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不是目標,情真才是目的
我是個工程師,從事科技工作。
我曾經獲甄選至美國衛星通信公司(COMSAT)研究一年,更曾經旅居英法兩國,監造我國第一顆商用通信衛星;近年則從事傳輸通信和海纜通信,當過傳輸通信中心和海纜站的主管。
因此,寫童話,絕對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能夠出版童話選集,更是連作夢都不敢想的事。
大學畢業那一年,因為幸運得到洪建全童詩獎,誤以為自己有寫作的天分,從此朝「業餘詩人」的方向邁進。
可惜的是,我的寫作,常常因為本業工作而中斷,期間或因受訓,或因出國,有時候一斷就是數年。
寫作,漸漸變成痛苦來襲時,心靈壓力的宣洩出口。每一次我的寫作,都是在工作遇到瓶頸,精神苦悶不堪時,努力尋找慰藉的結果。
多年前我的一篇童話〈生病〉,幸運入選九歌的年度童話選,開啟了我的另一扇寫作之門。
沒想到,隔年又得到「吳濁流文藝獎」兒童文學首獎的鼓勵,從此轉換跑道,犧牲假日更積極創作童話,數年後竟然有了一點小成績。
我寫的童話和我的專業息息相關,畢竟,我是一個工程人員,從事的又是科技工作,當然應該以熟悉的元素為題材,創作出和前人不一樣的作品。
選在這本集子裡的作品,都是這種思維下的產物。
〈地球彎彎腰〉藉改變地球傾斜角寫任性的可怕;
〈字人和我〉描述如何以電腦動畫及電腦遊戲導入人生學習;
〈橘子花〉將回聲與可貴的友誼聯繫在一起;
〈哭彌勒〉藉神話談地球資源與環保的重要;
〈長頸鹿大熊〉談科技的不足恃與人性的不足;
〈遠遠與近近〉寫的是擬人化的天文望遠鏡(世上最有名的天文望遠鏡叫哈伯望遠鏡,它其實是一顆科學研究衛星)和顯微鏡,藉科學的無遠弗屆反思求異與認同;
〈妙妙窗〉是我最喜愛的作品,以微軟公司千變萬化的「電腦視窗」觀想上帝;
〈生病〉探索汙染以後的地球景觀;
〈四季〉是古人說的「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四時有四時的可愛,無需偏袒;
〈宇宙的渦心〉探索浩瀚的宇宙,除了寄語人類要謙遜外,更要永懷希望,勇往直前;
〈大霹靂以後的一次爭吵〉做一個小小的排隊實驗,結論是,自然最好;
〈星空動物園〉帶小朋友來一趟奇妙的星空之旅;
〈鐘聲的祕密〉說一說最近流行的衛星定位(GPS),也請小朋友不要忘了親人的關懷。
這些童話,字數由少漸多,程度由淺入深,除了上面所說的內涵之外,希望還能讓人讀出異樣趣味、別種感動。因為,一篇好的作品,它的解讀是多面向性的。
在此,我要謝謝一些曾經勉勵過我,鼓勵過我的朋友。
第一位當然是王家珍老師,〈鐘聲的祕密〉是在她的鼓勵下終稿的,雖然我們素昧平生。
其次是管家琪小姐和王淑芬老師,我曾經在e-mail裡找過她們的麻煩,她們應該早已不記得有我這一號人物了吧?
再來是《國語日報》和《更生日報》的各位編輯小姐和先生,是她(他)們的厚愛,我才有了神奇的童話舞台。
最最要感謝的,當然是錦成老師和秋芳老師了,沒有他們的慧眼,就沒有今天的山鷹。最後當然要感謝九歌和她了不起的編輯群,是她們成就了這本選集的出版。
末了,我要說,這世界不是絕對的好,它有嫉妒、有醜惡、有悲慘,但讀童話是快樂幸福的事,它讓我們保有一份童真。
而童真,是人世間最豐沛的財富。
希望大家都來讀童話。
山 鷹 2009年8月17日
推薦序
與科學接枝的童話新果實
─《山鷹童話》賞析
徐錦成
1
他善於在童話裡夾帶科學知識。
最早的童話本來就具有目的性:或寄託教訓、或傳播知識。而科學童話是後者的典型文體。只是無可諱言,科學童話在台灣極其弱勢,從來都不是主流。山鷹的科學童話量多質精,既是傳承,亦有創新。
2
科學童話與科幻童話略有不同。科幻童話雖有科學根據,但更歡迎在科學基礎上天馬行空地想像,愈誇張往往愈有趣。但科學童話必須傳播正確科學知識,因此對情節安排不得不有所節制─它絕對避免傳達因幻想而失真的科學知識。不過科學童話也不能太彰顯其目的性,否則情節為主題而設,很難寫得好看。我的閱讀經驗裡,好的科學童話比起好的科幻童話更少見。
話說回來,科學童話與科幻童話的界線也非涇渭分明。舉例而言,山鷹童話裡有幾篇寫地球。〈地球彎彎腰〉假設地球轉動時不傾斜,造成「全世界一季,不春不秋,不冬也不夏,四季不見了」的後果。這是帶有科幻成分的假設。
另一篇〈生病〉也寫地球,具有多重層次。我初次讀它時,以為「生病」的是貪玩的安安或過重的佳佳,但「地球生病了」這個答案卻在全文三分之二後出現!事實上「地球生病了」這個答案毫不新奇,是再普通不過的常識。山鷹沒將篇名取為〈地球生病〉是高明的一招。若直接取名〈地球生病〉,雖然更能突顯主題,卻難免落入俗套。
3
讀山鷹童話,會讓人思考一個問題:故事若僅為傳達知識而編寫,則一旦吸取了知識,還有必要再讀一遍故事嗎?
山鷹童話表現最好的時候,常令人忘記它的科學性。同樣寫地球的,還有一篇〈四季〉。這篇童話並未在科學上追根究柢,反因引用古典詩詞而充滿詩意,足可證明好看的科學童話必然也是好童話。
另一篇〈遠遠與近近〉,我猜想它的靈感源頭來自望遠鏡(遠視)與顯微鏡(近視)這樣的日常生活經驗。不過山鷹卻把這個常識「哲學化」了。我們讀該篇,讀到的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人生哲理。關於焦距的科學知識,僅見兩三筆的輕描淡寫而已。我相信也唯有這樣寫,才使得山鷹童話變得雋永耐讀。
4
除了古典詩詞,山鷹也常自神話取材─包括中、西方神話。這一類童話,未必符合科學童話的樣式,卻是山鷹童話的另一成就。譬如〈大霹靂以後的一次爭吵〉與〈星空動物園〉,山鷹所展現出的天文素養既是科學的、也是神話的。是不是科學童話已變得不重要。
這樣說起來,山鷹童話迷人之處,便不在於童話中的科學知識了。的確如此!
譬如〈橘子花〉,通篇運用到的科學知識不過是簡單一句話:「把發聲到聽到回音的時間除以二,再乘上聲音的速度,就是距離了。」但令讀者掛心的,絕不會是這一則知識,而是「橘子花」究竟是什麼?
翻山猴收到的橘子,是每個人各捐一瓣組成的「合成橘子」,但這畢竟不是「橘子花」。答案直到最後一刻才揭曉:「翻山猴抽抽噎噎哭了起來,手一鬆,橘子一瓣一瓣裂開,像一朵橘子花,在心裡越開越大,越開越大……」這樣的「橘子花」終究還是文學的,而非科學的。
5
與科學接枝,結出台灣童話的新果實─這是山鷹這幾年已然呈現的意義。這樣的童話能否引領一股風潮?值得持續關注。
至於山鷹本人日後的發展,就不僅令人關注,而是教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