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藝術的出現幾乎顛覆了20世紀以來人們對於美的認知與標準,其實在西方國家,網路藝術的發展早已如火如荼般的熱烈蔓延,從英倫到巴黎,由紐約到許多聞名遐邇的大城,都可以嗅到網路藝術的濃烈氣息。在亞洲地區,近幾年日、韓分別紛紛嶄露頭角,東京和首爾也變成亞洲地區網路藝術發展的代表城市。感慨的是,台灣號稱先進的科技島國,卻在這個新興的科技藝術領域裡獨漏了參與的熱情。筆者因學術和個人興趣的緣由,熱衷於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研究,以及網路藝術新美學概念的探討,在研究過程中察覺中文圖書對於新媒體藝術領域的著墨實在寥寥無幾,更別說是網路藝術的著作了。我相信台灣對於網路藝術的參與並非無心,而是參考資料的貧乏,讓許多人對於網路藝術的領域摸不著頭緒,自然就無所謂熱衷參予的動機了。
本書最大的目的,是將筆者過去幾年所從事研究的菁華,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在中文圖書的領域,讓有心、有興趣於網路藝術同好,可以一起切磋、分享這個領域的發展。所謂新媒體藝術的「新」字,意味著最新科技的藝術表現,於此,新媒體藝術是一種現在進行式的發展藝術,而網路藝術更是其中一項取決於科技發展的藝術形式。然而,十年的發展足夠為一個新形成的藝術作第一階段的紀錄,網路藝術由90年代初的形成到現今的多元發展,對於藝術美學的觀點來說,她是一個顛覆傳統的轉捩點,而這絕對是一段值得紀錄的過程。
1969年10月29日,第一個電子訊息經由阿帕網路從加州大學傳送到史丹福研究所,這可說是網際網路初萌之日。由美國國防部所贊助的阿帕網路起初是以軍事用途為目的,但隨著時間和科技的演進,這個當初僅含四個節點的簡潔網路,幻化成長為一個影響全人類生態的「網際網路」現象。根據網際網路世界統計的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為止,全球上網人口已超越十一億七仟三佰萬人,而此數字仍持續上揚。如今網際網路之於個人交流、商業互動、官方應用及許多不計其數的運用層面,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迥然不同於當初阿帕網路的使用目的和功能限制,更不用提及當年阿帕網路的首度連結竟釀成系統癱瘓的窘境。
身為藝術愛好者的我們,焦點必然置於網際網路在新媒體範疇的開發應用。萬尼瓦爾.布希在1945年7月的《大西洋月刊》上刊載了一篇甚具影響力的文章〈當我們思考〉。在該篇論述裡,布希提倡一個嶄新的資訊系統--滿覓思:它將會是一個等同桌面大小的設備,同時具備儲存及組織訊息的功能。材質在滿覓思的概念裡,可以自由無拘束的與其它元素進行聯想。於此,一個足以反映「錯綜精細的腦細胞神經連結」之網路藍圖便已顯現,而超連接、超本文及超媒體的概念於是誕生。直到1990年提姻.伯納李將萬維網促生於世之後,超媒體的潛能才真正被釋放開來。超媒體將使用者及訊息端之間的實體距離限制移除,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反饋的管道,促成了互動功能的實現,而這正是超媒體所具備的獨特之處,也是促成它成為強大媒體的推手。當然,帶有敏銳天性的藝術家和創造性的思想家們,迅速的抓住這個新發現的自由空間和創作題材,為網路藝術的興盛起了序曲。
網路藝術令我著迷的特徵之一是它那似乎自我矛盾的本質。網路媒體既永久而又短暫、既私密而又社群、既共享而又商業、既平凡而又壯觀,對於藝術家和閱聽大眾而言,如此的矛盾情勢造就了這個新藝術型態令人刺激興奮的挑戰性格。
當網路藝術進入介紹、收藏和教育的階段時,此自相矛盾的二元性,或許不令人驚訝的也再次展現:對於有心一探網路藝術究竟的同好而言,一本由樹木纖維所製成的「實體」書本--如同當下你所手持的《網路藝術》--或許正是了解學習此一虛擬主題所必備的經典。
對於當代藝術,許多大眾對它持著漫不經心,甚至是疏遠的態度,有些人認為它只屬於文化菁英小眾,缺乏與真實生活接軌的認同。從某層次上而言,這個情緒反應是可理解的。繁盛的網路藝術或許正是一個新潮流的開端,一個允許更多使用者涉獵和參與的運動。對於任何曾經寄送過電子情書或跟隨熱門YouTube錄像一起灼燒的藝術愛好者,《網路藝術》是一處得以讓你更進一步開發創意的理想通道。來吧,將你自己浸沒於此,咱們線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