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語法論叢

先秦兩漢語法論叢
定價:550
NT $ 435 ~ 523
  • 作者:王麗華
  • 出版社:Airiti Press Inc.
  • 出版日期:2010-09-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286142
  • ISBN13:9789866286148
  • 裝訂:平裝 / 63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八篇先秦、兩漢的語法現象集結成書,其中六篇是先秦至兩漢的語法研究,另二篇是漢代的語法探討。將先秦、兩漢的一些語法規則或變化,透過語法分析,呈現在「被動式」、「『V……之……』與『V+其……』式」、「兼語式」、「特殊詞序」、「使動、意動、為動用法」,及「『為』字用法」、「『何』『曷』『奚』『胡』『惡』五字用法」,和「數量詞用法」上,讓當時的文言文語法得以條理化地傳承下去,期能增強讀者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此外附錄中尚收錄兩篇關於詞類活用的「先秦至清朝詞類之活用」、「從古今作品看詞類在漢語中之活用」,範圍涵蓋古漢語及現代漢語。

作者簡介

王麗華

  淡江大學中文系專任副教授。研究中國語法三十多年,除鑽研古代語法,亦致力於現代語法的研究。論文多發表於審稿嚴謹的《淡江人文社會學刊》(前身為《淡江學報》)及《淡江中文學報》。著作包括《于湖詞校注》、《法言語法探究》、《魯迅“吶喊”“彷徨”的語法研究》、《現代漢語構詞與詞類》。此外也從事小說創作,已出版《無奈秋濃》、《一個叫日落的地方》、《懸腸草》、《情若連環》。

 

目錄

第壹編 句式 1

壹、先秦至兩漢被動式句法探究 1
一、前言 2
二、無標誌之被動式 2
三、被動式輔助詞之用法 11
四、特殊句構 31
五、結論 33

貳、先秦兩漢「V……之……」與「V+其……」式之探討 53
一、前言 54
二、「V」後帶「之」的組合式詞結 54
三、「V」後帶「其」的句子賓語 79
四、「V」後不帶「之」的句子賓語 96
五、「V……之……」與「V+其……」之使用現象 104
六、結論 106

參、先秦兩漢使動、意動、為動用法分析 117
一、前言 118
二、使動用法(Causative) 118
(一)V的使動用法 119
(二)adj.的使動用法 138
(三)N的使動用法 161
(四)num.(數詞)的使動用法 168
三、意動用法(意動詞─Putative) 169
(一)V的意動用法 169
(二)adj.的意動用法 170
(三)N的意動用法 184
四、為動用法(Altruistic) 193
(一)V的為動用法 193
(二)adj.的為動用法 198
(三)N的為動用法 199
五、結論 202

肆、試論先秦至兩漢特殊詞序 209
一、前言 210
二、漢語詞序之倒序 210
三、補語的前置 234
四、謂語的前置 240
五、狀語的後置 243
六、定語的後置 244
七、主語、賓語、補語、兼語的外位形式 245
八、為配韻而倒置 249
九、兩狀語之倒置 250
十、兩句倒裝 250
十一、結論 251

伍、漢代《新語》等八部著書兼語式之結構分析 257
一、前言 259
二、兼語式分類 261
三、「兼語式」「V1」的分類 261
四、兼語之成分 299
五、兼語後面之成分 301
六、「V1」後面之多重聯合 301
七、結論 302

第貳編 「為」字用法、疑問詞、數量詞 313

壹、先秦至兩漢「為」字用法例析 313
一、前言 314
二、「為」之用法辨識 314
三、「為」之用法例析 316
(一)用作述語(verb) 316
(二)用作繫詞(copula) 324
(三)用作準繫詞(pseudo- copula) 329
(四)用作介詞(preposition) 331
(五)用作連詞(conjunction) 341
(六)用作狀語(adverbial) 342
(七)用作語氣詞(助詞─particle) 344
(八)用作助動詞(auxiliary verb) 346
(九)用作詞組之定語(adjectival)或中心語(center) 347
(十)用作連動複合詞組之「V2」 347
(十一)「所+V(為)」、「所+P(以)+V(為)」: 347
四、結論 349

貳、先秦至兩漢「何」、「曷」、「奚」、「胡」、「惡」五字用法研究 361
一、前言 363
二、「何」「曷」「奚」「胡」「惡」五字用法 364
(一)用作定語(adjectival) 364
(二)用作主語(subject) 367
(三)用作賓語(object) 368
(四)用作謂語(predicate) 371
(五)用作補語(complement) 375
(六)用作狀語(adverbial) 384
(七)「何、曷、奚」與他字結合使用 404
三、結論 434

參、漢代數量詞探究 445
一、前言 446
二、數詞(Numeral) 446
(一)單數詞與複合數詞 446
(二)基數、序數、約數、虛數、分數、倍數、和數 447
(三)數詞的重疊 474
(四)數詞之句法作用 475
三、量詞(classifier) 482
(一)名量詞 482
(二)動量詞 503
(三)量詞的重疊 504
(四)量詞的句法作用 504
四、數量詞與名詞之組合規律及句法作用 506
(一)數量詞與名詞之組合規律(assembly rule) 506
(二)數量詞之句法作用 507
五、結論 509

附錄 523

壹、漢語詞類之活用 523 (壹)先秦至清朝詞類之活用 523
一、前言 524
二、詞類在句中之活用 524
(一)名詞(方位名詞)、稱代詞、形容詞、數詞活用為動詞。 524
(二)名詞(方位名詞)活用為形容詞。 546
(三)名詞(方位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活用為副詞,作句中狀語。 547
(四)動詞、形容詞、數詞活用為名詞。 554
三、結論 559
(一)名詞(方名位詞)、形容詞、數詞之動化。 559
(二)動詞、形容詞、數詞之名化。 562
(貳)從古今作品看詞類在漢語中之活用 566
一、前言 567
二、詞類在句中之活用 567
(一)名詞、方位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568
(二)名詞、形容詞、動詞活用為副詞 584
(三)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588
(四)動詞活用為量詞 592
(五)副詞活用為動詞 595
(六)數詞活用為副詞 595
三、結論 595

貳、英漢術語對照表 602

參考書目 605

 

推薦序
淡江大學前教務長 傅錫壬教授

  今年是王麗華教授學術成就最為豐碩的一年,她同時完成了兩本語法學的著作。我剛拜讀了她的《現代漢語構詞與詞類》一書,並寫了一篇序,而《先秦兩漢語法論叢》初稿,已悄悄擱在我的桌案。她存心是覺得我退休之後太閒,而刻意加重我的工作。

  王教授這本論叢,結集了先秦兩漢許多重要典籍的例句而成,經、史、子、集無所罅漏,在語言現象的涵蓋面上,已經十分周全,自然理論解說的可信度亦大為增強。這是它的優點。其次,漢語語法中,「被動式」的解析是最為困難的。至今,還依稀記得,許先生在敘事簡句的特殊句型的「被動式」中,引用《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身亦被十餘創」的「被」字有「受」的意義,然而是否即被動式,亦或「被」此一動詞,原就有「受」的意義,乃司馬遷為文巧妙之處?當時困擾我許久。王教授用許多篇幅並以用標誌或不用標誌加以說明,更可見其匠心獨運之處。

  本書雖為八篇獨立的論文組成,但對漢語語法學上的幾個重要概念均已敘及,所以它不僅是學術論文,也是語法學進階的通俗讀本。

推薦序
淡江大學德文系前系主任 賴麗琇教授

  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文字皆有語法,「語法」可說是一種語言的精髓。它是一種語言結構合乎科學的分析,概述一種能闡明有系統的、且合乎規律的理論。漢語的語法同樣是一種探討在漢語語言結構裡合乎規律的科學。

  漢、藏語系的漢語始自先秦,歷經秦始皇一統天下「書同文」到兩漢的語法,其被使用及語言本身的遞變及演進,可說淵源流長。研究先秦、兩漢的語法,藉此可以瞭解現代漢語的用法。

  本書作者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研究古、今漢語的語法,並深入淺出地分析漢語語法規則已有三十餘年。本書係由八篇單篇論文集結而成的論叢,作者不憚辛勞,在語法句子裡所引用佐證的例句,皆是中國古典學術震古鑠今的經典之作,涵蓋的範圍從《周易》、《詩經》、《老子》一直到《史記》、《論衡》、《吳越春秋》等等,可謂博覽群書,鉅細靡遺地引經據典,以呈現先秦、兩漢語法的脈絡,並探討是否為一脈相傳,或是在語言結構演變的歷史長河中之變異。

  本書收納「被動式」、「動詞後帶『之』或『其』」、「使動、意動、為動用法」、「特殊詞序」、「五個疑問詞」、「『為』字用法」、「兼語式結構分析」及「數量詞用法」的研究,提供現代漢語某些已消失的語法用法作參考。展讀本書,方始理解漢語的深奧,更能深深體會漢語的確博大精深。

  漢語被列為世界上最難懂及難學的語言之一。它提不出根據,並且太絕對了。但是本書引用的例句皆有憑有據,這是本書的特色。的確,漢語的發音與書寫和其他拼音語言比較,完全大相逕庭,也因此相對地困難。而且與拼音語言在分析上同樣的不易。雖然如此,母語是漢語的人,不一定能運用自如。因為本書是嚴謹的學術論文,我極為樂意向學術界推薦。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35
  2. 新書
    9
    $495
  3. 新書
    95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