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的祕密情人

香奈兒的祕密情人
定價:250
NT $ 50 ~ 198
  • 作者:克里斯.格林浩爾
  • 原文作者:Chris Greenhalgh
  • 譯者:李之年
  • 出版社:三采
  • 出版日期:2009-10-1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291761
  • ISBN13:9789862291764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2009坎城影展閉幕片「香奈兒的祕密」電影原著小說

No5香水背後 意亂情迷的魔力

  她是狂放的巴黎時尚設計師,他是壓抑的俄羅斯前衛音樂家,
  這段如夜般不為人知的戀情,短暫卻激發出永恆的香氣與樂章。

香奈兒畢生最關鍵激情的禁忌戀曲

  1913年,巴黎,香奈兒專心投入已成名的事業並與富裕的亞瑟卡柏熱戀中。同年,史特拉汶斯基的經典作品《春之祭》,在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劇院中首演,香奈兒與史特拉汶斯基在這裡首次相遇,香奈兒也被這前衛的《春之祭》表演所深深著迷。但現場的觀眾卻憤怒到完全無法接受,由於《春之祭》太過於前衛新潮,現場幾乎釀成了一場大暴動。史特拉汶斯基為此傷心不已。

  七年之後,1919年,贊助香奈兒開店的戀人亞瑟卡柏在巴黎車禍意外身亡,香奈兒為此痛不欲生。1920年,香奈兒與史特拉汶斯基兩人再度相遇,香奈兒因欣賞史特拉汶斯基的才華,大方出借私人別墅供他專心創作。

  當革新當代時尚界的女王可可香奈兒,遇上俄國前衛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剎時電光石火。這段不倫卻轟烈的戀情,充分顯露了香奈兒敢愛敢恨、堅毅靈敏的女性特質;不為人知的是,那段激烈且難分難捨的戀情,不但間接催生香奈兒經典5號(N°5)香水,也造就了日後不朽的香奈兒時尚王國......

傳奇人物

香奈兒(Gabrielle Bonheur "Coco" Chanel, 1883-1971)

  香奈兒(Chanel)品牌的創始人。她現代主義的見解,及男裝化的風格,成為20世紀時尚界重要人物之一。她對高級訂製女裝的影響,被《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100人之一。

重要大事紀

  1909 巴黎女裝店成立。起先只販售女士的頭飾,於一年內搬遷至康邦街(Rue Cambon);日後影響全球時尚的香奈兒王國正式成立。

  1913 香奈兒開始替女性設計運動褲裝;因受到一次大戰影響,其簡約的設計逐漸受到歡迎。

  1915 香奈兒服飾名聲鵲起,在法國享有高知名度,受到婦女歡迎。

  1917 嘗試推出及膝短裙、外套組合的經典套裝,以及黑色蕾絲刺繡晚裝,再度引起共鳴,大受歡迎。

  1919 相戀多年的情人亞瑟卡柏(Arthur Capel)發生車禍意外喪生。

  1920 與俄國前衛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陷入熱戀。這段戀情對香奈兒影響深遠,日後諸多傳記都提及這位俄國戀人,也催生奢華的俄羅斯系列及經典5號香水。

  1921 希望創造一支帶有戀人味道的香水,從俄羅斯宮廷香水創作師Ernest Beaux的樣品中選出了第五款,即為日後知名的香奈兒五號香水,並於1923年上市。

  1923 接受《哈潑時尚》雜誌訪問,提出:「簡單就是所有真正的優雅的基調。」

史特拉汶斯基 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 1882-1971

  俄國作曲家,20世紀現代音樂的傳奇人物,代表作為芭蕾舞劇《火鳥》《春之祭》,激發現代音樂,作品前衛,被人們譽為是音樂界中的畢卡索。
重要大事紀

  1910 定居巴黎。為芭蕾舞劇《火鳥》作曲,並在以後創作了大量芭蕾舞曲。

  1913 《春之祭》首演,反傳統且前衛性幾乎引發劇場暴動。香奈兒女士在首演現場對史特拉汶斯基才華印象深刻,日後出借私人別墅供他創作,演變成轟烈的戀情。

  1915 一戰爆發。史特拉汶斯基所有的私人財產都被沒收,從此不得不為生計而工作。

  1920 自此之後,經過一系列探索,史特拉汶斯基創立了「新古典主義」,喊出了「回到巴赫的口號」。將創作的重心集中到歌劇及室內樂上。

作者簡介

克里斯.格林浩爾 Chris Greenhalgh

  出生於曼徹斯特,在僑居義大利和雅典多年後返回英國,並完成後現代美國詩歌博士論文。現為肯特Sevenoaks School的學術代表。

  格林浩爾於1992年獲得Gregory Award獎,已出版作品包括1994年的《盜走蒙娜‧麗莎》(Stealing the Mona Lisa,)、2000年的《愛,死亡》(Of Love, Death)、《海鞘》(the Sea-Squirt),以及2007年的最新作品《零的發現》(The Invention of Zero)。

  《香奈兒的祕密情人》(Coco and Igor)為其2002年出版的小說,現由作者改編為電影劇本。

譯者簡介

李之年

  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英國愛丁堡大學心理語言學碩士。曾任大學研究中心英語研究員,現為專職譯者,兼任留學機構文件顧問。

 

內容連載

一•
辭世的星期日那早,可可外出兜風。

一周她只休這麼一天,暫且擱下店務。她裹著粗紡花呢大衣抵禦一月嚴寒,倚窗坐在司機後方。映在後視鏡上的是名年近九旬的婦人容顏,眼睛佈滿血絲,睫毛如鴕鳥睫毛般纖長,臉上皺紋深刻,肌膚因過度日曬和吸煙過多,顯得黝黑粗糙。

「您想去哪,女士?」

「哪兒都行,隨處繞繞吧。」

車子加快速度,在鵝卵石路上規律地嗡嗡作響。坐在後座顯得矮小的可可意識到週遭空曠無人。車座散發出一股皮革氣味,皮椅寒冷刺骨。

「是不是令人作噁?」司機說道。

「什麼?」

他以雙手示意:「這玩意。」

可可一邊嘀咕一邊戴上眼鏡。她注意到外頭異常安靜。遠方樹木如鬼魅搖擺不定。瑪德蓮大教堂中傳出單調乏然的鐘聲,巴黎市中心周圍也響起微弱的教堂鐘聲,鐘聲相互呼應,迴蕩繚繞。

慢慢地,她看見了一幕令人震撼的景象。滿街都是死鳥屍體,以鴿子居多。她既戒備又緊張地往兩側窗外張望。開口說話時,臉孔如影子般擴大。「停車!我想下車。」

司機將車停下,趕緊扶她下車,攙扶她時鴨舌帽的帽簷還抵到車頂。如此高齡的她還算精力充沛,但仍孱弱得需要年輕人伸手扶持,才能踏上人行道。

她四處張望,眼睛眨個不停。角質趾的鳥兒在大街上屍橫遍野。鳥兒雙翅癱軟,多呈灰色,圍繞頸部的條紋淡紫點點,虹彩律動。牠們躺在那兒,頭垂向一邊,鳥喙微張。一隻鳥翅膀上的羽毛在可可腳邊疲軟翻飛。

「我的老天!」一陣噁心感竄遍全身,一瞬間她感到頭暈目眩。

往遠處望過去,她目睹了一場更為慘烈的大屠殺。殘破的鳥屍塞滿乾涸的噴水池,更多默然的團團羽翎零星散在沙子路上。

「發生了什麼事?」她問道,既困惑又難過。

「市長下令撲殺這些鳥。牠們把城市弄得污穢髒亂,飛撞擋風玻璃,散播疾病……」年輕人據實稟報。「報紙也有報導,」他措辭小心,語不帶批評地說道。

「可是要怎樣……」她胳膊一揮,試圖納入這場屠殺的範圍。

「他們趁晚上在水池中下毒,」司機繼續說下去。「毒性只夠毒死鴿子。」他搓著戴著黑手套的手,一身僅著單薄的麗茲酒店制服,他不禁感到寒氣逼人。他察覺可可急欲知道更多,於是補充說:「他們選在禮拜六晚上執行,禮拜天才好清掃街道。」

可可這才注意到一小列清道車隊已在空蕩蕩的城市中心四處奔忙。她看著身穿淡藍色工作服的清道夫著手幹起這清掃鳥屍的髒活,這些人撈進鳥屍時她心想,他們簡直就像可怖的賭場總管。

她四肢無力,倚著欄杆穩住身子,鐵鏽微粒剝落,沾上她的手套。聲音從她腦中冒出,言語自我導向,如耳鳴般的尖銳哼聲不停嗡嗡作響。

「女士?」司機歪頭傾聽,但發現她不是在對他說話。

她想到伊格爾和他豢養的鳥兒。要是見到如此慘狀,他不知會何等悲痛,何等震驚。她發覺自己好想念他,對此她深感訝異,至今亦然。她看著伴侶一個個相繼死去,徒留自己年華老去,孤身一人。但他依然在世。所有人幾乎皆已離世,他倆卻倖存了下來,她想這可真奇怪。她滿心柔情地回想起兩人在她的別墅《怡息》(Bel Respiro)共度的那年夏天。距今已五十個年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
    $50
  2. 二手書
    24
    $59
  3. 二手書
    24
    $59
  4. 二手書
    24
    $60
  5. 新書
    79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