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拉斯聳聳肩(三冊不分售)

阿特拉斯聳聳肩(三冊不分售)
定價:1100
NT $ 155 ~ 1,100
  • 作者:艾茵.蘭德
  • 原文作者:Ayn Rand
  • 譯者:楊格
  • 出版社:太陽社
  • 出版日期:2009-07-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538807
  • ISBN13:9789868538801
  • 裝訂:平裝 / 149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安潔莉娜裘莉、布萊德彼特、金凱瑞、葛林斯班、雷根、希拉蕊柯林頓——他們都是蘭德的超級粉絲!
★繼《聖經》之後對當代美國人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2007.10.11《華盛頓時報》《阿特拉斯聳聳肩》五十周年專題報導:1957年10月發生兩件重大事件,一是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其次則是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出版了。
★2009.1.9《華爾街日報》專題報導:這本小說在52年內從虛構變成現實!
★出版逾半世紀後再度成為當紅話題的奇蹟之書,繁體中文版首度面世!

「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對它的熱愛發誓,我永遠不會為別人而活,也不會要求別人為我而活。」

如果所有的思想家和創造者都罷工了,這世界會變成怎樣?
如果肩負地球的阿特拉斯神,有一天不堪長久的負荷,
聳聳肩拋下地球一走了之,那麼地球的命運又將會是如何?

  本書於1957年出版,一出版即成為打破美國出版史上銷售紀錄的超級暢銷書。根據1991年美國國會圖書館與每月一書俱樂部的票選,選出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本書的影響力僅次於《聖經》。有人說美國精神就等於耶穌加上蘭德,不了解蘭德,就無法真正了解美國精神。有個男人說他要停下這世界的發動機,他辦到了。

  這個令人震驚的故事,百萬字的史詩鉅作,不論是內容幅度之廣,或驚人的懸疑性,都將打破你以往所有的閱讀經驗。這是個推理故事,但卻不是肉體的謀殺,而是人類精神的謀殺與重生。

  在近未來的世界裡,美國是世上碩果僅存的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塔格特鐵路公司的副總裁達格妮,是位積極進取、聰明漂亮又野心勃勃的企業家,她亟欲挽救搖搖欲墜的公司,過程中卻不斷遭受政府的不當作為,最終導致全國經濟崩潰,災難頻傳。更詭異的是全國有能力的企業家和員工,竟然一個個相繼退出職場,或從地球上人間蒸發。

  此時,所有人都開始尋找十二年前突然神秘消失的那位天才工程師,期待他帶來解救世界的方法……

  本書融合了愛情、懸疑、推理、科幻、災難、甚至槍戰打鬥,情節高潮迭起,場面浩大;包括上流階層的宴會、名車華服豪宅,災難場面如火車事故、飛機墜機、油田燒毀、全世界的銅礦在同一時間爆炸、鐵路大橋斷裂、美國各地群眾暴動、方圓數百里的建築物瞬間化為烏有;感情戲如三男一女的多角戀情、激情床戲,甚至最後男主角被裸體刑求的橋段等等,都是好萊塢電影的最愛,已由獅門影業公司籌備改編電影中。

  小說一開頭從「約翰.高爾特是誰?」這句永恆的問句開始,蘭德發現了完美的藝術形式,來表達她對人類存在的看法,以及她獨特的哲學。《阿特拉斯聳聳肩》讓蘭德不僅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也使她成了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

◆出版逾半世紀後再度成為當紅話題書

  2008年發生的金融風暴,以及美國政府的紓困方案,宛如模仿本書中的場景,使這部52年前的長篇小說再度成為當紅話題書,今年年初以來長踞Amazon文學書排行榜第一名,引起英美各大媒體熱烈報導。

  《華爾街日報》首先建議歐巴馬政府的所有官員與美國國會議員,都應該讀這本書,好加速擺脫當前的經濟危機;《經濟學人》則做了一項調查,發現過去三年,只要美國政府介入市場,這本小說就會狂賣。其他如《紐約時報》、《華盛頓時報》、《芝加哥論壇報》,英國的《衛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等,都有專文報導。

◆小說史上最長的演講

  日劇《Change》裡面,木村拓哉打破日劇紀錄的22分30秒演講已經夠長了?在這部百萬字小說的長篇篇幅中,有一場主角約翰.高爾特的演講,長達六十幾頁,實際朗讀需時三個半小時!

  關於這段演講,當初藍燈書屋在出版前,總編輯海登曾力勸蘭德刪改,但就是無法說服她刪一個字。藍燈書屋發行人貝內特.瑟夫決定親自出馬搞定,跟海登說:「叫她來見我,我馬上把問題解決掉!」蘭德過來找他,用犀利的眼光看著瑟夫,他說:「艾茵,沒人願意讀那些,你在前面已經重複三四遍了,而且這個演講佔了幾七十頁,你必須刪短。」蘭德不動聲色地看著他,說:「你會刪《聖經》嗎?」於是瑟夫投降了,一字不刪地保留了下來,變成我們今日看到的小說史上最長的一段演講。

◆電影相關消息◆

  ★小說女主角達格妮一直是好萊塢A咖女星長久以來覬覦的角色,多年前莎朗史東便表達強烈興趣,但因劇本改編權問題而遲遲未拍成電影。隨著蘭德逝世超過20年,已釋出劇本改編權,現由獅門影業公司籌備拍攝。

  ★2007年傳出由安潔莉娜裘莉擔任女主角,她的條件則是由布萊德彼特擔任男主角。後來因2008年懷孕而延後拍片計畫,主角人選至今未定,但裘莉仍在女主角決選名單中。

  ★安潔莉娜裘莉在受訪中說:「參與這部電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在我讀過的廣泛文學裡,達格妮是我最認同的角色……達格妮是一個像男人一樣堅強的女子,對於一名好萊塢女演員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好角色。」

  ★蘭德另一部小說《源泉》曾於1949年由蘭德親自改編成電影上映,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已決定重拍,將由布萊德彼特領銜主演,奧立佛史東導演。

  ★好萊塢捲起蘭德風:安潔莉娜裘莉、布萊德彼特、金凱瑞、羅伯洛、珊卓布拉克、莎朗史東、文生范恩、瑞秋懷茲、艾許莉賈德、布蘭登羅斯、克莉絲汀娜蕾茜、傑瑞路易、史蒂芬史匹柏、克林伊斯威特、奧立佛史東、韋恩克瑞默……等人都是蘭德的忠實書迷。

◆流行文化◆

線上遊戲:

  《生化奇兵》(Bioshock):將場景設定於一個終極的資本主義和個人主義天堂,裡面有許多角色名字出自本書,主角 Andrew Ryan 的名字也是從作者名字 Ayn Rand 變化而來。《生化奇兵》明年將改編成電影。

  《魔獸世界》(WarCraft):密技指令之一 WhoIsJohnGalt 可以讓研發加速。出自本書第一句話。

卡通:

  《辛普森家庭》:第四季有個蘭德托兒所(Ayn Rand School),裡面有許多與蘭德思想以及跟本書有關的引用。

得獎記錄

★Amazon經典文學排行榜第一名、文學小說類第一名,超過一千名讀者五星評鑑(2009)
★美國國會圖書館與每月一書俱樂部,票選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本書是僅次於《聖經》、歷史上影響第二大的書籍(1991)
★入選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20世?最重要的175本書」(1995)
★美國藍燈書屋〈當代文庫〉世紀百大小說,讀者票選第一名(前十名有四本是蘭德的小說)(1998)
★入選美國最大連鎖書店Barnes&Noble的《Book》雜誌「改變美國的20本書」(2003)
★入選南非最大連鎖書店Exclusive Books讀者票選「此生必讀的101本書」(2007)
★獲得中國和訊華文財經圖書大獎「2007年十大財經小說」
★入選《紐約客》雜誌「美國人最愛的十本書」(2008)
★入選「男性成長」網站(Art of Manliness)「男性必看的百大書籍」(2008)

銷售記錄

★一出版即成為打破美國出版史上銷售紀錄的超級暢銷書,至今長銷不墜。
★2009年打入Amazon暢銷榜前20名,另外兩種平裝版本也打入前100名。
★美國銷售超過1,000萬冊,目前每年仍售出約20萬冊,2009年前七週銷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甚至在歐巴馬就職期間,全美各媒體都在報導歐巴馬上任消息的情況下,打敗歐巴馬最新自傳;而今年前四個月銷售已超過去年一整年。
★除了傲人的銷售記錄,1985年成立的「蘭德協會」(Ayn Rand Institute),過去七年共送出了超過百萬冊蘭德著作給全美高中教師與學生。
★蘭德著作共銷售2,500萬冊,每年售出80萬冊以上。

作者簡介

艾茵.蘭德 Ayn Rand

  俄裔美籍小說家及哲學家,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紀美國最為知名、小說和論著銷售冊數最多的作家、思想家和公共知識分子。

  1905年出生於俄國聖彼得堡一個富裕的中上階層家庭,六歲開始自學,七歲撰寫電影劇本和小說;她的母親教她法文,八歲讀到一本法文兒童雜誌,為某個虛構人物深深著迷,九歲立志成為作家。蘭德在聖彼得堡的彼得格勒大學(University of Petrograd)攻讀歷史與哲學,1924年以最高榮譽畢業,之後進入國立電影藝術研究所學習電影劇本創作。1926年流亡美國,短短幾年後,以非母語的英文寫作在好萊塢電影圈和百老匯戲劇界成名,後來又通過報紙專欄、小說和哲學作品成為影響卓著的公共知識分子,被譽為「重寫世界的女性思想家」之一。1982年逝於紐約。

  蘭德生前每週末在自己的公寓私人授課,後來的美國聯準會主席,當時還是碩士生的葛林斯班,每週都去聽講,深受啟發,將蘭德視為精神導師,毫不掩飾他對蘭德的崇拜。直到蘭德逝世,兩人始終維持親密的師生情誼。

  重要著作有《阿特拉斯聳聳肩》、《源泉》、《自私的美德》、《一個人的頌歌》、《致新知識分子》、《資本主義:未知的理想》等書。其最具挑戰意義的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被譽為「繼《聖經》之後對當代美國人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作為哲學家,她的「客觀主義」哲學近來愈來愈受到世界矚目,層面涉及政治、經濟、流行文化等等,影響廣泛而深入。最知名的追隨者除了葛林斯班,還有前美國總統雷根、好萊塢明星安潔莉娜裘莉等人。

譯者簡介

楊格

  早年畢業於外交學院,現就職於美國北卡萊羅納州立大學圖書館。

 

目錄

導讀

序言

第一部 絕不矛盾
第一章 主題
第二章 鎖鍊
第三章 天上地下
第四章 不動的推動者
第五章 德安孔尼亞家族的巔峰
第六章 非商業化
第七章 剝削者與被剝削者
第八章 約翰.高爾特鐵路線
第九章 神聖與世俗
第十章 威特的火炬

第二部 非此即彼
第一章 地球之子
第二章 靠關係的貴族
第三章 白日敲詐
第四章 被害者的認可
第五章 透支的帳戶
第六章 奇蹟合金
第七章 大腦停轉
第八章 以我們的愛
第九章 無痛無懼無疚的面孔
第十章 美元的標誌

第三部 A即是A
第一章 亞特蘭提斯
第二章 貪婪者的烏托邦
第三章 反貪婪
第四章 反對生命
第五章 手足之情
第六章 救贖協奏曲
第七章 「我就是約翰.高爾特」
第八章 自我主義者
第九章 發電機
第十章 以我們最崇高的名義

作者後記

蘭德著作與哲學簡介

 

導讀

純粹資本主義的烏托邦,英雄靈魂的快樂居所


  黃春興
  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 副教授

I.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暢銷小說

  根據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2009/4/29)的報導,《阿特拉斯聳聳肩》在二○○九年前四個月的銷售量達二十萬本,超過前一年的總量,並連續幾個月名列亞馬遜書店前五十名暢銷書排行榜。接著指出:這本厚達一千一百頁(英文版頁數)的小說於一九五七年出版,其作者則早於一九八二年離開人世。五十二年來,它已經賣出了千萬本,而近十年的年銷售量也都有十萬本以上。

  這樣暢銷的小說,讀者一定認為是《飄》或《大亨小傳》,很難想到是《阿特拉斯聳聳肩》這本書名怪異得找不到中文譯本的小說。根據一九九一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和每月一書協會的聯合調查,它被讀者群公認是影響一生最大的書——當然僅次於《聖經》。另外,維基百科引述的二○○七年閱讀抽樣調查也指出:十二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讀過它。這麼暢銷又深具影響力的一本小說,怎麼會長期在中文市場中缺席呢?這謎題的答案會是什麼?

  原因不在於戒嚴時的政治壓迫,因為強烈反政府的《到奴役之路》並不缺席;也不能歸因於社會文化水平的低落,因為台灣書市並不缺哲學家和思想家的巨著。我想,理由應是讀者不習慣本書的寫作風格,以致企業家看不到出版它的利潤。維基百科稱這本書為「哲學小說」——令人一想到就覺得枯燥且索然無趣。之所以會如此歸類,可能出在本書作者艾茵.蘭德(以下簡稱蘭德)在第三卷裡借用男主角的演說,以五十頁篇幅(英文版頁數)闡述她自己的理念。其實,蘭德已將其理念十分成功地嵌入了書中主要人物的言談舉止中,大可不必再重複。我認為她在藉機強化讀者對自由主義的印象。讀者可以略過這五十頁,而一點也不影響原本的情節和內容;等到想更完整地認識她的思想體系時,再來閱讀這部分或她同時期寫的論文集《自私的美德》即可。當今讀者的閱讀習慣已寬廣甚多,讀者若能耐心地看完這五十頁更好,畢竟蘭德的思想早已是當代美國思想的主要成分。

II. 宛如武俠小說般高潮迭起

  進入小說,讀者會驚訝於它竟如此引人入勝、欲罷不能。情節像極了武俠小說:一群英雄兒女慷慨激昂,善惡纏鬥高潮迭起。作為導讀不能破壞閱讀樂趣,重要情節必須守口如瓶,介紹書中人物也只能如此大概而言之:大俠高爾特身懷絕技且剛毅不屈,俠女達格妮幹練強悍卻是情癡情種,商業才子里爾登成就非凡卻敗於婦人之仁的慈悲心腸,哲學大師阿克斯頓不時以少林老僧口吻宣揚理性價值。蘭德另外安插了幾位藉以彰顯其學說的特別人物:丹尼斯約德扮起海盜,以顛倒於廖添丁的行徑,反而搶劫窮人財富以歸還富人;法蘭西斯可偽裝成花花公子,暗地破壞自己的產業,不願意繼續提供世人產品;艾迪代表一般的就業雇員,忠誠於自己的職分,並期待獲得應有的報酬。當然,書中也有一群令人齒寒的反派人物,蘭德稱他們為「掠奪者」:他們假借「利他主義」之名要求他人得「服務社會」,藉以掠奪成功企業的資產和控制全國工業生產,終而導致整體經濟破產。

  類比於武俠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的英雄是擁有創新能力的科學家、思想家、企業家、音樂家等,他們練就的絕世武功是開創前無古人的新思想、新藝術、新事物,而他們奮鬥的目標則是要重建一個自利和自由的資本主義社會。

  根據蘭德自己的說法,她寫這本小說的動機是這樣的:

  「對於所有發現了《源泉》,並且就進一步擴展它的思想向我提出許多問題的讀者們,我想說,我是在這部小說中對這些問題做出回答:《源泉》只是《阿特拉斯聳聳肩》的序曲而已。」(〈作者後記〉)

  《源泉》是她於一九四三年出版的成名作。它為蘭德帶來了聲名,也帶來財富。在那本小說裡,她借桀驁不馴的年輕天才建築師洛克與世俗的對抗,表明人類文明乃是創造者們的辛勤成就,而缺欠創造力的掠奪者卻一心只想掠奪他們的成就。她厭惡利他主義,因為那是掠奪者的欺騙伎倆;她呼喊自由,因為創造無法預設立場。

  創造者的確帶來了新的藝術和事物;但是,沒有新的藝術和事物的世界就會走向毀滅嗎?文明就會消失嗎?為了回答這問題,蘭德嘗試從反方面去思考。大約在《源泉》出版的次年,她開始設想一個創造者們紛紛離開崗位的情節,看看世界是否會就此停擺?她自問:人類歷史上,為什麼創造者們從未曾罷工過?她想讓創造者們也來一次罷工,讓他們也能大聲說出他們的不滿:「我們有頭腦的人罷工了。我們罷工反抗的是自我犧牲。我們罷工反抗的是(你們的)不勞而獲……」(第三部,第七章)

  她在《源泉》裡提到「那些偉大的創造者」時,清楚地點名是「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發明家」;但在本書裡,我們看到了一個有意義的變化:她把「企業家」也加進了創造者的行列,更以他們為情節的主體。當各產業的企業家們紛紛罷工後,鐵沒有了、煤也沒有了、火車運輸中斷了、農產品運不進城了……不只整個經濟停擺下來,連人都活不下去,社會開始動亂……。至此,蘭德思想有了大的突破,她對創新、自由、獨立、自利的理解不再那麼抽象。她知道只有建立在自利和自由的純粹資本主義,才能保障個人的自由、獨立、創新,而且也才能保證人的生存。

  書中,創造者們罷工之後隱匿到「亞特蘭提斯」——一個純粹資本主義的烏托邦,是「英雄們靈魂的快樂居所……只有英雄的靈魂才能進入」(第一部,第六章)。不過,蘭德對亞特蘭提斯只粗略描述,因而招致許多誤解,甚至被類比為新形態的極權社會——「老大姊正在看著我們」的社會。其實,蘭德只是為了給罷工的創造者們一個避難基地。他們還時不時地潛回到現實世界進行破壞和招募新人,並等著重建現實世界。當現實世界的政權瓦解時,達格妮嘆道:「一切都結束了。」高爾特卻回答道:「一切剛剛開始。」(第三部,第十章)

  誠如尤金.韋伯(Eugen Weber)所說:人的基本情感——性、愛、自私、幻想,都是烏托邦的計畫者想控制的,因為它們是摧毀計畫體制和秩序的源頭(〈二十世紀的反烏托邦〉)。也因此,反烏托邦論者往往把希望和信心寄託在這些基本情感之上,而其中的自私就是蘭德論述的焦點。至於認為蘭德的烏托邦也必然走向極權主義的看法是錯誤的,因為純粹資本主義不同於社會主義之處,不在於政府控制程度上的差異,而在於運作邏輯上是否能夠開放多元形態之組織。純粹資本主義社會能夠包容不同管理思想和利潤分配形態的組織,但任何一個私有產權組織的存在,都會威脅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生存。

  在蘭德開始構思《阿特拉斯聳聳肩》的一九四四年,經濟學家海耶克(F. A. Hayek, 1899-1992)出版《走向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警告世人留心自由的流失。蘭德熟悉海耶克的著作,還批評他的思想也受到社會主義毒素的侵入,說他沒修練到百毒不侵的境界。她試圖完成較海耶克更為嚴謹的論述,但身為小說家,蘭德選擇的是將抽象的見解和理論「塑造出具體的物體和事件,……用人和事件的具體形式,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Leonard Peikoff,〈三十五周年版序言〉)。

  於是,當蘭德選擇以罷工為題材後,她著手描述罷工後所引發的經濟體制土崩瓦解的過程,就如前面提到的「火車運輸中斷了、農產品運不進城了」。這是本書第二部的主要內容,讀者仔細閱讀就會發現蘭德對這些過程的描述是何等的細膩。

III. 政府控制企業的過程與結果

  小說裡的發動機、油田、銅礦、合金、鐵路運輸、金融等產業先後遭到不同程度的政府控制,其過程大致如下:
  1.掠奪者散播利他思想,在社會形成「自利是不道德」的氛圍;
  2.利他氛圍鬆動部分企業家追逐利潤的意志,迷惑他們接納利他導向的投資計畫;
  3.掠奪者取得公會(例如國家鐵路聯盟)領導權,以公益為名提出違反競爭原則的建議案;
  4.掠奪者利用社會運動方式把建議案塑造成社會正義;
  5.立場懦弱的議員轉向掠奪者,讓議會在多數決下通過建議案;
  6.接二連三的社會正義法案,逐步強化政府對產業的控制,甚至國家化。

  由於蘭德書寫的對象是生活在自由市場和政治民主下的美國人民,因此,她警告他們:人民長期的縱容會導致政府以暴力威脅人民(如X計畫)。在這之前,人民必須在上述程序的每一個關鍵點遏止政府權力的擴大。在這千頁的小說裡,她利用不同產業被國有化的過程指出人民失守的主要原因:喪失了維護個人生產報酬的道德和勇氣。

  小說的故事從艾迪走進塔格特大樓開始。「他就感到輕鬆和安全,這是個充滿競爭和力量的地方。……塔格特泛陸運輸『連接兩座海洋』……的口號,比《聖經》中的任何一條誡律都更加耀眼和神聖。」(第一部,第一章)但是,耀眼和神聖的大公司也存在著某些弱點。塔格特公司從懷俄明州到德州的里約諾特線已經老舊,鐵軌、隧道、大橋隨時都會出狀況,以致逐漸失去客戶,讓運牛奶起家的新公司(鳳凰-杜蘭戈)搶去了大部分的市場。自由市場的競爭法則:無關公司規模與歷史,生產效率決定了勝負。幸運地,負責公司營運的達格妮是個追逐利潤又幹練的企業家,她看到了問題,計畫翻新里約諾特線的軌道和大橋來加強化公司的競爭力。她勇敢採用新發明的里爾登合金,因其強度、耐久度、成本都勝過傳統鋼鐵。

  但很不幸地,她那擔任公司總裁的哥哥詹姆斯卻是個缺乏果斷的利他主義者。他宣稱:「里爾登……已經夠大了。我們應該幫助更小的人們來發展。否則,我們只是在鼓勵壟斷。……自私的貪婪是過去才有的,現在公認的是社會的整體利益必須被放在任何一個企業裡頭。」(第一部,第一章)他打算將翻新里約諾特線的資金用於興建墨西哥境內的聖塞巴斯提蒂線——一項他認為可以幫助貧窮的墨西哥人民卻看不到利潤的投資。這違背了經濟原理法則的作為,不僅是塔格特公司走向失敗的開始,也是社會走向奴役的發端。

  社會瀰漫著利他主義,連火車上的經濟學家也強調利他,更遑論詹姆斯了。蘭德利用里爾登的結婚周年慶宴會,以兩組對話為例說明利他主義的擴散。一位是哲學家普利切特博士,他在回答某位商人關於「機會平衡法」時說道:「……我贊成自由經濟。自由經濟離不開競爭,所以人們被迫去競爭。因此,我們必須要對人有所控制,確保他們的自由。」另一位是文學家尤班克,他對一群女士說道:「過去的文學……是一種淺薄的欺騙,為了取悅它所服務的金錢大亨們而對生活塗脂抹粉——道德、自由的意志、成就、幸福的結局,以及某種英雄人物。我們可以嘲笑所有這些東西。」(第一部,第六章)

  在墨西哥政府將聖塞巴斯蒂安線收歸國有後,詹姆斯將投資失敗卸責給公司的經濟顧問。為了彌補損失,他策動國家鐵路聯盟提出「反狗咬狗條例」,企圖藉此法案消滅競爭對手。國家鐵路聯盟是個強制性公會,規定成員必須服從多數決通過的決策。反狗咬狗條例宣稱:鐵路的首要目的是公共服務,不是利潤;為了避免割喉式競爭,每個地區只能有一家公司經營,並由服務該地區最久的公司取得經營權。蘭德借用達格妮和鳳凰-杜蘭戈公司總裁丹康維的對話,表達她對企業家喪失捍衛生產道德與勇氣的憤怒:

  「達格妮,現在整個世界的情況很糟,我不清楚到底哪裡出了毛病。……人們必須彼此依賴,找到出路,但除了大多數人,誰來決定走哪條路呢?……他們是對的,人必須團結在一起。」她氣得發抖……說:「如果他們當中剩下的人只是靠著毀掉我們才能生存,我們為什麼願意讓他們生存?自我奉獻式的犧牲永遠都說不通。……如果那樣是對的,我們最好現在就開始彼此屠殺吧!……」她突然明白…丹不再是一個有行動力的人了。……她坐在那裡看著他,實在搞不清是什麼能把這樣一種人擊垮了。但她知道,那不是詹姆斯(第一部,第四章)。

  「那不是詹姆斯」,而是整個社會瀰漫的利他思想腐蝕了他的意志。

  蘭德無法要求掠奪者停止對企業家進行心理戰,她難過的是企業家和創新者們無法讓自己的思想和他們的行動一致。他們勇於創新和開發市場,卻為何喪失捍衛生產道德和理性的勇氣?在《自私的美德》一書中,她說:「利他主義者和集體主義者正是希望人們無法認識到下列區別:交易者與掠奪者的區別,生產者與匈奴王的區別。」(頁225)在本書裡,她借用高爾特的話說:「人們一旦令自己的美德變得模糊不清,邪惡便擁有了絕對的力量;品德高尚的人一旦丟棄了他們不屈的信念,就會被卑鄙之徒所利用。這時,出現在你們眼前的就是一幅諂媚、無賴、兩面三刀的景象和一個自認為公正、不可退縮的邪惡。」(第三部,第七章)要認真地去對抗已經被毒化的社會,卻又是困難重重。丹失敗了,聰明又勤奮的里爾登也因猶豫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充滿自信的達格妮也是一敗再敗。蘭德假借高爾特五十頁演說的最後,再度鼓勵她以及所有的企業家們:

  「妳聽到了嗎?我的愛人。為了妳的美德,不要讓世界為無恥的邪惡做出犧牲。為了那些支撐著妳活下去的信念,不要被醜陋、怯懦、欺世盜名之徒的沒頭沒腦扭曲了妳對人的認識。不要丟掉妳的認識。正常的人挺胸抬頭、意志堅定、腳步永遠不會停止。不要在充滿了或許、還不一定、還沒有、一點也不的泥潭裡釋放妳可貴的熱情。」(第三部,第七章)

IV. 蘭德的哲學思想

  認真區分交易與掠奪,認真區別對與錯。蘭德堅信:「一切事物都有兩面:一面是對,另一面是錯,但只要有居中的一面,就必定是邪惡。」(第三部,第七章)拒絕了邪惡,然後才能認真捍衛理性和道德。她在書後跋文中驕傲地寫到:「我是認真的。我一直遵循著此書中所表達的哲學來生活——它對我塑造的人物和我自己都同樣適用。」(〈作者後記〉)認真是對理性的信任,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誠實。

  蘭德的認真係受亞里斯多德影響。她說:「唯一令我在哲學方面受益的便是亞里斯多德,……他對邏輯定律和人類求知手段的定義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在《阿特拉斯聳聳肩》一書三部的三個標題,就是獻給他的禮物。」(〈作者後記〉)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是由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三部分所組成。這本小說也分成三部,第三部的「A即是A」就是同一律,前兩部亦跟隨矛盾律和排中律來發展。讀者細讀第一部,就會發現小說裡的人物都困擾於種種矛盾。這是人們生存在現實世界中的寫照,這寫照是真實的。人們必須面對這真實,但他還擁有另一個真實可以幫他去面對,就是擁有理性的真實。她認為這些真實的存在,是客觀的存在,是無法否認的。人必須認真地面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才能存活,才能快樂。她稱她這套哲學為「客觀主義」(objectivism)。

  客觀主義是蘭德自己取的名稱,它的涵義和我們日常語言所謂的「客觀」有所差異。物理上已經存在的事物自然是客觀的真實,但是邏輯上必然會發生的未來事物,也是客觀的真實。當達格妮走進荒廢的隧道,瞥見高爾特站在隧道口,她快步前走。蘭德如此寫下此時達格妮的心思:

  「『你會跟我來的』——這既不是懇求,也不是祈求或命令,而是客觀的事實,它凝聚了她全部的理解和她一生的閱歷。『如果我們沒有改變,如果我們活著,如果世界還存在,如果你知道不能像其他人那樣錯過這一刻而任其隨波逐流的話,你就會跟我來。』『你會跟我來』——她感到一種喜悅的確定,它既不是希望,也不是信心,而是對於存在規律的徹底皈依。」(第三部,第五章)

  高爾特還在洞口,達格妮如何能肯定他一定會追她而來?這不是一般戀人都有的期待嗎?不是也常落空的錯誤期待嗎?但蘭德認為「他會跟我來的」是「客觀的事實」,因為這不是期待,也不是預測,而是徹底地順著「存在規律」推演的邏輯結果。然而,這些邏輯和推演只能建立在她個人的理性和認知前提下,這種哲學類似於奧地利經濟學學派,但奧地利學派卻稱其哲學為「主觀主義」。也因此,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米塞斯(L. Mises, 1881-1973)會認為蘭德的哲學和他極其接近,而兩人都是二十世紀自由主義的主要支柱——阿特拉斯神。
不管學術名詞吧!底下我綜述一下蘭德的學說。

  除了認為人有理性而外部世界的存在獨立於人的意識外,她還主張人抉擇的基本判準是存在,因為生命體必須面對不斷的抉擇:活著或是死去。若死去,就不再是生命體,就不再有抉擇。因此,活著是價值的前提,是善惡的前提,而價值的前提是對誰有價值,因為是他自己在抉擇。「只有『生命』這個概念才能讓『價值』這個概念成為可能。」(《自私的美德》,頁28)換言之,我們無法從礦石或社會或國家等非生命體去定義價值。

  事實就是事實,A就是A。只有選擇活著才能存在,因此,人為自己而活著就是道德,人自食其力是道德,人為自己謀求幸福是道德。人可以幫助他人,如果他覺得快樂的話;但是,如果這會犧牲自己或帶給自己不快樂,就是不道德。

  「人要生存,除了去獲取知識,別無他法;而理性就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一個理性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去選擇回答……真還是假?……對還是錯?……思考是人的唯一最根本的美德,其他的一切皆因它而生。人最根本的惡習,也即是人的眾惡之源,……便是頭腦空白、主動喪失人的意志、拒絕去思考。」(第三部,第七章)因此,沒有所謂的盲目,那是人拒絕去看;也沒有無知,那是人拒絕去瞭解。

  「幸福是一種處在全然沒有矛盾的快樂之中的狀態……只有理性的人才可能得到幸福……只有在理性的行動中才會感到歡樂。……在理性的人們中間,沒有人受到傷害、不存在利益衝突、不想去白拿白占、不會萌生吃掉對方的貪念、不會犧牲自己、也不會犧牲他人。……代表著對人類表示敬重的道德象徵是商人……依據價值而非掠奪去生活……一切都是他自己掙來的。」(第三部,第七章)「他們不會任創意流於空想,而是要讓它們成為現實。他們讓想法變成實在的物質,讓價值得以實現——他們創造了鋼鐵、鐵路和幸福。」(第三部,第三章)

V. 蘭德是誰?

  世人習於道聽途說、習於見字猜意,聽到「利己」就掩住耳朵遠離,看到「利他」就展開雙臂擁抱,難怪這世上有層出不窮的詐欺和誘拐。誠如蘭德所說,世人懶得去發現,拒絕去瞭解,直覺就認定個人主義就是沒有社會主義好、資本主義社會比不上福利國家。就個人言,這些直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存是困難的,人生是孤單的。在鄉村,這些直覺也可以理解,畢竟生老病死、天災蟲害都需要左鄰右舍相互支援、共渡難關。即使進入工業時代,我們仍期待著社區的互助、國家的協助。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我們生活所消費的物品,有多少不是從與陌生人的交易中取得的?我們認識那些生活在中國、印度、伊拉克、挪威的生產者嗎?我們對他們的關懷有多少比例只不過是口惠而已?只有自利才可能擴大交易範圍,如果利他,則交易範圍會縮小。交易範圍愈大,愈能深化分工和專業化。

  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公司的訂單少了,警覺到自己的報價高過中國大陸的廠商,品質又趕不上日本產品,於是,右罵德國買主只知錙銖必較而不顧多年交情,左批美國消費者只顧高品質消費而缺乏幫助小國經濟發展的道德;而這些指責,正是假借利他之名而行掠奪之實的態度。

  這些日子,全球景氣衰退,失業工人多了,社會治安也開始惡化。突然間,長期以來被謾罵的「消費主義」,竟成了各國政府的救世祕方;而那些「自私自利又沒有道德」的企業家,卻被看成聞聲救苦觀世音菩薩的千萬化身。一些高知名度的經濟學者也忙著解釋道:「緊急救難要有不同於平日的觀念,開刀也必須使用嗎啡。」是不是毒藥已無所謂,這個世界的道德已淪落至:有用則珍惜,無用則攻擊的權衡計算;政府政策隨狀況搖擺,並非依理性與規則行事,而人民賦予政府裁奪之權,不僅導致強制,也常是獨裁的起源。這是什麼樣的道德?什麼樣的秩序?「約翰.高爾特是誰?」蘭德又是誰?

  寫了一長篇,還沒機會簡介這小說的作者艾茵.蘭德。在這網路發達的時代,我建議讀者直接上網去查。不論輸入中文或英文,都能搜尋到甚多的相關網頁,從她的生平、著作、粉絲到八卦,除了讚美,也充斥著許多膚淺和錯誤的陳述。底下,我僅以簡單的年譜來介紹蘭德:

  1905年 生於俄國聖彼得堡;
  1917年 十二歲,俄國革命;
  1924年 大學畢業;
  1926年 抵達美國,就沒再回蘇聯;
  1929 年 與演員法蘭克.歐康諾(Frank O’Connor)結婚;
  1937年 和俄國家人聯繫中斷,俄國史達林時代;
  1940年 幫總統候選人溫德爾.威爾基(Wendell Wilkie)助選;
  1943年 出版《源泉》一舉成名,回好萊塢工作;
  1944年 開始構思《阿特拉斯聳聳肩》;
  1947年 為俄國第二次紅色恐怖到眾議院作證;
  1940-1950年間在亨利.黑茲利特(Henry Hazlitt)的介紹下認識米塞斯;
  1951年 搬家到紐約市;
  1957年 出版《阿特拉斯聳聳肩》,蘇聯發射首顆人造衛星;
  1960年 開始大學巡迴演講;
  1964年 出版《自私的美德》;
  1966年 出版論文集《資本主義:未知的理想》;
  1960-1970年間發展她的客觀主義;
  1974年 因肺癌開刀;
  1982年 因心臟衰竭病逝。

  最後,我們看看蘭德自己怎麼闡釋本書怪異的書名:

  「里爾登先生,」法蘭西斯可的聲音鄭重而平靜,「假如你看到阿特拉斯神用肩膀扛起了地球,假如你看到他站立著,胸前淌著鮮血,膝蓋正在彎曲,雙臂顫抖,但還在竭盡最後的氣力高舉著地球,他越努力,地球就越沉重地向他的肩膀壓下來——你會告訴他怎麼辦?」

  「我……不知道。他……能怎麼樣?你會告訴他什麼?」
  「聳聳肩。」(第二部,第三章)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主題

「約翰.高爾特是誰?」

光線正暗下來,艾迪.威勒斯看不清流浪漢的面孔。流浪漢僅僅問了這句話,臉上毫無表情。不過,街道盡頭落日的金黃,在他的眼中閃爍著,這雙眼珠嘲弄而直直地盯著艾迪——似乎這問題正是針對他體內莫名的不安。

「你為什麼這麼問?」艾迪問,聲音緊張。

流浪漢斜倚著門廳過道的牆壁,身後錐形的碎玻璃映出天空金黃的色澤。

「為什麼這讓你不舒服呢?」他問道。

「沒有。」艾迪反駁著。

他急忙把手伸進口袋。流浪漢攔住他,向他要一角錢,接著就喋喋不休起來,似乎是在打發時間,並拖延下一個難題的到來。最近,在街上乞討零錢已經是司空見慣,沒有必要聽什麼解釋,而且他也不想去聆聽那個流浪漢詳述他的絕望。

「買杯咖啡去吧。」他說著,遞一角硬幣給陰影裡那張看不見的臉。

「謝謝,先生。」回話的聲音,毫無興趣。他向前探了探,飽經風霜的褐色的臉,上面佈滿了疲憊的皺紋;但一雙眼睛是聰敏的。

艾迪繼續向前走去。他奇怪為什麼每天這個時候都能感覺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不,他想,不是恐懼,沒什麼好害怕的:這只是一種龐大而彌漫開來的憂慮,毫無來由,不知所終。他已經習慣了這感覺,但卻無法解釋;可是,那個流浪漢說話時似乎知道艾迪能感覺到它,似乎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感覺到它,不僅如此,似乎他還知道原因。

艾迪有意識地約束自己,把肩膀抬平。他想,必須制止這種情況。他開始想像了。他是否一直有這種感覺呢?他三十二歲了,他努力地回想著。不,沒有。但他無法記起這情形是什麼時候開始的。這種感覺突然到來,毫無規律,現在比以前來得更頻繁。他想,是黃昏,我討厭黃昏。

雲彩和它下面摩天大廈的牆柱慢慢變成黃褐色,像一幅古舊的油畫帶有的那種傑作褪萎時的顏色。長長的污漬自大廈的尖頂下方蜿蜒垂落,附著在單薄的、被煤灰侵蝕的牆壁上。在高樓上方的一側,有一條約十層樓高的裂縫,狀如靜止的閃電。一個突出的東西劃破了屋頂上的天空,那是半截尖頂,仍在承接著落日的光芒,尖頂的另一半,金葉早已脫落。日光紅而凝靜,像映照出的火光,不是那種熱烈的火焰,而是阻止不住,即將熄滅的餘燼。

不,艾迪想,眼前的城市並沒有什麼令人不安的地方,看起來一如往常。

他繼續走著,提醒自己回辦公室已經遲到了。他並不喜歡回去要做的工作,但必須得做完。因此他沒有企圖拖延,反而讓自己加快了腳步。

轉過一個彎。他從兩幢大樓黑沉沉的身影空隙中,看到一幅懸在半空的巨大日曆,像在門縫裡看到的一樣。

這是去年紐約市市長在一棟大樓頂部豎起來的日曆。這樣,市民們抬頭瞧一眼公共建築,就可以像區分一天的鐘點一樣知道日期。一個白色的長方塊懸在城市上空,向下面街道的人們告知日期。在這個日落夜晚的鏽紅光線裡,長方塊顯示出:九月二日。

艾迪移開視線。他從未喜歡過那幅日曆的樣子。它以一種難以名狀的方式令他不自在。這種感覺看來融進了他的不安,兩者並無本質區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4
    $155
  2. 新書
    62
    $683
  3. 新書
    $1100