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一起跳海
- 作者:亞托.帕西里納
- 原文作者:Arto Paasilinna
- 譯者:武忠森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10-06-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249131
- ISBN13:9789866249136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繼《遇見野兔的那一年》,又一部拯救你嘴角下垂、人生無味的幽默力作!
★長踞法國暢銷排行榜,暢銷突破百萬冊!
★全球二十多國版權熱烈發行!
★令數百萬歐洲讀者瘋狂絕倒之作!
★電影版權已售給好萊塢製片公司,將在歐洲各地取景!
這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程,我們的最終目的是集體跳海!
不准談論快樂的事、不准說活著真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死」!
您是否有過輕生的念頭?
別怕,不是只有您這樣。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一起找死!
經商破產的雷羅南總裁,和喪妻失志的坎裴南上校,因為一次意外的輕生行動,就這麼在生命的交叉路口相遇了!小小的偶然拯救了兩個大男人的性命,還讓他們決定刊登廣告,擴大尋找和他們一樣想死的人,共同找出完美而精采的死法!
終於,這群有志一同的自殺者,決定成立一個找死俱樂部,由長期指揮軍隊的坎裴南上校,帶領他們來一場有效率又震撼的「集體自殺」。經過熱烈的討論,大家想到的最佳死亡方式,就是乘著遊覽車,一路衝進歐洲最北端的冰冷大海中!
一路維持著哀傷氣氛的找死團,踏上了這趟跑遍歐洲的最後旅程。只是,隨著終點的接近,原本死意堅決的自殺者們,開始出現奇妙的變化:有人盡情揮霍最後的生命、有人愛上了身邊的夥伴,而有人則感覺──活下來似乎也不賴……
當遊覽車開到最北端的海角,當死亡的大門就在眼前,當我們要一起跳海的時候,生命會出現什麼意想不到的轉彎呢?
繼《遇見野兔的那一年》,亞托.帕西里納以其一貫黑色幽默的筆調,敘述關於生命中沉重難解的習題;透過書中角色荒謬而荒唐的際遇,我們可以發現,人生充滿了許多可能的未知,即便遇上困境,也不一定是最後的終點!
作者簡介
亞托.帕西里納(Arto Paasilinna)
1942年生,曾做過伐木工人、製衣工人、記者。他是芬蘭當代相當重要的作家,也是少數能在國際文壇享有極高聲譽的芬蘭小說家。他的作品產量相當豐富,至目前已累積近四十本的作品中,有詩集、散文集,半數以上是小說,翻譯的語種多達四十幾種,尤其在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最為暢銷。
亞托的故事多關注在小人物身上,儘管反映的是生命中沉痛的無奈,但其筆觸總保持著一種幽默的從容和輕盈的舉態,因而博得廣大讀者的喜愛。亞托的作品不僅暢銷,也曾得過許多芬蘭及國際的文學獎,包括1989年法國的Prix Litteraire Air Inter,以及1994年的Giuseppe Acerbi Prize。他是近幾十年來少數能從芬蘭跨至國際文壇,聲勢歷久不墜的重要作家。
譯者簡介
武忠森
輔仁大學法文碩士,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兼任講師及自由譯者。譯有《遇見野兔的那一年》、《經濟不說謊》、《背叛者之歌》、《諾言酒》、《小小彭西》等書。喜歡讀書、譯書以及遊山玩水。
推薦序
最嚴重的,也不過如此而已嘛!──關於《當我們一起跳海》
臥斧
自殺是相當積極的行為。
──《完全自殺手冊》
一九九三年,日本書市出現一本引發軒然大波的作品。
這本書隔年出版的繁體中文譯本,不多久就遭禁下架;日文原版也在吵吵嚷嚷數年後,於一九九七年被列入有害圖書名單並限制販售。雖然本書內容大致以學理角度切入、就事論事地分析,但因討論主題敏感,引發的反對與支持意見當中,論點幾乎沒有交集:反對者認為該書內容違背道德標準,並應對後續引發的事件負責,支持者則認為該書以科學角度提供分析,並未教唆讀者親身嘗試──就像有人買了本食譜,但他可以一輩子不照食譜的內容做菜一樣呀,何罪之有?
這是鶴見濟的《完全自殺手冊》。
人命實在是個奇妙的玩意兒:常聽得明明是小事一樁,像是著涼感冒或者被利器劃出小傷口,但沒多久卻引發一連串問題莫名其妙就沒救了的案例;但也有大病小病從未間斷、加上抽菸喝酒種種不良習慣卻硬是活過平均年齡長命百歲的實證。鶴見濟在《完全自殺手冊》的後記裡寫道:「我不是在闡述『大家都來自殺吧!』這樣無聊的事,想活的話就要活得自在,想死的話也要死得自在,生命應該就是這麼一回事」,畢竟人生的開始都是不由自主的,如果能夠自己選擇結束的時間,似乎還算有點自我的主張。
所以雷羅南總裁就這麼決定了。
不止一次破產、身體狀況不佳、孩子都已成年、連妻子對他任何計畫都沒啥興致的雷羅南總裁,決定要自我了斷。為了不要造成家人的困擾,他攢了把槍,來到一個棄置的農舍,卻發現農舍裡有個站在木樁上的軍人,正把自己的腦袋套進尼龍繩圈裡。雷羅南出聲制止,反倒嚇得軍人失去平衡,讓繩結提早勒住了脖子;待他七手八腳地救下軍人、喘息平靜之後,這位名為坎裴南的上校與總裁正式相互介紹,而在雷羅南出示手槍的同時,坎裴南上校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是唯一一個想自殺的人。
《當我們一起跳海》,故事開始。
雷羅南和坎裴南這回沒能死成,懷著相見恨晚的知己情懷,掏心掏肺暢快悠閒地聊了一陣,認為既然有相同想法者眾,要成功又不見得簡單──人生很難事事如意,自殺失敗當然也就情有可原;兩人於是同意:不如將有志於此者集合起來,一方面勸服其實還留戀生命的人重新面對人生,另一方面則可以組織一心向死者齊步朝終點前進。
從某個角度審視,《當我們一起跳海》是個充滿黑色幽默調性的故事。
一群認為生無可戀的傢伙,打算聚在一起享受人生的最後時光,共同走完最後一程、轟轟烈烈地結束生命──作者亞托.帕西里納(Arto Paasilinna)以正經中帶著嘲弄、憐憫裡摻著諷刺的口吻,敘述這些人各自遇上、讓他們決定結束生命的大小問題,以及聚在一起之後,共同遭遇的狀況。不過人多口雜、有不同意見就有衝突與妥協,更何況帶頭的兩人曾經挑戰自殺但鎩羽而歸,這夥人能否戰勝此等衰運、順利達成目標?結果如何,委實難料。
換個角度,則會發現這個故事具備了「公路電影(Road Movie)」的特質。
「公路電影」大多是以「一個或數個角色、因故踏上旅程」為主要架構,記述主角們的追求、心境的轉換,以及旅途中與其他人物發生互動的各種經驗;而《當我們一起跳海》明明是集合尋死的團體,卻糊裡糊塗(但順理成章)地經歷了從北歐到西歐各國的特殊風光,體驗了不同的風土民情。更有趣的是,到了故事的末尾,「公路電影」當中可能出現的幾種結局型態,在《當我們一起跳海》裡頭,也全都一一出現。
除此之外,以找死隊伍為主軸輻射發展的支線,也全都帶著一種荒唐的喜感。
反正要死了,所以好像什麼都可以試試,但因什麼都可以試試,反倒撞擊出更多可能;而看在心境不同的其他人眼中,這些可能,也就有種荒謬、突梯,不可思議的成分。加上某個角色不大光彩的過去、某個角色意外入夥的原因、警政當局對於一大群可疑分子引發種種事端的注意,甚至是外交事務國際紛爭的疑雲,全都與這趟尋死之旅相互攪在一起,旅程的目標好像應該黑暗沉重,卻因此變得熱鬧歡快了起來。
鶴見濟認為,「自殺是相當積極的行為」。
這句話出現在《完全自殺手冊》的前言裡,鶴見濟提及「持續的相同事物步調緩慢的反覆出現」及「充滿無力感,存不存在都無所謂」兩個因素,會讓人失去「真正活著的真實感」,走到這個地步、決定替人生畫上休止符的話,或許不是一種消極的決定。有趣的是,當帕西里納筆下的這群芬蘭佬決定進行這個「相當積極的行為」後,鶴見濟提及的兩個主因,反倒面臨意外的挑戰。
所幸,《當我們一起跳海》當中並未替任何一種立場宣教。
帕西里納沒有宣揚「大家應該自己結束生命」的厭世意圖,也沒有大談「生命其實比大家想像的要美好啊」的粉飾太平;透過這個吵吵嚷嚷的找死故事,帕西里納講的,其實是生命裡的諸多變因與數不盡的可能。能夠自己決定終點何在、如何達成,自然不是壞事;不過在那之前的旅程,還埋伏著許多未知。
其實,每段人生的終點全都相同。
《當我們一起跳海》正是場濃縮的人間喜劇:既然終將一死,是故如何觀察、品嘗、體驗與對抗結局來臨的種種情境,才是每段人生獨一無二的殘酷與美好。就開開心心地啟程吧;反正終點在那兒,最嚴重的,也不過就是如此而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