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經濟真相和你以為的不一樣:3年內,產業錢景和你我生活將如何改變?

綠能經濟真相和你以為的不一樣:3年內,產業錢景和你我生活將如何改變?
定價:300
NT $ 270
 

內容簡介

  綠能,三年內一定躋身經濟主流,已經在改變人類生活
  你知道嗎?
  .你我都能投資風力發電,甚至賣電給政府。
  .油電混合車只是串場配角,什麼規格的純電動車才是主流?
  .哪種太陽能發電絕對賠本,哪裡卻像油井一樣、有厚利可圖?
  .南韓的潮汐發電廠即將完工,哪些歐洲企業即將竄紅?
  .玉米乙醇代替汽油會釀成飢荒!纖維素乙醇才是新的王道。
  .住宅改裝成被動式節能屋,節能16倍;環保整修,德國眼前商機800億歐元。
  .燃料電池上市之時,電費帳單大縮水,電力公司股價會……
  .用工業設備做碳捕集,像飲酖止渴;但藻類碳捕集,則是一舉N得的好買賣。
  .在空氣中截存碳,種入土中,人類就可以製造夢幻沃土。

  別以為電動車跑不快、跑不遠,別以為風力發電不穩、潮汐發電很扯,更別以為屋頂的太陽能發電板可以替你省錢或環保。

  真相是:
  2010年電動車上市,只要55萬台幣有找
  現在上亞馬遜網路書店就能買到風力發電設備
  沙漠化的草原可以變成富饒耕地……

  綠能經濟正在登場當主角,把環保危機變成巨大商機,更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優質生活的開始契機。開心吧?

作者簡介

克里斯.古德Chris Goodall

  研究氣候變遷解決辦法的世界權威,兼具企業家、作者等身分於一身。為《碳評論》(Carbon Commentary)網站的站主,著作包括《綠能經濟前景和你想的不一樣》以及《綠企業》(Green Guide for Business)、《低碳過生活》(How to live a low-carbon life),後者得到二○○七年Clarion Award非小說類首獎,並獲得《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推崇為「減少碳足跡的決定版指南」。
古德參與馬爾地夫的碳中和(或稱綠平衡)計畫,協助這個島國在2020年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達到碳中和的國家。
他有空閒時,便投注時間於拔掉家電用品的插頭。

譯者簡介

蘇雅薇

  台北人,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生。喜歡觀賞電影、為了休閒而閱讀,以及為了翻譯而閱讀。譯有《新5分鐘推理》等書。

楊幼蘭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碩士,譯作曾獲經濟部小企業處89年與92年度金書獎。翻譯作品包括《雪球-巴菲特傳》(合譯)、《漫步中國股市》、《沒有對手的競爭》、《改造企業》、《跨組織再造》、《創新管理》、《即興創意》、《日不落行銷》、《病菌與人類的戰爭》、《玻璃、紙、咖啡豆》、《鉛筆》等數十本書。

 

目錄

自序 投資嫌早、開發太晚

第一章 追風: 風力發電比你以為的更可靠、更環保
第二章 逐日:太陽能比你以為的更便宜、更有效
第三章 弄潮:捕捉潮汐、海浪和洋流的能量
第四章 汽電共生:燃料電池和區域供熱
第五章 節能住宅:讓你長壽,其次省錢
第六章 奔馳:電動車比你以為的更快大舉上路
第七章 生質燃料:不會跟人搶食物的生質纖維才有未來
第八章 碳捕集、藻類煉油與環境洗刷
第九章 生物炭:低科技、高價值
第十章 土壤與森林:增進地球的碳匯

總結 用這十種科技拯救地球
結語 除了這十種科技,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嗎?

 

自序 

  投資嫌早、開發太晚

  每個禮拜我總會收到兩三封電子報,內容不外乎向我擔保:現在投資綠色科技,未來必有高額的獲利。這些可疑股票經紀人的主張過度樂觀,彷彿打倒氣候變遷這個大敵非常容易,就如同DVD輕易取代錄影帶一樣。這些電子報中宣傳的新科技,往往將基礎建立在違反至今無懈可擊的物理法則之上,讓人感到有些不安。

  這本書相對而言比較保留,我不會宣稱人類可以輕易掙脫對化石燃料(fossil fuels,亦稱礦石燃料,是碳氫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的依靠,快速建立起便宜的低碳經濟。可是,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證明,即便是轉換的過程非常艱辛,人類還是擁有可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工具。

  這本書深入探討十種不同的方式,藉此可以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從大氣中抽取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本書更進一步建議,一旦我們不再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新能源所需的價格不但不會比現在高,甚至還會低出許多,未來科技還會持續高度發展,低碳能源的價格會比現今降低非常多。

  新科技愛好者往往認為,自由市場能自然帶動替代能源發展,取代石油、煤炭和瓦斯,然而數量漸多的環境悲觀論者則認為,世界正加速走向災難;在接下來幾個章節中,我希望在這兩種看法間保持平衡。以下探討的科技大部分都還在初始階段,儘管前途十分光明,但如果沒有持續的科學發展、大筆的創投資本和政府(以及民主國家選民)的大量資助,這些科技都無法快速發展。

  此外,我想不需要特別說明大家也應該知道,發展新科技後,不表示我們就不用改善工業及家庭用電的效率,如果想阻止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繼續上升,甚至使之降低,我們必須一面發展新科技,一面佐以減少能源使用量,包括實質改變生活方式。

  本書提到的一些新科技未來可能會失敗,我在此簡單介紹的創新公司,十年後極有可能大部份都不會存在,但我們大可不用擔心,因為讓最後真正成功的那些發明大規模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就連對全球暖化感到悲觀的人,也應該注意到各國的企業家、創業投資人和科學家已經投入前所未有的巧思和努力,來面對現在人類最大的危機。本書接下來介紹的個人和公司,跨越中國大陸、美國、愛爾蘭、西班牙、韓國、印度和澳洲等不同國家,全世界現在都在認真面對挑戰,萬一人類終究無法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絕不是因為這些人不夠努力。

  兩杯酒下肚,世界變恐怖

  在公眾場合演講時,幾乎所有參與氣候變遷討論的專家,對於人類對抗環境變化的能力看法都很正向、樂觀。他們知道,如果公然表示情況很糟糕,只會失去觀眾的同情心,因此講者往往必須不厭其煩的鼓舞大家,強調人類降低化石燃料使用量時,還是可以增進全球經濟發展。大部分的氣候變遷專家在公開場合都表示,至少在未來幾年間,全球暖化還在人類掌控範圍之內。

  演講結束後常有宴會,這些演講者會留下來,和與會的來賓聊天,大家喝著酒,話題轉向該採取什麼行動,以避免世界走向災難。我參加過許多類似的活動,發現每場宴會上幾乎都會發生同一件事:演講者在演講結束後放鬆了心情,喝下第一杯酒時,仍表示氣候變遷問題還在人類可處理範圍內,但喝到第二杯時,酒精使他的口風變鬆,這時講者就會開始提出較不樂觀的看法。

  全球政界菁英面對環境問題的態度轉變,實在慢到讓人心感不安(我本來想用「像冰河一樣緩慢」來形容改變的速度,但鑒於現在格陵蘭的有些冰河一年可以移動好幾公里,這個形容詞顯然不夠精確)。演講者總是會提出許多證據,證明全球平均氣溫雖然上升不多,卻帶來巨大影響:不到十年內,夏天北極可能不再有冰;亞洲的主要河流一年可能有好幾個月會乾枯;生物多樣性正以加速度降低;由於乾旱、土壤鹽度上升和溫度升高,脆弱的植物受到影響,造成作物收成量的增加速度開始減緩。兩杯黃湯下肚後,講者終於講出了真心話:為了控制氣候變遷,人類必須做出調整,而我們還沒有準備好。

  討論氣候變遷問題的人當中,許多都轉而採取這種兩杯酒後的態度,很不看好人類社會快速改變的能力。他們絕望的指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雖然設想出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情境,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速度似乎比預想中更快,而不必依靠增加化石燃料使用量就能維持經濟成長的國家還很少。這些悲觀主義者表示,大部分政策執行者只知自欺欺人,譬如英國政府高聲宣佈已成功穩定控制溫室氣體,卻忽略了飛機產生的排放量,而不停增加進口的中國商品中,也「潛藏」了製造時產生的二氧化碳。

  不過,這不表示人們不將全球暖化當一回事,全球大部分人民都認為人為活動造成了環境變差。匯豐銀行於二○○七年進行的全球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的印度人表示氣候變遷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雖然仍有不少人懷疑全球暖化的嚴重性,但大部分的人看到自然界越來越明顯的證據後,或許都相信了世界正面臨快速又無法預測的氣候變化。

  人類是否可以成功控制氣候變遷?不同國家人民對此的看法差異極大。開發中國家人民傾向認為人類可以成功打擊全球暖化問題,印度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認為人類可以控制氣溫,但法國人則少於十分之一相信能辦到。富裕國家居民負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通常和人口數量不成比例,他們有自知之明,因此對於人類解決二氧化碳問題的能力也不太樂觀。

  到底哪一方的看法是對的?是喝了兩杯酒後的真心話比較合理,還是印度、巴西和中國人普遍樂觀的態度比較可信?要減輕人類對化石燃料的經濟依賴已經來不及了?還是只是科技上執行有困難而已?

  從本書的深入介紹看來,我們大可抱持樂觀的態度。書中十個章節分別介紹一項新科技或技術,可以將全球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少百分之十,且每一項發明都在現今科學和技術可行的範圍之內。雖然這個用詞有點討厭,不過達到「經濟去碳化」需要的花費應該不會超出人類負擔。

  事實上,許多書中提到的科技,譬如不犁地耕種(zero-till farming)和改良式住宅絕緣系統現在都已經可以使用,長期看來花費也不會太高,這些科技可以減少家用的支出,甚至增加收入。其他包括:次世代生質能源(biofuels)和潮汐能源(tidal energy)等科技,近幾年內雖然會比化石燃料昂貴,但隨著可預期的科技發展,我們未來都看得到這些能源的價格降低。除此之外,雖然要花點錢,但碳吸存(carbon sequestration,或譯為碳截存、碳封存、碳固定)也是可行的選項,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好消息。

  然而,淘汰化石燃料並不容易。每次發表有關氣候變遷的演講時,我都拒絕在講後喝第二杯酒,就是怕把心中的憂慮表現出來。我們必須承認,為了發展書中提到的新科技,人們需要費心費力改變現在處事的方法。比方說,我們現在用汽油或石油當作汽車燃料,在世界各地沿路上千座加油站都可以加油,液體燃料很方便,也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便利生活。然而,從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人類很明顯應該轉而使用電動車(electric car),以再生能源充電的電池當作電源。

  總有一天,電池推動的電動車價格會降低,比現在靠內燃機運轉的汽車怪物還要容易保養。但要全球汽車都停用石油、轉而使用電力的工程浩大,汽車電池必須持續改進其價格和充電速度,還要能儲存行駛好幾百英里所需的電能。雖然第一代全電動賽車已經上路,也獲得熱烈迴響,但不代表電池能夠快速成為汽車動力的主力。我們需要企業家和公司冒險停止使用汽油,政府也必須提供支持和財政協助,車主則必須忍耐第一代電動車的種種缺點。然而一旦跨越所有難關後,大家一定會懷疑:為什麼人類等了這麼久,才轉向使用無污染、保養簡單又極有效率的電動車?

  書中提到的其他科技幾乎都需要走過類似的過程:一開始,新科技使用起來既花錢又不方便;隨即而來的麻煩期間內,大家的熱忱開始消退,科技進步也顯得緩慢;接著,存疑的買者開始接受新科技;最後,我們終於發現不需要再依靠化石燃料而活。

  停擺三十年的先進研究

  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質疑我保守的樂觀看法,那就是舉一九七○年代早期的事件當例子。當時和現在一樣,石油價格以駭人的速度不斷上漲,於是全球政府和公司都努力想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推動研究開發計畫,試圖找出最好的方法,來商業化發展低碳科技。許多當時研發出來的成果,都跟本書介紹的新科技如出一轍:美國政府花錢培養生質燃料,中國大量投資厭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英國開始研究波浪能源(wave power),而歐洲政府則支持汽電共生(combined heat and power)發電廠的發展,和我們現在做的完全一樣。

  然而,憤世嫉俗的人總是不斷提醒我們,當年的努力完全失敗。即便政府投資了數十億美元,新科技的要價依然很高,技術發展不完全,消費者的興趣也有限。七○年代早期的石油危機結束後三十年間,石化燃料價格逐漸降低,使政府對替代能源失去興趣,大部分的研究也不了了之。因此,近年來最諷刺的事,就是許多在一九七○年代研究替代能源的人又被大家找了出來,繼續幾十年前突然停止的研發活動:當年有一群人差點發明出用藻類製造石油的工業用科技,現在他們又回到研究室,重拾三十年前未完成的研究。

  其他早年發展低碳能源的先驅者,或許意識到政府和投資人對新科技興趣短暫,而決定不再固守原本的研究,而朝其他領域繼續前進。沙特的鴨子(Salter’s Duck)發明於石油短缺一年後的一九七四年,是最早用來捕捉波浪能源的機器之一。這項發明高度進步,捕捉波浪能源的效率至今無人能敵,其發明者南非科學家史帝芬.沙特(Steven Salter)博士也樂見波浪能源在葡萄牙海岸邊商業化發展。

  不過,過去幾十年來,政府對於再生能源興趣缺缺,使得沙特博士轉換了研究方向,他和同事現在研究如何增加海洋上空低層雲(low-level cloud)的覆蓋率,由於雲層會擋住太陽,這項研究或許也可以協助控制全球暖化。沙特的研究屬於其他十幾種「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計畫之一,較悲觀的科學家透過研究,試圖解決二氧化碳量增加所衍生的問題,而非阻止排放量繼續上升。本書最後於結論那一章,會以存疑的角度,探討面臨氣候危機時,我們該如何運用這些研究。

  從二、三十年前人類對替代能源興趣降低的速度來看,我們憑什麼認為現在這股熱潮能持續更久?認定太陽能(solar power)、燃料電池(fuel cell)及先進生質能源等初步開發的科技,總有一天能和化石燃料抗衡,這種想法是否太天真了呢?我可以舉出三點來支持我樂觀的看法。

  首先,一九七三年時被看好的科技,雖然當時無法商業化發展,但至今為止,其價格已顯著穩定下降,許多重要的低碳科技價格幾乎以可預期的規律下降,其中又以風力能源(wind power)最為顯著。大家都知道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意思是每當生產的產品量加倍時,生產成本也會以一定比率降低;如果全球各地製造工廠的狀況都可以當作指標的話,下一次風力發電機產量加倍時,製造成本也會降為二分之一。雖然現在快速發展風力發電,造成設備價格急速上升,一旦製造商學會如何用更低價格製造發電機後,基本成本仍會持續降低。反過來看,人類若繼續抽取日漸枯竭的石油,只會使油價繼續上漲而已。

  其次,舉世現在都在關注氣候變遷的問題。一九七○年代早期,除了一些特別有遠見的科學家以外,沒有人擔心全球暖化問題,這表示低碳科技現在較可能獲得長期支持和財務援助。

  其三,全球各地的領導人強烈意識到,地球上的礦物已經快要消失殆盡,至少也是已經無法滿足人類不斷增加的需求量。近年鐵礦石(metal ores)、化石燃料和磷酸鹽(phosphate)等肥料原料劇烈漲價,終於讓人們了解地球礦產並非取之不竭、用之不盡。不可能永遠無限供應售價只比開採成本高不了多少的礦產,去用以支持人類的經濟成長,這和五、十年前人們的看法完全不同,當時只有少數悲觀份子才會擔心原料存量。就算我們不需要為了環保而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仍有其他原因在迫使我們另尋方法,不再依賴地表下開發的少量原料過活,隨著時代精神大幅改變,低碳能源剛好具有優勢,可以滿足現在的需要。

  綠能的機會與障礙

  就算一項科技用意良好,可帶來明顯經濟效益,並不表示我們可以順利將之快速廣泛推廣。在本書十個章節中,我試著指出人類需要克服哪些科技或財務上的問題,才能將大有前途的低碳能源真正推廣出去。我寫指出目前低碳能源面臨問題的部份理由,是為了反駁有人說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只是為了替我所分析評論的新科技做公關(編按:作者克里斯.古德是《碳評論》網站的站主)。我認為,我們必須經過好幾次滿足和失望的循環,低碳社會的輪廓才會變得明確,因此早早認清眼前的路途崎嶇比較好。

  要轉向使用新能源時,主要障礙來自於無所不在的現有公共建設,因為它們使人可以便宜、方便使用化石燃料。我們花了上兆美元,建造天然氣管線和儲存槽、電力配送網路、燃煤和瓦斯的大型發電廠(這些電廠經營起來可靠又安全,一年內只需不定期維修幾小時)。過去一世紀以來,人類花了不少錢建造管線、電纜、建築物和機器,成功提供服務、繁榮國家人民,想要擺脫它們實在不容易。

  有些替代能源的確可以直接使用現有的公共建設,比方說,我們不需要新的汽車、加油站或精煉廠,就可以將纖維素乙醇(cellulosic ethanol)跟傳統汽油混合使用。然而,其他科技則需要新的配送系統,譬如燃木為主的區域供熱發電廠,就需要於市區到處設置熱水管。身處化石燃料經濟核心地位的大公司如發電廠、石油公司和管線公司,有足夠的人力和財力資本,可以投資如此大規模的計畫,但低碳科技界則沒幾家公司有這樣的財務能力或技術。

  此外,現在人類的生活建構在可以即時、持續使用能源的基礎上。比方說,先進國家的電力系統幾乎分佈全國,非常可靠,在這些國家,只要停電一會兒,就足以登上報紙頭條。期望低碳科技達到相同的穩定度,且在短短幾年內取代所有石化燃料的優點,這個想法顯然太天真。一旦轉向使用替代能源,我們勢必要歷新科技會時有狀況,忍受斷斷續續的能源供給,且價格甚至比化石能源還要高。

  一九○○年左右的影片紀錄中,用好笑的方式描繪了不少實驗性質的飛機起飛失敗的壯觀場景。低碳能源研究也會面對類似的災難,光在二○○七年間就有不少失敗的例子:一家發電廠嘗試使用藻類來吸收二氧化碳,結果藻類成長太快,覆蓋住發電廠的整個入口管線;一架波浪能源捕捉器沉到海底;一座潮汐能發電機上的風扇掉了下來。對新科技有所懷疑的人可以向媒體舉出這些例子,指稱再生能源永遠無法取代現在廣泛使用的電力、瓦斯和汽油。然而,如果想要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我們必須效仿萊特兄弟,不可以向挫折屈服。

  本書中介紹的若干科技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重要零件不足。現在風力發電產業就面臨這個危機,風力發電機的零件複雜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由於需求快速增加,讓製造商及供應商無法生產足夠的零件,造成供應不足,於是在過去幾十年價格持續下跌後,發電機的價格開始快速飆升;由於全世界能夠在海床上作業的特殊船隻不足,海洋能源開發也受到延遲。另一方面,電動車的長程發展也可能受到影響,因為製造大電池用的鋰(lithium)等礦物原料不足;本書沒有介紹到的一些燃料電池,必須使用的是價錢嚇人的鉑(platinum);太陽光電(solar photovoltaic)公司則互相爭奪全球產量有限的極純矽(silicon)。

  隨著低碳經濟建立,我們會不斷碰到技術瓶頸和原料供應短缺的問題,但這些都不足以阻止我們發展替代能源,只是表示轉換過程或許比想像中來得緩慢又辛苦而已。

  別想用綠能改變經濟運作方式

  環保活動往往將人們對氣候變遷的擔心,與對當今經濟體制根深蒂固的不滿混在一起:激進的環保人士常抱怨政府支配化石燃料的獲利,跨國公司不人道又沒道德,龐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主宰電力和瓦斯配送,又毫不負責。因此,許多抱持好意的環境保護者和環保政治家都傾向支持小規模科技,贊助家用太陽能板、小型風力發電機及家用燃木暖氣。這個現象根本上並沒有錯,只是和大規模發展比起來,這些小規模科技每減少一單位碳的成本都昂貴許多,從這點來看,發展微型再生能源並不能阻止氣候變遷。

  我們可以拿德國資助小規模太陽光電的計畫為例。這項獎勵的優渥程度前所未見,但花了五十億歐元後,小型太陽能發電依舊佔不到德國總電量的百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援助計畫吸引全球製造商將大部分太陽能面板外銷至德國,但與其裝在德國,這些面板裝在西班牙南部或墨西哥或許能產生多一倍的電能。雖然德國的援助計畫協助了大部分加州和中國的太陽能面板製造商站穩腳步,但同時也將世界各地的矽礦價格推高。

  使用本書介紹的十種科技時,我們必須讓其發揮最大功效,這通常表示要大規模設置裝備。比方說,在歐洲心臟地帶的住宅區旁裝一座風力發電機發電,其電價可能是大西洋沿岸位置良好的大型風力電廠產出電價的五倍,這麼一來,我們還有理由資助小型風力發電機嗎?雖然大家可能不是很滿意,但低碳經濟仍需要像現今石油、電力公司一樣的大公司來主導。
為了克服氣候變遷,我們必須應用全球資本主義的力量,而不是利用全球暖化的威脅,試圖改變世界經濟的運作方式,這是沒有勝算的戰鬥。

  小規模綠能—不成氣候

  從以上德國的例子可以看出,將替代能源用在最恰當的地方也很重要。與行車距離長、汽油價格便宜的地方相比,先在一般開車距離短、油價又貴的地方發展電動車較有道理,因為比較容易成功;缺碳土地改良計畫應該集中在土地大量缺碳的國家,且需要發展良好的教育體制,讓農夫了解不同耕作方法的好處;二氧化碳封存科技(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在富涵含鹽地下水層的國家成效最高。這些觀念都很簡單易懂,但政府、公司和個人往往急於展現作為,受到微型新科技易為人民接受的特性吸引,忽略了可以在全球大規模設立的其他科技。

  每個國家必須評估哪些新科技最適合其獨特的狀況,然後將有限的資源用在上頭。多陰天的英國就不應該浪費錢資助家用太陽能熱水器,而應該支持研發計畫開拓驚人的海洋能源;相較之下,中國大陸應該持續發展小規模天然沼氣池(biogas digester),瑞典和奧地利等森林覆蓋率高的國家應該發展燃木區域供熱發電廠,丹麥該維持其無人能敵的風力發電專業技術,而澳洲則該發展土壤改良。由於汽車在美國社會非常重要,美國人也應該領導纖維素乙醇等次世代生質燃料的發展。

  一個國家如果專注發展本書中介紹的兩、三項科技,獲得商業化成功發展的可能就較高,價格和可用度也能持續改善。對於新科技的支持如果太分散、不可靠又不一致,反而會將資源轉離合適的目標,造成反效果。對抗全球暖化的戰爭並不是一場輪盤遊戲,讓各國隨機在各種科技上下注;研究發展、公眾投資和減稅獎勵都應該用在正確的目標上。

  十大科技緊密結合

  剛剛我才提過,各國應該專注發展最適合其經濟或地理狀況的科技,現在又強調,了解這十種解決方案間的緊密關係很重要,聽起來的確有點矛盾。我的重點是,政府和公司應該投資少數有發展可能的科技沒錯,但同時也要了解整個替代能源產業的狀況,才能夠建立起可靠的能源供應系統,媲美當今富裕國家使用的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之所以佔有優勢,一部分是因為其非常可靠;除了燃木發電廠以外,或許沒有任何再生能源具有相等的穩定度。在大型國家,完全不使用化石燃料來供應全國電能時(這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離譜),我們必須想辦法確保各項新能源能彼此扶持,而不是互相損害。

  拿風力發電為例,由於風的不穩定性難以預測,所以不管是區域還是全國的單一發電網路,其總電量中至多都只能有百分之十到二十來自風力發電。因此,隨著風力發電機數量增加,我們也該同時注重儲備能源(譬如電動車電池),或可以迅速開啟、關閉的電力資源(譬如燃料電池或燃木發電廠)。一旦沒有風時,我們可以將車庫裡電動車的電池接上電力系統,讓電池放電提供備用能源,或者啟動供給家庭、商業用電的燃料電池,增加其電力輸出比例。

  同理,太陽能每天只能直接提供十二個多小時的電力,因此也需要和大規模的儲備能源合作。潮汐能源的供電高峰雖然依固定規律變化,但在沿海岸不同地點,高潮時間也有所不同,因此潮汐能電廠應該廣泛設置於不同地區,好盡量確保供電量穩定。

  我研究資料撰寫本書時,得到一個結論:每個國家都需要由中央政府仔細計畫能源供給,自由市場可以幫助我們決定最適合發展哪項新科技,但無法整合出各國需要的科技緊密互助關係。只要看看鼓勵發展核能發電,對資助低碳能源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應該了解我的意思了。

  雖然決策者或許不這麼認為,但核能是再生能源極大的敵人。核能發電廠無法臨時開啟或關閉,因此為了划算,電廠必須要二十四小時持續運作。除了燃木發電廠外,再生能源不停運作是有好處的,像是風力、太陽能和海洋能源發電廠,雖然建設成本高,運作起來卻很便宜,如果沒有發電原料短缺問題時,讓電廠不斷運作是很有經濟效益的做法。

  因此,核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等於在互相競爭,如果大量的核能發電廠全年每天不斷供電,我們或許就不需要發展其他電力來源了。就像英國政府正打算鼓勵電力公司建造新的核能發電廠,提供全國需電量最低時段(通常是早上五點半)所需的全部電量;這麼一來,表示用電量低時,風力發電及其他再生能源都必須撤離供電網,導致發電機器擁有人收不到錢,使投資風力發電聽起來風險更大。事實上,除非核能電能可以大量以合理的價格輕易出口到其他國家,否則投資大規模核能發電根本比不上風力或其他再生電力能源。 因此雖然聽起來和東歐早年的中央計劃很像,但再生能源生產者必須確切清楚知道,政府對於發電的通盤計畫是什麼、要建立多少其他形式的發電系統。

  十分之四和光合作用有關

  再生能源終究可以提供人類所需的大部分電能,這些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自太陽,因為風力、波浪和太陽能發電都是將太陽核能反應形成的能量轉換成電。介紹這些科技的章節中會提出數據,顯示它們可以輕易提供全世界需電量的百分比,而達到目標所需的地表面積並不多。

  不過,我們還是需要利用儲存在植物和樹木內的部份太陽能量。在科技用語中,「生質能源」指的是透過光合作用產生的能源,這種能源將成為電力和液體燃料越來越重要的原料來源。使用纖維素乙醇的話(請見第七章),木材和稻草可以以合理的價格轉化成石油替代品,不過汽車太容易消耗能源,一輛普通的小型歐洲車款一年大約得燒掉一千五百公升的汽油,就算新科技將木材和稻草轉變為乙醇的效率極高,上述車款大概也需要四分之一公頃土地產出的纖維素。如果這塊土地是可以生產穀物,大概可以種植夠十二個人吃一年的小麥。

  現在人類社會面對的一大問題,是如何在多項相互競爭的土地利用方法間分配土地。本書所介紹的十大科技中,有四種需要使用光合作用(將光線轉變成植物生長能量)產生的原料,亦即我們必須利用土地來種植茂密的生質能源,以便產生乙醇及汽電共生發電廠需要的燃料(別跟直接拿食物當燃料燒的愚蠢做法混為一談)。另外,我們從第十章得知,將木頭和植物物質製成的木炭埋入可耕地,可有效隔離碳;而本書最後的部份將探討,如何透過改進鄉村農業技術和重新造林,以減少空氣中的溫室氣體。(養殖二氧化碳封存電廠所需的藻類,會用到原本可以發展農業的土地,不過養殖藻類需要的土地面積很小,所以不構成什麼問題。)

  可想而知,我們未來將面臨兩難的局面。富裕國家想要使用世界各地的土地,以生產汽車燃料和發電所需的生質能源,儘管現在穀物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可耕地若種植纖維素乙醇發電廠需要的生質能源,還是比種小麥值錢許多;然而,全球人民也需要土地來種植食物。簡而言之,六億輛汽車正和六十億人口搶奪土地的產物,如果石油價格上漲,將鼓勵更多農夫轉行種植可以變成乙醇的生質能源,間接造成其他農產品價格上升。

  美國農業部預估,全球農產品成長率將會低於人口成長率,這會傷害過去幾十年來全球食物穩定供應的狀態。乍看之下,想要增加食物產量,又想要使用百分之十或二十的可耕地來培養生質能源,似乎不可能兩全其美。不過,這個悲觀想法或許毫無根據可言,我試圖在本書中表示,人類為了取得化石燃料和礦產而開墾地層的同時,也為了農作大量開發土地,降低了土地生產作物的能力,明顯造成土地中含碳量減少。我們必須倒轉發展趨勢,逐漸增加土地的農業生產力,透過生物碳增加土地吸收碳的能力(請見第九章),或增進對牧場和森林的管理(請見第十章)。如此一來,世界上大部分土地的生產力將大幅上升,使得如何使用土地的衝突不再那麼緊張。增進土壤健康會帶來兩項有益的影響:可以增加農業收益,並吸收空氣中的碳。

  有些科學家發明出複雜的機器,可以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分離出來,本書談到二氧化碳封存的章節,會介紹全球研究科技公司(Global Research Technologies)提出的簡練解決方案。我和這些科學家看法一致,認為人類需要能以低價直接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量的方法,同時也要投資產生低碳能源的科技。本書提出的假設是,增進土壤健康是吸收現存二氧化碳淨值最便宜的方法,由於此方法可以公平將大部分的獲利分給低收入國家人民,從政治層面上來看也較容易為全球社會接受。

  減碳的經濟代價,很低

  有時候,有些人會表示氣候變遷是個無解的難題,因此高度發展的社會根本不該試著阻止全球暖化;反之,人類應該適應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有趣的是,提出這種看法的人,通常也讚美現代資本經濟能夠靈活、快速應付各種挑戰。我一直都不太了解,這些人為何一面宣稱自由市場經濟有強大的適應能力,一面在碰到低碳能源價格相對微小的變動時,卻如此害怕?為什麼自由市場的積極支持者都肯定企業可以處理大部分的問題,卻無法適應使用再生能源帶來的影響?

  我認為以下這項觀念非常重要:全面使用減碳科技的確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現在的資本經濟不但靈活,也有驚人的適應能力;自由市場確實有許多缺點,但對於處理科技問題也非常有辦法。

  我們花點時間,看看如果現在著手處理氣候變遷問題,需要多浩大的工程。先進經濟體大約花百分之五的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在能源上,也就是國家每收入二十美元要花一元。如果用極度悲觀的角度來看,推動本書中任何一項減碳科技,會將上述的預算加倍,而且在提升新科技的效能和降低成本之前,預算加倍的狀況可能要持續好幾年。因此,為了阻止可能的氣候變遷災難,在五到十年間,富裕國家必須花百分之十的國民生產毛額在燃料和能源成本上,而非現在的百分之五。

  這點差別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社會嗎?會造成我們及下一代無法負擔的重任嗎?當然不會。為了處理氣候變遷的威脅,我們頂多在十年內降低生活水平百分之五;具體一點來說,由於過去幾年出現前所未有的物質繁榮高度成長,所以所謂的百分之五,比二○○四年到二○○七年間全球國民生產毛額的增加量還少。我們大可放心,因為降低碳排放量所花的錢,並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多大影響,頂多是放棄兩年份的經濟成長而已。從燃煤發電世

 

內容連載

即便對全球暖化感到悲觀的人,也應該注意到各國的企業家、創業投資人和科學家已經投入前所未有的巧思和努力,來面對現在人類最大的危機。本書介紹的個人和公司,跨越中國大陸、美國、愛爾蘭、西班牙、韓國、印度和澳洲等不同國家,全世界現在都在認真面對挑戰,萬一人類終究無法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絕不是因為不夠努力。

不必看電表臉色
二○○六年,米莉安‧葛林(Miriam Green)一家人搬入位於多風、潮濕的西愛爾蘭戈爾韋(Galway)的新家,而她後來成為這家公司的員工。「第一年冬天我們過得不輕鬆,」她說,「我們以為靠電器用品和體熱就足以維持室內溫暖,結果並不是這樣;我們不知道依照規定,在深冬時可以使用地板下的電暖氣系統。不過我們使用電力產生的熱能,絕對沒有超過被動式節能屋標準規定的每平方公尺十瓦特。」這個數字還不到一般愛爾蘭家庭使用量的一○%。

米莉安的房子很大,幾乎比一般歐洲房屋大一倍,所以在大冬天只靠體熱跟電器用品產生的熱,無法維持室內溫度。位於西愛爾蘭多雲地區的房子還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冬天來自太陽的熱能很少,陰暗的天氣大大減少了太陽能量,二○○七年到○八年的冬天特別多雲,米莉安就注意到太陽對於溫度的影響。

她還提出另一個問題:她家屋頂上的窗戶由北歐一家大製造商製作,設計得不好,這些窗子有三層玻璃,但玻璃邊緣的密封條沒有和邊框緊密接合,於是風很大的時候,她在屋裡可以感受到有微風吹入。這顯示費斯特的觀點沒錯,要極力要求改進窗戶邊框問題。不過米莉安說,後來公司建造的被動式節能屋平房不在屋頂開窗戶,所以沒有這個問題。

觀察米莉安家使用的電量,可以看出這棟房子的高絕緣程度。二○○八年最冷的月份,他們大約用了八○萬瓦特的電,其中有一半以上用在家電用品上。他們在暖器上使用的電量,只有同樣大小的一般房屋的十分之一,完全符合被動式節能屋的要求。

不過,這棟房子得用電力產生暖氣,代價昂貴,因為用瓦斯製造等量的熱能,大約只需要四分之一的價錢,所以葛林一家無法因此省下很多錢。米莉安打算安裝創新的「熱泵」,取代地板下的電暖氣系統,熱泵是一種可以吸收大自然中之熱能或廢熱加以利用,產生熱水的高效能科技產品。熱泵主要有「水對水」及「空氣對水」二種系統,可直接從空氣或水源吸收熱能,雖然還是需要電力,但每產生一單位熱能所需的電量將減少很多。

米莉安提供給我一些估計數據,她認為一棟被動式節能屋平房的建材成本,大概比她們公司建的一般房子多出五%,若是雙層的房屋則會多出十五%到二十%,這些額外支出大多用在加裝室內絕緣板。不過,被動式節能屋不需要裝中央暖氣鍋爐及房間暖房裝置,因此可以省下一大筆錢。整體來看,米莉安認為要把一棟絕緣良好的房子升級為被動式節能屋,將材料和人工的額外花費加總起來之後,大概比普通房屋造價多出十%。

這和費斯特的假設不謀而合,他認為和達到現今政府訂定絕緣標準的房子相比,同等的被動式節能屋造價大概會多出一五○○○歐元,扣掉不需要裝中央暖氣系統省下的錢後,整體大約比一般德國新屋的平均造價多出八%,和米莉安的估計差不多。被動式節能屋不但冬暖夏涼,由於使用能量費用降低,買房子時多投資的錢,大概在幾十年間可以回收,也就是說,對現在想要買新房子的人來講,購買符合被動式節能屋標準的房子是絕佳的選擇。

那麼,為什麼被動式節能屋的數量沒有快速增加呢?米莉安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我,當時被動式節能屋的概念頗讓人卻步,「我們對房子的信念需要極大改變,」她說,「我們是全愛爾蘭第一家願意購買被動式節能屋的家庭,當初聽了不少人的有力說服,一再向我們保證屋內會很溫暖,才下定決心。」米莉安表示,這幾年人們的態度轉變很快,「愛爾蘭人現在對被動式節能屋有更深的了解,」她說,「因此房子也比較好賣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