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代建築的十六章

關於現代建築的十六章
定價:300
NT $ 237 ~ 255
  • 作者:五十嵐太郎
  • 譯者:謝宗哲
  • 出版社:田園城市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009886
  • ISBN13:9789867009883
  • 裝訂:平裝 / 256頁 / 25k長 / 13.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新銳建築評論家,五十嵐太郎在思考現代建築之際,以16個關鍵字為線索來進行考察與現代思想等問題進行接軌,撰寫剖析之「當代建築輕理論」!

  日本新銳建築評論家五十嵐太郎,在思考現代建築之際,以16個關鍵字為線索來進行考察,

  將建築與現代思想等問題進行接軌,以深入淺出的論述與口語化方式書寫。

  內容主要特徵之一在於和建築的「歷史的觀點」及「現代的動向」間的銜接上。涵括「關於形式與環境」、「居住,以及日本的這個空間」、「建築何去何從」的三大面向,再細分成「型態與機能、巴洛克、斜線與坡道、全體 / 部分、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住宅建築、身體、日本的(東西)、戰爭之影、Super Flat、歷史與記憶、場所與景觀、建築類型(Building Type)、情報(資訊)、媒體、透明性與映像性」的十六個章節。把現代建築理論各個面向上的重要議題,作了完整而明確的剖析與討論。

作者簡介
五十嵐太郎 Igarashi Taro

  一九六七年出生於巴黎(法國)。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碩士課程修了。工學博士。專長為建築史與建築理論。目前為日本東北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建築學教授。建築評論家。200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總策劃(commissioner)。著書計有《新宗教與巨大建築》(講談社現代新書)、《美麗的都市、醜陋的都市》、《過防備都市》(中公新書)、《現代建築的perspective》、《閱讀、旅行—世界名建築》(光文社新書)、《戰爭與建築》(晶文社)等多數,而編著則有《看不見的震災》(Misuzu書房)、《畢業設計時所想的事,以及現在的處境(邁向建築的軌跡—日本建築家的畢業設計)》(彰國社 / 謝宗哲譯,田園城市)等等。最新著作為《映畫的建築 / 建築的映畫》(春秋社,2009年)。

譯者簡介

謝宗哲 Sha Sotetsu

  2000年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2002年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2007年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從2006年起設立Atelier SHARE,現在為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目錄

中國語版序 / 五十嵐太郎
中文版序 / 五十嵐太郎
代序 / 曾成德--現代建築的標籤雲

第一部 關於形式與環境
01章 形態與機能-被裝飾的小屋或原野
02章 巴洛克-橢圓與裝飾
03章 斜線與坡道-運動以及地景
04章 全體 / 部分-Bricolage與Pattern Language、伽藍與市集(Bazaar)
05章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Manhattanism、Bigness、Junk Space

第二部 居住,以及日本的這個空間
06章 住宅建築-邁向無意識的深層
07章 身體-從柱子到 mobile suits
08章 日本的(東西)-Taut、彌生、繩文
09章 戰爭之影-廢墟的意象、代謝主義與人工地盤
10章 Super Flat-沒有差異的表層世界

第三部 建築何去何從?
11章 歷史與記憶-Modernism、Revival、保存
12章 場所與景觀-地域主義、場所精神、Dirty Realism
13章 建築類型-監獄與便利商店
14章 情報(資訊)-『看不見的城市』的交通
15章 媒體-雜誌、寫真、模型
16章 透明性與映像性-作為螢幕的建築

後記 / 五十嵐太郎
譯後記 / 謝宗哲
主要參考文獻

 

代序
當代建築的標籤雲 / 曾成德(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當代建築的思潮在十年前左右開始以「關鍵字」的形式傳播。所謂「關鍵字」,正恰如維基百科上以標記語言(Markup Language)所條列的名詞。身處在當代的建築人或準建築人以關鍵字來理解建築理論,也正似在螢幕上搜尋維基百科標記語言的超連結的鏈結來理解知識的方式。這些關鍵字既反應出當代社會眾聲喧嘩的多元性,也呈現著集結作者諸公們個人觀點的雜湊性,就如同維基百科上的知識書寫方式。如此,建築的「大理論」時代當然也就一去不復返。這個現象並不唯獨出現於建築領域,文化研究的大老 Terry Eagleton 便以「理論之後」來形容當前的狀態。

  當代建築理論家 Michael Speaks 於是創造了「設計情報( Design Intelligence )」一詞,用以形容建築理論被取代,系統性知識輕量化為飄浮資訊的當前狀態。表面上,Speaks所創造的名詞說明了當代建築所處的資訊化世界,也點出了當代設計所運用的各種人工智慧的軟體及技術。然而,對我而言,Speaks所狡黠的創造出來的新名詞一方面點出了當前建築所面臨的戰局正如軍事情報單位所面對的情勢——資料來源不明、情報片面不完整——另一方面也更貼切的將設計的行動譬喻成了軍事行動上所馬上必須面對的戰略判斷及採取的戰術行動。換言之,當代建築極具特質的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隨機性與行動性在 Speaks 的名詞上表露無遺。

  更有趣的是此一名詞在刻意誤讀時所巧妙地呈現的當代建築理論與創作的狀態。設計情報的英文 Design Intelligence 幾乎是把智設論 (Intelligent Design) 兩個字倒過來重組。所謂智設論當然是泛指相對於達爾文演化論的有神論創造說。隨著將兩個英文字翻轉似乎也暗喻著,設計情報時代的已然到來,大師神話的時代已經終結;而過去如聖經教條般的各種建築理論也不過是各種偽科學而已。Michael Speaks的觀點一腳將建築界踹出三十餘年來的理論窠臼並且四腳朝天的跌落入二十一世紀門檻裡的地板上。

  「設計情報」的出現為僵化於後現代主義的死巷及糾結於其他各種領域理論的迷宮中的歐美建築學界提出指向多樣性與新議題的出口。例如,快速成型生產( Prototyping Production );例如,可持續性( Sustainability )美學等等——永續生態與美學形式是矛盾修飾語(Oxymoron)嗎? —— Speaks似乎企圖藉靠著這個新的觀點迫使建築學界能夠面對材料的崛起,氣候的變遷等棘手又迫切、新鮮又現實的問題。Michael Speaks的理論觀點堪稱是自1966年以來最直接、明白的世代交替的證言。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這個時間點的意義源自「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一書的出版,它創造了上一個世代建築理論的範型轉移。

  Robert Venturi的「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以下簡稱「複雜與矛盾」)一書在歐美建築學界帶來了建築理論的崛起,也引領入形式理論的泥沼。在現代主義自二次大戰後城市重建所取得的全面勝利中Venturi逆向而行,在書中挾帶了大量的歷史建築案例,針對現代建築先驅者 Wright 與 Corbusier以及特別是 Mies等人的建築觀提出諸多相當程度不以為然的討論。在今天的維基百科上便以「反革命」一詞描述此書在當年出版的情形。而在本地建築學界,「複雜與矛盾」一書於當年所擾動的盪漾與歐美的光景相比真是一點也不惶多讓。但相對於「反革命」,「複雜與矛盾」為本地建築學界的菁英提供了一個反動的可能。反動於現代建築的美學形式,反動於「西方」建築主流的觀點。「複雜與矛盾」因此成為台灣建築學界以論述「生產」建築的濫觴。

  自此以後,意圖為本土建築尋求其正當性基礎的建築學者便沿著同樣的邏輯,常把焦點置於「場所精神」、「模式語言」、「批判性地域主義」及「構築學」等一類的理論觀點上。姑且先不論這些理論並不等同於當代建築所思索的議題的全部;然而一旦這一類建築理論成為主流的信念時便常常隨之散發著一種政治正確的況味與意識形態的偏執。因此往往發生的情況是,建築的討論只要一旦專注於設計手法或形式意義時便常常被直接斥責為是自慰放縱且不負(社會)責任的。如此一來便難以寬容其他任何的觀點或他者的立場,更遑論彼此相互對話甚或互相辯論的可能。

  除了上述的情形之外,本地的建築學界也常摸索另一種類型的理論,企圖把建築置於更大、更上位、更抽象的知識體系中來思索;例如:符號學、現象學與社會學等。然而抱持著這類態度的中國文人建築學者對於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建築形式的成見或敵意似乎也常常隨之油然而生。形式主義成了一頂大帽子,原本在語意上中性的「形式」一詞也成了不易進行討論的髒字。甚至直到最近都還有文人建築師為文感嘆在「複雜與矛盾」一書中「范氏…的理論太偏重形式了!」

  若進一步檢視本地建築理論的晚近發展狀況,便會發現「複雜與矛盾」一書是一個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案例。該書的內容其實分為三大部分,包括Venturi所謂的「一個溫厚的呼籲」,九點關於形式的鋪陳辯證及十二個設計案例的演譯呈現。的確,要理解全書內容的門檻並不低,必須具備外語能力(雖然它出現過中文翻譯),歷史知識(古典建築佔有相當部分的篇幅),對材料的認知,對形式的理解,對於建築圖面的閱讀,對於原典案例的認識,對於文學理論的興趣等等。或許是這些難度的緣由,致使本地大部分對此書的研讀、討論或傳播都僅停留在本書第一章第三段與第四段 —— 「我喜好混雜更勝於純粹…我盡收不邏輯,高唱兩面性」等等。甚至往往在建築理論討論中常常僅剩下口號式的引用書名標題或隨意的加以杜撰引申。

  事實上 Venturi 在1977年二版序言附註裡就曾說,這本書的議題主要處理的是針對稱霸六○年代早期建築界的王道 —— 形式 —— 所提出的;並也進一步澄清說,對於形式的討論並不等同於將其它關於社會議題或象徵意義等層次的問題排除於建築學科領域之外。有意思的是隨著響亮的書名成為口號後,常常引述書中 「less is not more」 的名言,甚至將其引申為 「less is a bore」 的本地建築學界在支解國際樣式之外似乎也未曾或未能更進一步研讀其旁徵博引的歷史案例甚至理解其鑿斧分明的設計策略。

  同樣的,只消稍加留意便會發現, Venturi 在書中的第一段就毫不避諱地引用文學家 T.S.Eliot 對分析詩的理論觀點,也更在其所提示的第二點特質,「晦澀(Ambiguity)」時,不加掩飾的借用 William Empson 在「晦澀的七種類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一書中的觀念。因此在書裡的文字中經常明白的傳遞出英美文學新批評理論之於他的影響。但是即使Venturi 有著這麼直接的表白似乎也未曾觸動本地學者進一步涉獵當代文學理論以對其觀點立場加以了解甚或對其思想脈絡進行深一層追索。我在文中一再的將「複雜與矛盾」一詞用引號括弧的原因便肇因於,對我而言,建築中的「多義與歧義」似乎可以是Venturi此書比較適切的翻譯。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在無形中交代理論的背景,也甚至可以將書中一個顯而易見的概念更為精準的傳遞 —— Venturi 書中的理論其實討論的是形式的意義與設計的手法。

  多年後,建築師 Rafael Moneo 曾說 Venturi 藉著書中為其母親所設計的住宅的範例「顯示他了解建築到了最終就在建築本身」。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就是在指出 ,Venturi 的理論文字其所最終指向的還是建築的形式與設計的語言。然而,Moneo 的另一句話可能更為深刻。Moneo 說,這本書裡的理論是 Venturi 據以實踐其設計理念的詩意執照(Poetic License)。令人惋惜的是,比起他的理論,Venturi 的作品似乎遭到本地學者相對的冷落。此種理論的失準狀態始終令人困惑。

  「複雜與矛盾」並非是單一的個案,前述曾提起的現代建築理論家 / 史學家 / 建築師Kenneth Frampton於八零年代發表的重要論文「批判性的地域主義」亦是另一個值得一探的案例。Frampton的論文基本上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借用哲學家Paul Ricoeur界分「寰宇文明(Universal Civilization)」與「國族文化(National Cultures)」的概念,建立其正當性;第二部分則涵蓋包括通則與案例,Frampton的用意乃在借用這些案例,企圖力抗當時席捲建築界,由Charles Jencks或Robert Stern等人所領軍的歷史風格後現代主義。

  Frampton理論的第一個部分為歷經校園民歌、鄉土文學與野百合學運的這一代本地建築學者注入一劑自「複雜與矛盾」以來的強心針,也成了一整個世代的學界與業界菁英的訴求,並且更盤據舞台中央的投射燈直到今天仍未見消散。然而二十多年來沒有人追究Frampton在第二部分所提的案例中無論Jorn Utzon或Mario Botta的建築形式語言或材料構造是如何具有「批判性」的?沒有人質問為何一個具有「中國風味」的丹麥建築師的作品可以被稱為是地域性的?

  「批判性的地域主義」一詞源自兩位希臘裔的建築學者,Alexander Tzonis與Liane Lefaivre。相對於Frampton,Tzonis與Lefaivre其實曾毫不猶豫的揭櫫他們所謂的「批判性」乃建立於上個世紀出俄國詩人作家Viktor Shklovsky所提出的「違反熟悉度(Defamiliarization)」或「異化(Making-strange)」的藝術技法。這個觀念其實具有極度關鍵的意義,因為對Tzonis與Lefaivre而言,唯有如此,方能具備批判性,才得以避免落入溫情的、甜美的風土主義(Venacularism)的媚俗懷抱與民粹情懷中。

  然而正如「多義與岐義」被口號化為「複雜與矛盾」,批判性被通俗化為對於歐美主流形式主義的對抗。或許「違反熟悉度」的手法來自倡議「藝術即技巧(Art as Device)」的文學理論中的形式主義的觀點,或許「異化」過於直接的講究形而下的形式手法,或許台灣自主性的精神優先於建築自明性的形式,或許翻譯的準度,理論的深度讓位給個人意識型態上的偏執,或許知識體系的連結與開放難敵政治正確的自我檢查系統(Self-censorship)的過濾與裁禁。

  過逝的現代建築學家Colin Rowe在「五個建築師Eisenman, Graves, Gwathmey, Hejduk, Meier」一書的序言補遺中曾寫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話。他說歐洲大陸的建築現代運動在橫渡大西洋時似乎產生了質變,意識型態與形式語言從此脫了勾;歐洲現代運動先驅者的熱情宣言與前衛形式剩下了美國大型事務所公司的標準大樣與國際式樣。與之相對照,本地的建築學界在輸入建築理論時似乎則常在有意無意間過濾掉形式語言與理論真義,另外卻也熱切主動的注入了另一種意識型態的內容與選擇性的思想檢查。

  建築學界對理論的偏執選擇與自我設限不僅遺憾的清除了可以與之對話論戰的他者,更可惜的是也抑制了自我更新成長的機會。當代建築名家Rem Koolhaas對於理論的態度或許可以為此種所謂的「意識型態理論」(Michael Speaks語)提供一個他山之石。Koolhaas在早期將自己封為替曼哈頓書寫回顧發展史的捉刀人並藉著宣稱借用Salvador Dali的妄想批判法(Paranoiac-Critical Method)──「以直覺對癲狂的現象進行客觀的聯想及系統性的詮釋」──對曼哈頓進行研究分析,如此得以建立其初步的理論;而在後期則協同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研究生或其所設立的獨立研究機構AMO對珠三角或消費行為進行研究。藉著對這些不設限議題的探討,Koolhaas野心勃勃的意圖重新定義建築。其務實的「應用型理論」不僅啟動了他的設計團隊OMA多樣的設計策略,也更觸發了當代建築更為寬廣的視野。Tzonis與Lefaivre因此讚頌Koolhaas,指出他的理論吸納了Venturi的觀點也吸收了他們的批判性手法。而反過來,Tzonis與Lefefaivre也藉著Koolhaas的啟發將他們的批判性地域主義往前再推了一步,提出了接納真實世界與接軌日常生活的唯實主義(Dirty Realism)建築觀。

  當代書寫理論的學者與閱讀理論的讀者因此需要一個開放的態度與寬廣的視野。在「關於現代建築的十六章」中,五十嵐太郎先生流露出他個人對建築的寬大的視野、深刻的思索、精準的閱讀、豐富的知識與多元的興趣。他從容不迫的超連結了橫貫古今東西的重要建築議題,例如,唯實主義與場所精神,太初小屋(Primitive Hut)與裝飾棚架(Decorated Shed),Vitruvius與Venturi等;也在書寫軌跡中亦包括了從理論典籍到文化現象皆於內的寬大涵容;諸如,形式與類型、住宅與柱子、身體空間與網際網路、文化遺產與古蹟保存、圓形監獄與便利超商、伽藍與市集、媒體與資訊等,甚至還拉扯到電影與戰爭、御宅族與僵屍、微軟與紅旗等等。誠然,對剛入門的建築理論初學者而言,可能會因為內容東拉西扯而覺得眼花撩亂,但正如五十嵐先生的感嘆,當代建築的理論問題「已經不是一個人能夠書寫的通史了」。當代建築是多元而龐雜的;其定義是開放性且進行中的。當代理論因此碎裂為幾個關鍵字以及由超連結架起的標記語言;歷史被稀薄化,理論被輕量化。

  或許,建築理論恆常的存在著一種失重狀態。也許,在文字與建築的轉換過程中永遠難以避免量體失重,材料失真,形式失去意義,場所失去所在。然而,或許便是藉靠著這個輕量化的過程,建築的思想方得以傳遞得更遠,知識得以跨越更多領域,輪廓得以更多元,面貌得以更多變。那麼, 在這個標記語言超連結關鍵字的時代,「關於現代建築的十六章」一書描繪出當代建築地景。正如Speaks所謂的設計情報,五十嵐太郎先生的「輕理論」呈現了的當代建築理論的「標籤雲」,輕量化但不失準。

作者序

  各位閱讀中文版的讀者們、大家好。

  截至目前為止,筆者寫的幾篇論述性報導都曾經在包含中文的數國語言雜誌與書籍當中刊登出來。不過,個人的單一著作被翻譯成外文版倒還真的是頭一遭,因此,想藉著寫序的這個機會來做一下自我介紹。筆者於後現代思潮相當興盛的1990年代那時候開始從事建築史的研究,而90年代後半則開始致力於現代建築的評論及展覽企劃等相關工作。

  因此,本書可以說是在思考現代建築之際,以16個關鍵字作為線索來進行考察的作品。主要特徵之一在於和「歷史的觀點」及「現代的動向」間的銜接上。毫無疑問地,當我們在思考現代的這個立足點上,歷史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把這本書拿來作為理解日本現代建築背景的讀本也是可以派得上用場吧。此外,本書內容並未侷限在建築領域當中。為了讓相關人文領域的讀者們也能夠閱讀,筆者在將建築與現代思想等諸問題進行接續的同時,都儘可能選擇了簡單易懂的辭彙來進行書寫。然後,對於電影及科幻動畫等次文化的大量參照也是本書的一大特徵。想必筆者出生於1967年、屬於「受次文化洗禮而長大的世代」的這個背景,會是最主要的理由。

  這並不是一本類似所謂「教科書」之類的書籍。倒不如說是針對跨越了從工學到藝術等各種學門的建築這個領域(雖然這本來就是它的原貌)所做的各種論述,亦即一本具有高度雜食性的建築論。如果本書能夠作為一個契機,讓人們發現建築這個學問是可以藉由各種文化面向來進行思考而感到非常有趣的話,那麼相信這會是令人無比振奮而喜悅的。

  這一次,由熟悉日本當代建築的亞洲大學助理教授--謝宗哲先生將『現代建築□□□□16章』翻譯成中文版、讓更多的人們能夠閱讀到本書,筆者藉此序對他表達誠摯的謝意。筆者從學生時代開始便經常背著背包到處旅行,環繞了亞洲各國,包括中國、香港、北朝鮮、泰國、尼泊爾、印度、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謝宗哲先生的活動據點—台灣。

  過去主要是以參觀古建築與近代建築所做的訪問活動,然而最近的旅行則轉變成以視察現代建築為主要的目的。實際上,在迎接21世紀的這個當下,亞洲是遠比歐美更處於刺激而充滿活力的狀況當中的。來自海外的建築家都紛紛加入這個戰局,除了野心勃勃的設計案開始一一被實現之外,各國也都開始有了新世代建築師的豋場。在這樣的一個契機之下,筆者對於本書能夠與更多在亞洲活之新讀者們見面的這件事,由衷地感到喜悅。

五十嵐太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37
  2. 新書
    79
    $237
  3. 新書
    85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