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並用繪圖及解說文字,連環式介紹「抽藤、燒□、油車、燒炭、打石炭、挑夫」及現已消失的屋舍「茅屋、撐頭屋、閂鑿屋、泥牆屋、泥磚屋」等內容,留下失傳的生活記錄給後人作為參考。
作者廖景淵老師以古稀之年,運用其過人的才華,描繪出消失的行業中,被保留記憶的先民結晶。老師文字細膩,畫風清新,對於有志研究客家族群常民生活的研究者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史料。這些消失的無形文化資產,藉由老師所繪一系列珍貴的圖片,清晰重現。在這片土地上,各族群為了傳承延續其生命意義,建造屬於自已的屋舍,如茅屋、撐頭屋、閂鑿屋、泥牆屋,代表了當時生活所需的建築風格。而為了生存,符應當下生活的抽藤、燒□、油車、燒炭…等勞力行業亦應運而生。這些圖像與文字記載,不僅是先民傳承的生活智慧,更是一份重要的歷史記錄,反映了世代無聲的文化跨越,更藉由記憶的傳遞與再現,讓生活智慧再現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