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從喜悅、惶恐到榮耀
林清波 / 互助營造集團總裁
「為台灣打造一座世界級的地標」, 是我創立互助營造以來一直不斷追求的理想。 這次毅然決定承包這個劃時代工程的悸動,至今猶在。
為實踐這份理想,互助營造集結國內外一流的成員參加此次的競標, 尤其承蒙伊東豊雄建築師的慨諾襄助, 為這個工程擘劃出讓全世界為之驚豔的連續螺旋體屋頂及曲面支撐馬 鞍結構,其壯觀程度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不亞於北京「鳥巢」, 施工難度亦為舉世罕見,加上屋頂一百萬千瓦的太陽能發電機制, 在在創下紀錄,外觀不僅優美,內在空間更具人文, 整體設計亦兼具綠色環保指標。
但這樣一座近乎藝術品的體育館, 在開始設計進而施工後即面臨一波又一波的困難與挑戰, 當時遍尋國外各專業廠商,都無法在時程、 成本甚至技術上有所把握,彼時的心情「 就好像把車開進一條看不到光的隧道」。 所幸台灣擁有的潛在性優秀人才使國際性統包團隊發揮各自所長, 經由不斷地探討與研究,創造新技術、新工法, 使所有的工項皆能在工期、品質及成本三方面的要求下完成。
這項成就不只領先台灣,更可謂獨步全球。 這個工程的完成不但是我互助營造創立六十週年的代表作品, 也代表著「台灣」的精神,更是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機會。
記得在工程簽約儀式上我曾說過:「我們希望利用這個機會, 好好留一個紀錄,傳承給後輩營造工程伙伴, 這份記錄不只在技術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今日, 這座形似巨龍場館的完工, 內心的激動與當時剛承接這工程時的心情並無二致, 感謝過程中各方的支持與協助,尤其是高雄市政府的所有成員, 在此特別申謝。能完成此工程, 不只是互助營造的榮耀亦是台灣營造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此書的編纂,不只為了記錄,更為傳承,希望這份精神, 能隨這本刊物的面世而傳達,在此與諸位互勉之。
建築師 / 伊東豊雄
在世界上引以為傲的「高雄世運主場館」完成了, 從國際競圖比案開始僅三年的時間, 竟然能夠依照既定計劃如期完成如此高品質的建築, 這樣的成效著實令人感到相當驚訝。 我想其中成功的主要關鍵就在於以互助營造為核心的團隊同心協力, 首次徹底摒除台灣與日本、設計與施工之間的隔閡, 各自充分完成了本身的任務,才能獲得如此豐碩的成果。
「高雄世運主場館」具有世界上難得一見的稀有特質, 首先這個體育館的主要入口是開放於外部環境中, 這可將到此處參訪的人們如流水般順暢地由廣場引導至內部, 此體育館可說是與自然環境融合為一體的建築, 亦是跳脫20世紀內外分明(內部就是內部,外部就是外部) 這類傳統體育館的新型式體育館。
在環境中採開放式的這個特質,引導出有關生態、 結構方面的第二與第三項特質。
亦即創造出開放式體育館的空間與周圍極具魅力的公園融合為一體的 景觀,但這並非將體育館建在公園內,而是公園等於體育館。
此外,屋頂上面積達10,000m2的太陽能光電板不僅能在觀眾 席上發揮遮陽的功能,同時也能促進自然能源的利用, 這可說是一座生態建築的典範!
而能夠創造出如此與自然融合為一體的流動空間, 主要的關鍵在於呈現出螺旋狀的屋頂結構系統。 正因為有此連續螺旋狀的系統,才能實現朝氣蓬勃的動態空間。
這些特質彼此之間有很密切的關係, 在相互補強下使世運主場館成為開創新時代的體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