變遷的趨勢確實需要作一個扼要的綜整,讓學習者能瞭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全貌。
當年輕學者們正孜孜矻矻地投入國科會專案研究,或是焚膏繼晷地發表TSSCI論文之際,我深感那些正在從事教學工作者、正在接受教師職前訓練者、或僅僅是關心教育實務的廣大群眾,似乎更需要受到關懷,獲得教育社會學之新知的傳播。他們需要的是一本綜論教育問題的專書,一本從社會學觀點切入教育問題分析的專書。當我年復一年感覺它的迫切性時,當我年復一年在課堂上遙指新教育社會學的桃花源時,我也知道我沒有任何理由推卸責任。就如同這幾年臺灣單車運動的一句名言:「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在2008年,我終於下定決心,動筆開始這本專書的寫作。
本書的基本架構和以往前輩們並無太大差異,章節的設計仍是依循鉅觀與微觀兩條路線。主要不同於以往的,是增加了有關理論發展、學校文化、課程教學和全球化方面的敘述。作者先從鉅觀角度切入,說明社會化、政治、經濟等勢力和教育之間的關係。再則分析影響教育機會均等的幾個重要原因,包括階級、性別和族群。作者一向認為,教育社會學最重要的部分,應該就是階級和教育機會之間的關聯,此一議題不僅在宏觀層面討論,也牽涉到課堂教學和各種潛在課程。因此,在完成機會均等議題的分析之後,本書即進入微觀層面,先討論學校文化和它的幾個面向(學生、教師),再則從社會學觀點分析課程與教學,這也是七○年代以來教育社會學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最後再回到鉅觀層面,從全球化趨勢討論教育變遷與改革。
整體來看,我自己覺得這本書有一點像是社會學觀點的「教育概論」,也像是自己兩年來讀書筆記的彙整。不過需要一提的是,在寫作過程中幫助我最大的是兩本國外著作。其一為L. J. Saha所主編的《教育社會學國際百科》(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該書雖然稍嫌過時(1997年出版),但架構完整,篇章觸及各種教育理論與實務。另一本幫助我甚多的是D. L. Levinson、P. W. Cookson與A. R. Sadovnik三人合編的《教育社會學百科》(Education and sociology: An
encyclopedia)(2002年出版)。這兩本書是我最重要的參考來源。不過,教育社會學畢竟座落在文化與歷史座標裡,東西方國家的教育現象各有不同背景。因此作者在書寫過程中,也盡可能迴避學術的殖民主義,把教育問題的分析回歸到實際的社會脈絡裡。
一本專書的寫作,不同於論文集的編著。後者雖然累積常年的學術研究成果,但前者更需要在一個既定架構之下,以有限的時間蒐集各種資訊,並且以融通的方式薈萃各種不同來源的觀點和論述,最終呈現一部組織架構完整,兼顧理論和實務,並且能跟上時代腳步的專書。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學習孤獨,學習靜默,學習忍耐。雖然行政工作纏身,令我疲於應對。但每每在各種夾縫的空檔裡閱讀和寫作時,那種發現新知和自我成長的喜悅,無以言喻。我喜愛那種在寫作時踽踽獨行的滋味,喜愛在浩瀚知識之海的漫遊之樂,更難忘那種在串連文字時的思路困頓與峰迴路轉時的豁然開朗。陳伯璋老師近年來談論「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在寫作過程中也似乎經歷幾許「慢」的哲理。雖然逐章寫作時,那種「等候黎明」的期待令人身心煎熬,但在慢步之中我有更多的思考時間,蔓延的觸角給我更多接觸新知的機會,漫遊之中讓我鳥瞰更多的時代趨勢。
如果用更恰當的比喻而言,寫作這本書就如同騎單車環島一樣,我可以那樣真實地貼近臺灣土地,每一個站口都令我深刻難忘。包括在謐靜秀麗而蓊鬱挹翠的北宜公路上躥山躍嶺,在炎陽烈日下享受嘉南原野上稻穗的芬芳,在斜陽映照的椰林裡佇看屏鵝公路邊的海天一色,或是在皎月星空下穿越瀰漫柚花暗香的舞鶴台地。寫作不僅是一種慢的藝術,寫作更是一趟驚豔的發現之旅。
作者才疏學淺,能力有限,不敢奢望成就一本金匱石室之書,但求在前輩學者們所奠定的基石上,添加一塊房角石。作者坦承也犯了敝帚自珍的毛病,不知剪裁。一些煞費功夫蒐集到的資料,在電腦螢屏上就是捨不得刪去,以致許多章節尾大不掉,內容鬆散且龐雜。在此必需向讀者們致上歉意。由於研究生和大學生的需求不同,讀者在閱讀時,或許可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讓閱讀不至成為一個沉重負擔。本書如有任何舛誤,也敬請不吝賜教。
末了,作者期望這本粗淺的作品能有三種功能,第一是幫助教育工作者更新、躍升並拓廣視野,激勵其對教育之熱愛和奉獻的與日俱增。其次則希望發揮承先啟後的功能,激發學有專長的人繼續寫出更博雅、深刻、精粹的專門著作。尤其當知識之半衰期越來越縮短時,教育界需要更多有識之士投入這個寫作行列,引進新知,分析問題,裨益實務,並啟發改革的方向。如果能達到這些成果,作者將感到萬幸。第三則期待兩岸四地的學術界朋友們,未來一起為教育社會學的發展,繼續努力,合作交流,使教育社會學在華人教育世界裡綻放活力,開花結果。
譚光鼎
序於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1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