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篇 觀念篇 1
第一章 學校經營的理念 3
第一節 行政的理念 3
第二節 教育行政的理念 6
第三節 學校行政的理念 8
第四節 學校經營的理念 17
第二章 影響學校經營的背景因素 23
第一節 環境變遷 23
第二節 國際競爭力 34
第三節 全球化 36
第四節 知識經濟 44
第二篇 計畫與策略篇 51
第三章 校務發展計畫 53
第一節 校務發展計畫的涵義 53
第二節 校務發展計畫的種類及內容 54
第三節 校務發展計畫訂定要領 58
第四節 校務發展計畫訂定過程 63
第五節 校務發展計畫常見的缺失 64
第四章 學校的策略計畫 67
第一節 什麼是策略計畫? 67
第二節 策略計畫的步驟 70
第三節 辨認趨勢與事件的方法 77
第四節 策略計畫的內容 79
第五章 策略領導與策略行銷 83
第一節 什麼是策略領導? 83
第二節 策略領導者的要素 84
第三節 什麼是策略行銷? 89
第四節 行銷能提供哪些效益? 90
第五節 學校的行銷實務 92
第六章 學校的招生策略 97
第一節 招生的問題 97
第二節 招生的歷程 99
第三節 入學經營 103
第四節 吸引優秀學生的策略 107
第七章 學校的公共關係 111
第一節 公共關係的意義 111
第二節 公共關係的目的 112
第三節 社會系統的公共關係 115
第四節 教育系統的公共關係 119
第五節 傳播媒體的公共關係 121
第六節 學校公共關係的問題與策略 123
第八章 服務品質與消費者滿意度 129
第一節 服務品質與滿意度的關係 129
第二節 滿意度的本質 131
第三節 服務品質的衡量 132
第四節 改進服務品質 134
第三篇 管理篇 139
第九章 人力資源管理 141
第一節 人力資源規劃 141
第二節 員工招考 142
第三節 員工甄選 144
第四節 員工俸給 146
第十章 組織行為管理 155
第一節 組織行為管理的涵義 155
第二節 學校文化 158
第三節 領導行為 161
第十一章 目標管理 165
第一節 目標管理的意義 165
第二節 目標設定的階層 166
第三節 目標管理的歷程 167
第十二章 學校本位管理 173
第一節 學校本位管理的意義 173
第二節 學校本位管理的形式 174
第三節 學校本位的教師進修 176
第四節 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 185
第十三章 全面品質管理 189
第一節 全面品質管理的意義 189
第二節 全面品質管理的原則 190
第三節 全面品質管理的策略 193
第四節 全面品質管理的應用 194
第十四章 財物管理 201
第一節 學校預算 201
第二節 基金籌措 203
第三節 設備管理 204
第十五章 衝突管理 209
第一節 衝突的意義及種類 209
第二節 衝突的汙染源 211
第三節 衝突的類型 213
第四節 衝突管理的策略 215
第五節 危機處理 219
第四篇 師資培育與視導篇 221
第十六章 師資培育 223
第一節 師資培育政策 223
第二節 師資培育課程 224
第三節 教學實習 226
第四節 教師檢定 237
第五節 師資培育趨勢 239
第十七章 教師甄選與任用 243
第一節 教師供需 243
第二節 教師甄選 244
第三節 教師任用 246
第四節 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246
第十八章 教職員工的發展 257
第一節 系統思考的概念 258
第二節 學習型組織與員工發展 259
第三節 員工發展的內涵 260
第四節 員工發展的模式 261
第五節 員工發展的歷程 263
第十九章 教學視導 271
第一節 教學視導的架構 271
第二節 教師品質與教學品質 271
第三節 教師的生涯發展 275
第四節 實習教師的視導 276
第五節 初任教師的視導 278
第六節 邊緣教師的視導 283
第二十章 小班教學理念與經營 289
第一節 小班教學理念 289
第二節 小班教學研究 290
第三節 小班教學經營 294
第五篇 評鑑篇 299
第二十一章 評鑑的基本概念 301
第一節 評鑑的意義 301
第二節 評鑑的基本類型 302
第三節 評鑑的途徑 304
第四節 評鑑的實施 321
第二十二章 學校本位的評鑑 337
第一節 學校本位評鑑的意義 337
第二節 學校本位評鑑目的 338
第三節 學校本位評鑑模式 340
第四節 學校本位評鑑的方法與工具 342
第五節 學校本位評鑑的內容 343
第二十三章 員工的績效評估 347
第一節 績效評估的意義 347
第二節 績效評估的目的 351
第三節 績效評估的內容 352
第四節 績效評估的原則 353
第五節 績效評估的方法 354
第六節 績效評估的歷程 357
第二十四章 教師的專業發展評鑑 363
第一節 教師評鑑的目的 363
第二節 教師的教學行為及其指標 364
第三節 教師評鑑的原則 367
第四節 教師評鑑的標準 370
第五節 教師評鑑的資料來源 375
第六節 美國加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79
第七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啟示 382
第二十五章 另類教學評量 385
第一節 教學評量的意義 385
第二節 真實評量 386
第三節 實作評量 388
第四節 檔案評量 390
第五節 契約評定等級 394
第六節 電腦化適性測驗 395
第二十六章 課程評鑑 399
第一節 課程評鑑的意義 399
第二節 課程評鑑的目的 399
第三節 課程評鑑的內容 401
第四節 課程評鑑的模式 402
第五節 課程評鑑的步驟 415
索引 423
表次
表2-1 台灣地區新生兒人數的變化 24
表2-2 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新生人數的變化 24
表4-1 長程計畫與策略計畫的差異 69
表4-2 大學的機會點、威脅點、優勢、與劣勢分析 72
表6-1 美國與英國大學學生決定就讀學校的資訊來源 109
表11-1 目標管理績效查核 172
表18-1 學習型組織與非學習型組織比較 260
表18-2 傳統的員工發展模式與現代的員工發展模式比較 262
表19-1 法國、紐西蘭、中國、及瑞士等國的初任教師導入措施 280
表21-1 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鑑的異同 302
表21-2 預定式評鑑與反應式評鑑比較 319
表22-1 學校自我評鑑的四種基本類型 339
表24-1 教學行為指標 366
圖次
圖1-1 經營與領導之差異 18
圖4-1 學術檔案策略矩陣 74
圖4-2 市場機會矩陣 75
圖5-1 策略領導模式 89
圖7-1 媒體關係的基本要素 122
圖10-1 組織的文化網 159
圖10-2 大學組織模式 160
圖11-1 目標的階層 166
圖11-2 目標管理歷程 170
圖11-3 目的與目標在需求評估的關係 171
圖17-1 教師甄選口試有待查證的項目 245
圖18-1 員工發展歷程模式 263
圖18-2 實驗設計 267
圖19-1 學校視導的理論架構 272
圖21-1 簡化的計畫評核術網狀圖 329
圖21-2 甘特圖 330
圖22-1 學校本位評鑑模式 341
圖23-1 績效評估與效能 349
圖23-2 學校效能與校務改進 350
圖24-1 Iwanicki的教師評鑑標準 371
圖24-2 Danielson的教師評鑑標準 372
圖24-3 美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NBPTS)的專業教學標準 373
圖24-4 Nolan & Hoover的教師評鑑標準與指標 374
圖26-1 Tyler的課程評鑑目標模式 403
圖26-2 Stake的課程評鑑外貌模式 406
圖26-3 Parlett與Hamilton的闡明模式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